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90 後成為教授的新聞,我突然覺得自己正在被同齡人拋棄...

2021-01-14 生物學霸
又是一年開學季,最後一批 90 後也早已進入大學了。


而第一批 90 後,除了在朋友圈出家了、脫髮了、離婚了的那部分...


還有的已經當上博導、教授了,筆者時常感受到被同齡人遠遠地甩下了...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說起 90 後教授,最火的莫過於 23 歲就在《自然》雜誌以第一作者發文章,現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的劉明偵,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小編就不多贅述。


與劉明偵同為國家第十二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的楊樹,是第十二批「千人計劃」名單中唯二的九零後,在入選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的 565 人中,90 後只佔到了 0.35% 的比例,而且這也是 90 後首次出現在青年千人計劃的名單中。

楊樹教授在蘇州納米所訪問交流


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官網


楊樹,女,1990 年出生,2010 年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學專業,2014 年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隨後在英國劍橋大學做博士後。2016 年回國後,楊樹進入浙江大學電氣學院,是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楊樹教授實驗中,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楊樹教授的研究領域為下一代高效率能量轉換系統中的 GaN 半導體器件的核心技術及物理機理。GaN,即氮化鎵,屬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其中矽基氮化鎵功率器件在低損耗傳導、高溫工作和高頻轉換方面體現出優異的性質,非常適合在功率轉換系統中應用,但是 GaN 基功率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卻受到了在不同偏壓下的各種缺陷態影響 [1]。因此,楊樹教授試圖尋找合適的方法來解釋這些缺陷態出現的機理,這項技術可以極大提高電能轉換效率,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2],是目前先進國家及企業重點投入的半導體關鍵技術。    

楊樹博士在 ISPSO 2017 國際會議做特邀報告


另外,楊樹教授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現已在 TED、EDL 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 60 餘篇 [3],被領域內著名學者以及 Infineon、TSMC、NXP 等國際領先半導體公司多次引用和正面評價,是 IEEE EDL、IEEE T-ED、APL、PSS 等國際期刊審稿人,被 IEEE EDL(2015-2017 年)和 IEEET-ED(2014-2017 年)評為金牌審稿人。




圖片來源:湖南政協新聞網


圖片來源:湖南大學官網


與劉明偵和楊樹相比,李東沒有出國留學經歷,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土產」博士畢業即獲聘為教授,這樣的事例國內近年來非常少見。


李東,男,1990 年出生,2009 年進入同濟大學就讀,2013 年獲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以直博生的方式繼續留校攻讀,並於 2018 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沒錯,就是今年!隨後被特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圖片來源:湖南大學人才招聘網


李東教授主要從事二維材料以及二維材料異質結的研究,2017 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首次提出可編程非易失性光電子存儲器概念,實現了集邏輯運算與信息存儲功能於一體的器件光電轉換 [4],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 Nature Nanotechnology 上,被同行評價為「重大的突破」。


博士期間先後在 Nature Nano.,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 等國際知名期刊總計發表 SCI 論文 17 篇 (總計影響因子 147),其中第一作者論文 8 篇 (總計影響因子 90)。


李東教授做學術報告,圖片來源:同濟大學新聞網



三年半拿下博士學位,25 個 SCI 期刊審稿人 —— 陳陽康


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官網


當李東被特聘為教授之際,同齡的陳陽康入選國家第十四批「青年千人計劃」回國執教浙江大學。


陳陽康,男,1990 年出生,2012 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2015 年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奧斯汀分校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對,你沒有看錯,直博三年獲得博士學位。


圖片來源:人民網


陳陽康教授主攻地震反演和地震波場傳播信號處理方向,主要研究成果是開發了一套基於整形正則化約束的多源地震數據分離、成像和反演的理論和技術流程 [5],通過多震源地震勘探技術可以成倍提升野外地震勘探數據採集效率,相當於對整個地球做 CT,極大節約成本,從而帶來數以億美元計的經濟價值。


陳陽康教授在做報告,圖片來源:科學網


陳陽康教授在 lEEE 、Geophysics 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 100 餘篇,總引用次數超過 1100 次,於 2016 年擔任 SEG 國際會議分會主席,並擔任著名 SCI 期刊 Computer&Geoscience 副主編,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 編委,且常年擔任多個國際頂尖期刊和國際重要會議的審稿人,先後受邀在國際合作學術報告 40 餘次,並發表會議論文 90 餘篇。


蒼天啊,國際頂尖期刊論文百篇,會議論文近百篇,同為 90 後還未發表文章的小編,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就是 Nature 子刊 —— 顧實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圖片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與陳陽康同為「青年千人」的顧實,同樣出生於 1990 年。2011 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得數學和物理學雙學士學位,隨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6 年獲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並於 2017 年入選國家第十三批「青年千人計劃」。

圖片來源: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圖片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顧實教授的研究方向為腦神經圖像分析,利用機器學習、統計檢驗、網絡方法等對腦神經圖像進行建模分析,探究大腦的結構原理和發育模式,主要研究成果發表於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國際頂尖期刊,代表文章如下:


另外,顧實教授入選 2017 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30),同時上榜的有演員吳亦凡、歌手鹿晗、國手張繼科以及 ofo 創始人戴威等。


圖片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作為第一批 90 後,這些年輕的青年科學家在事業上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而同樣作為 90 後的你我,還在實驗室搬磚...


除了能力和機遇的差異,也不能忽視學科的差異:上文中沒有一位學生物或者醫學的。


既然選擇了這生命科學,就要堅信這是一門付出時間和汗水能有所收穫的學科。


[1] 何亮,劉揚。第三代半導體 GaN 功率開關器件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J]. 電源學報,2016, 14 (4):1-13.[2] Yang S, Liu S, Lu Y, et al. AC-Capacitance Techniques for Interface Trap Analysis in GaN-Based Buried-Channel MIS-HEM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2015, 62(6):1870-1878.[3] 浙大 90 後學神走紅,還有多位「90 後」躍上學術舞臺,新華網,2017.9.3.[4] Li D, Chen M, Sun Z, et al. Two-dimensional non-volatile programmable p–n junctions[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7.[5] 祖紹環,周輝,陳陽康,等。不規則採樣的多震源數據整形正則化分離方法 [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 51 (2):247-253.


相關焦點

  • 「你正在被同齡人拋棄」是我聽過最噁心的話
    之前在朋友圈看過一篇文章《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一時間很多人轉發,引起了不少人的焦慮和恐慌。然後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並無數次強調:「你正在被你的同齡人拋棄,就算你呆在原地,緩慢成長也是一種退步。」同齡人所謂的成功就都是一個樣子嗎?我沒有身價15億,沒賺大錢,就是被同齡人拋棄了?那些認真工作,用心生活的人的價值在哪?
  • 4名90後學霸,成為美國頂尖名校助理教授!清華,最大人才製造機
    清華90後女學神 範楚楚是地地道道的西北人,出生陝西,前不久她在個人主頁上宣布,將會在2020年秋季成為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
  • 兩個90後同齡人的致命邂逅
    「把騙我的錢還給我!」血如泉湧的舒照嶺像是在哀號:「我只是個打工仔,你應該去找公司要。」「我要是有300塊錢,我就給你了,可是我身上沒有那麼多錢。」2月14日,廣東東莞厚街汽車站前,湖南籍求職者吳豔春被騙300元後所有的憤怒,都用在刀上,刺向他認為是騙子的舒照嶺。
  • 90後科學家萬蕊雪: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她同時也是「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全球四位獲獎人之一,這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首次獲此殊榮。她從事的是基礎生物學研究,每天要和生物大分子打交道。雖然頂著90後青年科學家的標籤,但剛進入導師施一公教授的實驗室時,她也曾覺得自己「笨到家了」,好不容易才適應了實驗室「風一樣」的節奏。在實驗室,她和團隊24小時輪流值班,每半分鐘記錄一次數據,一天要記錄960次,每隔3小時只有5分鐘可以喝口水或者上廁所。
  • 90後女科學家:她替中國在太陽能領域扳回一城
    2 很多人覺得,一個90後小姑娘能幹嘛? 我們來看一下她的履歷,讓大都數國人都汗顏! 2018年,最後一批90後已經全部成年。很多年前,有人曾評價過「90後是垮掉的一代」。
  • 第一批90後已經爬上胡潤富豪榜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說實話,我現在還是有點懵的,不知不覺,我們這一代人好像忽然之間就長大了,沒有變得很圓滑世故,沒有變得很油膩猥瑣,但我們就不知不覺之間就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第一批90後已經爬上胡潤富豪榜了,第一批90後已經成為某市市長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是啊,看著這些數據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和他們是同齡人。
  • 哪個瞬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鐵木君,ID:tetem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哪個瞬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是提交高考答題卡的時刻嗎?還是第一次領到實習工資的時候?或是偶爾生病,不會第一時間聯繫家人,而是自己扛著...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 90後教授、博導刷屏,是我們低估了科研的魅力與實力!
    繼引發網絡熱議的90後教授李琳之後,今年29歲的胡劍,因為一個特殊的身份,也突然收穫了大量的關注。 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畢業後,胡劍被聘為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成為該校首位90後教授。據華東交通大學官網消息,胡劍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發表高水平文章,由於科研業績突出,2017年7月來校後直接享受教授的績效工資待遇,2018年順利成為省聘教授。 胡劍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源於9月26日一段名為《90後博士獲聘教授:我其實不是學霸》的視頻。視頻中,胡劍作為華東交通大學首位90後教授接受採訪。
  • 專科畢業,90後小夥身家40億,喜茶憑什麼估值160億?
    鎂光燈下,是閃閃發光的商業成就;鎂光燈外,無數雙90後的眼睛在審視著這一切。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在大部分90後還在交房租、還車貸,躲在城中村吃隆江豬腳飯,為了生活而苟延殘喘的時候,有的同齡人已經賺到了三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同樣是學生時代創業,我賠光了所有本錢,聶雲宸打造了價值百億的喜茶王國。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今年3月,劉琬璐回到母校,管理自己的獨立實驗室,成為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8月,劉琬璐開始正式培養自己的博士生。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歐陽宏偉對劉琬璐讚賞有加,一般來講,成為PI至少要有3-5年的博士後訓練,而劉琬璐只進行一年博士後研究,就被引進成為PI、擔任博導。能有這麼多的產出,劉琬璐說這和她身處很好的研究環境有關。
  • 「我25歲,沒有房子,也沒有貓」
    高聳的房價、「996」的工作、快餐式的愛情、明碼標價的婚姻、中年人才有的禿髮煩惱、媒體「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式的渲染,每一條都似乎讓這一屆年輕人格外地沒有安全感,也格外的容易陷入迷茫和焦慮情緒
  • 90後小夥開理髮店,推出「一元理髮」,顧客是多了,可怎麼盈利?
    這家理髮店呢位於成都的一條商業街道上,老闆是一個90後的年輕小夥子。他的這家理髮店呀,才開了短短三個月,就把旁邊的10年老店給擠下去了。一開始我也是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可是呀,直到看完他的做法之後我算是服了。新店如何跟老店競爭?理髮店的老闆呢姓周,小周的故事要從他上學開始說起。
  • 她是全球「最年輕科學家」,直言自己會「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02到了中學後,談方琳就開始了她的數學科研之路。在掌握和完成學校布置的功課後,年少的談方琳就跟隨著教授一起開始做起了研究。在教授的引導和幫助下,這個渾身充滿智慧的少女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方向。不久後,就成功改進了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於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不光滑的估計式,在數學科研圈名聲大振。
  • 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為什麼80後、90後還愛看小時候的動畫?
    90後和80後是主力人群,觀看時長分別佔55.44%和27.21%。最早的80後已經年屆不惑,最早的90後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長大成人多年,為什麼我們還愛看小時候的動畫?看出了和小時候不一樣的東西1982年出生的李帆小時候愛看《天書奇譚》,這部片子曾被不少同齡人視為「童年陰影」。
  • 鬥羅大陸:看到小舞的水晶鞋和腰後,比比東和胡列娜突然不香了!
    在《鬥羅大陸》動畫最新劇情中,時隔五年之後,小舞和唐三再次相見,這次的相見,兩人的容貌都和五年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唐三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小舞,而小舞也通過暗器和氣質認出了自己的三哥,只是在看到了長大後的小舞后,突然覺得比比東和胡列娜不香了!
  • 他師從院士盧柯,Science發表一作論文,成為高校教授,90後奶爸
    尤其是近兩年來,90後的身影也開始絡繹不絕地出現,譬如中山大學的女教授胡曉明、南方醫科大學的女教授李琳、南京農業大學的女教授李姍,她們都是集合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神和女學霸,是90後的優秀代表。讓人感慨的是這些被高校大力宣傳的90後教授都是女性,男性身影在科研領域仿佛絕跡一般。不過,近日,華東交通大學公布了一則聘用通告,29歲的胡劍被任命為碩導教授。
  • 我曾覺得是世上最慘的人,但現在我相信這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愛著你
    、關心你、在意你,你覺得自己不被所有人理解,你覺得自己的痛苦是那麼強烈,有時候甚至都會心想:我大概是這世上最慘的一個人了吧。她經歷了同齡人難以想像的苦難,出生被父親拋棄、母親有尿毒症、留守兒童、遭遇過校園暴力和欺凌,她從重度抑鬱、重度焦慮轉成雙相情感障礙,18歲那年一個人帶著行李去抑鬱住院治療.....可是她今天想要告訴你的是: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個人愛著你,也許是你還沒有發現,也許是他還在趕來的路上,他可能會遲到,但他永遠不會缺席。
  • 湖南高校「90後」教授天團集體出圈!|教授|材料科學與...
    最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的女博士李晟曼火了她今年6月剛博士畢業就獲聘成為湖南大學副教授圖源:湖南大學官網據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 「我,面試官,被90後要求做性格測試」
    一位總監面試了一位90後,面試臨結束之前,慣例性地問對方:總監肯定的答覆後,這位90後慢慢從包裡掏出幾張紙,交給這個總監,並說到:「哦,這是一份性格測評
  • 韓國教授金蘭都眼裡的中國:有一批「可怕的90後」,中國正在崛起
    到了十九世紀中期以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們漸漸失去了原有的諸多地位,甚至還一度反遭到了他國的侵略,原本的大國神話就此破滅,也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國際上都將中國視作了一塊貧窮而又弱後的土地。哪怕是到了新中國時期,一直到8、90年代,中國的經濟始終沒有太大的起色,而受到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很多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印象也是停留在了這段時期,哪怕到了今天也未曾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