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電影《信條》?請補充這幾條物理學知識

2021-01-08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最近一部叫做《信條》的電影熱映,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一方面是因為敘事結構比較複雜,另一方面是因為涉及到陌生的物理學知識。西瓜視頻科普創作人周哲為您帶來與時間、時間的方向、以及熵的有關知識。

電影主要涉及哪些科學概念?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經常拍攝一些非線性敘事結構的超現實電影。有一點科學,有一點科幻,同時還不按正常套路講故事。各種因素疊加,非常「燒腦」。

這其中有敘事結構的原因,比如將現在、過去、未來穿插在一起。時間鏈條斷裂造成的情節跳躍,讓人很難看懂。還有一些物理學概念的融入,比如:時間的方向和熱力學中的「熵」。對於觀影體驗來說,這實屬「多重勸退」組合,讓人望而卻步。

周哲表示,電影中講到了時間的倒流,或者說是一個時間的逆轉。多數科幻電影都是講時間的跳躍,比如穿越到未來,或者穿越回過去。但是《信條》講的是時光的倒流,有點像我們看視頻的倒放一樣,這一點比較新穎。

時間和時間的方向是怎麼回事,是否有科學依託?

時間是一種相對間接的感知,我們通過一系列的記憶片段才能夠感知到時間是在流逝的。而且每個人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同時也不精確,所以後來我們就有了更加準確的定義時間的方式——鐘錶。

時間,實際上是有方向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時間箭頭。周哲補充,比如人會從小一直長到大,但是沒有發生過返老還童的情況。

但是,現在的物理學領域,對於時間的定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表述。沒有時間的定義,那我們如何研究時間箭頭呢?周哲介紹,科學界用類比的辦法,科學家找到跟時間一樣,只有一個方向的事物,比如宇宙的膨脹。宇宙實際上從138億年前誕生開始,一直膨脹至今,且只有一個方向。所以科學家得出一個類比,宇宙的膨脹會不會和時間有關?這個假設就叫做宇宙學時間箭頭,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宇宙的膨脹,導致了時間只有一個方向。

時間旅行在理論上是否可行?

關於時間旅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時間旅行壓根就不可能,因為有著名的祖父悖論存在。在這種假設裡,如果我回到過去,在我的祖父還沒有結婚生子的時候,將其殺死,就沒有爸爸出生的可能,也就沒有未來的我自己了。這就產生了矛盾。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只要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時間就會改變。

但是物理學家也確實提出了一些假設,就是為了讓祖父悖論無法發生。比如蘇聯物理學家諾維科夫說,人實際上是可以回到過去的,但是不能夠改變過去,不能夠破壞一些因果關係。這個說法就叫做「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

在理論上,時間旅行確實有相關的理論依託,算是可行,只不過要想實現現在還做不到。比如蟲洞理論就是其中之一,但目前還無法做到人造蟲洞。

什麼是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也叫平行世界,我們在很多的科幻作品中都會看到,人每進行一次選擇,都會產生一個平行世界。

舉個擲骰子的例子,當一個骰子一直在轉的時候,相當於骰子的每一個面都有可能成為結果。你只能看到骰子的一個面,這個面顯示的是1,但無法看到在這之後有幾個面。周哲表示,生活當中我們知道骰子是6面的,但它也有可能是8面,所以通過一個面去判斷骰子具體是什麼樣的,你會發現信息丟失了,因為波函數坍縮了之後,只有一個面展示給我們。

周哲表示,其實平行宇宙是為了保全信息守恆理論和決定論,物理學家為了讓理論自洽,提出了平行宇宙。相當於在我們的宇宙當中,骰子坍縮到我們這個面了,其實在另外的宇宙當中,它都坍縮到別的面了。

什麼是熵?為什麼世界是熵增的?

諾蘭在電影中使用了一個熱力學中的量——熵。通俗的說,熵表示的是一個封閉系統的混亂程度。如果這個系統越亂,那它的熵值就越大;如果這個系統越整潔,它的熵值就越小。

舉個例子,一杯水在屋子裡慢慢蒸發為水蒸氣,水分子就散播到整個的屋子裡了。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情況,是所謂的熵增的過程。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屋子裡面所有水分子變成一杯水,都跑到杯子裡面的過程,也就是熵減的過程。周哲介紹,科學家根據這類自然現象總結出來一條定律,叫熵增定律,在熱力學中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就是說在一個孤立系統中,熵是只增不減的。

只增不減,說明熵只有一個方向,而時間也只有一個方向,那麼假設熵是影響時間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我們想要改變這個時間,只要改變熵就可以了。

我們凡事講究因果順序,所以當我們看到電影中的時間倒置之後,才會有巨大的新奇體驗,這可能是電影《信條》最大的魅力所在,給我們一個不同的觀察時間、觀察世界運動流向的角度。

監製:白中華

記者:富賾

編輯:楊揚、潘雨薇

相關焦點

  • 看懂《信條》不用懂科學,讀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子竟然是用的熵,熱力學竟然有朝一日混出頭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可歌可泣……很多人說這個電影太硬核,其實並沒有,而且科幻電影本身也不需要觀眾了解概念。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諾蘭電影《信條》,註定將成為一部爭議巨大的電影。有些人說,這是「神作」,也有人說,讓人看不懂的電影就是垃圾。本文不去判斷電影的好與壞,也不分析什麼音效和畫面。用片中科學家蘿拉的話說就是:不要去判斷和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 《信條》裡的戈雅是誰?淺談諾蘭電影裡的藝術美學
    諾蘭的新電影《信條》正在全球熱映。有人說,這可能是第一部首映後沒有任何差評的電影,因為當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甚至可能都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看沒看懂整個故事。不過,你可以看不懂電影中關於"熵"和"時間鉗"的物理學原理,也可以想不通電影裡提到的"祖父悖論"。
  • 燒腦程度十級的電影,諾獎得主都參與製作,不看三遍以上看不懂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燒腦程度十級。即便是把劇情給透漏了,有的網友也還是說,沒搞懂電影的故事線。因為電影裡太多硬核的知識了。科幻燒腦電影《信條》。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世界存亡危在旦夕,只有一個詞「信條」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愛與因果,是不以時間的變化而轉移。他電影的難懂燒腦,從來不是刻意為難觀眾,而是他自我對時間的思考。在網友們看來:其他導演的電影看不懂:是部垃圾。諾蘭導演的電影看不懂:你是垃圾。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諾蘭在影片裡,埋下的所有伏筆和深意。
  • 《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這部電影牽涉到戰爭動作場面及親情的處理,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看這部電影的人必須要有物理學的知識,也必須要有現在熱門話題平行宇宙的觀念,或者是時間機器的合理想像,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知識的話,就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是的,這種複雜程度放在以燒腦著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身上也是罕見的,哪怕是過往《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電影,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一遍就看懂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
  •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跌至7.9分,諾蘭這回腦迴路跑得太快了
    英國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播出之前被寄予厚望。可上映後卻反響平平,觀眾紛紛詬病跟不上諾蘭的思路,整個觀影的過程就是迷茫的2個半小時,出電影院整個人感到很累。影片由於節奏太快,導致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思維脫節,沒有幾個人能在第一遍看完電影後完全明白故事所有內容,這使得本片的觀後感非常一般。在豆瓣上評分由一開始的八點幾分跌至7.9分。
  • 無《信條》,不生命!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葉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科普工委秘書長)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在表述我自己的任何想法之前,請允許我向克里斯多福·諾蘭致敬!諾蘭或許不是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但一定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導演之一,甚至沒有「之一」。
  • 《信條》的「燒腦科學」看懵!南大教授...
    《信條》的「燒腦科學」看懵!南大教授表示...這是這些天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給上班族製造的社交話題。記者粗略算了一下,電影裡出現了「熵增熵減、時空逆轉、鉗形運動、多維宇宙、冰山理論」等科學術語,從而引發了理工科VS文科生各種「掐架」。不過電影中傳遞出的「時間倒流」的概念,讓不少觀眾覺得妙趣橫生:假如生活中的一切真的能像膠片「倒放」一般,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 《信條》裡那些有點難的物理學:一個"逆熵"的世界為何不合理?
    電影內現實和夢境彼此交錯、互相影響的劇情,可以說是近年來燒腦科幻動作電影的翹楚,它讓我們對身邊的世界有了獨特的看法。如果你覺得那已經夠讓人匪夷所思了,那不好意思~《信條》將再一次挑戰大家對世界的理解。而且這一次~大家可能需要帶高中層級以上的物理大腦進去看電影,不然一定會滿頭問號!
  • 大熱電影《信條》裡這兩艘帆船,世界上最快
    在電影院裡看電影《信條》(「Tenet」,有的華人地區翻譯成《天能》),裡面竟然跑出帆船的片段,心中的激動難以言喻。
  • 看《三體》應該要懂的天文學,物理學知識!
    《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但是內容所涉及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知識真的超豐富。但是作為一個文科生,面對很多專業名詞,我表示很吃力。於是,我就把他們都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各位小可愛帶來方便!第一點:恆星、行星、和衛星。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在預告片中不露臉我們也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5 有條件的影迷一定要選這三家影城的IMAX廳觀看,沒條件的影迷也最好選擇新一代IMAX雷射影廳觀看! 9
  • 《信條》有哪些讓你疑惑的地方
    疑惑點一電影推薦高中物理物理學習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作品電影電視 -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作品《信條》裡向人們展現了多少物理知識?眾所周知每一補科幻大片的背後都有強大的物理學的支撐《信條》同樣也不例外,那麼《信條》裡到底有多少物理知識呢熵 -片中出現的那些神秘的逆向武器,其運行軌跡與正常武器相反,子彈可以從彈孔裡自動回到槍膛。
  • 燒腦巨製大片《信條》上映,想看懂電影,你得先懂這些!
    小夥伴們,由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全新燒腦力作《信條》今天終於上映了。一路從《星際穿越》《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看過來的大家,內心是不是激動中又帶有些許慌張呀?萬一電影的信息量太大,一刷「看不懂」怎麼辦?別擔心,今天就先給大家簡單的「補補課」,說一說電影裡的一些概念,希望能減輕小夥伴們觀影時的壓力。
  • 《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燒腦的外語電影
    影迷們喜歡諾蘭電影中建構的新世界,因此解讀諾蘭電影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儀式感。那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連電影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 9月4日本周五,《信條》將正式登陸中國大銀幕。 在影片上映之前,我想用完全不劇透的方式來聊聊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進影院前能帶著更加準確的預期,並且更好的體會這部獨一無二電影的魅力。 《信條》難懂嗎?
  • 《刺客信條》電影信息量竟恐怖如斯,不轉不是刺客!
    從前幾年開始就一直被遊戲迷們不斷說道的《刺客信條》電影版前些日子終於在中國大陸上映了,雖然上映時間比美國晚了兩個月……但好歹有得看不是嘛!註:以下內容包含劇透,請未觀賞電影的讀者選擇性觀看。沒有耐心閱讀全文的讀者可以直接跳到文末的Q&A部分。
  • 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