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NASA前經理創立新公司,只為讓有錢人到外太空度假

2021-01-13 科技修仙EScat

國際空間站正在老化。據估計,國際空間站最多再有十年就必會退休。在此重大機遇下,具有前瞻性的太空企業家們提出了各種富有創意的提案,例如利用3D列印技術修復在太空中漂浮的空間站, 將死掉的火箭級修改成太空實驗室,以及從頭開始建造新的太空站。

最近又一激進的計劃被提出,來自一家僅成立四年的初創公司,名為Axiom Space。該公司由美國宇航局前國際空間站經理麥可·薩弗雷迪尼(Michael Suffredini)於2005年至2015年創立,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距美國宇航局詹森太空中心僅一步之遙。

該公司計劃在三年內發射一個新的商業空間站的第一部分,耗資20億美元,稱為「 AxStation」,最早可在2028年建成。

其計劃在2024年之前,首先將一個「乘員倉」對接到國際空間站,然後從「乘員倉」擴展以創建至少兩個其他倉室,包括實驗室和全景觀測站。該公司打算在國際空間站退休前,一直將這三個倉室保留其上。

AxStation內部渲染圖。

預計2028年國際空間站退休後,AxStation將與其分離,並成為第一個可自由飛行的國際私人空間站。該空間站將作為第一波太空遊客的試用站,這也是為什麼AxStation異常豪華。

客艙將提供豪華的軟墊牆壁和家具,極具科幻色彩的變色LED以及約250英裡外的地球全景。外部模塊將由歐洲航空航天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建造,後者也為國際空間站建造了大約一半的模塊,而內部部件將在休斯敦製造。

AxStation外部渲染圖

202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批准將其一個乘員艙連接到國際空間站,並籤署了一項1.4億美元的合同。Axiom還與SpaceX達成了一項協議,在今年年底之前,派出一些私人太空人乘坐SpaceX Dragon太空艙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短暫的停留。每個名額的價格為5500萬美元,著名影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已搶購了一個名額,用以拍攝一部太空電影。同時,前往AxStation的太空遊客,將花費15周的時間進行培訓以適應太空環境。

Axiom不是唯一一家要在外太空開酒店的航天科技公司。

休斯頓太空技術公司Orion Span已宣布計劃在2021年之前將首家豪華太空酒店發射到地球軌道上。該公司表示,所謂的Aurora站將在明年準備接待遊客。

該站計劃發射到離地球表面約200英裡的低地球軌道(LEO),其大小將與大型私人飛機的機艙差不多。

Aurora站

Aurora站為模塊化設計,一次容納6人,其中四人為客人,兩人為工作人員,以應對突發狀況。該站目前正在休斯敦(Housten)建房,而Orion Span則在灣區為其開發軟體。

Aurora站

在Aurora站上,旅客將在零重力下自由漫遊,同時每90分鐘繞地球一周。他們可以通過車站的許多窗戶欣賞景點,其中每24小時可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顧客還將有機會參加研究實驗,例如在體驗太空種植,或進行實時直播。暫定12天的住宿價格為每人950萬美元,合每晚791,666美元。

最後

看到這樣的項目,我真是無言以對。空間站上開旅館確實是個賺錢的好方法,可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是不是有點無聊了?

我們的祖先起源於海洋,隨後走上陸地,現在我們不遺餘力試圖進入太空,走出人類廣闊的搖籃——地球。在地球上,物質受重力挾持,在微觀上會有沉澱,無法保證均勻。我們的實驗被重力限制,因此人類的認知也被限制。

當我們踏入太空,隨後便發現了最有利於開拓視野的環境:微重力。也許是國際空間站的高成本,讓NASA和其他參與國際越來越難以應付日益增長的財務,技術和後勤需求。試圖在國際空間站退休之後,找到新的資金來源,以滿足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的實驗需求。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畢竟我國的空間站快要建設完畢了。

相關焦點

  • 首個飛到外太空的演員!NASA證實將與阿湯哥在國際空間站拍電影
    阿湯哥將成為首個在太空拍片的演員NASA局長美國當地時間周二證實,NASA正在與演員湯姆·克魯斯合作,在國際空間站拍攝一部電影。NASA發言人也向媒體證實,阿湯哥將被發射升空並留在空間站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實驗室,其運行軌道距離地球約250英裡。
  • SpaceX公司與NASA做生意 16億美元為空間站送貨
    核心提示:SpaceX是由當年的網際網路神童、貝寶公司(PayPal Inc.)的聯合創始人、現年40歲的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該公司已經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籤署了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協議。按照該協議,SpaceX將負責把貨物運送到空間站。
  • 外太空國際空間站外殼,檢測到微生物,地球生命起源是否要改寫?
    國際空間站隨著人類科學探索的腳步加快,人類開始在太空領域研究這些微生物,按照一般人的思維,在外太空環境中,如果沒有防護,那裡絕對是生命的禁區。但是從實驗結果來看,人類還是低估了微生物的頑強生命力。2010年到2016年,總共6年時間,俄羅斯太空人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從國際空間站中外出,進行太空行走中,其目的就是從國際空間站的外殼提取樣本,以檢驗在400多公裡的軌道上,有沒有微生物的存在,在6年的時間裡,太空人們一共提取了19份樣本,並將其密封隔離帶回地球研究,結果在這些樣品中發現6種微生物,1種真菌,還有一種可以在太空環境下生存的細菌!
  • 前NASA太空人將搭載龍飛船重返空間站,這次是民用航天計劃
    Axiom Space航天公司是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的一家初創公司,由麥可·蘇弗裡迪尼(Michael Suffredini)創立,他曾在2005年至2015年擔任美國宇航局國際空間站(ISS)的項目經理,他負責監督國際空間站從組裝到開始商業運作的過渡。
  • NASA 公布下一代太空衣
    NASA展示的這兩套太空衣,一套為獵戶座艙內太空衣,一套在探索月球南極表面時使用,稱為xEMU。xEMU月面艙外活動太空衣是阿波羅太空衣,以及目前國際空間站艙外太空行走時穿著的太空衣的改進版,這種新型的太空衣大範圍地適合太空人的身材,並且在月面的舒適性和移動性都得到了改善。
  • 第1657回:國際空間站曙光號,載人太空飛行器實驗室
    ,這些電池將替換國際空間站12個舊的鎳氫電池,新安裝的電池容量是舊電池的兩倍,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前,這些電池足夠使用。這一新的商業平臺將大大增加國際空間站的可用和可居住容量,為隔離研究和地球觀測等領域提供新的研究途徑,並允許逐步轉移國際空間站正在進行的創新工作,以防止國際空間站最終退役時出現中斷。
  • 國際空間站新坐便器更考慮女性需求
    美國航空航天局花費2300萬美元為國際空間站打造了一座更能滿足女性需求的新坐便器。美聯社10月1日報導,新坐便器重約45千克,高71釐米,比空間站現有俄羅斯制坐便器輕40%、小65%。太空坐便器項目經理梅莉薩·麥金利說,新坐便器更舒適,比現有坐便器有所傾斜和加高,更能滿足女性如廁需求。舊坐便器也接受了改造,使女性可以同時排尿與排便,先前則需分開進行。美國太空人邁克·霍普金斯說,在沒有重力的太空環境下,如廁這種看似簡單的事「非常困難」。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據俄羅斯科學家稱:「顯而易見,在空間站的某些陳舊設施中,存在某些與金屬疲勞等因素有關的問題。
  • 縫縫補補才兩年國際空間站又漏氣了!NASA:一直在漏,只是這次有點多
    國際空間站上一次洩漏發生在兩年前,由地面控制在2018年8月29日協調世界時間23點(美國東部時間19點)確認。當時,採取了同樣的措施——機組人員轉移到俄羅斯區域,空間站模塊被密封,並對其大氣壓力進行了檢查。這一過程縮小了聯盟號MS-09飛船的洩漏範圍,該飛船當時暫時附著在國際空間站的Rassvet模塊上。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其中的國際空間站由美國nasa、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歐洲航天局共同參與建設,但是航天實力靠前的中國卻被排除在外。於是中國於二零一一年開始陸續發射組件,並將於二零二二年建成規模一百噸的大型空間站。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座中國的空間站。禮炮系列空間站由蘇聯建造,是人類的第一個空間站。
  • 微生物,「命」硬的超乎想像,國際空間站外表面檢測到它們的存在
    外太空國際空間站如果把人體比做宇宙,那麼微生物就是這宇宙空間的生命體,當人活著時,這個宇宙按照它自有的規律運行著隨著人類對微生物認知的逐步加深,被微生物那比「小強」強悍許多倍的生命力,深深震撼到了!特別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開始探索外太空,攜帶微生物上外太空研究,研究它們在外太空環境中的生存狀況!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不用帶了,空間站外表面就有!
  • NASA為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開綠燈」
    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證實,該航天局和SpaceX仍然計劃在本周末讓「奮進號」載人龍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並返回地球,儘管人們擔心風暴可能會擾亂這次計劃。「奮進號」在6月初搭載兩名太空人-Robert Behnken和Douglas Hurley到達國際空間站,標誌著SpaceX太空飛行器的一個巨大裡程碑。最終,NASA計劃使用載人龍飛船執行往返國際空間站的任務,將新的太空人、補給和實驗帶到國際空間站,然後帶著即將離去的太空人和其他貨物返回。
  • SpaceX獲得NASA正式認證 於本周六搭載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中國日報網11月11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在美國依賴俄羅斯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9年之後,美國於今年5月恢復了載人航天飛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將於14日運送3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他們在該項目的首個6個月的常規任務。
  • Astrobee:NASA 為國際空間站設計的最新機器人
    美國宇航局的Astrobee是新一代自由飛翔太空機器人,專門為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提供各項幫助在協助太空人或者輔助控制飛行方面,SPHERES在設計之初就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的打算。
  • NASA:美兩名太空人完成太空行走返回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太空人安德魯摩根和克裡斯蒂娜庫克,在完成近7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後,已成功返回國際空間站。據報導,莫斯科時間11日14時38分,太空人們離開國際空間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更換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的電池,NASA對此進行了直播。該局在太空人們的外太空工作結束後表示,他們的工作持續了6小時45分鐘。兩人在這段時間裡完成了更換電池的主要任務,還為下次太空行走做準備。
  • NASA資深太空人對SpaceX新太空衣給出「五星好評」
    在前往國際空間站(ISS)的Demo-2測試飛行中,NASA太空人第一次穿上SpaceX公司的新太空衣,看起來大不一樣。「南瓜」發射服的官方名稱是「高級船員逃生服」(ACES),因其亮橙色而得名,而且它比新太空衣體積更大,這限制了太空人的活動能力,給他們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新太空衣與之前的太空衣看起來完全不同,是為這兩位太空人定製的,符合他們的體型尺寸。
  • 美國波音公司獲得NASA支持國際空間站運行合同至2024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波音公司7月16日發表聲明稱,公司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關繼續支持國際空間站運行至2024年的合同,價值9.16億美元。聲明稱,「波音將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為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提供資源和人員並具體負責國際空間站的許多系統的運行」。波音公司自1993年起成為NASA在保障國際空間站運行方面的主要承包商。
  • 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四位太空人將在幾個小時內進入空間站,並開始在軌道實驗室上進行為期六個月的科學任務,直到明年4月SpaceX的另一艘龍飛船送來其他太空人接替他們。 在日前的發射中,Space X公司的「龍飛船」為機組人員中帶來了一個驚喜。 一隻「尤達寶寶」(Baby Yoda)被選作此次任務的「零重力指示器」,以確認飛船在軌道上並處於微重力環境。
  • 國際空間站壽命將至,未來人類去哪裡,NASA或有準備
    國際空間站的使命是開著大規模和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1998年開始將國際空間站零件運送到太空,在2000年萬聖節第一探險隊開始正式入駐國際空間站。其實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2007年國際空間站的其中一個太陽能電池組發生了斷裂,國際空間站立即對其進行了高風險的太空行走修復,維修人員通過繩索系在光伏板一端,進行艱難的修復。
  • 繼出現漏氣後,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新情況?緊急規避「不速之客」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我們人類在航天技術的幫助下,開始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雖然航天科技高速費發展了數十年,但是時至今日也只有3個國家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我們中國、俄羅斯、美國。在載人太空飛行中,空間站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太空飛行器,因為可以在外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目前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