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嘗試的方式真的是美,萬蕊雪:90後科學家

2021-01-13 小橘日常

她曾經是高校的超級學霸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新星,你一定會想到這是誰?她是清華博士後萬蕊雪,中國生物碩士施一公。

一身優雅的裝扮,短髮,薄薄的粉色羽絨服,背包——走在清華大學校園裡,天真無邪,儘管與其他學生不同沒什麼,卻散發出青春溢出萬蕊雪。

只要你靠近萬蕊雪,你就會發現這個純潔的女孩真的與眾不同,因為她頭上的光環太多,太耀眼了。

他們是清華學霸,超級女神,清華大學研究生特別獎獎學金獲得者,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

萬蕊雪被中國科協「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一名年齡最小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萬蕊雪加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項目。 度則獲得「青年科學家獎「。 同年,萬蕊雪被《科學》雜誌評選為「最佳科學家」。萬蕊雪已成為冉冉升起技術新星。

然而就在6年前,萬蕊雪還是一個迷茫的夢想家和流浪者、前路漫漫,她不知道如何選擇未來的道路;雖然天空美,卻無法打開飛翔的翅膀。

那是23歲的萬蕊雪還是中山大學海洋理學院的大四學生,面對著十字路口的生活。根據法律萬蕊雪畢業後,你可以很容易地參加我們大學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萬蕊雪她知道自己有更高的理想,需要追求更遠大的夢想。

正是在那一年,夏天,萬蕊雪放棄了夏令營狂歡節的機會,開始努力尋找,冷靜地思考未來的方向。

她的愛好是生物學,她渴望成為一名生物學女博士,實現戰勝人類頑疾的夢想。

一位朋友在聊天中得知她的夢想後,她說對她說,既然你如此熱愛生物學,為什麼不去施一公進修呢?

聽了這話,他搖搖頭說:施一公老師是國內生物界的一個大人物,他的研究機構都是國內一流的,想要在生物科學上取得成就的人最好得到施一公老師的指導,但是他能行嗎嗎?她猶豫了一下。

朋友說:你能做到的!

在朋友們的鼓勵下,萬蕊雪鼓起勇氣給施一公老師發了一封電子郵件。郵件發出後,再也沒有禮拜的消息,以為這件事絕對是石沉大海,可能是白費力氣。

就在有一天,萬蕊雪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當她聽到「你好,你是萬蕊雪嗎,我是施一公。」萬蕊雪時,當她聽到「施一公」和三個字她的心跳時,直博是意料之中的。

就這樣,萬蕊雪成了施一公的學生,當他到達清華大學研究所時,他終於插入了飛翔的翅膀,找到了前進方向。

雖然前途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萬蕊雪的前進道路並不如預期的好,施一公教師實驗室是國內一流的實驗室,在國際上中也很有名,能夠到達那裡工作的人不是一個普通人,當獨領風騷的萬蕊雪到達那裡時,白天鵝中的醜小鴨非常愚蠢。

萬蕊雪出生時是一個放棄的不願女孩,她虛弱的外表隱藏著堅強的心。

俗話說:蠢鳥先飛。

萬蕊雪每天早起,在黎明到達研究室,帶著星星離開。當每個人都是

當他在研究所學習和工作時,他沒有忘記跑步,他在段時間裡瘦了10多公斤。

看到女兒的照片,萬蕊雪媽媽痛苦地哭泣,卻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是一種收穫滿足後發自內心的微笑。

對於表現萬蕊雪的勤奮和努力,真的沒有合適的詞來形容,我們只能用一句俗話:功夫回報有心人,而有志者,有辦法。

在《科學》和上發表了兩篇文章關於生命大分子拼接體結構的文章,這是關於世界剪接體高解析度結構的首次報導。作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她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6篇文章(現在總數是7篇)。每一篇文章都引起轟動,震驚了整個生物學學術界,並得到了不斷的好評。在《Cell》雜誌上,萬蕊雪還拿了兩篇文章。

概念是什麼?

只要你能得到一個,他可以肯定的是高校像985和211一樣會給你溫暖的雙手,讓你成為一名教授。

對於萬蕊雪的研究成果,連2009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來自哈佛醫學院的Jack肖斯德克表示讚賞

然而萬蕊雪論文的出版也充滿曲折,編輯器返回了萬蕊雪的第一篇文章論文,編輯只看了作者的簡歷,沒有看連的內容,因為萬蕊雪沒有留學,你對被編輯稱為「土包子「,這樣一個沒有留洋經歷土生土長的中國女學生能對這種「神仙課題」有何看法?直到編輯收到萬蕊雪的第二封電子郵件,他才隨便看了一眼,他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

你想跑,想跳,想吃飯,都有一個名字

此外,重大疾病的治療,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需要他們的研究,你不注意嗎?

談了很久,你一定會想到萬蕊雪的研究領域和成果和我們的生活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我們每天吃飯、唱歌、跳舞,這與萬蕊雪的研究有關,因為這在他們的學術領域被稱為

只有了解細胞內生命現象的本質,找到其內在規律,才能深入了解其發病機理,找到臨床治療方法

因此萬蕊雪的研究和發現將引起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轟動和關注。

花和榮譽緊隨其後,萬蕊雪成為網紅,成為網民追捧的對象,大家都叫她科技女神學霸和智慧。

面對

萬蕊雪在微博上的個人籤名是

她的目標是從事基礎研究,因為

夢想和現實之間有很長的距離,如果你想把你的夢想變成現實,你別無選擇,只有腳踏實地。成功之花只因盛開時的光彩而受人敬仰,但剛開始時,他的花蕾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水和犧牲的鮮血。

這就是萬蕊雪總是用汗水和智慧澆灌他的理想花朵。

基礎研究和所有科學研究一樣,

科學不能有一點虛假,這三姐妹顏寧、萬蕊雪和白蕊各有長處,如果我們可以說他們從小就對科學和工程感興趣,那麼我們只能對專注力感興趣。事實上科學對孩子們來說很無聊,如果你沒有遇到一個有耐心並且知道如何激發學生興趣的好老師,這會使孩子們變得無聊。

數學是科學的入門,作為世界物理範疇的楊振寧教授,他也是一位統計數學碩士,他高度讚揚了他童年的數學恩師-劉薰宇老先生。

當他回憶起劉老先生時,他曾對小學生說:「數學家劉薰宇先生寫過很多通俗易懂和非常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當年小時候也是拜讀了他一本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明白了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正是這位劉薰宇先生對數學產生了興趣,為未來的諾獎獲獎者楊振寧編寫了一套《劉薰宇數學三書》,顧名思義,其中包括三本。

一個是《馬先生談算學》

在這本書中,劉薰被稱為「馬先生」,他向小學生解釋了100多個有趣的算術問題,主要內容是如何用圖解法解決四個算術問題。他對小學生有很大的啟發。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

看,還是有意思的,這本書是關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萬物皆數學」,數學知識無所不在,劉薰宇很聰明地用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的世界告訴數學,這是最快、最靈活的教學方法。

第三個是《數學的園地》

本書有一定難度,主要內容是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全集的概念及其運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這是只有中學及以上的人才接觸到的知識,一些精力充沛的小學生可能會嘗試,也可能會有點困難,但畢竟在前兩本書的測試之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挑戰自己,實踐證明,高級小學生可以單獨探索看懂的一部分。

像任何一門學科一樣,數學是對最終分析的興趣,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無根的水。他沒有味道。有興趣學習,解決水的問題,那是幸福的。事實上他們可以引起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

只要你讀了這三本書,你就能得到相當驚人的結果。

你可以考慮給你的孩子看這本啟發楊振寧的數學啟蒙書。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顏寧,萬蕊雪,白蕊?一定要培養對小傢伙的直接興趣,尤其是數學。

俗話說,付出和獎勵是成正比,只要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也許下一代顏寧,萬蕊雪,還有白睿都會出現在你的家庭中。

單擊下面的產品卡將《劉薰宇數學三書》帶給您的孩子:

相關焦點

  • 90後科學家萬蕊雪: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那也是真的酷!」站在「新青年 耀青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的舞臺上,萬蕊雪這樣說。萬蕊雪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是位年僅28歲的女生。她同時也是「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全球四位獲獎人之一,這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首次獲此殊榮。她從事的是基礎生物學研究,每天要和生物大分子打交道。
  • 你努力的樣子真美!萬蕊雪:90後科學家、癌症挑戰者,對手是自己
    她就是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短髮、清瘦的她背著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她就是一名普通的女大學生。可當你走近她,你就會發現這個女孩真的與眾不同,因為在她頭上的光環實在是太多了,太耀眼了。2016年,萬蕊雪入選了全國僅5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學生中唯一的博士生。2018年,萬蕊雪加入了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項目。
  • 90後博士後萬蕊雪:科研這場馬拉松 我會一直跑下去
    做科研就像跑馬拉松,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熱情,跑到最後,對手其實是自己現在的本土科研人才對科研成果有底氣,對科研前景有信心短髮、清瘦,粉色羽絨服、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萬蕊雪沒什麼兩樣。萬蕊雪真的不一樣。
  • 施一公弟子、清華90後萬蕊雪談青年學者如何迅速建立影響力
    那麼青年科學家該如何迅速在國際學術圈建立自己的影響力?針對這一問題,施一公弟子、清華大學90後博士後、2018年「青年科學家」得主萬蕊雪在5月24日於上海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上表示,國際知名期刊投稿時間長投稿困難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其本人在發表學術成果的時候也遇到過該問題。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她是一個90後女孩,也是一位科學家。在2018年,她曾經獲得由《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是當年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優勝者。的確兩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中國科學家,而且作為「師姐」的顏寧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績,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兩人的優秀有著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如今的顏寧前往美國執教,而萬蕊雪卻堅持在國內發展。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她是一個90後女孩,也是一位科學家。在2018年,她曾經獲得由《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是當年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優勝者。 她就是萬蕊雪。
  • 90後科學家萬蕊雪: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優勢很大
    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採訪如此表示。在萬蕊雪看來,「女性普遍工作更為細緻,考慮問題也更為周全,而這些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隨著學科內外合作、交流變得越來越多,如何讓更多的同行以及非同行以及公眾,去理解這些基礎科學研究也越來越重要。」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11月23日,《科學》雜誌和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頒發的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揭曉,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成為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勝出者,這是在中國本土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首獲該獎。
  • 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萬蕊雪:願不斷突破人類認知極限
    瑞典當地時間12月13日晚上,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頒獎,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勝出。青年科學家獎是一項全球範圍的獎項,由《科學》雜誌、美國科學促進會、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發起,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4位在各自領域最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萬蕊雪是90後,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後來師從著名生命科學家施一公。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新聞—科學網
    萬蕊雪是近兩年來清華大學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主要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發表於Science,兩篇發表於Cell )。 2016年,還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萬蕊雪曾入選中國科協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 九零後科學家萬蕊雪坦言: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萬蕊雪為清華大學博士後,她曾經說過,青春的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死磕到底。在「新青年,要青春」紀念文藝晚會舞臺上。萬蕊雪曾經表示:「科研很苦但是也很酷。」萬蕊雪僅僅28歲,但已經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她是我們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博士,曾經在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中獲獎。而那一次的獎項中全球僅有四人,這是我們國家首次自己培養的博士榮獲此榮。她每天要和生物的大分子打交道,從事基礎生物學的研究。
  • 90後清華直博生3年發5篇《科學》的艱辛與幸福
    90後清華直博生3年發5篇《科學》的艱辛與幸福——訪清華大學2016年特等獎學金獲得者、醫學院2013級直博生萬蕊雪 學生記者 王中興 李紀琛11月18日,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評選結果公示,其中醫學院直博生萬蕊雪在本科畢業後的三年內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5篇文章的成績吸引了大量關注。
  • 萬蕊雪:青年科研者應有雄心壯志去做有創新性的研究
    在論壇上,思客專訪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就什麼是剪接體結構研究、科學研究與諾貝爾獎的關係、當代青年科研人員的壓力等問題展開探討,以下為專訪內容:萬蕊雪接受新華網思客專訪 陳振 攝「剪接體結構研究」是什麼,它能否避免疾病發生?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但讓施一公名揚江湖的,不止是上述的那些名頭,而是施一公創辦了自己的"黃埔軍校"——西湖大學,一條科學家生產線。按照在清華的經驗,一切順利的話,在這條剛剛啟動的科學家生產線上將會學霸雲集、人才濟濟,無論你是什麼材料,都能在這裡實現鳳凰涅槃,振翅高飛,實現自己的理想。
  • 萬蕊雪:加深RNA剪接過程理解 助力遺傳疾病治療
    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  新華網上海5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主題分享中表示,加深對RNA剪接分子生物學事件的理解,有助於探索治療一些遺傳性疾病。  萬蕊雪介紹說,在生命科學領域,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遺傳物質如何經過中間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成為可以執行生命的蛋白質。這個過程就叫基因表達,它是所有生命的基礎。
  • 學術創新獎|萬蕊雪:享受科研,享受生活
    結束了大學四年的學業,萬蕊雪帶著夢想來到施一公老師實驗室的剪接體相關蛋白結構研究課題組,開始系統的科學邏輯和思維的訓練。       2014年,萬蕊雪進入直博二年級,正趕上冷凍電鏡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結構生物學領域可能因此而發生重大變革。面對重要的研究機遇,導師施一公教授建議她做「剪接體結構與分子機理的研究」,她開始獨自承擔酵母剪接體提取的工作。
  • 未來女科學家萬蕊雪:生命的奧秘和宇宙的奧秘,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今天告訴你,你要跑,要跳,要吃飯,都與一個名叫「生物學中心法則」的東西有關,你會不會在意呢?再進一步,治療重大疾病,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少不了他們的研究,你會不會更重視呢?這就是今天的講者萬蕊雪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事情。
  • 青年科研工作者萬蕊雪: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優勢很大
    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採訪如此表示。在萬蕊雪看來,「女性普遍工作更為細緻,考慮問題也更為周全,而這些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  「隨著學科內外合作、交流變得越來越多,如何讓更多的同行以及非同行以及公眾,去理解這些基礎科學研究也越來越重要。」
  • 施一公團隊90後直博生3年發5篇Science的艱辛與幸福 | 專訪特獎...
    年後,她摩拳擦掌,開始最為自信的樣品純化工作。憑藉之前對蛋白純化的熟練掌握,她敏銳地發現提純時間對樣品質量的關鍵影響,因此省略了一個既耗時、又帶來樣品降解和解聚的風險的步驟,從而突破了樣品製備的技術瓶頸。2015年3月,萬蕊雪拿到了性質良好、均一性良好的酵母剪接體樣品,這是一個重大突破。當師兄告訴她,這一樣品已經算到近原子解析度時,萬蕊雪激動得一整夜睡不著覺。
  • 施一公的弟子除了顏寧,別忘了還有這倆,還都是傑出的90後
    之後,她到了清華大學任教後,再之後又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還成為美國外籍終身院士。關於民族方面的理念,是每個人、個人的理念模式,其實,對於這些科學家,我們不能夠太狹隘地看待他們。顏寧的離去未必就成為美國的嫁衣,這不還經常回來嗎?其實,除了顏寧,施一公的女弟子還有兩位也非常出色,她們便是萬蕊雪和白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