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活氣息

2020-11-28 中國教育新聞網

造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效果不好,成為「啞巴英語」「應試英語」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教師囿於自身經驗和傳統模式,主觀上或多或少排斥理念更新和模式改變,更傾向於採取短平快的「以練代學」「以考代教」等所謂的有效學習模式,剝奪了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二是指向成績提升的單一教學模式讓學生倍感壓力又心生反感,學生因機械、被動的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英語學習越來越糟,進入惡性循環。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成因分析,我們進行了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嘗試和探索。

    堅持「做中學」

「做中學」就是在生活中、經驗中學習,即通過實踐來學習知識,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堂上引導學生「做中學」,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要進行小組學習以實現同學間的討論與交流;要提供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要讓學生在動手和實踐中完成體驗式的知識學習,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既是起點又是終點,它是一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帶著相應的任務進行思考,在思考中進行整合,在整合中嘗試用英語做事情。

例如,在學習《GO FOR IT》八年級(上)Unit 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單元時,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上現場製作各種奶昔,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做中學」案例。學生一邊操作,一邊用英語加以說明。在「做」的過程中,學生既學會了知識,又掌握了一項技能。動手操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他們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又研究出新的飲品,深化了本課內容學習。學生將製作的奶昔與同學、教師、家人分享,又達成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培養文化意識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助於增進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引領學生把英語當成一門富有生活化味道的語言來學,加強基於文化立場的思辨品質的培養。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文化因素,課堂上應讓學生在了解語篇所呈現的不同文化現象的基礎上,思考語篇反映的文化傳統,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並能夠與本國文化進行比較,提升文化鑑別能力,形成正確的文化態度和立場,在樹立國際意識的同時,敬畏傳統文化,尊重文化差別,培養家國情懷,提高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例如,在講授《GO FOR IT》九年級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時,可以設計多項教學活動,以做南瓜燈、學習相關知識的方式感受西方節日,以書寫「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的方式感悟中國節日,開展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的討論,讓學生在實踐和思考中既豐富了文化知識,又能增進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

    強化體驗式學習

英語教學要通過創造和諧、平等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學習,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目的。體驗式教學倡導的是對學習內容進行拓展,不局限於讓學生坐在課堂上被動地聽、看、記,而是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性的體驗。倡導交互體驗式學習,意在給學生提供「玩」「做」和回歸生活的機會,引導學生在玩耍中體驗、在操作中體驗、在應用中體驗,通過開放教學內容,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提升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交互體驗式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利用多媒體等手段提供遊戲、歌謠、編劇等多種趣味性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

例如,在學習《GO FOR IT》七年級(上)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時,不妨為學生提供盲人足球比賽的視頻、趣味運動的視頻,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發明一種新的運動。在發明新的運動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運動命名,制訂他們喜歡的規則,示範該運動的操作要領。這樣的設計既可以讓愛運動的學生更加興奮,又可以讓不愛運動的學生充滿期待。

創建充滿生活化氣息的英語課堂,目的在於改變以往囿於傳統教學經驗,囿於完成教材進度,囿於達到考試標準的單一、狹隘,甚至枯燥的教學模式,致力於更新教師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優化學習內容,改變學習方式,促成英語學習轉向科學化、趣味性、體驗式、實踐性、富於情感的新的教學方式。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唯有打造出高質量的課堂,學生才能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我們倡導英語課堂充滿生活化氣息,就是要用先進的理念、積極的心態做符合時代發展的教育;要用豐富的內容、科學的方式打造鮮活的課堂;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把學習變成一系列讓人新奇和興奮的「發現過程」。學習即生活,我們應在學習和生活的有效融合中發現學習的樂趣,體驗學習的收穫,享受生活的幸福。

(作者單位:吉林省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12日第12版 

相關焦點

  • 一場安全教育與英語課堂的「碰撞」!
    中國山東網6月6日訊 (通訊員 王兆軍 祝令浩)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多發期,如何防範溺水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為防患於未然,連日來,鄆城縣東城中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預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生命教育讓英語課堂煥發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 《線段、直線、射線》 ——四年級數學組「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系列活動之一
    2018年在報告廳信息技術點亮幸福課堂的啟動儀式上,我上了一節學科整合的課《線段直線射線》,整個課流程清楚,學生的生成也不錯。但是課後做練習時才發現,學生對於過兩點可以畫幾條直線,過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容易混淆,似懂非懂。還有對於射線和直線的數學表示也是教師直接呈現,並沒有做過多解釋,好像順理成章,但學生不一定理解和接受了。於是我就在想,為什麼直線要用兩個點命名呢?
  • 程曉堂:教研員如何給英語課堂把脈
    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程曉堂以「教研員如何給英語課堂把脈」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他在分享中具體解釋了何為「把脈」:教研員指導課堂教學,既要發現課堂亮點,也要指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教師共同分析並解決問題。程曉堂教授指出:「把脈的重點是觀察、分析、研究課堂上教與學的行為,並作出合理、準確的判斷。」
  • 昆明初高中英語培訓班:良好學習習慣,使自己充滿信心學好英語
    初高中英語培訓班昆明初高中英語培訓班:良好學習習慣,使自己充滿信心學好英語。佩文教育淺談初高中英語學習方法,從初中進入高中學習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學生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學習。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是英語知識和語法,而高中則側重於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必須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語言和文章的理解上,以提高他們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使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應該能夠殺死句子和記憶語法,但是我們應該在交流、習慣搭配和語言變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學習策略,制定我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目標,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自己充滿信心,學好英語。
  • 英語課堂和現實生活中的口語有什麼不一樣?英語口語教學要點
    #英語學習#英語課上老師說的英語都能聽懂,但現實生活中用英語交流的時候卻有好多聽不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很多英語學習者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困惑。雖然英語老師們越來越重視英語聽力和口語教學,但如果方法不得當,往往就會遇到這類問題。
  • 播音主持專業,氣息不足,氣息混亂,該如何進行氣息調整?
    ●播音主持學習中,氣息不足,氣息混亂,該如何進行氣息調整?●聲音發悶,不夠響亮,要如何解決調整呢?●在播報新聞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播報風格比較重要,如何形成自己的播報風格?【李曉華院長 · 中影人播音與主持課堂】
  • 英語課堂的「現代」與「傳統」
    受數位化、信息化變革的影響,伴隨著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當下英語課堂正進行著一場靜悄悄的變革。因此,有部分教師會因「新」「舊」教學理念衝突而感到困惑——「現代」與「傳統」在英語課堂中到底能否兼容?
  • 鹹寧市第二實驗小學推出少兒英語開放課堂
    本報訊 通訊員廖勝楠報導:鹹寧市第二實驗小學今年率先推出少兒英語課程,開課至今,學生學習熱情普遍很高。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近日,該校推出二年級少兒英語開放課堂。 本次活動中,該校陳安琪老師分別在二年級的三個班上了三節少兒英語公開課,並邀請家長隨堂聽課。
  •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四年級的教材充滿趣味性,學生樂於聽、說、讀,因此本校四年級學生聽、說、讀能力比較強,但學生忽略了寫,因此學生寫的能力較弱。二級: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
  • 如何設計出能夠引爆英語課堂的環節?
    ——這是英語老師們常有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國際高級對外英語教師韋一老師這樣回答—— 為什麼需要 「引爆」 課堂? 通常老師們在備課的時候,是按照教學內容劃分版塊,這樣如果一個版塊內容較多,老師會不知不覺地講下去,或者為了如期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不敢停歇。
  • 耐思糖果少兒英語情境化教學,互動體驗式課堂助力少兒英語
    如何讓同學們在英語使用上,把英語當做語言工具來靈活使用是一個重大的難點。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英語聽說讀寫,培養語感,能夠靈活使用並生活場景化運用英語,就變得迫切。耐思糖果少兒英語獨特全英文情境化教學,互動體驗式課堂助力3-12歲孩子從小培養英語思維,讓孩子接觸優質的英語教育資源去學習英語。
  • 讓英語課堂不再「沉默」
    在英語課堂上,普遍存在著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缺少主動交流意願的學生,這種「沉默是金」的態度,不僅影響著他們的語言習得,也制約著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究其原因,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焦慮感、師生關係、教學策略的採用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課堂中沉默現象的產生。面對這種現象,教師應採取積極有效的對策,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真正「走進」英語課堂。重視課堂童真。通過兒童的視角,以學生為本,以習得為先,讓學習真實地在課堂發生。兒童視角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要和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 英語老師必讀: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導讀: 隨著《高中英語新課標》的實施,英語經典文學作品逐步進入課堂,作為英語教師,在進行常規課本教學之外,如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整本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是個難題。
  • 鯨魚英語課堂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級,平時學的挺認真的,就是英語有點弱,想給她找個英語啟蒙老師,算是培養一點點英語語感吧。
  • 如何練習好氣息
    如何練習好氣息在上文中講到了認識和學習氣息 那麼今天在本文中講的是怎麼去練習「氣息」練習「氣息」主要分為四點1 保持良好的狀態和正確的姿勢 2 去尋找不同的呼吸方式 3 增加和擴展肋部的意識 4 氣息練習什麼是正確的姿勢呢?正確的姿勢就是你在唱歌的時候整體的人應該是筆直的,而不是坐著 或者彎著腰唱歌。
  • 史上最難設計題:如何讓矽基生物充滿碳基生物的氣息?
    換句話說,我們還是更習慣充滿人的氣息的消費體驗。 我們越來越渴望在使用產品時能夠得到情感上的互動,這使得情感化設計在當今的產品研發與營銷體系中變得愈發重要。 和不少蔚來車主朋友聊天時,除了產品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最打動他們做出購買決定、甚至超出購買預期的兩個點,一個是在APP上下單後每天觀察車輛從產線到交付中心再到自己手裡的體驗過程,感受一種其它品牌無法提供的、焦急的等待與見證參與的喜悅感;另一個就是經常可以用積分兌換的精緻周邊產品,不僅有創意,也給車主們營造了一個獨特的生活氛圍。
  • 新村教育集團新美課堂文化節 英語能手大展新美教師風採
    華龍網12月14日15時25分訊(通訊員 張瀟月)12月4日和6日,重慶市第三期領雁工程項目新村實驗小學課程創新基地建設暨新村教育集團第六屆新美課堂文化節(英語)青年教師賽課在新村實驗小學全科教室拉開了帷幕。江北區教研員遊詠,墊江五洞小學的英語教師,以及新村教育集團全體英語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把脈實效課堂 問診英語課改
    課堂上,馬玲老師組織全體同學同唱英語歌曲《Where’s my backpack?》,迅速切入課堂教學內容,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本節課的欲望。整個課堂馬玲老師以學生為本,充分結合樂德職中「311」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通過預習展示反饋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通過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小組比賽激勵學生形成你拼我趕的學習局面;通過英語小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拓展了教學思路;通過模擬情景對話,鞏固學生學習知識,突出教學重點。課堂上,馬玲老師基本採用全英語教學,進一步營造了英語學習的濃厚氛圍,以紮實的教學功底給到場教師呈現了一堂生動有效的英語研討課。
  • 帶學生走進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讓「課堂」變成「學堂」
    而我們又如何得知溪水的質量?v=BbqPaKTsDIU 整節課下來,孩子們始終處於一個專注而又活躍思考的狀態,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自發的去學習並嘗試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這也是探究式(IBL)課堂最為顯著的特點:培養了學生們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也是一個合格的國際公民面向未來全球化市場需具備的條件。
  • 美籍華人英語口語課走進螢火蟲課堂
    興趣課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互動性,河口街道團工委邀請美籍華人林小凱,為河寧社區螢火蟲學堂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英語互動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感受英語的魅力,身臨其境地體會純美式英語對話。  老師名片  林小凱曾獲得傑出移民青年獎學金、泰國國際數學競賽銅獎、馴鹿9/10數學競賽的全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