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主要是與大家分享國內外的固定翼飛機,今天換換口味,與大家分享一款經典的國產旋翼飛機,這就是哈爾濱飛機工業公司的直-9直升機。說到直升機,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航空工業主要生產兩大型號:一個是昌河飛機廠的直-8,一個是哈爾濱飛機廠的直-9。相比於之前航空工業研製生產的直升機,直-8和直-9直升機由於大量採用國外的技術,其技術水平在當時還是相當不錯的。其中直-8直升機發展自法國SA321直升機(「超黃蜂」直升機),這是一款13噸級多用途直升機,直-9直升機發展自法國AS365直升機(海豚直升機),這是一款5噸級的通用直升機。可以說我國航空工業在研製生產新一代直升機過程中,得到了法國方面的全力技術支持。
上世紀80年代,由於當時的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我國與西方多個國家關係不錯,藉此契機我國軍工與國外多個軍工商展開全面合作,通過接觸國外的最新軍工科技,讓我國的軍工設計師和工程師獲益匪淺。雖然當時我們接觸的西方武器裝備,很多不是世界超一流水平,但是相比於之前我們仿製的蘇式武器要先進不少。這裡有必要提一下成飛,成飛當時與美國格魯曼公司合作研製超-7戰鬥機,這項軍工計劃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是在雙方科技人員數年交流過程中,讓我們對第三代戰鬥機的設計和製造有了全新的認識。加上當時航空工業一些廠商開始為國外的民航飛機製造商代工部件,極大提高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同時也為日後我國制定自己一套軍工標準提供了基礎。
本文的主角直-9直升機,當時主要是先引進部件國內組裝,再逐步進行相關部件的國產化,最後做到整機國產化。據稱第一架利用國外部件國內組裝的直-9飛機於1981年首飛成功。隨後花了十多年時間逐步提高這款直升機的國產率。到了1992年,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直-9直升機才算研製成功。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國航空工業之前的整體技術水平落後世界先進水平不少。
直-9直升機及其原型AS365直升機,由於外形酷似海豚,整體外形設計相當現代。用今天的眼光看這款直升機的外形依然不落後。直-9直升機的後續生產工藝標準非常高。筆者此前曾經發過直-9直升機的細節圖,大家有興趣看一下。以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生產的直-9直升機為例,其工藝標準要高於當時我國大量進口的米-171多用途直升機。可以說直-9直升機的成功,讓我國航空工業跨入現代直升機研製與生產大國。當然由於各個廠家技術水平的不同,在2000年以前,當時國產直-8直升機的工藝,後續發展,產能要弱於直-9直升機。
經過多年的發展,直-9直升機已經發展了數十種改進型號。其中有最初利用國外組件生產的直-9A和直-9C,使用國產發動機的直-9A-100和直-9B,後期大量生產的國產直-9運輸直升機,國內第一款武裝直升機直-9W,進入21世紀後在直-9W基礎上大幅改進後,大量生產的直-9WA武裝直升機,本文的主角就是陸軍航空兵的主力直-9WA武裝直升機。這款直升機相比於早期直-9武裝直升機主要有兩個區別,一個是將原機身頂部的紅外光電瞄準器移到機首下方,一個是將穿透機身的扁擔式武器掛架改成如今上反式武器掛架短翼。通過這些改進,提高了直-9WA武裝直升機的綜合作戰性能。
在國產直-10和直-19武裝直升機未服役的日子裡,直-9WA武裝直升機是我陸軍航空兵最先進的攻擊型直升機。直-9WA武裝直升機可以掛載國產新型反坦克飛彈和直升機用的空空飛彈。雖然整體性能比不上專用的武裝直升機,但是當時直-9WA武裝直升機填補了陸軍航空兵空中火力的空白。
圖片中可以看到直-9WA武裝直升機在某航展上的機動飛行展示,由於師承法國,加上我國航空工業30多年的進步,直-9WA武裝直升機及其家族是可以說是航空工業歷史上國內第一款稱得上現代化的直升機。
如今直-9WA武裝直升機早已成為過氣網紅,但是在軍迷心中依然是一款非常經典的國產武裝直升機。
圖片為直-9WA武裝直升機飛行展示中,目前我國陸軍航空兵和空軍空降兵依然裝備數量龐大的直-9WA武裝直升機。這些機型是直-10和直-19武裝直升機的得力助手。
經過多年的發展,直-10武裝直升機和直-9WA武裝直升機的後續大改型號直-19,已經成為我軍武裝直升機的絕對主力。可以說沒有當年的直-9就沒有後來的直-10和直-19,以現役的直-9WA武裝直升機為例,目前全球有能力研製和生產此類直升機的國家和地區也不多。希望大家在關注國產殲-20,殲-16這些重型戰鬥機時,能想起我國航空工業直升機領域這些經典的型號。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沒有這些積累,就沒有航空工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