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2020-12-05 科學獵奇

在自然界中,飛翔幾乎是鳥類和昆蟲的「專屬技能」。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即使在鳥類中,也有不會飛的,比如鴕鳥、企鵝,這些動物雖然都是鳥綱下的成員,但是它們的翅膀退化,已經不具備飛翔的能力了。當然,會飛的也不一定都是鳥類和昆蟲,在哺乳動物中,也有會飛的,比如最近「特火」的蝙蝠。那麼,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說幾種「假飛」的哺乳動物。

「假飛」的哺乳動物

從已知的生物看,哺乳動物確實是進化相對完美的一大類動物,我們人類就是典型的哺乳動物。哺乳動物都有自我調節體溫能力、而且都是有脊椎的動物,在生物學上普遍認為,脊椎動物比無脊椎動物要高級很多。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哺乳動物中的「另類」,之所以稱它們為「另類」是因為它們具有其他哺乳動物不具備的能力,那就是「飛」。

飛鼠

飛鼠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一種會飛的鼠類。飛鼠學名鼯鼠,它並不是老鼠的一種,而是松鼠的一種,它是哺乳綱齧齒目鱗尾松鼠科鼯鼠族的總稱,在鱗尾松鼠科下一共有13屬34種,它們大都棲息在東南亞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森林之中,在歐洲以及北美洲有少量分布。

從外觀上看,鼯鼠與我們常見的松鼠差別不大,但是,當它樹上跳下時,就與其他松鼠有了很大的區別。普通的松鼠從樹上落下時,厚厚的尾巴會起到緩衝的作用,而鼯鼠的尾巴比常見松鼠的尾巴要小一些,因此,它需要藉助其他的器官完成從高處的跳躍,那就是飛膜。

鼯鼠的飛膜是它前後肢之間的一塊皮,這塊皮上同樣也布滿了短毛。在鼯鼠需要跳躍時,它會張開四肢讓飛膜完全展開,然後利用空氣阻力緩緩的滑翔到地面。

但是,鼯鼠的「飛」僅限於從高處向低處,它無法像鳥類一樣從陸地上飛翔到高處。因此,嚴格意義上說,鼯鼠的「飛」不能稱之為飛,而是滑翔。值得一提的是,在鼯鼠族中的34種鼯鼠都有這種能力。

總結

在哺乳動物中,除了鼯鼠族具有滑翔的能力外,就只有蝙蝠能稱得上是真的飛行了。作為已經進化了接近一億年的物種,蝙蝠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它們將自己藏在洞穴或者陰暗處,到了夜晚才會出來覓食,而且蝙蝠有著極其精準的回聲定位系統,可以準確地辨別方向。並且蝙蝠大都以蚊蟲為食,對人類來說是種益獸。

相關焦點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 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雖然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是有一點沒錯的就是蝙蝠身上確實藏有幾百種病毒。說到這,肯定會有人好奇,這些蝙蝠是怎樣存活下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首先,蝙蝠的分布範圍非常廣,遍布全世界。其中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分布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它們的食性也相當廣泛,包括果實,魚類,花粉甚至血。
  •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那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卵生動物,而是哺乳動物,並且還是會飛的哺乳動物,大家猜猜是誰呢?在哺乳動物中,有一種並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卻是唯一會飛的動物,這就是蝙蝠。蝙蝠,在德語中的意思是「會飛的老鼠」,這是因為許多蝙蝠看上去非常像長著翅膀的嚙齒類動物。
  • 世界上除了蝙蝠,還有哪些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的,能真正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至於其他的,比如橙足鼯鼠、菲律賓鼯猴、飛鼯等等動物,擁有一定的滑翔能力,但不具備主動飛行的能力。蝙蝠鳥類擁有特殊的身體結構,能實現主動飛行,蝙蝠沒有羽毛,飛行能力也比鳥類差很多,而且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主動飛行的哺乳動物。
  •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會以血液為食,常被視為「不詳」
    說到哺乳動物,人們應該都不陌生,畢竟人類本身就是高等的哺乳動物,並且除了人類之外,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很多陸地上奔跑的動物都是哺乳動物,可以說哺乳動物的分布是非常廣的,除了陸地上跑的之外,還有海洋中遊的,當然也少不了在天空中飛翔的哺乳動物,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鳥類不屬於哺乳動物,但是在天空中飛的除了鳥類之外
  • 在地球上他們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可是卻不怎麼引人注目
    來源:宇宙小百科在哺乳動物中,有一種並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卻是唯一會飛的動物,這就是蝙蝠。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還能回聲定位,免疫力也強,蝙蝠如何進化的
    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極為廣泛,除了南北極之外,幾乎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種群數量相當龐大,有生物學家認為屬於翼手目的蝙蝠的數量或比齧齒目動物還多,是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而且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已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可謂是進化的得相當成功的一種動物,那麼蝙蝠是怎樣進化出來的呢
  • 早在白堊紀時期,便已出現會飛的哺乳動物了?它可能是蝙蝠先祖
    而談到能在天空中飛行的生物,除了鳥類、帶翅昆蟲,還不得不提到我們很是熟悉的蝙蝠,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可以在空中長距離飛行的動物,所以關於其起源問題也一直是科研人員研究的重點之一。就在2006年的時候,科研人員在我國的內蒙古地區找到了一塊與眾不同的哺乳動物化石,通過對該化石的觀察可以推斷出這是一種四肢間有翼膜結構的哺乳動物,因此它有可能就是蝙蝠這種會飛行的哺乳動物的先祖。從這塊生物化石的外表上來觀察,可以看得出它不僅四肢間有翼膜的存在,而且其全身都有毛皮所覆蓋,體型並不大,身長大概在十二釐米上下,估計實際重量也不重。
  • 能飛的哺乳動物——蝙蝠!你對他的了解有多深?
    世界上有900多種蝙蝠,它們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中的多數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或回聲定位)系統。一、蝙蝠的生活習性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因為蝙蝠捕食大量昆蟲,故在昆蟲繁殖的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於控制害蟲。某些蝙蝠亦食果實、花粉、花蜜;熱帶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動物及大型鳥類的血液為食。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山海經:耳鼠會飛,你猜它是不是蝙蝠?
    後來關於會飛的鼠在《爾雅》裡有解釋:「鼯鼠,狀如小狐,似日旦乳,亦謂之蝙蝠。肉翅飛,飛聲音如人呼。」這就很乾脆了,直接挑明鼯鼠就是蝙蝠,並且不少書籍記載表示耳鼠,鼯鼠,飛鼠是同一個物種。從《山海經》的記載來看耳鼠的藥用價值遠比獨眼野貓要強很多,但耳鼠到底是不是蝙蝠呢,在公子看來耳鼠並不是蝙蝠,雖然它們都會飛,並且蝙蝠身上也被證實攜帶了不計其數的病毒,但病毒並不是毒,這是兩碼事。
  • 為什麼蝙蝠身藏近百種病毒?科學家:為了會飛而付出的代價
    最近這段時間蝙蝠又火了,當然,更多的是對蝙蝠的害怕,因為蝙蝠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為我國帶來了2次病毒傳播,上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當時果子狸曾經替蝙蝠「背鍋」10餘年的時間,最終在2017年,在雲南,科學家們終於在中華菊頭蝠的身上檢測出了SARS病毒,證明果子狸也是「受害者
  • 蝙蝠是怎麼交配的?繁殖地點和時機,跟佔比哺乳動物的20%有關?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已有不少關於「蝙蝠攜帶多種可感染人類病毒」的科普內容,讓普通人對它們地了解不再局限於傳統吉祥圖案的象徵。哺乳動物與其他脊椎動物本質上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幼體是通過乳腺所分泌的乳汁來獲取成長的養料。而攜帶了多種超級病毒的蝙蝠,則是哺乳動物中的翼手目動物。
  • 為什麼蝙蝠會選擇晚上外出,而不是白天?
    蝙蝠是現存唯一會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鼯鼠雖然表面上看也會飛,但其實它是通過飛膜滑行,而不是真正的飛行)。而在自然界中,同樣會飛的鳥類,大多數都是晝出夜伏的,為什麼會飛的蝙蝠會選擇與同樣會飛的鳥類相反的晝伏夜出的習性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萬戶雖然沒能順利飛上藍天,但他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啟迪。在萬戶的啟發下,科學家順利研製出飛機,人類的飛翔夢想終於在專用設備的輔助下得以實現。如今,不管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空乘人員還是大眾百姓,都有機會體驗飛上藍天的樂趣。說完人類艱難而又曲折的飛翔歷程,我們來說說不費吹灰之力便飛上藍天的鳥兒。鳥為何擁有飛行能力?
  • 夜間的精靈——吸血蝙蝠【當然喜歡】
    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一種哺乳動物會飛嗎?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答對,就是蝙蝠!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有點兒特別,你可千萬別害怕啊。
  • 揭秘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原來還有那麼多學問
    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我們先來看「蝙蝠」二字的造字法。《說文解字》稱:「蝙蝠,服翼也。從蟲,畐聲。」那麼,古人為什麼用「蟲」字旁來做它的偏旁呢?是不是搞錯了?不是!問題的根源是——人類對於動物的認識是逐步發展成熟的,語言文字的發展也是逐步成熟的。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家裡飛進蝙蝠,這是「福」到了?專家:不宜直接接觸
    不過,真正讓陳先生焦慮的是,飛到家裡的蝙蝠有沒有毒?是不是也會像小鳥一樣在屋簷下築巢?  「我曾經在書中看到,說蝙蝠身上帶著很多病毒,和老鼠一樣是很髒的東西,嚴重的還會傳染狂犬病,是不是真的啊?」陳先生說,如果真是這樣,萬一家人被蝙蝠咬了或者抓傷了該怎麼辦?
  • 市民家中飛進蝙蝠 專家:多攜帶病毒不宜接觸
    陳先生住在公寓樓的頂層,陽臺也是封閉的,平時很少開,也不知道這位「客人」是怎麼飛進家裡來的?  陳先生有個9歲的女兒,從來沒見過真實的蝙蝠,前幾天她在上看到,還以為是樹葉,也就沒有管它。「其實它早就在那裡了,可能是餓死的。」  不過,真正讓陳先生焦慮的是,飛到家裡的蝙蝠有沒有毒?是不是也會像小鳥一樣在屋簷下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