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段、射線和直線》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線段、射線和直線》。根據新課程標準,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開展我的說課,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線段、射線和直線》是青島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1節的內容,本次說課的是這一節的第1課時,本課時的內容主要是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區別和聯繫,並會用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進行表示。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圖象特徵及簡單幾何圖形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這些內容也是以後學習數軸、直角坐標系、函數圖象以及各種幾何圖形的基礎。同時本章中透了抽象、數形結合、分類、轉化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並開始學習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的初步知識,為學習相關的後繼內容打好基礎。
二、說學情
接下來說一下學生的實際情況。
對於學情的合理把握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七年級的學生處於小學階段往初中階段過渡的第一年,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歸納能力在迅速的發展,但是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多加以引導。同時學生在一、二學段已接觸過幾何圖形,為使學生在心理上能較好地過渡到第三學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都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還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所以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概念,明確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表示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參與探究直線、射線和線段區別與聯繫的過程中,提升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數形結合與分類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解決問題時的喜悅感,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針對教材以及學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
本節課的重點是:直線、射線和線段的概念及它們的表示方法。
難點: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區別與聯繫。
五、說教法和學法
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自主學習法、啟發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秉承著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的學習狀態,在結合教師對於知識講解的同時,保證學生有充分自主思考探討的機會。
六、說教學過程
秉承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會先用PPT出示情境圖:學生拔河的兩幅圖。並要求學生觀察圖片(書圖1-12),並回答問題:
①同學們沒有用力拔河時,繩子是直的還是曲的?
②當同學們用力拔河時,繩子拉緊的部分是直的還是曲的?
接著追問:拔河時,拉直的繩子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你可以怎樣描述?來得到像線段,而且通過問題「根據以前學習過的線段,我們還學習過哪些線?」「這些線之間有何聯繫與區別?你會表示它們嗎?」學習本節後說你會解決這些問題了,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拔河這一實際情境出發,使學生感受線段的概念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而且學生在生活中只能感知線段的形象,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線段的概念,再將它向一個方向和兩個方向無限延伸、認識射線和直線,這樣可以降低難度,便於學生接受,也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接下來的知識學習打好基礎,明確目標。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在這一環節我將採用自主學習法、啟發法的方式進行。
1.首先是概念的初步探究。
提出問題:你能畫一畫這些線嗎?學生獨立畫,然後利用展臺展示。因為小學四年級時學習過線段、射線和直線,所以很快可以畫出來。接著追問「你能說一說線段,射線和直線分別有哪些特徵?」鼓勵學生用自已的語言說,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他們能說出端點,是否無限延伸等。
自學概念。要求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教材13頁的內容,然後自主完成下列填空:
「線段有______端點,射線有______端點,向______方無限延伸,直線______端點,向______方無限延伸。」當學生完成的進行追問「線段,射線和直線之間有什麼關係?」來得到:線段,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為了加深對三條線的認識會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近似地看作線段、射線、直線?學生自由表述,如:人行橫道線、音樂指揮棒、手電筒射出的光線、筆直的鐵軌。
2.表示方法
對這部分學習會先提出問題:「不用圖形如何表示出射線、線段、直線?」
教師先講解點的表示,點可用一個大寫字表示,例如,圖1-13中的兩個點可以分別記作點A、點B。
再引導學生自學線段,射線、直線的表示,然後與同桌進行交流後按要求填空:
學生展示得到表示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