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篇SCI,國家獎學金,多重角色的臨大研究生學霸

2021-01-07 臨沂大學

我校首批研究生

一年內發表SCI論文2篇

獲2020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我校首個省級研究生優秀成果獎她,就是孟豔菲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專業2019級研究生

她,就是孟豔菲

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專業2019級研究生

臨大人的一天帶你走進孟豔菲的世界

2018年,本科畢業的她便步入婚姻的殿堂,一邊料理生活一邊準備考研;2019年,一個新生命來到了孟豔菲身邊,同時,她也收到了臨沂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成為臨沂大學第一批碩士研究生。

初為人母,讓研究生開學初期的孟豔菲經歷著學習、生活和身體上的巨大矛盾和壓力,因為沒有辦法協調各方面的關係,也曾有過想要暫時放棄學業的想法。在家人、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她決定放下雜念,調整好心態,迎接這個雙重挑戰。

在學校的時間裡,她將全部精力放在學習和實驗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學習效率。經過了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她逐漸養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天堅持做計劃,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和實驗過程中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提高效率,不鑽牛角尖;任務結束後,及時總結與反思,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學會自律,勞逸結合,用聽音樂、散步等方式釋放壓力,調整狀態。

回到家裡,她就會松下心中的那根弦,全身心陪伴孩子。慢慢地,她發現正是因為有小朋友的出現,讓她更加想做一個正能量的,積極陽光的人,想要給小朋友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所以在研究生學習上她比旁人更加努力和勤奮。因為她深知,自己比其他同學的角色更多,分散的時間和精力也更多,所以需要更加努力和勤奮才能取得和別人差不多的成果。

經歷了開學時期的迷茫與懵懂,經歷了反覆實驗的挫折和磨練,在導師鄭秀文教授的鼓勵和指導下,她的心態迅速地成長並成熟起來,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研究生。

在導師推薦下,她加入了山東省高校「功能納米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將功能納米材料在納米催化抗腫瘤方面的應用研究定位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根據「納米催化醫學」的設計理念,利用納米材料的催化抗腫瘤、成像診斷、載藥緩釋、光熱協同及特異性靶向等多種優勢,研究其在納米催化醫學領域的多模態診療,以實現對腫瘤的「高治療效率和低毒副作用」的治療效果。

通過課程學習、文獻閱讀以及艱苦不懈地實驗,2020年孟豔菲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論文兩篇,其中FePt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particles for TumorImaging and Eradication (FePt納米粒子嵌入金 屬有機骨架中:用於腫瘤的成像與消除)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旗下雜誌《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該研究將具有良好診斷和治療效果的FePt納米粒子摻雜於具有優越生物學特性的MOFs中,製備了一種新型的納米複合材料FePt-MOF。

Core-shell FePt-cube@covalent organic polymer nanocomposites: a multifunctional nanocatalytic agentia for primary and metastatic tumor treatment (核殼結構的FePt立方體@COP納米複合材料:一種用於原發性和轉移性腫瘤治療的多功能納米催化劑)發表於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旗下雜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該研究基於「納米催化醫學」的設計理念,設計了一種多功能納米治療劑FePt@COP-FA納米複合材料(FPCF-NCs)用於納米催化/光熱/檢查點阻斷免疫療法,以消融原發性腫瘤並抑制腫瘤轉移。

她申報的「FePt基納米複合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在納米催化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於2020年榮獲我校首個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三等獎,獲得2020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採訪過程中,我們想知道孟豔菲的學習研究中發生過哪些趣事。孟豔菲說到,趣事談不上,化學實驗需要嚴謹的態度和清醒的頭腦,所以在實驗室的大部分時間,老師和同學們都是嚴肅而忙碌的。

即便繁雜而忙碌,仍有一些人溫暖著她和同學們的心靈,指引著前行方向——那就是實驗室裡可愛的老師們,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和有趣的靈魂。實驗室的老師年輕而且平易近人,她平時經常向老師們請教生活、學習上的經驗,一起探討實驗中遇到的難題。教授老師們亦師亦友,是科研路上的引路人,也是人生路上的導師。她表示非常感謝導師鄭秀文教授和功能納米材料實驗室的全體老師及同學給予的指導和幫助,讓繁重而枯燥的研究生生活變得多彩而難忘!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拼搏奮鬥 精益求精

努力是奇蹟的另一個名詞

實幹的臨大人功力必不唐捐

素材來源/臨沂大學官微

編輯/王坤

責編/謝承倩 楊松

相關焦點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4、何偉,航天學院17102-1班,博士研究生,導師為劉佩進教授和嚴啟龍教授。獲寶鋼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優秀研究生標兵及學術之星等榮譽。以第一作者在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篇。發表專利2項,主持博士論文創新基金重點項目1項。參加多項學術會議/活動。
  • 高顏值交大醫學院學霸女神,4篇一作SCI論文,自編出版口袋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國內著名的頂級醫學院,在這裡有著非常多的學霸,但是蓓蓓姐是一位高顏值的學霸,她是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周澄蓓,也是「視病人如親人」的小周醫生。在校期間,曾獲本科生及博士生國家獎學金,上海市優秀共青團員、校「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學生黨員標兵」稱號,曾任醫學院學聯執行主席、醫源清風社長。這麼多的學生榮譽,不僅是學霸,而且還是積極進步青年。
  • 學霸情侶:包攬專業前2名,如今結為夫妻,攜手發表18篇SCI!
    他們曾是學校裡朝夕相伴的知己,曾是同一個課題組形影不離的夥伴,他們包攬專業第一第二,攜手發表18篇SCI論文,最後雙雙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共同奔赴澳洲繼續深造。從校園愛情走向神聖的婚姻殿堂,他們在對方的鼓勵中一路相伴前行,用真情演繹"神仙愛情"的真正內涵。他們,就是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徐開偉和鄒小彤。
  • 我不是學霸,憑什麼跨校考研考上南京大學研究生第一名?
    來南大讀研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該分享些啥,有想過寫篇經驗貼,但回憶將近一年時間的備考之路,有太多辛苦和波折,但是大部分都是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倒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最近收到碩博學霸說的邀請寫一篇考研總結。
  • 北京理工大學2020徐特立獎學金揭曉:1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
    ;發表EI國際會議論文1篇;獲國家獎學金3次、一等獎學金7次;獲評「優秀學生標兵」、「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怎麼樣,本科生學霸們是不是超級厲害!經歷過四年奮鬥的他們已經擁有了無限成長的可能,那麼,如果經過研究生階段的培養他們又將如何出類拔萃呢?一起來看看這些「晉級版王者」吧!
  • 湖北7位「超級學霸」:保研名校、開公司,還發表10篇SCI
    在導師董志兵教授的指導下,劉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表了8篇第一作者SCI論文和2篇共同第一作者SCI論文(武漢工程大學均為第一單位),連續3次獲得一等獎學金、連續2次獲得特等獎學金、連續2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他是化環學院研究生的傑出代表,也是其所在實驗室(1421實驗室)的中流砥柱。即便取得了這些驕人的成績,劉星也依舊保持一顆樸素和平靜的心,他認為:成績只屬於過去,對於未來,他將繼續砥礪前行。
  • 這位學霸真牛:他發表30篇SCI論文,發明專利28項,獲國內大獎!
    學霸不是說說而已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該方向於2012年被光子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Photonics》進行了聚焦報導,將其與「中紅外光頻梳」和「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並列為未來中紅外光子領域的三大發展方向。
  • 本科生學霸:他發表SCI論文6篇,4篇一作,專業前3,保研中科院!
    他說,自己的使命就是以新能源為切入點,著力解決國家「燃煤之急」,為「能源安全」和「綠水青山」貢獻一份力量。「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從那個對物理和化學充滿熱情的高中生,到如今在新能源領域找到人生奮鬥方向並取得初步成績的「學霸」,材料與能源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術茂在成電的這四年過得很充實。
  • 美女學霸:她發表4篇SCI論文,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全額獎學金錄取
    她是公認的「高顏值學霸小姐姐」 :170cm+的身高 笑起來天都會放晴 ,託福100+ GRE320+ ,本科畢業的她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全額獎學金錄取。她是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4級應用化學本科生原瑋澤,西北大學2019年紫藤獎獲得者!
  • 剛畢業就被推薦讀博,三年16篇SCI,他是怎麼做到的?
    日前,西安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學霸,孫光宇迅速進入了大家的視線。特別是在高校的學生圈子當中,孫光宇的「傳奇」事跡被廣大師生各位誇讚。孫光宇究竟獲得什麼成就?他的成功之路能夠被模仿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理論物理學霸養成記 —2019年度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獲獎感言(二)
    敲黑板,理論物理學霸養成記第二季來啦!本期推出的是曙光特別獎獲得者專輯。
  • 兩年13篇SCI論文,女學霸高考失利,憑藉數學思維逆風「翻盤」!
    讀研兩年,共計發表13篇SCI論文,其中5篇一作論文,申請3項中國發明專利,3項國際發明專利,參加化為中央硬體工程院實習,獲評優秀實習生,今年斬獲竺可楨獎學金。是不是感到難以置信?這位主角就是來自於浙大2017級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連小梅。
  • 學費六千獎學金2萬!2020年濱州醫學院擬招研究生453人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2020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人員,具備以下3個業 務條件:①近兩年內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類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與所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著2篇或1篇SCI/EI收錄論文;②近兩年內承擔省級及以上 教學或科研項目(前2位);③通過大學英語四級(CET-4)水平考試或成績在
  • 女神學霸:本科發表2篇北大核心論文,拿國家獎學金,才華橫溢
    入學以來累計發表兩篇北大核心論文,獲得國家獎學金,"中交通力"一等獎學金,多次獲得學業優秀獎,課程優秀獎並榮獲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級二等獎,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國家級三等獎,第五屆"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第二十八屆陝西省大學生藝術文化節舞蹈大賽銅獎等獎項。
  • 北師大「學霸宿舍」集體保研 四年獲獎學金14萬元
    「學霸宿舍」裡的七姐妹,從左至右分別為:張丹、何金棲  住在一個宿舍裡的七姐妹因為成績優異,本科畢業後全部被保送研究生——北京師範大學學九樓339號宿舍因此被譽為「學霸宿舍」。特別是在上《東方文學史》和《比較文學概論》兩門課的時候,因為課程容量大,她們分工合作,每節課後輪流整理課上的知識要點,期末匯總出了五萬多字的複習資料。  這些小習慣的益處在她們的成績單上逐步顯現出來,在七人的相互激勵下,她們的學業成績一路攀升。從大一宿舍平均分88.27分,到大二的89.43分,再到大三的90.79分……每一個0.01都是她們共同努力的見證。
  • 如何成功發表SCI論文?看看4位復旦學霸的經驗,值得借鑑、收藏!
    今天,復旦研究生邀請了復旦四位學霸,給大家分享一些寫論文的小Tips,一起來看看吧!發表文章6篇,其中SCI 2篇,並以獨立一作在國際頂尖醫學《柳葉刀》上發表會議摘要1篇, 2篇SCI在投。在Lancet-CAMS 2018, ISEE-ISES SEGH-2017, 中國環境科學年會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做報告。上醫90周年校慶志願者,上醫校友會志願者,校慶「我的醫學,我的夢」徵文比賽校一等獎。
  • 天大博士12篇一作SCI,從本科到博士一直保持專業第一
    他曾發表論文22篇,其中一作SCI論文12篇,一區論文8篇,Top期刊論文9篇,獲授權專利2項,申請專利3項。他從本科到博士一直都是專業第一,他用奮鬥書寫人生,用汗水為青春做註腳,他就是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程熱物理專業2014級博士生,蘇文。
  • 華東交通大學「學霸秀」:校長獎學金優中選優
    20名學生全部獲得過國家級獎勵,累計獲獎300餘次,其中有11名學生保研北京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1名學生收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生考試複試通知……11月23日,華東交通大學「閃耀花椒」校長獎學金公開答辯活動在該校南區禮堂舉行。
  • 他是包攬各種獎學金的超級學霸,發表英文論文,努力刻苦又自律!
    他是包攬各種獎學金的超級學霸,曾在專業領域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英文論文,他曾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所在支部獲學院「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他是熱心公益的志願者。他曾摘得各類比賽大獎,他就是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王旭陽同學。王旭陽,中共黨員,就讀於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