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話筒小課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藍話筒新版教材幼兒一級課本當中的兒歌——《下蚱蜢》的課後知識延展學習。下面張開你的小嘴巴,跟著藍話筒小課堂一起,大聲的把《小蚱蜢》的內容讀一遍吧!
![]()
藍話筒小課堂,今天要介紹三種有趣的昆蟲,分別是:螳螂、蟋蟀和蚱蜢。
![]()
螳螂是昆蟲中體型偏大的,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屬肉食性昆蟲,凡是昆蟲中的小型種類都可被螳螂捕食,比如蒼蠅、蚊蝗等。所以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對了,當食物貧乏時,雌性會在交配時吃掉雄性螳螂哦!
![]()
蟋蟀,俗名蛐蛐,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後足發達,擅長跳躍,強於咬鬥。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對了,蟋蟀呢,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
蚱蜢,又叫「蝗蟲」,俗稱「螞蚱」,後足發達,善於跳躍,飛時可發出「札札(Zhā Zhā)」聲。
蝗蟲食物範圍廣,可取食小麥、水稻、穀子、玉米、豆類、蔬菜、果樹、林木等,將葉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發生時可將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淨,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是農業害蟲。
![]()
「蝗蟲是農業害蟲,蟋蟀喜歡打架,母螳螂交配時可能會吃公螳螂哦!」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呢,還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公眾號下方留言交流,我們下節課再見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