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後科學家萬蕊雪坦言: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2020-12-05 淘淘媽育兒說

萬蕊雪為清華大學博士後,她曾經說過,青春的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死磕到底。

在「新青年,要青春」紀念文藝晚會舞臺上。萬蕊雪曾經表示:「科研很苦但是也很酷。」

萬蕊雪僅僅28歲,但已經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她是我們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博士,曾經在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中獲獎。而那一次的獎項中全球僅有四人,這是我們國家首次自己培養的博士榮獲此榮。

她每天要和生物的大分子打交道,從事基礎生物學的研究。實驗室「風一樣」的節奏讓她很是不適應,雖然她是九零後年輕的科學家,但是進入導師施一公教授的實驗室還她是覺得自己太笨了。

在科研中她和她的團隊每隔三個小時僅有五分鐘的時間可以去廁所或者喝水。在實驗室裡每天要24小時輪流值班,一天記錄近二百次,每半分鐘便要記錄一次數據。

萬蕊雪在博士二年級時接觸了結構生物領域的最難課題剪接體。那時她年僅24歲,近原子解析度剪接體的精細結構沒有人能夠看得見,全世界公認這是不可能完成的難題,而她卻要與全球的頂級科研實驗室進行比較。

那時候的還她沒有太多的實驗經驗,而此時實驗室也面臨著改革一次一次的遇到困難,但或許是因為她年紀小,並不知道怕。探索總是未知的,身邊的人沒有人可以提供幫助與指導。因為具體的細節,也沒有人知道該怎樣做。而她在某一個小小的實驗上,就會失敗六次。

在2015年的時候,萬蕊雪和她的團隊發表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解析度簡體結構」。在這個難以攻克的領域當中,中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在這時,還有其他實驗等待著她,她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科學實驗當中。而她也獲得了生物學博士的最高獎項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有一次她在瑞典做學術報告,在報告結束時有人對她說:「原來這是你的工作,我曾經讀過這篇文章,但是我不知道這是來自中國研究組的文章。」那一刻,她既驕傲又自豪,她第一次覺得與國家這個宏大的詞語這麼近。

萬蕊雪認為,在新時代的年輕人當中,每個人都懷有自己的夢想,並且為之付出努力,帶著滿腔熱血去工作。而作為青年代表的她登在了舞臺上,將自己的經歷講述給所有人聽。她想告訴所有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害怕,也不要放棄。

科研總是和枯燥、清貧分不開而萬蕊雪卻一直全身心投入在科學研究裡。她在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這使科學研究的知識也變得更加清晰,而她自己也逐漸的走向了科學的真相。

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總是要經歷無數的失敗與挑戰,而大多數失敗全部都源自於人的心理。她總是那個第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她有著源源不斷的興奮感,這也是科研人員的工作初心。基礎研究是科技強國的出發點,她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參與於此,為國家做一些貢獻。

她曾經在青年說的環節上這樣是有說道:「儘管跑道上的選手眾多,但是我知道在這科研的長跑中,真正的對手只有自己。我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選,只能死磕到底。」

相關焦點

  • 90後科學家萬蕊雪:科研的馬拉松裡,對手是自己
    湖南衛視供圖中青在線長沙5月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景爍)「要說科研苦不苦?苦。可是科研酷不酷?那也是真的酷!」站在「新青年 耀青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的舞臺上,萬蕊雪這樣說。萬蕊雪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是位年僅28歲的女生。她同時也是「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全球四位獲獎人之一,這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首次獲此殊榮。
  • 90後博士後萬蕊雪:科研這場馬拉松 我會一直跑下去
    做科研就像跑馬拉松,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熱情,跑到最後,對手其實是自己現在的本土科研人才對科研成果有底氣,對科研前景有信心短髮、清瘦,粉色羽絨服、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萬蕊雪沒什麼兩樣。萬蕊雪真的不一樣。
  • 萬蕊雪:90後科學家、癌症挑戰者,對手是自己
    她是我國科研界傳奇人物施一公的出色女弟子。她就是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短髮、清瘦的她背著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她就是一名普通的女大學生。2016年,萬蕊雪入選了全國僅5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學生中唯一的博士生。2018年,萬蕊雪加入了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項目。
  • 90後科學家萬蕊雪: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優勢很大
    但即便如此,在某些領域,比如科研工作中,男女比例不均衡仍是不爭事實。那麼,在科研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她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女性身份的呢?「我覺得,女性在科研工作中有著很大優勢。」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採訪如此表示。在萬蕊雪看來,「女性普遍工作更為細緻,考慮問題也更為周全,而這些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
  • 青年科研工作者萬蕊雪: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優勢很大
    但即便如此,在某些領域,比如科研工作中,男女比例不均衡仍是不爭事實。那麼,在科研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她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女性身份的呢?  「我覺得,女性在科研工作中有著很大優勢。」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採訪如此表示。在萬蕊雪看來,「女性普遍工作更為細緻,考慮問題也更為周全,而這些特質對於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新聞—科學網
    萬蕊雪是近兩年來清華大學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主要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發表於Science,兩篇發表於Cell )。 2016年,還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萬蕊雪曾入選中國科協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 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萬蕊雪:願不斷突破人類認知極限
    瑞典當地時間12月13日晚上,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頒獎,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勝出。在博士二年級時,萬蕊雪被施一公委以重任,開始和同學一起向結構生物學領域最難的課題之一剪接體發起「進攻」。這是在中國本土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首獲該獎。中國教育報記者連線在瑞典出席頒獎活動的萬蕊雪,跟這位還不足28歲的科學家就科研進行了對話。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剪接體的結構解析也成為了分子生物學裡最熱門的研究之一。如今,西方國家對中國科研領域「卡脖子」,企圖要阻礙中國科研的崛起。但是中國人絕不會就此被「紙老虎」嚇到。令我們欣慰的是萬蕊雪是中國本土培養的博士,也曾是著名院士施一公的學生。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巾幗不讓鬚眉,她在科研方面努力前行,只為中國不被「卡脖子」。 她是一個90後女孩,也是一位科學家。在2018年,她曾經獲得由《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是當年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優勝者。 她就是萬蕊雪。
  • 你嘗試的方式真的是美,萬蕊雪:90後科學家
    她是清華博士後萬蕊雪,中國生物碩士施一公。一身優雅的裝扮,短髮,薄薄的粉色羽絨服,背包——走在清華大學校園裡,天真無邪,儘管與其他學生不同沒什麼,卻散發出青春溢出萬蕊雪。只要你靠近萬蕊雪,你就會發現這個純潔的女孩真的與眾不同,因為她頭上的光環太多,太耀眼了。
  • 學術創新獎|萬蕊雪:享受科研,享受生活
    結束了大學四年的學業,萬蕊雪帶著夢想來到施一公老師實驗室的剪接體相關蛋白結構研究課題組,開始系統的科學邏輯和思維的訓練。       2014年,萬蕊雪進入直博二年級,正趕上冷凍電鏡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結構生物學領域可能因此而發生重大變革。面對重要的研究機遇,導師施一公教授建議她做「剪接體結構與分子機理的研究」,她開始獨自承擔酵母剪接體提取的工作。
  • 施一公弟子、清華90後萬蕊雪談青年學者如何迅速建立影響力
    那麼青年科學家該如何迅速在國際學術圈建立自己的影響力?針對這一問題,施一公弟子、清華大學90後博士後、2018年「青年科學家」得主萬蕊雪在5月24日於上海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上表示,國際知名期刊投稿時間長投稿困難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其本人在發表學術成果的時候也遇到過該問題。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11月23日,《科學》雜誌和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頒發的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揭曉,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成為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勝出者,這是在中國本土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首獲該獎。
  • 萬蕊雪:青年科研者應有雄心壯志去做有創新性的研究
    在論壇上,思客專訪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就什麼是剪接體結構研究、科學研究與諾貝爾獎的關係、當代青年科研人員的壓力等問題展開探討,以下為專訪內容:萬蕊雪接受新華網思客專訪 陳振 攝「剪接體結構研究」是什麼,它能否避免疾病發生?
  • 萬蕊雪:施一公麾下的清華女神學霸,她和小姐妹跑贏了科研馬拉松
    她是一名超級學霸,一顆閃耀的科技新星,她是中國生物學大咖施一公的得意門生,她就是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短髮、清瘦,粉色羽絨服、雙肩背包——走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天真無邪、青春靚麗的萬蕊雪和別的學生真沒什麼兩樣。但只要走近萬蕊雪,你就會發現這個清純女生真的不一樣,因為她頭上的光環太多、太耀眼了。
  • 未來女科學家萬蕊雪:生命的奧秘和宇宙的奧秘,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這就是今天的講者萬蕊雪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事情。萬蕊雪清華大學博士後2018年「青年科學家獎」得主我從中學開始就喜歡生物學,本科被錄取的專業是海洋生物學。但我自始至終還是希望能夠從事基礎研究。博士生二年級我開始做剪接體相關的課題,那時候自己也沒多想,就想做就做唄。但是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幾乎沒什麼進展,很多實驗反反覆覆地做,覺得它成功了,但又找不到檢驗的方法,進退兩難,非常糾結和痛苦。當時只能用「反正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來安慰自己。
  • 萬蕊雪:加深RNA剪接過程理解 助力遺傳疾病治療
    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  新華網上海5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萬蕊雪在主題分享中表示,加深對RNA剪接分子生物學事件的理解,有助於探索治療一些遺傳性疾病。  萬蕊雪介紹說,在生命科學領域,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遺傳物質如何經過中間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成為可以執行生命的蛋白質。這個過程就叫基因表達,它是所有生命的基礎。
  • 清華美女學霸萬蕊雪,師從施一公,如今是網友眼中的偶像女神
    未來女科學家計劃」五位入選者之一、直博三年手握6篇一作Science……等等榮譽,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個頂個的厲害!,決定去清華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於是她給施一公教授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一周過去了,沒有回聲,於是她又給教授發了一封郵件,本以為這次會和上次一樣沒有聲響,誰知道,有一天,突然接到一個北京來的電話,裡面的人說:「你好,我是施一公,我看了你給我發的郵件,歡迎你來我的實驗室」,就在意外和驚喜之中,萬蕊雪前往北京清華
  • 她是施一公的「女徒弟」,曾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請悉知!
    而在他的「女徒弟」中,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萬蕊雪,她算是比較優秀的了!她因出色的能力還被入選了全國僅5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當中!大學那會的萬蕊雪就有著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從事生物方面的科研事業!但萬蕊雪心裡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留下來,好好努力!為此她不惜每天在實驗室待上14個小時以上,這一點兒也不誇張!而通過她的努力,最終也是留在了團隊裡!
  • 「未來科學家」萬蕊雪:曾經並非「最優秀」,未來定是「最耀眼」
    萬蕊雪可謂是名師之下的高徒,她是施一公的門生,更是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人才。然而,在科研之初,萬蕊雪卻覺得自己「笨到家了」。而施一公院士在組建團隊,也並沒有選擇曾經「最優秀的」學子,從曾經的柴正杰以及萬蕊雪都看得出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