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指紋+虹膜識別 國美gome k1圖賞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在各大廠商頻頻推出智慧型手機的今天,國美近日也在線上架了一臺名為國美gome k1的機型,這也是國美第一款自有品牌手機,正式代表國美進入智慧型手機行業。整體設計方面,國美官方宣稱k1的屏幕為比2.5D弧度更大的2.75D設計。配置方面,該機採用解析度為1080P的5.2英寸高清屏,搭配4GB RAM和64GB ROM。國美gome k1還採用隱藏式指紋識別設計,指紋識別模塊完美的隱藏在屏幕玻璃下方,與其他的傳統方案相比,這種設計不需要額外進行開孔,對於手機的一體性非常有保障。此外該機還支持虹膜解鎖,在機身正面裝備的兩枚攝像頭,卻並非前置雙攝像頭,而其中一枚攝像頭的作用是識別用戶眼球虹膜紋路,藉此實現更加快速的解鎖。國美gome k1的虹膜識別技術,採用自主創新的加密算法,安全性有保障。對手機安全性有要求的你們,這款手機值得嘗試。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隱藏指紋+虹膜識別 國美gome k1圖賞http://mobile.zol.com.cn/634/6341150.html

mobile.zol.com.cn true http://mobile.zol.com.cn/634/6341150.html report 704 在各大廠商頻頻推出智慧型手機的今天,國美近日也在線上架了一臺名為國美gome k1的機型,這也是國美第一款自有品牌手機,正式代表國美進入智慧型手機行業。整體設計方面,國美官方宣稱k1的屏幕為比2.5D弧度更大的2.75D設計。配置方面,該機採用解析度為1080P的5.2英寸高...

相關焦點

  • 虹膜、人臉、指紋三重生物識別,這款手機竟然只有千元
    手機的生物識別,最常用流行的就是指紋了,那麼高級一些的就是人臉識別、還有虹膜識別,這些一般比較少用,特別是虹膜識別,印象中只有少數品牌的高端手機才有。然而最近一款新出的手機,竟然集虹膜、人臉、指紋於一身,而且價格居然只有千元出頭,令人驚訝和好奇,這款就是國美的最新產品U7。手機早已不是僅僅用來打電話,而是多種功能。
  • 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有何不同
    於是我們看到聚焦於眼睛的生物識別技術逐漸出現在手機當中,比如國美GOME K1、三星S8選擇的虹膜識別,中興、vivo機型採用的眼紋識別。體驗上講,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都是通過刷眼來完成認證,但是仔細追究,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相比之下誰更安全?下面我們一一揭曉。
  • 三星Galaxy S8虹膜識別後的「隱藏人物」
    比起其他曾經在NASA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相比,由於時代原因他們被隱形了,作為「隱藏人物」在NASA存在著。  從不久前S8的首次盛大亮相中我們可以知道,三星Galaxy S8虹膜識別後也有這樣的「隱藏人物」,它是一家來自新澤西鮮為人知的生物識別安全公司Princeton Identity。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北京時間07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生物識別六大技術(指紋、臉象、虹膜等)趨勢分析。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比指紋識別強在哪?解讀虹膜識別技術原理的前世今生
    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據科技網站PhoneArena報導,說起虹膜識別這個名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種技術早就是許多間諜電影中的老梗了。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刷臉」大名為人臉識別技術,早已隨著智能機、手機APP、門禁系統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指紋識別技術在這之前更是早已普及,那為何同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統稱為生物識別技術三巨頭的虹膜識技術別遲遲未見消息?
  • 三星Note 7虹膜識別確定,完爆指紋識別【詳解】
    根據之前的爆料,三星將於8月2日推出新旗艦Galaxy Note 7,而這款全新大屏新機將可能支持虹膜識別功能。 現在,韓國媒體帶來了這方面的新消息,據稱三星Note 7的虹膜識別技術由韓國圖像技術製造商Patron提供。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傳統的指紋圖像採集有油墨採集、光學全反射、電容傳感器、超聲波等方法,提取的特徵主要包括指紋的方向場、脊線的密集程度、脊線端點和分叉點等。然而,傳統指紋識別技術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在1對N的情形下,隨著人數不斷增加,識別準確率將明顯降低;二是指紋防偽方面仍有欠缺,如利用指紋膜、照片等方法可能破解指紋驗證。
  • 人臉、指紋、靜脈、虹膜,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基於生理特徵的生物特徵識別主要包括: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視網膜識別、掌紋識別、DNA識別(鑑別)基於行為特徵的生物特徵識別主要包括:籤名識別、聲紋識別、步態識別因此,能夠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生物識別技術,才能成為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我們來逐一進行分析:指紋識別:特徵外顯,指紋是手指表面特徵,非活體識別;人臉識別:特徵外顯,可通過外力模擬活體通過識別,非活體識別;虹膜識別:特徵外顯,儘管複製/獲取特徵難度大,但能做得到的事實不爭,也是非活體識別;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前段時間三星用戶發現,三星的蓋樂世S10、note10等設備出現了指紋安全漏洞。網友發現,只要在手機屏幕上貼上一張比較厚的保護膜,然後進行指紋識別,任意人的指紋都可以識別解鎖成功。消息一出,引來一大堆網友的在線測試,多數人都發現了這個漏洞。
  • 指紋/人臉/虹膜/心率/聲音識別各有啥特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343.htm指紋識別技術醫學證明,每個人的指紋紋路在圖案、斷點和交叉點是有區別的,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指紋識別技術通過光學、半導體電子信號、超聲波、溫差等方式採集指紋特徵成像,經過數位化處理和分析後,最終提取為可以接受的指紋數字特徵信息,用於做參照樣板或直接用於對比。指紋識別技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驗證,是目前比較成熟且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具備一定的優點。
  • 虹膜識別:技術組成、識別原理、特點及優勢等知識分享
    圖:虹膜的紋理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通過指紋、人臉、虹膜、掌紋、步態等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虹膜測定技術可以讀取266個特徵點,而其他生物測定技術只能讀取13-60個特徵點。根據富士通方面的數據,虹膜識別的錯誤識別可能為1/1500000,而蘋果TouchID 的錯誤識別可能為1/50000,虹膜識別的準確率高達當前指紋方案的三十倍。
  •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但是現在有一項科技是我們觸手可及的,那就是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不過虹膜掃描儀不僅僅是給你的眼睛拍個照然後進行比較,那樣的話只需要一張你眼睛的照片,虹膜識別就起不到作用了。虹膜掃描儀是通過一束近紅外光掃描人的眼睛,清楚地暴露虹膜的圖案,並且在黑暗下也能同樣工作。但是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會限制光束的傳播,使虹膜識別失效。當設備記錄下虹膜的圖案後,會有相應的程序將其轉換為代碼,然後與已經保存的數據進行對比,實現解鎖。
  • 虹膜識別技術簡述
    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
  • 基於虹膜的人體特徵識別方法研究(圖)
    而且傳統的身份驗證系統並不能有效的識別持有這些身份標誌事物的人是否是真正的擁有者。因此,一旦被冒充,真正的擁有者將遭受極大的損失。因此,人體特徵識別方法作為一個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人體特徵的鑑別方法有很多種。在所有生物特徵中,指紋相對穩定但錄取指紋不是非侵犯性的。
  • 三星S10宣布:或將拋棄虹膜識別功能,僅保留傳統屏下指紋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指紋識別技術的產生,使得眾多的手機廠商都開始紛紛使用這一功能,而這個生物識別的手段,也是漸漸的讓廣大消費者們認同,到現在這基本上已經是手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了。而在生物識別技術方面,三星也是不屑於模仿同行,希望經過自己公司所研製出來的全新生物識別技術——虹膜解鎖方案來代替如今除指紋識別以外的新生物識別技術,雖然說虹膜識別這個技術確實不錯,但據小編了解其實三星手機在虹膜識別這個生物識別技術上,完善都做得很不足夠。
  • 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手機中的應用
    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很快,該技術就要在主流智慧型手機上出現了,據稱今年下半年的三星旗艦Galaxy Note 7就將搭載虹膜識別技術。那麼,這種看起來間諜範十足的技術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呢?它與我們常見的安全解決方案(如指紋識別)又有什麼不同?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 超聲波指紋識別!小米5s開箱圖賞:手感一流的好
    下面先為大家送上小米5s的圖賞。作為小米5的升級版,小米5s由玻璃換成金屬,採用金屬材質後,沒有小米5的玻璃後殼和金屬邊框拼接處的割裂感,握在手中渾然一體,手感相當出色。當然,為了信號強度,喜聞樂見的條帶天線也在所難免。小米5s最大的特點當屬正面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僅凹槽無開孔,而凹槽的用處僅僅是方便用戶定位指紋識別的位置。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供圖只要輕輕一掃孩子的眼睛,設備便可以進行虹膜識別,將信息錄入系統。如果孩子不慎走失,依據虹膜信息,有助於找回失蹤兒童。如今,虹膜識別技術開始應用於兒童保護領域。目前,我國已有部分省市著手為兒童錄入虹膜信息,並建立資料庫,以提高失蹤兒童被找回的機率。
  • 生物特徵識別下一站:虹膜識別
    根據原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耀提供的數據,與指紋0.8%、人臉識別2%左右的誤識率相比,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縱觀整個世界發展史,身份鑑別技術一直是人類長期致力研究的重要課題。早期的識別技術主要通過人工比對——基於經驗對檢材和樣本進行比較;而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以指掌紋、足跡、人臉、虹膜、聲紋等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日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