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馳電掣的動車組上、繁華都市的燃氣管道中、無垠大海的漁船上、應急救援的車輛上、形影不離的手機裡……北鬥導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隨著北鬥衛星「上天」加速,北鬥產業也正加速「落地」,開啟了萬物互聯的嶄新時代。
我國第一臺北鬥用戶機研製成功以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恆星研發出了千餘種衛星應用產品,包括北鬥導航手持機、北鬥船載終端、北鬥車載終端等,讓各行各業、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了「方向」。
降低交通事故率 精度有保障
「兩客一危」車輛的北鬥應用,是北鬥系統進行應用示範、帶動北鬥規模化應用最好的領域之一。目前,全國各省陸續加入的北鬥車輛監管「大網」,已經網住了600餘萬輛營運車輛,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北鬥車聯網平臺。由於該平臺會提醒司機超速與疲勞駕駛等,近年來道路運輸重大事故率和人員傷亡率均下降近50%。
航天恆星還研製了多款北鬥車載終端,在道路監管、乘員監控、防災救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建設,其提供全球範圍內定位導航的能力也正在逐漸成為現實,而星地基增強系統網絡的建設和完善,為鐵路系統北鬥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鐵路北鬥高精度定位已成為當前鐵路系統定位業務領域的重點推進工程。
為推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鐵路行業上的應用,航天恆星於2018年初進行了北鬥鐵路跑車試驗,由此邁出了「北鬥+鐵路」的重要一步。
《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北鬥導航系統在通用航空、飛行運行監視和機載導航系統等方面的應用。航天恆星針對北鬥民航應用巨大市場需求,將「星基增強系統及應用」列為2018年一號任務,並將機載導航設備研製作為兩大研究內容之一。
2017年9月,在航天恆星的推動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民航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在北鬥導航系統、星基ADS-B系統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今年5月,航天恆星發布了國內首款北鬥機載SBAS多模終端——北鬥之翼,這是航天恆星研製的一款符合民航相關標準規範的機載導航終端產品,可滿足航空飛行器在不同飛行階段的導航需求。
農業更智慧 漁業更安全
起壟播種、土地深松、作物收割、秸稈還田等農業生產工序中均出現了北鬥應用的身影。北鬥無人駕駛、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監管等一系列新興技術讓傳統農業生產充滿了科技現代化魅力:農民騰出雙手,節省了更多人力、物力與財力,智慧農業的優勢盡顯無遺。
航天恆星研製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已成功應用於黑龍江、新疆等農業大省。幾年來,隨著北鬥農業應用與「網際網路+」融合,航天恆星在農業領域辛勤耕耘,讓「打個『滴滴』去種地」逐漸變成現實。北鬥「農機管家」走上田間地頭,足不出戶知曉田間事。「北鬥+網際網路」讓農業現代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從單純的農機應用向農機作業調度系統普及。系統化、集成化,讓農田管理、農機信息管理、作業管理等更加高效、更加智能。
北鬥是漁民的海上保護神。2003年以來,北鬥導航系統累計挽救漁民超過1萬人。漁民說,現在出海就靠兩樣:一靠媽祖,二靠北鬥。「媽祖可以是我們心中的美麗神話,而北鬥是我們心中的美麗信仰。」航天恆星技術人員說,北鬥系統能夠進行快速位置報告,同時具備短報文功能。在通信手段不健全、不發達地區,北鬥系統優勢便會凸顯,所以北鬥漁業應用是北鬥特色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漁民有了北鬥終端,可以跟手機併網運行,解決漁民海上通信需求,同時為沿海島礁信息傳輸提供良好手段。航天恆星自主研發的AIS北鬥船載定位終端讓漁民手握一臺北鬥終端便能實現定位、通訊、交易、救助等一系列功能。
隱患無處藏身 救援更加高效
近年來,北鬥電力應用在逐步深化,航天恆星研製的北鬥授時接收機便是電力應用的特色。北鬥授時接收機能夠實現電力、電信行業全網時間同步,為電力事故分析、電力預警系統、保護系統等高精度時間應用創造了條件。
除了主要應用的北鬥授時功能,基於北鬥短報文功能開發的北鬥抄表設備得到廣泛應用,解決了偏遠地區、無通信信號覆蓋區域的電力數據採集難題。
航天恆星的工程師們多次前往江西、安徽、陝西、貴州等地,將風電的實時數據傳回應用平臺,得到了風力塔第一手資料。隨著北鬥系統功能日益完善,北鬥系統在電力行業應用全面開花的日子並不遙遠。
汶川地震中,在電力、電信系統全部癱瘓時,第一條災情信息就是由武警戰士通過北鬥短報文發出,為災後救援提供了寶貴信息。近年來,全國各省面向災害信息員、救災專用車輛、減災救災人員定製了災情直報型、車輛導航監控型、應急救援型等北鬥終端約5萬餘臺,而航天恆星的北鬥手持終端產品也安裝到了全國各地。災情險情一鍵上報,防災減災更加科學與精確。國家應急減災信息應用與服務體系逐步構建對百姓生活而言,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北鬥組網的日趨完善,航天恆星的產品已應用到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北鬥導航系統也隨著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的加快變成了一張國家名片,「一帶一路」倡議則為中國的北鬥成為「世界的北鬥」提供了新的契機。
【責任編輯:王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