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太陽將在50億年後開始其氦燃燒的過程。一旦它開始將氦熔化成碳,它的外層就會開始膨脹,最終變成一個紅巨星。
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水星和金星終將滅亡,但太陽是否吞噬地球仍有待商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因為太陽的日冕傳統上比其表面更熱,我們的海洋和大氣肯定會隨著我們的地球越來越接近太陽表面而蒸發。因此,我們所知的生命將不復存在。
50億年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漫長時期。讓我們把它轉化成一個我們能更好理解的概念。
太陽大約需要2.3億年才能完成圍繞銀河系質心(即重心)軌道一周的旅行。上一次我們來到銀河系的現在這個位置時,恐龍仍在地球上遊蕩,而那時我們的珍貴地球看起來像這樣。
隨著太陽又一個銀河年的結束,板塊構造,大陸漂移將進一步改變我們星球的面貌,也許會創造一個新的大陸。在10億年內,我們的太陽系將完成四個銀河軌道。在50億年內,將會超過21個銀河年。
在大約45億年前,我們的夜空可能看起來像這樣。
新形成的月球本應在我們的夜晚佔據主導地位,因為它的軌道離我們更近,只有24,000公裡,而今天已經距離我們約為385,000公裡。
而大約40億年後,仙女座星系與我們的星系將發生碰撞,我們的夜空將被數十億顆額外的恆星照亮。
那麼月亮去哪了呢?
目前,我們唯一的衛星正以每年4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如果一直持續下去,40億年後月球將比今天的距離遠40%。此外,繞地球飛行一圈可能需要47天。
隨著地球的自轉速度每47天減慢一圈,我們的行星和月球就會被潮汐鎖定。因此,在世界的某些地區,較小的,較紅的月亮將點綴在天空上,而在另一側,只有星星。
最終,當太陽的外層大氣接近我們垂死的行星時,月球可能會解體並在地球周圍形成一個環,再往後地球是否會被吞噬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這些都只是對未來幾十億年後的一個推測,然而我們能否活到那個時候還是個未知數。未來的過程中,地球將遭受數不清的災難,從氣候變化到小行星撞擊,再到人類的愚蠢行為。如果,我們在這一切災難中都倖存了下來,那麼可以想像我們的科技水平將是驚人的。也許到那時,以上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