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峰
印度曾是亞洲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如今又通過自家的重型火箭發射高音速武器,有了這些成功案例,印度甚至號稱其航天技術遠遠超過我國,那麼印度真實的航天水平究竟如何?與我國相比它又是何種水平呢?
印度確實值得讚揚,在火星探測方面當年確實已經走到了我們的前面。但是我國現在探測火星計劃已經啟動,火星探測器也已經發射升空,兩國並無太大差距,反而我國的技術還更可靠一些。中國在航天領域綜合實力明顯強於印度。航天領域屬於多學科綜合技術範疇,涉及的領域有火箭技術、電腦技術、衛星技術、光學技術、搭載儀器設備技術、通訊技術、導航技術、空間站技術、太空人生存保障技術等等許多方面。中國在大部分領域都領先於印度。就從每年火箭的升空次數也遠超過印度。不過印度這幾年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航天技術也隨著經濟發展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搞出了一些比較不錯的航天技術方案。例如一箭多星、在月球南極登陸等等,其探索新高度的設想和實際完成的工作還是值得稱讚的。
印度航天近年來發展迅速,更是在2014年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成為亞洲首個、全球第四個成功開展火星探測的國家。但要說印度航天技術領先中國,真是言過其實。印度的火星探測器之所以能發射成功,一個很大的因素在於美國提供的深空測控網和導航系統。優點在航天事業上急於求成,很多關鍵設備購買自歐洲。
此前莫迪總理宣布印度於2022年發射載人航天,這一計劃比中國晚了將近20年。這還要看印度2020、 2021兩年的試驗是否成功。此外印度載人航天為了省錢,經費是中國和美國的約10%。中國早在2003實現載人航天,印度恐怕還要等幾年,中國幾年前就實現月球軟著陸,印度的著陸器才剛剛上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基本實現全球覆蓋,印度只實現區域導航,中國空間站已經在建設,印度連計劃都沒有。可以說中國幾乎全面領先印度,和俄羅斯不相上下,並列世界第二。印度搶先一步探測火星,也不代表火星探測方面落後於印度,中國主要在忙著探月。
在印度航天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印度航天技術基礎薄弱,人才培養和關鍵技術都依賴於美國和俄羅斯,為了走捷徑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導致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一整套完整的體系,根基有些不穩。雖然印度試圖通過國際合作,通過標誌性事件突破,彌補總體增長不足,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跟我國差了二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