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科學家萬蕊雪: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說:「青春的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死磕到底。」湖南衛視供圖中青在線長沙5月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景爍)「要說科研苦不苦?苦。可是科研酷不酷?那也是真的酷!」站在「新青年 耀青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的舞臺上,萬蕊雪這樣說。萬蕊雪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是位年僅28歲的女生。她同時也是「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全球四位獲獎人之一,這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首次獲此殊榮。她從事的是基礎生物學研究,每天要和生物大分子打交道。雖然頂著90後青年科學家的標籤,但剛進入導師施一公教授的實驗室時,她也曾覺得自己「笨到家了」,好不容易才適應了實驗室「風一樣」的節奏。在實驗室,她和團隊24小時輪流值班,每半分鐘記錄一次數據,一天要記錄960次,每隔3小時只有5分鐘可以喝口水或者上廁所。博士二年級時,24歲的萬蕊雪接觸了結構生物學領域最難的課題之一剪接體。在此之前,沒人能看到近原子解析度剪接體的精細結構,這是世界上公認不可能完成的難題,她要與全球頂級的實驗室比拼。也許是因為年紀小,那時候的她不知道怕:自己沒有太多經驗,實驗室也面臨轉型,碰壁的次數數都數不過來。因為探索的是未知,身邊沒人可以指導,具體到細節沒人知道該怎麼做。單單某個實驗,她就失敗過6次。直到2015年8月,她和團隊發表了世界上第一個近原子解析度剪接體結構。雖然其他的實驗室一直緊跟,但她可以驕傲地說,在這個領域,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她獲得了「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這是對生物學博士生來說最高的獎項。來到瑞典,做完學術報告,她聽到有人說,「原來這是你的工作,我曾讀過這篇文章,但不知道原來你們是來自中國的研究組。」那一刻,她覺得自己距離國家這個宏大的詞語是如此之近。在萬蕊雪看來,新時代的青年都懷有夢想,富有激情,並為之一步步努力。作為青年代表,這次登臺講述自己的經歷,她想要告訴所有青年人,喜歡科研就不要放棄和害怕。當今,不少同齡人把做科研和枯燥、清貧掛鈎。萬蕊雪卻一直在探索未知的世界,知識一步步變得清晰,自己也在一點點向學科的真相逼近。「這個過程的確要經歷無數次的失敗,而且多數的失敗是心理上的。」她說,也因此,她總是第一個看到真相的人,不斷在收穫探索未知的興奮感,「這也是科研人員的初心」。她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投身基礎研究,因為這是國家科技強國的觸發點。「儘管跑道上的選手眾多,但我知道,在科研這場超長的馬拉松裡,真正的對手其實是自己。」在晚會「青年說」環節,萬蕊雪說,「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死磕到底!」

相關焦點

  • 九零後科學家萬蕊雪坦言: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萬蕊雪為清華大學博士後,她曾經說過,青春的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死磕到底。在「新青年,要青春」紀念文藝晚會舞臺上。萬蕊雪曾經表示:「科研很苦但是也很酷。」萬蕊雪僅僅28歲,但已經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她是我們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博士,曾經在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中獲獎。而那一次的獎項中全球僅有四人,這是我們國家首次自己培養的博士榮獲此榮。她每天要和生物的大分子打交道,從事基礎生物學的研究。
  • 90後博士後萬蕊雪:科研這場馬拉松 我會一直跑下去
    做科研就像跑馬拉松,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熱情,跑到最後,對手其實是自己現在的本土科研人才對科研成果有底氣,對科研前景有信心短髮、清瘦,粉色羽絨服、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萬蕊雪沒什麼兩樣。萬蕊雪真的不一樣。
  • 萬蕊雪:90後科學家、癌症挑戰者,對手是自己
    她是我國科研界傳奇人物施一公的出色女弟子。她就是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短髮、清瘦的她背著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她就是一名普通的女大學生。2018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同年,萬蕊雪被《科學》雜誌評為最佳科學家。萬蕊雪火了,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巾幗不讓鬚眉,她在科研方面努力前行,只為中國不被「卡脖子」。她是一個90後女孩,也是一位科學家。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剪接體的結構解析也成為了分子生物學裡最熱門的研究之一。當然,萬蕊雪這個90後女孩能夠取得如此成就,不僅僅是靠著「天賦」,更多的是靠「努力」實現了成為科學家的夢想。當初,她為了能夠留在施一公團隊,從博一開始,就開始「拼命」,每天早8點到實驗室,次日凌晨才離開,高強度的搞研究,至少在實驗室工作14小時以上,幾乎是除了睡覺,日常都在實驗室度過。可以說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數月之後,萬蕊雪越來越優秀。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巾幗不讓鬚眉,她在科研方面努力前行,只為中國不被「卡脖子」。 她是一個90後女孩,也是一位科學家。在2018年,她曾經獲得由《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是當年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優勝者。 她就是萬蕊雪。
  • 90後科學家萬蕊雪: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優勢很大
    但即便如此,在某些領域,比如科研工作中,男女比例不均衡仍是不爭事實。那麼,在科研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她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女性身份的呢?「我覺得,女性在科研工作中有著很大優勢。」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採訪如此表示。在萬蕊雪看來,「女性普遍工作更為細緻,考慮問題也更為周全,而這些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
  • 你嘗試的方式真的是美,萬蕊雪:90後科學家
    她是清華博士後萬蕊雪,中國生物碩士施一公。一身優雅的裝扮,短髮,薄薄的粉色羽絨服,背包——走在清華大學校園裡,天真無邪,儘管與其他學生不同沒什麼,卻散發出青春溢出萬蕊雪。只要你靠近萬蕊雪,你就會發現這個純潔的女孩真的與眾不同,因為她頭上的光環太多,太耀眼了。
  • 施一公弟子、清華90後萬蕊雪談青年學者如何迅速建立影響力
    那麼青年科學家該如何迅速在國際學術圈建立自己的影響力?針對這一問題,施一公弟子、清華大學90後博士後、2018年「青年科學家」得主萬蕊雪在5月24日於上海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上表示,國際知名期刊投稿時間長投稿困難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其本人在發表學術成果的時候也遇到過該問題。
  • 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萬蕊雪:願不斷突破人類認知極限
    青年科學家獎是一項全球範圍的獎項,由《科學》雜誌、美國科學促進會、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發起,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4位在各自領域最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萬蕊雪是90後,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後來師從著名生命科學家施一公。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新聞—科學網
    嬌小的萬蕊雪說話溫柔,笑容甜甜,雖然自稱從小就有一些自卑,但談起自己做科研的初心時卻很堅定。而站在人生拐點需要做出選擇時,她也表現得非常果敢且有主見,重新選擇基礎生物學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後來「鬥膽」給施一公教授寫信的故事更是對她不輕言放棄的最好證明。
  • 青年科研工作者萬蕊雪: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優勢很大
    但即便如此,在某些領域,比如科研工作中,男女比例不均衡仍是不爭事實。那麼,在科研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她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女性身份的呢?  「我覺得,女性在科研工作中有著很大優勢。」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採訪如此表示。在萬蕊雪看來,「女性普遍工作更為細緻,考慮問題也更為周全,而這些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11月23日,《科學》雜誌和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頒發的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揭曉,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成為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勝出者,這是在中國本土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首獲該獎。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第二位:萬蕊雪萬蕊雪是90後,也是施一公教授培養的土生土長的又一位出色的女弟子,她沒有留過洋,本科畢業於並非頂尖之列的中山大學,接到施一公教授本人的電話錄取通知時,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剛到施一公麾下的時候,她也曾感嘆說自己"笨極了",因為施一公的團隊中人人都是學霸,個個都出類拔萃。
  • 學術創新獎|萬蕊雪:享受科研,享受生活
    結束了大學四年的學業,萬蕊雪帶著夢想來到施一公老師實驗室的剪接體相關蛋白結構研究課題組,開始系統的科學邏輯和思維的訓練。       2014年,萬蕊雪進入直博二年級,正趕上冷凍電鏡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結構生物學領域可能因此而發生重大變革。面對重要的研究機遇,導師施一公教授建議她做「剪接體結構與分子機理的研究」,她開始獨自承擔酵母剪接體提取的工作。
  • 萬蕊雪:青年科研者應有雄心壯志去做有創新性的研究
    在論壇上,思客專訪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就什麼是剪接體結構研究、科學研究與諾貝爾獎的關係、當代青年科研人員的壓力等問題展開探討,以下為專訪內容:萬蕊雪接受新華網思客專訪 陳振 攝「剪接體結構研究」是什麼,它能否避免疾病發生?
  • 90後清華直博生3年發5篇《科學》的艱辛與幸福
    90後清華直博生3年發5篇《科學》的艱辛與幸福——訪清華大學2016年特等獎學金獲得者、醫學院2013級直博生萬蕊雪 學生記者 王中興 李紀琛11月18日,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評選結果公示,其中醫學院直博生萬蕊雪在本科畢業後的三年內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5篇文章的成績吸引了大量關注。
  • 萬蕊雪:施一公麾下的清華女神學霸,她和小姐妹跑贏了科研馬拉松
    她是一名超級學霸,一顆閃耀的科技新星,她是中國生物學大咖施一公的得意門生,她就是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短髮、清瘦,粉色羽絨服、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天真無邪、青春靚麗的萬蕊雪和別的學生真沒什麼兩樣。但只要走近萬蕊雪,你就會發現這個清純女生真的不一樣,因為她頭上的光環太多、太耀眼了。
  • 未來女科學家萬蕊雪:生命的奧秘和宇宙的奧秘,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這就是今天的講者萬蕊雪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事情。90後的她已經有眾多「光環」加身——她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與《Cell》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入選中國科協「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是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攻克了結構生物學世界公認的難題
  • 施一公的弟子除了顏寧,別忘了還有這倆,還都是傑出的90後
    關於民族方面的理念,是每個人、個人的理念模式,其實,對於這些科學家,我們不能夠太狹隘地看待他們。顏寧的離去未必就成為美國的嫁衣,這不還經常回來嗎?其實,除了顏寧,施一公的女弟子還有兩位也非常出色,她們便是萬蕊雪和白蕊。
  • 施一公的弟子除了顏寧,別忘了還有這倆,還都是傑出的90後
    關於民族方面的理念,是每個人、個人的理念模式,其實,對於這些科學家,我們不能夠太狹隘地看待他們。顏寧的離去未必就成為美國的嫁衣,這不還經常回來嗎?其實,除了顏寧,施一公的女弟子還有兩位也非常出色,她們便是萬蕊雪和白蕊。為什麼施一公的女弟子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