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黃金"!國際空間站漏氣長達一年,NASA終於想起這茬了?

2020-09-06 環球科技視界

地球對我們人類來說確實是很大的存在,但放眼整個宇宙,地球的渺小猶如螞蟻之於人類。作為宇宙的一份子,我們探索宇宙的步伐也從未停止過。

2020年如今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的時間,今年以來,由馬斯克領頭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不斷地創造各種驚人的&34;,不僅是新一代運載火箭&34;試飛成功,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也一直為無數人所期待,待星鏈計劃布局完成,幾十億地球人未來都可以通過StarLink接入真正的寬帶網際網路。

今年還沒有完全過去,在宇宙探索上技術的創新與創下的佳績,已經讓無數人產生了無限遐想,此前俄羅斯還傳出要推出國際空間站停留30天的太空旅遊項目。但探索宇宙怎麼可能會如此順利。

前不久,美國傳來緊急撤離三位太空人至俄羅斯艙段內的消息,原因是在太空人所處的空間站內存在一個不到2毫米的漏洞,而這個漏洞導致氣壓下降超過指標,很有可能危機到此前在美國艙段內進行工作、生活的太空人。

了解過空間站的人應該都知道,長久以來空間站漏氣已經成了一個慣常現象,這次漏洞其實也早在一年前就已經被發現了,只是之前NASA在忙其它業務,所以才一直拖到現在。畢竟已經是經常發生的事情,NASA沒有在一開始就重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直拖著不處理,如今看來,著實有些亡羊補牢的意味。

其實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現象這樣的事情說危害大也不大,危害小也不見得小,因為艙段之間的連接問題,空間站必定會伴隨著漏氣的現象,更遑論是在太空這樣的環境下,從哪裡飛來的一個小碎片都極有可能刮出一個小洞,但即使如此,因為能夠保證內外壓強的恆定,並且空間站裡也常備著氣罐,只要能將漏氣的程度保證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問題也不算大。

但如果因此對漏洞抱有僥倖心理,漏氣的時候未立馬處理,情況就很有可能愈演愈烈。1971年因為返回艙失壓,導致三名太空人喪生的事情如今還歷歷在目。

希望NASA能儘早找到這個漏洞,處理好漏氣問題吧。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每天向外撒「黃金」,但NASA找不到這個洞
    不過在它即將謝幕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空間站又漏氣了。由於空間站所處的軌道高度大約在568公裡,這個地方只有非常少量的空氣分子,每兩個空氣分子的距離間隔至少在一公裡左右。因此國際空間站可以說完全處在真空之內,艙內艙外的壓力相差1個大氣壓。艙內一直保持這個壓力是為了太空人能夠舒適的在艙內生活。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次漏氣不會威脅到太空人的安全。對於這種細微的漏氣現象,雖然很容易檢測到,但想找到源頭,目前卻沒有特別簡單有效的手段。適量漏氣有助於有害氣體排放楊宇光介紹說,無論是空間站還是載人飛船,其實是允許有一定空氣洩漏率的,這有助於排出有害氣體。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這三者都是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此外,艙內還會產生各種有害物,例如電子設備會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太空人放的屁中也含有硫化氫。這些有害氣體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堆積,因而適當的空氣洩漏率對於減少汙染物堆積很有幫助。據測算,此次國際空間站大約每天洩漏220克空氣。楊宇光表示,這樣的洩漏率並沒有超出國際空間站的安全閾值。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次漏氣不會威脅到太空人的安全。對於這種細微的漏氣現象,雖然很容易檢測到,但想找到源頭,目前卻沒有特別簡單有效的手段。 適量漏氣有助於有害氣體排放 楊宇光介紹說,無論是空間站還是載人飛船,其實是允許有一定空氣洩漏率的,這有助於排出有害氣體。
  • 國際空間站正在漏氣!NASA想修復卻發現這太難了
    據報導,前段時間,3名太空人所處的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發生了漏氣現象,這導致他們不得不進入俄羅斯艙段隔離。NASA方面也著手進行漏氣點的尋找,不過卻至今為止,都沒有找到漏氣點。國際空間站正在漏氣!國際空間站作為太空中屬於人類的「小房子」,普通人是不能隨便前往的,只有太空人、科學家等才有機會去上面。太空中是沒有氧氣的,所以,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密封的結構,上面的人員在其中也都是通過人工製造氧氣來保障呼吸。
  • 國際空間站漏氣一年 最終靠幾片茶葉找出問題所在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但是其並非密閉的。除了要維持其中的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等,還要排出一些有害的氣體,而太空飛行器的內部大氣環境有一定漏率,則有利於有害氣體排出。據外媒報導,自2019年9月開始,國際空間站成員首次發現了漏氣略高於正常標準,不過當時並未帶來什麼影響。直到今年8月份,漏氣進一步增加,但一直沒有找到漏氣源頭。據悉,國際空間站項目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共有十幾個加壓艙段。也正是如此,尋找漏氣的源頭十分困難。
  • NASA: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 但不會對太空人構成危險
    據外媒BGR報導,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這促使太空人在尋找源頭時對空間站的一半進行封鎖。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這次洩漏不會對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的各個模塊將被封鎖,而美國宇航局將測量每個區域的壓力,以確定洩漏的來源。
  • 地面人員緊急喚醒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終於查出漏氣位置
    這個星期一的晚上,NASA的地面控制人員緊急喚醒了居住在國際空間上的三個太空人。NASA發現,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持續一年的漏氣有擴大的趨勢,為了避免事件突然惡化,NASA叫醒了太空人,希望他們能儘快找到漏氣位置。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出現漏氣,3名太空人轉移到俄羅斯分區
    國際空間站已經在太空運行了8000多天,在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分區,太空人檢測到微小的漏氣現象,由於漏氣水平逐漸上升,美國分區的3名太空人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以確保安全,地面控制中心正在確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國際空間站已經工作很長時間,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也會發生較小的漏氣,因此國際空間站需要不斷使用氧氣和氮氣進行加壓,保持空間站內部的氣壓正常。而此次出現異常漏氣,依舊在標準範圍內,但由於漏氣水平不斷提升,附近太空人被轉移到其他位置。下一步國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將進行氣艙的封閉,從而確定漏氣的具體位置。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據路透社莫斯科8月20日報導,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表示,國際空間站的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度過,以尋找空間站內的漏氣源頭。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將查漏氣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陳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美國航天局在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露率略高於標準。」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俄羅斯太空人伊萬·華格納和阿納託利·伊萬尼申本周末將關閉艙門,監控氣壓,以找到漏氣源頭。
  • 國際空間站漏氣 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近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將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並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漏氣,後果嚴重嗎?
    聲明表示,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示意圖 | 國際空間站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執行駐站任務,開展科研活動並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作為國際空間站的第63批科考組的成員,三人將在國際空間站駐守196天。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 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每天損失220克空氣,後果嚴重嗎?
    國際空間站沒有構成威脅。,這是因為國際空間站非常龐大,一共有十幾個艙段,重約400噸,然而發生漏氣的點可能僅僅只有一個針孔大小。為了空間站內的設備以及太空人們的生命,國際空間站的密閉性必須非常好,這是因為人類需要在一定的大氣壓下生存,而太空之中幾乎沒有空氣,這意味著一旦發生大型洩露事件,將會導致艙內的太空人因失壓而死亡。
  • 國際空間站漏氣一年,最後靠茶葉找到了問題所在
    國際空間站。圖片來源:NASA來源  Business Insider作者  Susie Neilson翻譯  王千玥編輯  魏瀟2019 年起,國際空間站就一直受輕微漏氣的困擾開始,太空人們覺得這不是個大問題,所以未能及時處理這個問題。但是到了今年 8 月,漏氣加快,迫使在軌實驗室中的太空人們開始努力定位漏氣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