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的海豚」 國產直-9型直升機發展歷程(圖)

2020-12-07 搜狐網




  2002年珠海航展中國館二集團展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架武裝直升機,墨綠和淺黃色相間的迷彩機身在燈光的映襯下透露出威嚴和殺機,這就是直9武裝型直升機。而在展館的另一角,一架裝飾豪華的民用直升機同樣吸引著大量觀眾,真皮沙發、玻璃化的駕駛艙顯現出貴族雍容的氣息,這就是直9家族的又一兄弟海豹H425直升機。從80年代初我國引進直9直升機以來,哈爾濱飛機工業公司和協作單位經過不懈的努力,使直9衍生出一個龐大的家族,成為國產直升機目前最先進、品種最多的機種。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引進和發展歷程。

  直9的引進

  1979年,我國原有的直5直升機由於性能落後而停產,直升機處於後繼無機的狀況。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航空工業與總參裝備部共同組成直升機考察組先後到美國、法國和加拿大考察3周有關直升機及其發動機的生產現狀、技術水平和銷售情況,並選定美國貝爾公司的貝爾212/412與法國宇航公司的SA365N/N1「海豚」為重點考察對象。經過多方對比,後者具有技術比較先進、合同條件比較合理、價格相對便宜等優勢,經部黨組審定後上報國務院批准,引進法宇航公司的「海豚」直升機及透傅梅卡公司的發動機,並責成中航技公司與法國上述兩公司籤訂轉讓生產許可權合同和生產合同。此後,中航技又與法國有關機載設備公司分別籤訂了自動駕駛儀等六項關鍵機載設備的轉讓生產許可權合同和生產合同。接著,部決定直升機機身、旋翼等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生產並負責總裝和試飛,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負責主、尾減速器,保定螺旋槳製造廠負責主、尾槳轂,發動機由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負責,燃油調節器由北京長空機械公司負責,減速器和發動機部分關鍵齒輪由中南傳動機械廠負責。引進的六項關鍵機載設備也由蘭州飛控儀器總廠等有關廠分工負責。

  「海豚」直升機具備國際先進水平,飛行性能好,結構重量輕,有效載荷大,可靠性高,壽命長,維護方便。複合材料的覆蓋面積佔全機的80%以上。動力裝置為兩臺520千瓦的渦輪軸發動機,體積小,重量輕,轉速高,耗油低,性能好。而我方工廠的生產技術基礎處於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先進的產品和落後的手段在哈飛形成強烈的對比。哈飛承擔很大風險,利用貸款和自籌資金進行比較全面的技術改造,使其在一些主要專業上具備了生產80年代先進航空產品的能力和手段,為直9生產和國產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直9的國產化

  引進直9的目的就是為了吸收消化進而掌握國際80年代的直升機製造的先進技術、先進材料,使產品實現國產化。早在1982年中法合作生產的時候,我國便同步開始了直9國產化工作。經過國家組織的直9研製總方案討論會確定,國產化研製方案原則是:其戰術技術指標原則上符合法國標準,先進行50架的機構內技術鑑定,在此基礎上進行成件國產化,成熟一項鑑定一項,見效一項,合格後即可裝機交付,完成國產化後進行綜合試飛考核鑑定;國產化投資方向主要是原材料、鍛鑄件毛坯試製、第三方專利和測繪件、標準件研製、選裝設備研製、機載設備研製以及試驗、試飛、考核鑑定等。由此可見,國產化的更深遠的意義在於通過國產化推動我國航空技術,特別是直升機技術的發展。

  通過哈飛和其他協作廠、研究所的不懈努力,全機共研製金屬材料53個牌號、非金屬材料96個牌號、鍛鑄毛坯80餘種、機載設備和成附件547項。發動機國產化率按照價格計算達到98%,率先於1990年6月完成1000小時考核試車。直9直升機的國產化率按價格計為93.6%,於1992年12月完成鑑定。各項性能達到或超過「海豚」直升機的指標,只是空機重略有增加。於1993年開始批量生產,1994年開始交付使用。

  直9的成功引進和國產化,不僅解決了我國直升機後繼無機的問題,同時使我國的生產技術達到了80年代的先進水平;研製成功了一批先進的原材料和成品;通過消化吸收,掌握了一套先進的設計技術和實驗方法,從而為直9衍生系列和其它新型號的直升機研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直9的發展

  直9直升機作為一種4噸級的直升機在國內具有較大的需求,哈爾濱飛機公司因應市場形勢,根據客戶的需要和自身對市場的調研和判斷,在直9直升機的基礎上發展出多種衍生型直升機。

  直9系列軍用直升機是哈爾濱飛機公司在國產化直9的基礎上加裝武器系統研製成功的國產軍用裝備,其中包括直9武裝型、偵察校射型和艦載型直升機等多種型號。8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新兵種--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立,組建這支部隊需要大量的武裝直升機,這就要求我們航空工業在很短的時間內提供一種實用的、性能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接受了研製直9武裝直升機的歷史重任。配合直9武裝直升機研製的,還有飛彈、光學儀器,以及各類火控武器等方面的研究所與生產廠家,共十幾個協作單位。

  1989年11月12日上午,直9武裝直升機在機場首次進行了無控飛彈發射。

  1989年11月28日,直9武裝直升機第一次升空發射飛彈試驗。

  1989年12月9日,直9武裝直升機首次飛彈打靶試驗。

  科技工作者和試飛員以高標難,嚴要求、又精益求精地對直9武裝直升機進行了幾年的試驗與試飛,並不斷改進和完善.使直九武裝直升機的各項性能、技術指標與參數.均達到了國家和部隊有關部門制定的技術標準與規範要求,終於結束了我國沒有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幾年之後,一批批國產直9武裝直升機騰空而起.成為我國陸軍航空兵一支威武雄壯的藍天雛鷹。同時,直9系列軍用直升機也已經成為中國陸軍航空兵主力機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的主要裝備。在香港回歸和國慶50周年閱兵等歷史時刻揚了國威、壯了軍威。

  在民用直升機方面,哈飛也正在發展直9H系列直升機。第一步——研製H410A:在直9A基礎上,更換大功率發動機,發動機最大起飛功率從526KW提高到626KW,2001年已完成取證。第二步——研製H425:在H410A基礎上,改進旋翼系統、航電系統、結構及內設,燃油系統進行抗墜毀設計,整體水平達到世界20世紀90年代水平,此機型已立項,正在研製中,這次航展期間展出的演示座艙就是這種型號。第三步——研製H450:在H425基礎上,改進旋翼、傳動、操縱系統,改進涵道尾槳,使商載提高200KG,現處於方案論證階段。

  彈指一揮間,直9直升機從引進到現在已經走過了20年,經歷了引進、國產化和全面發展的歷程,我想在國家統一部署和規劃下,通過航空工業廣大科技科技者的不懈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直9的明天會更加燦爛。(千龍軍事特約評論作者:沙龍)


相關焦點

  • 40年前師承法國,國產第一款現代化直升機,過氣網紅哈爾濱直9
    其中直-8直升機發展自法國SA321直升機(「超黃蜂」直升機),這是一款13噸級多用途直升機,直-9直升機發展自法國AS365直升機(海豚直升機),這是一款5噸級的通用直升機。可以說我國航空工業在研製生產新一代直升機過程中,得到了法國方面的全力技術支持。
  • 中國直升機發展從引進開始,國產渦軸發動機雖然可用但性能仍不足
    中國直升機從引進開始中國最初的直升機是從蘇聯引進的米-4所仿製的直-5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又從蘇聯引進了米-6和米-8直升機。而且,從80年代開始又借著國際關係好轉,從西方引進了多種中、輕型直升機成品。
  • 直-20化身「武直」,運兵員打坦克兩不誤
    所以,MH-60系列直升機不僅要在短翼上加掛副油箱,還要裝備一定的機載武器以滿足空地支援任務的要求。由於美國陸海空三軍都有特種作戰任務的需求,MH-60系列直升機也發展出了適用於不同軍種的型號,包括陸軍型MH-60A/K/L/M、空軍型MH-60G以及海軍型MH-60S/R。
  • 國產無人直升機AR-500C創飛行海拔新紀錄
    9月27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首次高原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該型無人直升機已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 美軍最新渦軸發動機可使直升機航程翻倍,直20還未服役就已落後
    目前壓縮機、燃燒室和渦輪機部件的測試正在不同實驗室進行,子系統試驗完成之後即將進入工程與製造發展階段。■換裝T901發動機前後「黑鷹」和「阿帕奇」直升機的性能指標對比圖,T901渦軸發動機可使「黑鷹」直升機載重增加150%的同時航程增加161%旨在打造「飛行陸軍」的美國陸軍對旋翼機的航程和載重能力要求極高,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就是因為載重和航程指標無法滿足美國陸軍需求而被放棄,貝爾公司為美國陸軍研發的V-280「勇士」傾轉旋翼機目前正在進行地面測試,V-280的載重
  • 國產直升機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助直-20飛向高原
    但在高原地區卻很難飛行,因此高原地區的任務,直升機就完成不了。對此,我國在直升機發動機這方面不斷研發。做到擁有自己的「爭氣機」。近日,央視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顯示,我國的直-20在高原上能夠順利飛行,並且沒有任何異常反應,經過了嚴寒地區的考驗,這表示國產直升機發動機上取得重大突破,也就意味著在直升機領域的「爭氣機」誕生了。
  • 中國造不出重型直升機的最大能力缺陷在哪?不是發動機,是變速箱
    圖:CH-53K直升機減速器,代表人類重型直升機的最尖端核心技術直升機是旋翼飛行器,它上方直徑巨大的槳葉,其實就相當於飛機的機翼。由於原理上阻力就特別大,直升機是飛不快的;絕大多數傳統直升機的最高速度,都在350-360公裡/小時以下。因此和戰鬥機不一樣,直升機的機身氣動外形對飛行性能的影響程度小得多。發動機、減速器、旋翼的三者組合,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直升機的飛行性能。
  • 今年首批國產空客H135型直升機下線
    今年首批國產空客H135型直升機下線本報電 10月21日,由空客直升機(青島)有限公司生產的4架H135型直升機在青島試飛成功後下線,將於近期交付使用方。空客直升機(青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大欣介紹說,空客青島H135型直升機總裝線項目是空客直升機在中國設立的首條H135直升機總裝生產線,設計產能為每年36架。
  • 通航人看《直升機小紅》:這本兒童繪本帶你進入真實的通航世界
    1.直升機一覽(1)「小紅」——「海豚」系列直升機「AS 365「海豚」(英語:Eurocopter AS 365 Dolphin)是法國國營航宇工業公司在70年代至80年代發展研製的一種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
  • 直20將有神秘技能助其上軍艦反潛,這四國潛艇的好日子到頭
    近日,直-20上高原的測試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動作背後或許預示研發工作告一段落,測試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中。我國國產直升機陣容中10噸級直升機這一缺口,也即將補上。看到直-20,人們第一感覺肯定是和「黑鷹」比較像。然而,中國直升機工業與俄羅斯及歐洲的關係密切,已有多個授權或合作研發的計劃,為何要去「參考」沒有合作關係的美國直升機呢?
  • 航空發動機傳來喜訊後直-20首度官宣!網友:實力已超俄羅斯!
    而在直升機方面,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空軍的一項較大短板,我國國內此前還不能製造出高質量、性能佳的直升機,而由於技術性封鎖,向購買國外先進的直升機有困難重重,所以我國在武裝直升機發展以及裝備上一直都靠自己的努力研發。
  • 港媒:解放軍狙擊手神勇 國產槍百步穿楊無壓力
    圖為狙擊手瞄準目標。中新社發 王曦 攝香港《大公報》2月9日文章,原題:解讀中國解放軍狙擊手的神勇狙擊手訓練務求能以偽裝術來隱藏自己、追蹤和觀察敵軍,精確的槍法更是必需的,他們最少每星期要練習射擊幾千次,目標物包括靜止和移動兩種。「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是對狙擊手的生動寫照。
  • 高原首飛的國產無人直升機AR-500C有哪些亮點?
    9月28日,天津保稅區企業——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試飛團隊圓滿完成各項試飛任務並創下新紀錄。由該所研製的AR-500C無人直升機在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成功開展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的全疆域飛行能力。
  • AR-500C成功首飛高原 創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
    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首次高原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該型無人直升機已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人民視覺2020年9月27日,四川甘孜,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首次高原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該型無人直升機已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 直-20飛越布達拉宮,駕駛艙現神秘第4人,佔住C位明顯不是機槍手
    這兩天轟-20隨著空軍宣傳片再一次引發了輿論的關注,其實轟-20再度爆紅也體現了全體中國人對解放軍"20時代"的期盼,而就在轟-20爆紅網絡的同時,同為20時代的另一位"前網紅"直-20卻悄悄幹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近日央視報導稱,西藏軍區的國產直-20直升機新年伊始舉行大規模訓練,並且以編隊形式飛過著名的拉薩布達拉宮
  • 075型兩棲艦下水只是開始 中國兩棲艦隊還缺高性能直升機
    在解決有無後,目前075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都是次要矛盾造好軍艦隻是個開始4月22日,海軍節前夕,我國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下午1點左右在滬東中華造船廠下水。和去年9月份國慶前夕高調下水的一號艦相比,本次075下水倒是和055型的後續艦一樣「波瀾不驚」,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公開報導,也沒有過分的保密。
  • 曝光一武器,國產黑鷹上艦,防禦圈擴大100千米
    圖為055搭載直20直升機效果圖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626期】近日,上海江南造船廠的一次頒獎儀式,曝光了中國055驅逐艦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型號,在直升機甲板上的機型,很明顯是中國正在研製的直20通用直升機。
  • 國產民用直升機飛越8000米高度 創造新紀錄(圖)
    中廣網9月6日消息 (記者 費磊) 2日下午,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主研製的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在青海共和機場成功飛越海拔8000米的高度,創造了國產直升機高原試飛最高升限的嶄新紀錄。
  • 中俄合作5000KW渦軸發動機,國產重型直升機迎春天,戰略價值高
    全球局勢動蕩,為未來打算,我國急需一款可靠的國產重型直升機,但我國渦軸發動機相比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雖然烏克蘭的al136t可解中國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自己的。現在我國和俄羅斯啟動合作項目專攻5000KW渦軸發動機,這一發動機的戰略價值高,國產重型直升機將迎來春天。
  • 武直-10直升機,代號霹靂火,其未來的地位將不可替代
    武裝直升機上並沒有使用加拿大的普惠PT-6C-67C發動機,而是更換為國產的渦軸-9發動機,渦軸-9一開始的功率不夠高,只有985KW左右,無法支持直-10繼續使用高端配置,於是無奈,只能把機炮降低為23毫米,在重點部位防備12.7毫米口徑武器,並且取消了大型光電轉塔,改為普通的光電球,探測和瞄準能力都不如此前的設備,還拆除了一些雷達告警裝置,降低了電子設備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