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在他的著作《理性,真理與歷史》中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缸中之腦」的猜想,在這個猜想中,只要人的大腦神經末梢被連接在計算機上,就能用電腦程式中的信息使其產生幻覺。這一猜想引起了很多人探究的興趣,也說明了大腦對人體機能的重要性。
大腦無疑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它擁有複雜的結構,但同時也極其脆弱,任何一點損傷都可能對人體機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然而在2008年,英國科研人員在倫敦以北的赫斯靈頓村挖出了一顆2600年前人類的頭顱遺骨,這本來不算什麼大新聞,可是當人們將這顆頭顱解剖開後,卻驚異地發現裡面的腦組織居然仍舊保存完好。
要知道大腦是人死後最難保存的一個器官,它一般是最先被分解的,即使是埃及的木乃伊、或者我國出土的千年溼屍,有時都僅僅只能保持外觀的完整而已。而這顆頭骨是在一個積水坑出土的,研究表明它的主人是一個30歲左右的男性,當時應該是被敵人斬首,隨後頭骨就滾落在了坑中,根本無人收殮。
在絲毫沒有保護也沒有做處理的情況下,這顆神奇的「赫斯靈頓大腦」居然能夠千年不腐,只是略有萎縮,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這顆大腦一經面世就引起了轟動,被人們認為是歐亞大陸、甚至全世界範圍內發現的保存最好的古人類大腦。
在對赫斯靈頓大腦的深層褶皺進行研究時,科學家們還發現它甚至保留了產生免疫反應的能力,這說明它不僅外觀保存完好,內裡的組織也沒有被破壞,簡直就像是「活的」一樣。接下來的時間裡,英國科學家對其展開了近10年的研究,終於在近期於《皇家學會界面雜誌》上發表了論文,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首先是保存環境的問題,赫斯靈頓大腦幾乎是一死亡便被埋進了泥坑之中,這種泥漿是一種無氧黏土,大腦得以在溼冷低氧的環境裡保存。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赫斯靈頓大腦中產生了「蛋白質聚集」現象。
也就是說這些支持神經和腦細胞結構的蛋白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緊密的團塊和沉積,這讓腦組織保持了一種穩定,且減緩了自然分解過程。而且這個大腦中蛋白質穩定性很強,硬度也高於常人,導致它的保存比平常的大腦要容易很多。
這一發現對於醫學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很多腦部疾病都與蛋白質聚集有關,赫斯靈頓大腦的研究有可能可以幫助解決阿爾茨海默症等難解的醫學難題。這位2000多年前去世的「無名英雄」,未來可能會幫助到更多的病人。
雖然如今已經大概了解了這顆神奇大腦之所以能夠保存完好的秘密,但是對於赫斯靈頓大腦的研究並未停止,科學家和醫學家還在繼續探索蛋白質凝結的過程,未來也許能從中勘探出更多的新發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