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文化」的啟蒙和責任?

2020-12-06 騰訊網

為了克服有知和無知的蒙昧與不成熟,文化必須成為一項持續而長久的思想啟矇事業,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事業。

原文 :《「文化」的啟蒙和責任》

作者 |加州聖瑪利學院 徐賁

圖片 |網絡

最近,在討論文化體制改革問題中,有人提出要「實現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同發展」。其實,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所包含的「文化」並不是一回事,真正的文化事業必須以教化和教育為其使命,而成為產業的文化,則以賺錢為目的。顏淵問孔子「為邦」之道,孔子答:「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音樂不只是為了悅耳動聽,不只是一種娛樂形式,而且應該有令人心靈高尚的教化作用。因此,「鄭聲」可以成為一種文化產業,而只有「韶舞」才能成為一種文化事業。

真正需要深化、推動的是文化對國民的心靈教育。這並不是什麼新點子,而是人類自古以來看重教育的原因。2000多年前,希臘人的教育目標就已經是培養「有文化」的,也就是完整的人了。在古希臘,教育一詞是paideia,公元前五世紀,paideia指的是養育和撫養孩子,就是一個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可以稱為「成長為人」的人,具有人應有的品質和精神。到了公元前四世紀,教育在希臘已經變得比較普遍,這時候,paideia的意思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已經是指一種文化的樣式,大致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社會文化」。

在古希臘語裡,「教育」一詞由「孩子」一詞衍生而來,教育,尤其是那種塑造高尚品格和美好心靈的教育,最初指的不是成人教育,而是兒童教育。希臘語中「教育」一詞與「遊戲」(paizo)一詞也有親緣關係,兒童在遊戲中所受的教育是生動而具體的,但也有嚴肅的一面。例如,孩子們玩「分蛋糕」的遊戲:推選一個孩子來切蛋糕,然後分給其他孩子。分蛋糕時,切蛋糕的不能自己先拿第一塊,這就是遊戲規則。遊戲規則還可以是,必須由另一個孩子擔任分蛋糕的任務。在學習如何做大蛋糕之前,先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

遊戲必須有好的規則和好的參與者,無論遊戲者的年齡多麼幼小,都是嚴肅的。兒童的遊戲是一種社會化(即「成人」)的過程。在希臘城邦範圍內,政治遊戲的規則――從公正的分配到公開的、自由的、有理有據、彼此矛盾的爭辯――同樣有必須人人遵守的規則,同樣需要有良好素質的遊戲者。

遊戲中的教育是嚴肅的,因為它關乎一些本身值得嚴肅對待的事情――被教育者的稟性和靈魂、城邦政治遊戲和良好秩序的基礎,等等。這種潛移默化的薰陶是文化最本質意義上的「教化」。雖然希臘人已經有了這樣的教化觀念,但尚未形成「文化」的概念。我們所知道的「文化」概念.最早是從羅馬人那裡來的,羅馬政治家、演說家西塞羅在《圖斯庫蘭談話集》(Tusculan Disputations)中第一次使用了「文化」(cultura)這個字,指的是靈魂培育(cultura animi),所謂靈魂,便是人通過哲思而達到的自然發展的最高境界。

文藝復興以後,17世紀德國政治學家、法學家普芬多夫(Samuel Von Pufendorf,1632-1694)對這個古典的文化概念作了修正,將西塞羅專注的哲學擴展到其他思想領域。於是,如哲學教授維爾克萊(RichardVelkley)所說,文化開始指「人類克服原始野蠻,通過人的努力,成為完全之人的所有方式」。18世紀啟蒙運動後,「文化」逐漸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兩個基本含義,一個是指具有特色的大眾精神,稱為某民族或某國文化;另一個是指培養自由個體的內在素質,不只是增加知識,而且是提升人自身的理想境界。這兩個意義上的文化都與教育有關,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與它的個體成員的文化是聯繫在一起的,國家文化的敗落、衰亡和惡化與個人的心靈頹敗、精神猥瑣、行為野蠻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文化是一種把人從野蠻狀態中解放出來,使人變得成熟的力量。從18世紀啟蒙運動以後,人們便把這種力量稱為「啟蒙」。康德是18世紀啟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所說的「啟蒙」的目的便是讓儘量多的人變得成熟而有文化,「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

啟蒙教育不是單純的專門知識的傳授,而是一種關於人自身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本意便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康德說,「公眾要啟蒙自己,是很可能的;只要允許他們自由,這啟蒙便是不可避免的。」列奧·史特勞斯(Leo Strauss)對自由教育的著名的定義是,「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它的成品是一個有文化的人(a cultured human being)。……『文化』今主要意味著按心靈的本性培養心靈,照料並提升心靈的天然稟賦」。自由教育的途徑便是「通過偉大的書來……接近最偉大的心靈。因此,自由教育在於以特有的小心,研讀最偉大的心靈所留下的偉大的書。」

「偉大的書」(great books)對於人類具有普遍的文化教育作用,這至今仍然是美國大學人文教育奉行的觀念原則。這一觀念最經典的表述來自19世紀英國思想家阿諾德(Matthew Amold),他說:「文化,使我們熟悉這個世界上人類所認知和說過的最好的部分,並以此了解人類精神的歷史」。文化作為人的精神生活,通過求知來達成人格的完善,進而幫助實現社會的完善。文化的對立面是思想的蒙昧和不成熟,不單純是缺乏專門知識。有了專門知識,但不能自由思想,獨立判斷,這仍然是一種人加之於自己的蒙昧和不成熟。為了克服有知和無知的蒙昧與不成熟,文化必須成為一項持續而長久的思想啟矇事業,這才是真正的文化事業。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344期第6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焦點

  • 解析:何為河圖洛書?何為河洛文化?
    何為河圖洛書?何為河洛文化?何為河洛文明? 河圖洛書就是地球文明的開端,就是世界文明的主幹! 河圖,洛書出現在中國的兩河流域——黃河和洛河流域!
  • 文化啟蒙思潮迭起,士人務經世之道,而厭空疏學術
    因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已不是中國皇帝用什麼手段遏制、在什麼時候驅逐西方文化,而是中國的老百姓在怎樣的現實教訓、理智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前提條件下,去逐步地、有選擇、有批判地接受它"。為這樣的文化大趨勢所推動,大批士人開始棄蒙昧主義和空疏的學術,而以開放的胸襟,將西方文化作參照系,調節從封閉的僵體中解脫出的部分中華文化的再生機制,使之蛻變,以獲新生。
  • 中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
    (原標題:中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 在人類的封建時代,非宗教的具有濃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佔據著統治地位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幼不學,老何為。(部分節選)《三字經》為宋代進士王應麟所作,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全文淺顯易懂,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核心思想包括"仁,義,誠,敬,孝" ,充滿樂觀精神,古代兒童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來識字知理的。
  • 俄羅斯哲學中的反「啟蒙」與現代性的內在悖論
    關鍵詞:俄羅斯;思想家;文化;存在;哲學;民族;啟蒙;現代化;觀念;危機 作者簡介:   自近代以來,俄羅斯的思想家們一直在思索與探討一個問題,即「俄羅斯民族該往何處去」,尤其在蘇聯解體之後,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就更加迫切了。「該往何處去」不僅指的是政治體制,也包括經濟、文化、科學等社會諸多方面。
  • 微景觀|對趨利型組織而言,文化何為
    在創造價值、追求價值的現代社會,價值與文化相斥嗎?物質與精神、經濟利益與文化的自主、自律、自由之間,是分庭抗禮還是親密無間?對企業這一趨利型組織而言,文化何為?19世紀的英國詩人馬修·阿諾德將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對舉,認為文化就是要追求甜美與光明,通過藝術和教育的薰陶,達成人格的完美和社會的和諧。阿諾德守護人文精神的態度,依舊帶有鮮明的理想主義色彩。20世紀的文學批評家利維斯更是將文化界說為「少數人文化」,直接與「大眾文明」對立,誓言捍衛文化的精英主義立場。因此,文化一度指涉著高雅文學與經典藝術的範疇,高閣之上,光輝燦爛。
  • 嘰裡呱啦解決英語啟蒙難題 為孩子提供有趣優質的啟蒙教育
    嘰裡呱啦專注於0-8歲英語啟蒙,通過原創內容,結合AI技術,為孩子提供科學、趣味、體系化的啟蒙課程。課程內容設置呈體系化,有適合0-2歲孩子的英語早教課和2-8歲的英語體系課「呱呱美語課「。呱呱美語課根據孩子的認知和語言發展設置課程體系,科學細分7個級別,讓孩子從聽說讀寫四個維度全面提升。
  • 什麼才是啟蒙呢
    本期導言本專題第五篇文章為福柯於1984年針對200年前康德《何為啟蒙?》這一「不起眼的小文章」撰寫的一篇同名文章。在這篇文章中,福柯對康德在《何為啟蒙?》一文中關於「啟蒙」這一概念與其內涵的分析進行了評析。
  • 何為企業責任 聖牧用十年有機之路來詮釋
    自從企業誕生以來,企業責任的話題就從未停止討論過。如何平衡創造利潤與社會價值,成為了每家企業都會思考的問題。何為企業責任,聖牧以十餘年有機之路,給出了滿分答案。聖牧深耕烏蘭布和沙漠耕耘十餘年,從選址、種草、植樹開始,一步步建立起有機牧場,將荒漠變成了「綠洲」,不僅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純淨的有機牛奶,也不忘企業社會責任,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有益貢獻。
  • 嘰裡呱啦獲多個僱主品牌獎項 成長和文化是核心引力
    我們把人才視為寶貴財富,通過培訓和提升制度,為員工提供充分發展空間,尊重和認可員工創造的價值,堅持與員工共同進步,致力於成為學習型、成長型組織。」面向產品技術夥伴,定期舉辦G客技術沙龍,邀請網際網路行業專家分享實踐經驗,進行面對面交流指導,幫助員工成長;針對教研老師,組織海外遊學研修,深入到英美國家啟蒙教育一線實地訪學,將前沿理念、實踐經驗等應用到教學課程的研發中,實現員工和產品雙提升。此外,嘰裡呱啦還通過全員分享會、學習小組、部門微課等方式,為公司各部門員工提供高質量的知識通道和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助力人才全面成長。
  • ...教育AiS課程指南》線上發布會 ——開啟人工智慧啟蒙教育新紀元
    2020年6月8日上午,葡萄教育在葡萄科技總部舉辦了《人工智慧啟蒙教育AiS課程指南》線上發布會。本次發布會採用線上直播方式,首次公布了由葡萄AI&STEAM啟蒙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葡萄AiS啟蒙教育研究院」)在兒童人工智慧啟蒙教育研究方面的初步成果,並發布《人工智慧啟蒙教育AiS課程指南》,為未來中國少年兒童在人工智慧啟蒙教育方面的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 英語啟蒙:每日任務清單
    說起英語啟蒙,許多人之所以不知從何入手,因為比較流行的方法太多,但是現代的方法雖好,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比較推崇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只要合理地借鑑和創新,一定會幫助我們提高家庭英語啟蒙的質量的。家庭英語啟蒙:每日任務清單不同孩子的年齡不同,英語水平各異,學英語的目的也千差萬別,不能千篇一律,照搬模仿,而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先實踐,再調整。需要說明的是,父母必須先和孩子進行溝通,說明這樣做的好處,然後設計好獎勵機制。比如說小紅花、玩具、積分、動畫片、周末外出等。
  • 試論法國大革命與啟蒙時代的關係
    那麼,關於大革命和啟蒙時代的關係,在我看來,大抵就是這樣。 關於法國大革命與啟蒙時代的關係,託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略為探討了這個問題,根據託克維爾的看法,也是現在的一般看法,即啟蒙時代的文人及啟蒙思想「觸發」了大革命;或者說,啟蒙運動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大革命的發生,並為大革命的發展提供方向和內容。
  • 啟蒙教育有多重要?父母做到這四點,為孩子未來打好基礎
    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從孩子出生到步入青春期,都屬於啟蒙教育階段,這個時間段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方式得當就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啟蒙教育工作是要越早越好。
  • 孔子求道於老子,何為道?
    孔子求道於老子,何為道?文/棍掃山河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當時社會上學識最淵博的學者之一,受到後人的敬仰,並被後人尊為「孔聖人」。孔子年輕的時候曾經問道與老子,在老子的指點下悟的生命的真諦,從此專心研究學問,造福於人。
  • 兒童英語語感啟蒙從韻律和節奏開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兒童英語語感啟蒙從韻律和節奏開始 2011-09-20 10:08 來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什麼是科學的本質——論中國的第四次科學啟蒙
    有中國學者將近代中國科學的啟蒙分為三部曲,一是傳教士引入時期,從利瑪竇到墨海書館,中國開始逐漸打破自己「唯我獨大」的思想禁錮;二是洋務運動時期,由於認識到自身與西方在各方面的巨大差距,開始從思想、制度、管理和工業的主動探索和學習,建立新式學堂,派出留學人員;三是從戊戌維新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從傳統的「修齊治平」思想走向科學務實,科學啟蒙的變革逐步延伸到社會制度和文化革新等各個層面。
  • 今年的Hape有何不同?攜大米玩具、早教啟蒙、黑科技、微拼裝與您...
    同時,國內外玩具代理商來源更廣泛,高質量供應商雲集,為玩具企業拓展市場、開發優質供應商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作為CTE中國玩具展的主辦方,集合行業資源,依靠豐富的辦展經驗組織大量的現場活動,為展商提供專業化的展示平臺,其中產業趨勢發布、創新產品展示、品牌自律中國行等活動樹立產業標杆,引領了行業發展。
  • 3~5歲寶寶如何做漢字啟蒙?掌握這些啟蒙兒歌是重點,父母快收藏
    漢字是非常優美的文字,作為中華民族的語言,反映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漢字學好了就仿佛拿到了一張通向文化頂端的通行證!對於孩子的成長漢字啟蒙是非常重要的,漢字啟蒙教育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正處於3~5歲的寶寶。
  • 育兒英語啟蒙早教,DIY各種形狀水果棒棒糖,認識色彩形狀和數字
    育兒英語啟蒙早教,DIY各種形狀水果棒棒糖,認識色彩形狀和數字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