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俊老師:
表揚陳杰老師對此課本質的力度、深度理解的好,學生觀察,動手操作落實好。陳杰老師的這節課層次分明,從端點上手去理解,度量、延伸就容易理解了。建議:1、開課部分需要優化,線無曲直、線無粗細滲透模糊;2、對於直線為什麼要用兩個點命名,需要作學法指導;3、你認為的射線應該是怎樣?先讓學生質疑,再看書自學,這裡的學習策略需改進;4、對於射線命名去質疑,可以說直線AB、直線BA,能否說射線AB、射線BA;5、課的整合與提升,學完射線,最後要回揉,線段直線射線這三種線的聯繫與區別,區別學生說的很好,對照板書都能說全。但是聯繫沒有找到落點,聯繫應該抓住直線的數學表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直線中有線段,也有射線。這裡打通三線的聯繫,最後的課後提升就會更容易一些。6、用字母表示的時候,學生要動筆學和口頭交流。
五、教學反思
9月23日郭特來校指導,我要上一節公開課,就選了一節打磨成熟的課《線段直線射線》。郭特過來,總想上出點新花樣,也想暴露一些問題,上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2018年在報告廳信息技術點亮幸福課堂的啟動儀式上,我上了一節學科整合的課《線段直線射線》,整個課流程清楚,學生的生成也不錯。但是課後做練習時才發現,學生對於過兩點可以畫幾條直線,過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容易混淆,似懂非懂。還有對於射線和直線的數學表示也是教師直接呈現,並沒有做過多解釋,好像順理成章,但學生不一定理解和接受了。
於是我就在想,為什麼直線要用兩個點命名呢?如果用一個點命名,會怎樣?如果只給一個點,經過這個點是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的,所以直線是無法確定的,命名起來肯定存在問題。那如果是給定兩個點,可以畫幾條直線呢?只能畫一條直線。那麼再講完直線的特徵之後,可以試著先不急著講直線的數學表示和命名,先出示習題,過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給定兩個點,經過這兩個點可以畫幾條直線?先解決好這個問題,然後在順勢來講直線的數學表示和命名,這樣學生是不是更加容易接受呢?於是我就在課上進行嘗試,從課堂反映來看,學生這裡理解的比較好,相比之前的教法要好很多。
深入思考,舊課新上,總會碰撞出一些新的想法。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遺憾,感謝郭特提出的一些建議。①線無曲直這裡存在疑問?線是有曲直之分的。開課拿出繩子後,然後可以固定在黑板上,由生活中實物抽象出線段。②學習策略可以做些調整,射線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先自己想像一下射線是怎樣的,先自己建構,然後再看書。
③拓展提升時,線段直線射線這三種線的聯繫與區別,區別學生說的很好,對照板書都能說全。但是聯繫沒有找到落點,聯繫應該抓住直線的數學表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直線中有線段,也有射線。這裡打通三線的聯繫,最後的課後提升就會更容易一些,此次我後面的提升做了一個鋪墊。
整節課上下來,對於我自己而已是有些提升的,同一個課題,不斷的深入去思考,就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留心學生的問題,課後的反思就可以從問題入手,反思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反思學生還沒搞懂的地方。對於下一次的教學就提供了很寶貴的學情,也是反思和提升的寶貴資源。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將一如既往,再接再勵,把數學教研工作扎紮實實地進行下去,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