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長江裡最可愛的動物——擁有最萌微笑,卻幾近滅絕

2020-10-18 噢啦星球

長江,世界第三長河,也孕育了無數可愛的生靈。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共擁有魚類378種,但隨著近幾年的惡性捕撈與生態破壞,那些曾經熟悉的動物從繁盛族群,走到幾近瀕危,再到功能性滅絕,不過10年:

中華鱘,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史前生物,在地球繁衍了1.4億年,親歷了長江的形成和變遷,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現存野生中華鱘數量已不足3000尾;

揚子鱷,中國長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動物,有2億3千萬年的進化史。如今已成為世界上現存的23種鱷類中最瀕危的物種之一,野生揚子鱷預計不足200條;

白鱀豚,僅存於長江中下遊水域,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稀少的一種,2007年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除了上述這些,還有中華大鯢(娃娃魚)、金絲猴和大熊貓等珍稀動物。雖然得到了國家相關立法保護和建立自然保護區,但這些動物仍遭受著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

「長江最可愛的孩子」——微笑天使 長江江豚。

根據上世紀90年代末的調查資料顯示,長江(包括洞庭湖與鄱陽湖)尚有2700頭江豚;至2006年進行科考時,僅剩餘1045頭,生存數量明顯驟減。

看到它們可愛的笑容,不禁會發問:這樣可愛美好的動物,為何會瀕臨滅絕呢?

圖片來源:噢啦資訊

根據目前學界公認的研究,江豚瀕危的原因主要有:非法漁業、船舶航運、水工建設三個原因。

上世界90年代以來,長江全流域非法捕撈現象嚴重:用電網捕魚效率更高,但往往會無差別地傷害到江豚等珍稀動物,這是直接影響江豚生存的重要人為原因。

因為江豚一般依賴聲波交流,尤其是剛出生100日左右的小江豚,必須寸步不離跟隨在母親身邊,但受到長江漕運影響,船隻航行發出的噪音幹擾大大影響了江豚的溝通,導致江豚擱淺現象時至今日仍有發生。

除此之外,水工建設也對江豚生存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大型水庫水壩的建設,影響著河流流速、水質構成及周邊生態等一系列自然因素。這導致江豚等一系列長江流域的動物的生存習性難以適應,最終走向了瀕臨滅絕的慘劇。

水土汙染、非法採沙、氣候變化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也是多少能影響到江豚生存的重要原因。

僅剩1000多頭的「微笑天使」,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拯救它們呢?

江豚保護,不能依靠短時間內改造江豚賴以生存的野生環境來實現江豚數量的增長。且目前的江豚仍無法實現人工繁殖,在人工幹預下生產出的小江豚,也只有30%—40%能存活超過一年。

因此目前的保護措施中,最主要的仍是減少人工行為對江豚保護區的幹預,還江豚們一片無憂無慮的水域。

或許我們並非環境專家 ,也不太懂公益救護,但我們或許可以將這篇文章轉發給更多人看到,讓他們也知道——保護長江最後的哺乳動物,你我皆能出一份力。

你願意成為保護江豚的一份子嗎?如果我們坐視不管,預計10-15年,它們就會從地球滅絕。

相關焦點

  • 救救長江江豚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627-保護長江的微笑作者:斯文的樊學長校稿:貓斯圖 / 編輯:帥帥在長江裡,有一種在古書中不時出現的動物,它代表著長江生態的多樣性,如今卻又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它便是長江江豚。
  • 7種可愛卻不常見的動物:「最萌」的殺手,一年能吃3500隻老鼠
    擁有一對又長又大的耳朵,幾乎是腦袋的3倍大。因為農業開始進入沙漠地區,以及非法採礦業,越來越多的野貓被帶入長耳跳鼠的生活區域。一隻野貓一個晚上就能捕捉到20隻跳鼠。長耳跳鼠的數量急劇下降,在已經被列為全球100最瀕危滅絕物種。
  • 留住「微笑精靈」,共守生態長江
    長江,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保護長江,刻不容緩,中央的部署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從今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禁捕,「一江兩湖七河」也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行10年禁捕。  即將來臨的10年禁捕,將給以江豚為代表的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
  • 長江裡發現一種「怪豬」,叫起來像羊又似鳥鳴,一天到晚都在微笑
    01長江裡發現一種「怪豬」,與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一天到晚都在微笑鄱陽湖贛江溝子口附近,當地居民發現10多隻長江江豚你追我趕、競相躍出水面,如接力賽般往湖口遊去,場面十分壯觀。其實,還有一家三口更加有趣,1隻長江江豚媽媽背上還背著1隻笑口常開的幼崽,長江江豚爸爸卻在旁邊偷懶。
  • 我國最厲害的省會,GDP將近是全省的四成,還擁有世界最萌的動物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中國大地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裡建了許多高樓大廈,街道上也增加了汽車,手機也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的日常必需品,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然而,儘管成都的發展很好,但它不像其他城市那樣喧鬧,空氣清新,環境舒適,相反,它非常適合老年人,來到成都,你會發現這裡的老人平時喝茶打麻將,睡覺後自然醒過來,然後叫幾個朋友出去喝茶,如果人太多的話,還可以買一桌麻將,因此,在成都,你會看到許多茶館,人們坐在那裡談論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過著悠閒自由的生活,這讓很多人羨慕不已,但更讓人羨慕的是成都有一種可愛的動物
  • 長江江豚:留下那抹微笑
    2013年,長江江豚被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受脅程度僅次於野外滅絕。長江中曾經同時生活著兩種淡水鯨類——白鱀豚和長江江豚。除長江外,地球上同時擁有兩種鯨類動物的河流只有南美的亞馬遜河。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丁說:「鯨類動物處於河流食物鏈頂端,同時擁有兩種淡水鯨類,說明長江曾經的生物多樣性是何等豐富。」
  • 不止白鱘,長江很多魚都要滅絕了
    有媒體援引專家論文稱,長江裡的「大熊貓」、中國特有的白鱘和人類徹底告別了。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尚未官宣白鱘滅絕的消息,但「白鱘滅絕」依然讓很多人感到震驚。作為匙吻鱘科魚類現存的兩個物種之一,白鱘在地球上存在了1億多年,但我們人類40年就讓它滅絕了。
  • 最萌的大象,最萌的犀牛,最萌的海豹,都不如最萌的它萌的有高度
    最萌的大象,最萌的犀牛,最萌的海豹,都不如最萌的它萌的有高度。這個就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雖然體積大的嚇人,但他們也有可愛的一面,一排大象用和人一樣的姿勢坐凳子,你們見過嗎?很萌很可愛的,哈哈哈!犀牛,也屬於巨型動物的一種,這張圖估計此時的犀牛已經被哈士奇給附身了,完全失去了自我,又跑又跳的,這簡直就是一頭脫韁的野馬,可愛死了。海豹看起來非常可愛的動物,圓圓的腦袋就是它們最萌的地方,看這隻海豹剛從水裡鑽出來,滿臉笑容的樣子,真的很萌,很呆的,可愛的不要不要的。
  • 長江中的10大野生動物,萬斤巨魚、水中大熊貓等三大魚類已滅絕
    在地球進化的歷史上,無數的野生動物不斷經歷著誕生、進化、滅絕的過程,但是同樣一些已經滅絕的原始動物,在自然狀態下又會演化出很多新的物種,以現代貓科動物為例,現如今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是源自古貓,古貓雖然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卻演化出了幾十種全新的貓科動物。
  • 長江豚類動物瀕臨滅絕
    在長江中生存了2500萬年的白豚,或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滅絕的豚類動物。如今,被稱作白豚「醜表妹」的江豚也遭遇種群數急劇下降的危機。物種滅絕輓歌難道要再度唱起?近日,《科學》雜誌再次聚焦長江流域生態保護。這篇題為《保護長江生態的最後一次機會》(Last Stand on the Yangtze)的文章,對長江豚類日益嚴峻的生存形式進行了深入剖析。
  • 物種滅絕,長江「無魚」,人類究竟要給地球動物帶來多少傷害
    去年9月17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專家就已經提出,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了。而這一次,長江水產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也已經確認。——在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其實就已經靜悄悄地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 專家: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很多 白鱘滅絕只是開頭
    「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有很多,有一些物種其實也已經多年沒有監測到。白鱘滅絕恐怕只是個開頭。」杜軍有些悲觀。論文稱,最優線性估計法(OLE)是所有根據目擊結果推斷物種滅絕的方法中「使用最廣泛、最穩健的一種」。 不過,IUCN對「滅絕」的定義是「沒有理由懷疑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已經死亡」,數學推演還不能確保這一點。杜軍回憶,2018年前還曾有四川漁民反映目擊過大型魚類,他判斷「長江四川段幾乎沒有中華鱘了,大型魚類很可能是白鱘」。
  • 盤點5種現存的史前生物,第3種被吃到幾近滅絕
    桃花水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水母,最早起源5.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世界上大多數桃花水母在中國都有分布,實際上世界上最早關於桃花水母的記載也出現在中國明萬曆年間。白鱘,古老淡水魚類,在中國古時稱為鮪,起源於1億多年前,為半溯河洄遊性魚類,現在主要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海域,因早期被人類捕撈食用等原因,白鱘甚至幾近滅絕,十分瀕危。
  • 中華白鱘滅絕,長江禁漁令起,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長江生機呢?
    長江擁有各種魚類400餘種,特有魚類180餘種。 然而,就在近日,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最可愛海豚生活在淡水裡,長著長長的嘴,可惜都瀕臨滅絕了
    這個科裡的海豚大多生活在淡水裡,它們長相特別,有一個長長的嘴巴,被譽為最可愛海豚,卻因為棲息地減少而紛紛瀕臨滅絕。(圖為亞馬遜河豚)河豚科根據地域分布分為中國河豚,南亞河豚,南美河豚。其中中國河豚就是和大熊貓齊名的白暨豚,因為棲息地長江中人類活動過於頻繁,目前已經功能性滅絕了。
  • 盤點全球八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十分珍貴可愛可憐
    1、白鰭豚(淡水鯨類)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內在因素和人為因素種種的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萬年,有「活化石」的美稱,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 長江白鱘滅絕!科學家是如何定義物種滅絕的?
    目前,長江的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級別。而白鱘的滅絕,讓人們再一次意識到了迫在眉睫的長江生物保護工作。為了改變當前的困局,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已經開始實行為期十年的重點水域分類分階段漁業禁捕政策。
  • 獻給長江江豚的四季戀曲
    」歌曲《初見你的微笑》正式上線這首歌獻給長江一種靈動可愛的動物因為它的微笑、它的生存遭遇令人惻隱創作經兩年、幾十次修改,越來越多人參與>「那涓涓細流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那傾流而下的趨勢是善是惡終看我們每一條細流」靈性動物有一種萌星,霸榜全網表情包——它,就是長江裡的江豚。
  • 長江白鱘宣告滅絕,這種美麗的動物沒能來到2020
    今天凌晨,「白鱘滅絕」的消息佔據熱搜榜前列,令網友痛心難過。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第一作者是該所的張輝博士。危起偉介紹,2019年9月中旬,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評估結果為,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長江白鱘已滅絕 禁漁十年能改變啥?
    然而,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評估結果是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目前,這一結果正在上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辦公室,隨後將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