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電影《信條》裡講的是這種科學!

2021-02-21 璐璐的英文小酒館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電影《信條》這幾天剛上映,小夥伴們看完後都在樂 (máng) 此 (rán) 不 (bù) 疲 (jiě) 地討論著戲裡頭的一些 Fancy ideas,比如:時間旅行 (Time travel) , 平行宇宙 (Parallel universe) 之類的,小編雖然不懂科學,但是看電影我會啊,看完以後覺得:嗯,羅伯特·帕丁森真帥(擦口水),咳不是,Fringe Science 很酷炫啊!

那麼與電影裡這些聽起來很玄的概念相關的課題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邊緣科學 Fringe Science

It is an inquiry in an established field of study which departs significantly from mainstream theories in that field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questionable by the mainstream.

邊緣科學是指在某個已經成熟的科學領域中,研究方法、理論等與該領域的主流理論均不相同,被主流認定為「存疑」的科學行為。

Fringe, 是邊緣的意思,還可以用來表示女生的劉海,Science 賽因斯賽先生就是科學啦,根據某個平行宇宙中的數學公式:1+1=11,那麼Fringe 邊緣 + Science 科學 = Fringe Science 邊緣科學啦,對,這個公式是平行宇宙下另一個我告訴我的,親測:偶爾有用, 偶爾沒用!(Fake news!)

在談邊緣科學之前,先給大家介紹兩個其他的概念,方便類比。

我們知道科學一直在探索發現研究更新的領域和邊界,但除了已被認可的主流科學課題外,在電影,電視以及日常八卦中我們都會聽到那些好像很玄又好像跟科學沾一點邊的話題,比如星相學 (Astrology),「外星人販子」 (UFO abduction),懸浮術 (Levitation) 等等,因為缺乏嚴謹的科學認證,所以往往會被歸類為偽科學一類,英文叫做 Pseudoscience,例子就是長輩群裡那些花花綠綠的養生貼,什麼:「驚!空腹吃這五樣東西竟會致癌」 之類的其實就是偽科學了。

另一個則是垃圾科學的概念,即 Junk Science, 通常是指為了達到某種政治或者商業目的,有意打著科學的幌子去宣揚不正確的信息。

On the contrary, fringe sciencelooks at often bizarre, far-out ideas in already established mainstream studies. 

和上述兩個概念相比,邊緣科學就不同了,雖然它時常看上去令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研究的也儘是些奇特的領域,但是它的根基還是科學方法論。

 

隨著科學的發展,在少數科學領域,一些被曾經認為是邊緣科學的理論也有可能被科學界的主流所接受。比如宇宙學說裡的大爆炸理論曾經就被定義為邊緣科學。

有時候,正是因為這些看上去離經叛道,痴迷於fringe science 的科學家們才推動了科學界重大的根本轉變。

而且由於邊緣科學研究的就是各種奇特的,很玄的概念,所以它在科幻類的影視作品中可以算是C位出道,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X-files《X檔案》和Fringe《危機邊緣》。

Some Fringe science topics:

邊緣科學都有哪些主題呢,讓我們來列舉一二:

Parallel universe  平行宇宙

A parallel universe, also known as an alternate universe, or alternate reality, is a hypothetical self-contained plane of existence, co-existing with one's own. The sum of all potential parallel universes that constitute reality is often called a "multiverse".

平行宇宙的概念在美國動畫科幻情景劇 Rick and Morty 裡經常會看到,以至於小編看完後常常忍不住想另一個平行宇宙裡的我是不是一個幹啥啥都行的.小編呢?

 

Teleportation 瞬間移動 OR 瞬間傳送

Teleportation is the hypothetical instantaneous transfer of matter or energy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 without traversing the physical space between them.

瞬間轉移這個酷炫炸天的技能,看過《星際迷航》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在電影裡不但可以一人轉移,還可以帶人一起轉移,估計查克拉消耗十分驚人,技能使用完畢後記得吃個雞腿補補。

Example 1:

-Fringe science topics often provide inspirations for sci-fi films.

Example 2:

-This branch of fringe science stems from the hypothesis that human brain is infinitely capable.

Fringe Science

邊緣科學  

 Far-fetched

難以置信的

Pseudoscience

偽科學

 Junk Science

垃圾科學

Bizarre/far-out 

奇特的

Mainstream 

主流

Questionable 

存有疑問的

Big Bang Theory 

大爆炸理論

Paradigm shift 

範式轉換/典範轉移 (重大的根本轉變)

Parallel universe  

平行宇宙

Teleportation

 瞬間移動/瞬間傳送

請在【評論】裡留下你對於本期新詞的見解或對於Small talk的觀點吧~ 期待你的分享哦。

(中英文留言皆可)

精彩節目不嫌多

>> 長按下方圖片掃碼 <<

>> 即刻了解酒館付費專輯 <<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

       點一下 「在看」 才不會錯過酒館的精彩哦

相關焦點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諾蘭的電影,就連配樂都隱藏秘密。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導演諾蘭曾執導過《記憶碎片》、《致命魔術》、《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口碑、市場雙豐收的大片。與科幻標籤相比,影評娛媒、觀影群體貼給這個導演的更多的是「燒腦「。
  • 《信條》裡的戈雅是誰?淺談諾蘭電影裡的藝術美學
    諾蘭的新電影《信條》正在全球熱映。有人說,這可能是第一部首映後沒有任何差評的電影,因為當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甚至可能都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看沒看懂整個故事。不過,你可以看不懂電影中關於"熵"和"時間鉗"的物理學原理,也可以想不通電影裡提到的"祖父悖論"。
  • 《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燒腦的外語電影
    在電影產業遭受重擊的202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和他的新片《信條》,仿佛成為了電影產業上的一大「信條」——當諸多大片選擇撤檔避險或者轉網止損時,諾蘭卻多次強調,其影片必須在大銀幕上播放且不能撤出暑期檔,此舉在很多影迷與各國影院間獲得了一片讚美與支持。
  • 諾蘭《信條》在講什麼?堪稱史上最燒腦的外國電影!
    朋友問:你看過《信條》了嗎?我回:看過了朋友:那電影講的是什麼?朋友:問你電影細節呢我:不是,我說的是你問的第一個問題朋友:看過信條了嗎?很多看完電影的朋友都說這部影片邏輯混亂完全看不懂,還有更多有趣的評論讓人啼笑皆非。稍微專業一些的影評人是這樣分析的:不過這部電影確實不太推薦情侶以及不喜歡燒腦電影的朋友們觀看,畢竟還得二刷三刷看分析才能明白。你看完《信條》了嗎?
  •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一開始我以為我看懂了,中間我覺得我應該懂了,後來我發現除了槍戰我啥也沒看明白。」這恐怕是大部分觀影者的直觀感受,《信條》真的那麼晦澀難懂嗎?《信條》到底在講什麼故事?觀影必備知識與《終結者》等科幻大片的直觀易懂不同,要想看懂諾蘭的作品,觀影者們需要自備些基礎的科學知識,這一點,在《信條》裡再次得到印證。1.關於片名《TENET》(中文譯:信條)影片英文原名《TENET》,TENET是一個迴文結構單詞。
  • 信條裡時間鉗形戰術是什麼意思 電影信條裡的時間鉗形部隊表現如何
    《信條》裡時間鉗形戰術是什麼意思除了那場奪取時間武器的戰鬥使用了「時間鉗形戰術」(10分鐘)之外,整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場歷經幾十年的「時間鉗形戰術」。只不過一個是正面戰鬥,而另一個是諜戰。這就是特工Neil的結局,而他依然選擇遵循了自己的命運,能夠讓他做出犧牲的,唯有信條。時間鉗形部隊表現如何?中國觀眾喜愛的「燒腦神導」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全新力作,電影《信條》終於正式上映,承襲導演一貫的燒腦風格,甚至更上一層樓,這部極具風格的科幻諜報電影,上演一場同時順行又逆行的複雜時間大戰。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是的,這種複雜程度放在以燒腦著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身上也是罕見的,哪怕是過往《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電影,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一遍就看懂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
  • 看懂《信條》不用懂科學,讀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信條》的信息量很大,看到中間的時候可能有點反應不過來。《信條》使用了大量的時間旅行。但是,這個時間旅行和其他科幻題材裡常見旅行不太一樣。普通的旅行,是你瞬間或者超高速跳躍到時間線上另外一個點,一旦跳躍完成,之後的事情就和往常一樣。
  • 諾蘭《信條》完全攻略:讓你一次看懂電影裡的原理+劇情+歷史
    ,我們先針對電影中的對白描述,先建構一個我們應該要具備的基本設定;這些設定,相信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撰寫劇本前都有詢問過專家;特別是在《星際穿越》中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Kip Throne),這位來自美國的天文物理學家,在本次《信條》的電影中也明列片尾的感謝名單之列。
  • 看不懂電影《信條》?請補充這幾條物理學知識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最近一部叫做《信條》的電影熱映,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一方面是因為敘事結構比較複雜,另一方面是因為涉及到陌生的物理學知識。西瓜視頻科普創作人周哲為您帶來與時間、時間的方向、以及熵的有關知識。電影主要涉及哪些科學概念?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經常拍攝一些非線性敘事結構的超現實電影。
  • 電影《信條》裡的神奇建築都在哪兒?
    他執導過10部電影,沒有一部爛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還有最經典的《蝙蝠俠》三部曲,都是他的作品。雖然沒有小金人傍身,但在業內依然封神。9月4日,他帶著新片,上線了!早在幾個月前,#諾蘭新片炸了真飛機#就在熱搜上掀起不小的浪花。作為諾蘭職業生涯中規模最大最具野心的作品,《信條》不光炸了飛機,還帶著演員輾轉七個國家取景。
  •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全解析來了!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鬼腳七 電影唯一的作用是讓生活變得比電影更有趣 年度燒腦大片《信條》已經上映了,小夥伴們有第一時間去觀影嗎?又看了幾遍呢?
  • 「星期五文藝」360度解讀諾蘭《信條》
    星期五言:如果你看完諾蘭的《信條》後一臉懵,再或者乾脆你中途睡過去了,千萬彆氣急敗壞,責任不在你!本人壓根就沒覺得諾蘭算的上是好萊塢式的合格編劇。換句話說,他的強項並不是講故事!再退一步說,即便諾蘭是個好編劇,在我看來,要把如此一個複雜的「時間」概念講明白,那麼電影150分鐘的時長至少要翻倍。
  • 「未來的你」殺死了「過去的你」:被吹爆的《信條》在講啥?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 「一開始我以為我看懂了,中間我覺得我應該懂了,後來我發現除了槍戰我啥也沒看明白。」 這恐怕是大部分觀影者的直觀感受,《信條》真的那麼晦澀難懂嗎?《信條》到底在講什麼故事?
  • 諾蘭《信條》裡的時間逆轉在理論上可能嗎?是否符合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鬼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大片《信條》(TENET)上映了,這位拍了十部電影有九部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三部在9分以上的號稱沒有拍過爛片的鬼才,迎來了他的第十一部電影大片。從豆瓣評分你就能看到觀眾對他的認可和喜愛,從以下截圖記錄的評分可以看到,平均分高達8.7,這是別的導演無法企及的高度。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改編並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可以說是非常燒腦的,堪稱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深奧難懂的一部。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到頭來,所有的一切原來都是「自己」創出來,「信條」本來就是「主角」所制定的計劃。03.「逆轉時空」戰略「逆轉時空」的概念,就成了電影的主要戰略。
  • 西媒:《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 《西班牙人報》網站9月13日發文對電影《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內容編譯如下: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我們為什麼不能記住未來?為什么子彈在發射前不能退回彈匣?這些是看完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第11部電影《信條》後可能會想到的一些問題。
  • 《信條》為什麼沒「騙」到我們?
    《信條》很可能成為今年評分最高開低走的電影,短短不到幾天就由大半年來首次搶票看首映、乃至爭搶著二刷三刷,很快變作互相吐槽、找彩蛋似的找電影裡的bug。 《信條》養活了解析電影的up主們,也逼瘋了網友們,微博上甚至有人發現了諾蘭的驚天秘密,這原來是諾蘭騙我們多刷的一場大型行為藝術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二、觀影前的準備打算去看,還沒有去看《信條》的觀眾,你得注意了,去之前,你最好先知道以下幾件事:1、簡單了解一下「量子力學」的概念,因為很多比較「玄」的科學,幾乎都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這樣你能確信《信條》不是玄幻,是科幻。2、稍微深入了解一下關於「熵」的概念,這在片中是重點,尤其是關於「熵增」和「熵減」。
  • 『九卦加油站』一部讓物理系學生陷入迷茫的電影——《信條》
    看電影當然也方便,9月1日幾個APP同時推出《信條》的預售,提天4天就能鎖定電影院場次和座位,於是第一時間就訂好了《信條》的電影票。滿心以為作為一個經常進出電影院,看完《記憶碎片》、《盜夢空間》這種燒腦神片沒有任何疑問的人,自以為已經完全明白諾蘭的套路,《信條》對我來說就是在上映當天早早走進電影院,享受一場視覺盛宴,然後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好好炫耀一下「信條都還沒看?你真的太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