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國際空間站外殼,檢測到微生物,地球生命起源是否要改寫?

2021-01-09 5樓的男人a

如果要談論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不是人類,不是昆蟲,也不會是植物,而是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而實際上是一位微小生物的統稱,它們包括小的動物(水熊蟲)、細菌、病毒、真菌等種類的統稱。

他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生命力極其強悍,在很多極端環境下亦能夠生存下來,海底火山口,高鹽地帶,甚至是高輻射的地方……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並繁衍生息,不會因為身處惡劣環境而有何不同。

極端環境下生存的微生物

除此以外,它們還有一項其他地球生物沒有的天賦技能,就是在不利生存的情況下,它們會進入休眠模式!幾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直到環境變好,會再次甦醒過來!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挖出的闊口罐病毒,經歷了6萬年的冬眠,只要環境以合適,就立即甦醒了過來,並且「毒性不減」

這就是微生物的恐怖之處,另外一個讓人感到恐怖的就是微生物在地球的數量,如果把一個人的身體看做地球,那麼,微生物的數量比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總量加起來還要多。

國際空間站

隨著人類科學探索的腳步加快,人類開始在太空領域研究這些微生物,按照一般人的思維,在外太空環境中,如果沒有防護,那裡絕對是生命的禁區。但是從實驗結果來看,人類還是低估了微生物的頑強生命力。

2010年到2016年,總共6年時間,俄羅斯太空人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從國際空間站中外出,進行太空行走中,其目的就是從國際空間站的外殼提取樣本,以檢驗在400多公裡的軌道上,有沒有微生物的存在,

在6年的時間裡,太空人們一共提取了19份樣本,並將其密封隔離帶回地球研究,結果在這些樣品中發現6種微生物,1種真菌,還有一種可以在太空環境下生存的細菌!這一實驗的結果,也讓人們再一次打破了對微生物的認知。

除了再一次證實了微生物頑強的生命力外,科學界也在思考,這些微生物是如何跑到400多公裡高空的國際空間站表面的呢?

太空人在太空拍攝的卡門線

經過研究,認為微生物之所以附著在國際空間站外表,有兩種可能性:

1、國際空間站也是從地表發送上去的,雖然在發射前會經過嚴格的消毒,但是百密無一疏,總不會那麼徹底。

另外國際空間站裡一些廢氣往外排放,加上現在空間站已經老化,今天不是這裡破洞,就是那裡破洞,到處漏氣,這些微生物就從人類生活的空間站內部,跑到外部附著在空間站的外表了。

2、地球上有一條大氣層與外太空的分界線,被稱為卡門線,這條線的高度大約100公裡,據科學界多年的研究發現,在地球上每年都會有數十萬噸的氣體,越過卡門線,跑到外太空中,而那些微生物就是隨著這些逃逸的空氣,一起上揚,最後附著在國際空間站的外殼上。

攜帶生命的小行星

隨著這些年對外太空微生物研究的深入,有一派觀點對地球的生命起源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而太陽系的年齡才45億年,也就是說在太陽系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宇宙就應該有生命的存在,然後有一顆例如通古斯打水漂的小行星,沾染類似地球微生物,在外太空中旅行,最終墜落在地球上,至此地球上誕生出了生命。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命」硬的超乎想像,國際空間站外表面檢測到它們的存在
    微生物在地球上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包括很多極端環境下:海底火山口,高鹽地帶,高輻射地帶……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並活的是虎虎生威!它們還有一項天賦技能,在不利生存的情況下,它們會進入休眠模式!幾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直到環境變好,會再次甦醒過來!如果說人類在地球上,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地球的霸主!那麼微生物就靠著龐大的數量,遍布全球的各個角落,佔領了整個地球!
  • 微生物在太空中能生存3年!科學家稱,地球生命起源或來自外太空
    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外研究細菌菌落時發現,微生物至少可以在寒冷黑暗的太空中生存3年。由此,日本專家的這一發現表明,外星微生物可能藉助小行星或太空碎片在行星之間跳躍。該項目將成群的微深物暴露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中,以測試它們是否能夠存活。科學家們的目標是測試一個有爭議的觀點,即生物會在行星、衛星和恆星系統之間遷移,這個理論被稱為「生源說」。研究人員此前表示,生命在數十億年前從太空墜落到地球後就來到了地球。人們認為,通過類似的過程,宇宙中至少有幾個未被發現的世界成為了外星人的家園。
  • 一項空間站實驗揭示重大結論:地球生命或來自外太空?
    不過,對於生存在地球各個角落的細菌來說,情況卻不是這樣:根據一項來自國際空間站的重大實驗結論,細菌可以暴露於危險的真空太空環境中數年時間,當環境適宜時,它們仍然能夠恢復活力。這項研究結論為地球生命起源之爭提供了新的視角。
  • 國際空間站外部的實驗發現地球微生物可以在太空中生存數年甚至數十年
    因此這支持了泛種論假說,即微生物生命可以在外星球上紮根。這項新研究也提到了一種可能涉及地球和火星的胚種論場景,即兩顆行星中任意一顆都有機會將生命散播到另一顆行星上(儘管公平地說,我們仍然不知道火星是否曾經適合生存)。早在2008年,科學家就利用飛機和氣球探測並記錄了飄浮在高層大氣中的微生物。
  • 美國科學家正在探討生命的起源,生命來源於外太空學說被追捧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指出,一種細菌能夠在國際空間站外的太空中生存,這為生命可能從火星傳播開闢了可能性。 該研究發表在《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中,指出乾燥的Deinococcus細菌能夠在國際空間站(ISS)以外的太空實驗室外面的鋁板上生存三年。 它證明了「泛精子症」的概念,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外太空微生物的假說。
  • 俄在空間站外表面發現微生物
    在生存條件嚴酷的太空中究竟有無生命體存活?為解答這一問題,俄科研人員從國際空間站外表面提取了多份樣本,結果發現了6種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1種真菌的孢子和1種能在太空生存的細菌,其中部分可能來自地球。
  • 事實證明,有生物可在外太空中生存,或顛覆對地外生命的認知
    除此之外,我們地球的年齡僅為40多億年,而宇宙的年齡可以達到130多億年,是我們地球年齡的近3倍,在過去這麼漫長的歲月中,宇宙有足夠的時間來出現生命起源。如果我們地球生命起源是隨機的,意味著在其他潛在宜居行星中,也有機會出現類似的生命起源,甚至可能已經出現高級的外星文明。
  • 科學家發現微生物跟隨探測器到了火星,地球的生命也是這麼來的?
    人類一直希望在宇宙中找到外星生命,然而發現在宇宙中像地球這類宜居行星並不多見,而且看起來地球上的生命似乎也很難在地球以外的環境中生存,不過科學家指出雖然外太空的環境對於大多數生命來說是致命的,但地球上依然有生物能在極端環境中存活,甚至微生物已經跟隨探測器在月球和火星上生存下來了,可以說未來在月球和火星上發現微生物存在可能就是來自人類的探測器
  • 事實證明,有生物可在外太空中生存,或顛覆我們對地外生命的認知
    要知道,宇宙中類似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數以億萬計,即使在我們銀河系內,類地行星的數量可能達到60億顆。在這麼多類地行星中,不排除存在一些宜居行星。除此之外,我們地球的年齡僅為40多億年,而宇宙的年齡可以達到130多億年,是我們地球年齡的近3倍,在過去這麼漫長的歲月中,宇宙有足夠的時間來出現生命起源。
  • 地球生命很可能來自外星?科學家發現:一種原始生命可在太空生存
    雖然進化論告訴了我們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揭示了物種多樣性的來源,但是關於地球上生命最初的起源一直都是個謎。不過也有很多的理論猜想,從大的方面來講主要有兩個:本地起源說和生源說。本地起源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地球的生命是在我們這顆星球上獨立出現的,跟宇宙空間中的其他星球沒有任何關係,地球上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
  • NASA對國際空間站微生物分類
    NASA對國際空間站微生物分類 近半數為易致病的葡萄球菌和腸桿菌 2019-04-10 科技日報 餘昊原 【字體:大 中 小】
  • 地球生命來自哪裡?空間站一項實驗或許告知:地球生命來自太空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雖然說進化論告訴我們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但是卻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卻一直是個謎,或者存在巨大爭議,對於生命起源的爭議無非兩種,一種是本地起源說,另一種則是生源說。關於這兩種說法一直爭論不休,那麼地球生命真的來自哪裡呢?首先我們要明確,地球生物無論是來自地球本土還是來自外太空都沒有一個確鑿的答案,所有的都是基於實驗的猜測,只不過這個猜測更加接近真相。
  • 俄羅斯在空間站外表面發現微生物,部分可能來自地球
    俄羅斯在空間站外表面發現微生物,部分可能來自地球 在生存條件嚴酷的太空中究竟有無生命體存活?
  • 宇宙遍地是生命!日本科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命源於外來微生物
    從大的方面來說,地球生命的起源主要有2個觀點:第一,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形式,地球上的生命也是來自於地球本身;第二,宇宙中生命是普遍存在的,地球只不過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個生命星球,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也是來自於太空之中。
  • 地外生命或已遍布宇宙!天文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物或來自外星
    前段時間《微生物學前沿》期刊上刊登了天文學教授山岸昭彥的一篇關於外星生命的研究論文,山岸昭彥教授認為宇宙中不僅地球有生命,其它地方也存在生命,而且地球的生命也來自外太空。一種說法認為地球生命是經過大自然的複雜過程形成的,而另一種說法認為地球生命來源於外太空。相比起第二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更容易讓人接受,最大的原因是目前還未發現存在生命的星球。
  • 細菌可以在外太空生存嗎?
    在國際空間站(ISS)上進行的一項實驗引發了關於生命如何在行星之間傳播的有爭議的理論。在外太空生存微生物學家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究極端氣候的極端微生物,以了解地球上的生命。一些極端微生物可以在不受保護的空間中生活幾天。
  • 關於生命起源有7種理論,其中之一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外太空
    早在30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就出現了。起初,這些生命也只是一些簡單的微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生物多樣化。那麼,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呢?主要目的是找出無機元素向有機元素轉化的化學演化是否可能。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地球生命的早期,閃電為生命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因為在放電時,可以從大氣中形成胺基酸和糖,其中包括了水、氨、甲烷和氫。2.
  • NASA對國際空間站微生物分類—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4月9日電 (實習記者餘昊原)據ScienceAlert網站9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對在國際空間站發現的大量微生物進行了分類
  • 細菌在外太空度過三年得以存活 證明微生物能夠與彗星或小行星一起到達地球
    細菌在外太空度過三年得以存活 證明微生物能夠與彗星或小行星一起到達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上周日本科學家報告說,細菌菌落在實驗過程中在外太空度過了三年並得以存活。這證明了微生物能夠與彗星或小行星一起在太空中傳播,而這意味著生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到達地球。這項大規模的研究始於2008年,當時東京大學專家在對平流層下層進行研究時在12公裡的高度發現了Deinococcus細菌。隨後科學家多次測試了它們的耐力。試驗證明,溫度的驟變以及強烈輻射都沒有損害這種「頑強」的細菌。
  • 地球生命來自太空?科學家有新發現
    在國際空間站負責日本「Tanpopo」實驗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外星生命可能會在鄰近的行星間跳躍。研究人員發現,至少0.02英寸厚的微生物群落——比一張紙還薄——就能夠抵抗太空中的極端寒冷和高輻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