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昆蟲「萌翻了」 不是螳螂蚱蜢是螽斯幼蟲

2020-11-22 東南網

紅色昆蟲「萌翻了」 不是螳螂蚱蜢是螽斯幼蟲

qz.fjsen.com 2013-11-11 09:17  李秋雲 來源:

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不是螳螂蚱蜢,是螽斯幼蟲

粉紅色昆蟲(網友「梁何苦」供圖) 

東南網11月11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李秋雲)前晚11點左右,網友「梁何苦」在微博上曬拍到的一隻粉紅色昆蟲,稱是「粉紅色的螳螂」,這是他同學在南安翔雲稻田裡割稻的時候拍到的。不少網友直贊「萌翻了」,還有人把它稱為「hellokitty版蚱蜢」。經專家初步判斷,這隻粉紅色昆蟲是螽(zhōng)斯的幼蟲。

從圖片上看,一隻身子狹長的昆蟲,趴在植物根莖上,伸著兩根長觸鬚。與眾不同的是,它渾身都是粉紅色。

關於這隻粉色昆蟲的「身份」,大伙兒各有各的說法,昨日,記者就此聯繫專家。

泉州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鍾站長告訴記者,從外形來看,初步判斷為螽斯科;從年齡上看,是螽斯的若蟲(幼蟲)。「自然界的昆蟲種類實在太多,具體是螽斯科下的哪個種類,這個沒辦法給出答案。」關於昆蟲的顏色,鍾站長還表示,「昆蟲在幼蟲時期的體色,跟在成蟲時期是會有一定變化。」因此,這隻幼蟲長大後顏色會不會改變,目前還真不好說。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夏秋季野外昆蟲上演「模仿秀」 市民增添觀賞樂趣
    看似平靜的樹叢草地,當人走過,四處驚起的蚱蜢、蝴蝶或螳螂,或許會嚇你一跳。而在這些被你驚起的小昆蟲背後,可能還有等候它們多時的捕食性昆蟲。當然,如果不是刻意尋找,那些已經和環境融為一體的昆蟲,你或許怎麼也找不到。這就是自然界的擬態,它們通過模仿不同的形態,躲避風險或伺機捕食。昨天,我市昆蟲愛好者林海倫,就向記者展示了一組夏秋季野外讓人眼花繚亂的昆蟲「模仿秀」。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截斷螽斯
    截斷螽斯truncated true katydid(paracyrtophyllus robustus)屬於螽斯科(Tettigoniidae)是一種棲息在樹上的中小型螽斯,體長33-42 mm,分布於美國南部。
  • 瓢蟲、草蛉、螽斯不見蹤影 "秋蟲唧唧"就此遠離?
    這條有些難走的路,也總是能給他帶來驚喜:「九溪的蟲子很多,瓢蟲、食蚜蠅、草蛉、蝽、螳螂、蚱蜢、螽斯,隨便數數都有十幾種,基本杭州常見的昆蟲在這條路上都能拍到。」  身為昆蟲迷的沈可,為了拍到蚜獅捕食蚜蟲的照片,甚至還專門養了一隻蚜獅在家裡。但就在今年初夏,他去給家裡的蚜獅尋找食物——蚜蟲的時候,發現有點不對勁。  「很奇怪。」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鬥牛犬螽斯
    鬥牛犬螽斯Pit Bull katydid(Lirometopum coronatum),也形象地稱之為「麻子臉螽斯」。屬於螽斯科(Tettigoniidae),草螽亞科(Copiphorinae)。它是一種體型中等的捕食性螽斯,分布於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等地,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冠層區域。
  • 蚱蜢、蟋蟀、螳螂你能分得清嗎?
    「藍話筒小課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藍話筒新版教材幼兒一級課本當中的兒歌——《下蚱蜢》的課後知識延展學習。
  • 昆蟲「獵手」蘭花螳螂引關注 粉白相間形似蘭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導,一種名為蘭花螳螂(Orchid Mantis)的昆蟲近日引起人們的關注。蘭花螳螂生長在東南亞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中,顏色粉白相間,因外貌形似蘭花而得名。這種漂亮的昆蟲有著最完美的偽裝,可以進行擬態以便捕食獵物。一段視頻顯示,當一隻毫無防備的蚱蜢悠然自得地享受「休閒時刻」時,隱藏在一旁的蘭花螳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致命攻擊,蚱蜢就落入了這個聰明的捕食者的「魔掌」。據悉,蘭花螳螂非常罕見,雌性幼蟲價格昂貴,一隻可以賣到40英鎊(約合人民幣349元)。
  • 昆蟲界的熊——沙螽
    好吧,開篇廢話略多,那個……為什麼說沙螽是螽斯家族的盟軍呢?因為沙螽和草螽、蟈螽、獵螽、擬葉螽之流不一樣,它們不屬於螽斯,但如果你認為它們與螽斯的關係猶如海獅和獅子的關係,那也是不正確的,沙螽和螽斯都隸屬於同一個亞目,只不過是不同總科的昆蟲,它們的外形以及行為都有頗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它倆的關係,應該差不多是獵狗和鬣狗的關係。
  • 寧海高山發現一種怪蛛 長著碩大的「螳螂頭」
    「螳螂是一類兇猛的捕食性昆蟲,多數昆蟲都懼怕螳螂,即使真正的螳螂遇見同類也會主動迴避。這就像給蜘蛛背上貼上了一張『護身符』,保護自己免受天敵的傷害,這就是生物的擬態現象。」林海倫說,會結網是市民對蜘蛛的共識,但是這種蜘蛛卻是例外,他找遍了四周,沒有發現蛛網。
  • 寧波寧海高山發現一種怪蛛 長著碩大的螳螂頭
    「螳螂是一類兇猛的捕食性昆蟲,多數昆蟲都懼怕螳螂,即使真正的螳螂遇見同類也會主動迴避。這就像給蜘蛛背上貼上了一張『護身符』,保護自己免受天敵的傷害,這就是生物的擬態現象。」林海倫說,會結網是市民對蜘蛛的共識,但是這種蜘蛛卻是例外,他找遍了四周,沒有發現蛛網。
  •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 螳螂是害蟲還是益蟲
    螳螂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螳螂提醒偏大,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鉤末端長有一排尖齒,那就有小夥伴問了,螳螂長得醜一定是害蟲吧,先不急,讓小編帶大家往下看。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龍頭螽斯
    龍頭螽斯Dragon headed katydids(Lesina intermedia)也叫六刺天狗螽,是一種大型雜食性螽斯,分布於馬來西亞、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和婆羅洲,棲息在低海拔原生灌木林或熱帶雨林中下層。
  •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螳螂吃什麼食物?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螳螂身體中型或較大,頭部倒三角形,複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體呈黃褐色、灰褐色或綠色。
  • 微距鏡頭下巨型盾螳螂表演功夫(組圖)(1)
    ,展現奇妙的昆蟲身體細節。在微距鏡頭下,平時毫不起眼的昆蟲好似外星怪物,變得非常恐怖。  一隻馬來西亞巨型盾螳螂,好似在跳舞,又好像在表演功夫。  一隻長著「龍頭」的怪異昆蟲,學名「eumegalodon」。希瓦諾維茨用了多年時間搜捕、餵養和拍攝祈禱螳螂以及其他令人驚異的昆蟲。
  • 昆蟲種類圖片大全
    蝗蟲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適於飛行,草蜢草蜢為直翅目蝗科蚱蜢亞科昆蟲的統稱,中國常見的為中華蚱蜢,如用手握住,2條後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動物,多生活在田邊、草叢中,分布廣泛,但南方各省分布較多。
  • 螳螂,昆蟲界「快刀手」
    勇猛的螳螂,藉助天時地利的環境,運用自己高超的「輕身功夫」和嫻熟的「刀法」,捕捉著蠅、蚊、蝗、螽斯若蟲等害蟲,它的動作極其敏捷,據說,它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所以,是個名副其實的昆蟲界「快刀手」。
  • 幾種常見的昆蟲大餐
    逛小吃攤子發現了好多昆蟲大餐,跟大家分享一下啊第一道就是知了猴,油炸、炒菜、擼串常見菜,皮是一種藥材,營養價值很高,吃起來也非常香蝗蟲,我看到的都是油炸的蝗蟲,其他做法沒有吃過,網上報導多含蛋白質,味道嘗過很不錯,酒店有這道菜炸蠶蛹,這個是一道並非罕見的菜餚
  • 螽,螳螂的宿敵(簡介篇)
    寫了這麼多螳螂的簡介文章後,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審美疲勞,下面我來介紹一種和螳螂一樣有趣的昆蟲,螽。
  • 螳螂——貪食的昆蟲,卻能吃很多食物
    螳螂——奇怪的就是這貪食的昆蟲,能吃這麼多的食物。掘地的黃蜂常常受到它的騷擾。它常在黃蜂地穴的附近,等待一箭雙鵰的好機會,即黃蜂和它所帶回來的俘虜,有時好久也等不到,因為黃蜂已疑慮面有成備,但是最終還是提到一個不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