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心引力》講述了深邃浩瀚的外層空間,蔚藍的地球與深不見底、漆黑一片的宇宙形成鮮明對比。一臺隸屬美國的空間站,數名宇航人員正進行太空漫步,對所屬衛星做著例行檢查。初上太空的瑞安·斯通博士在經驗豐富的太空人麥特·科沃斯基的協助下,有條不紊地檢查每一個部件。此次是科沃斯基退休前的最後一次飛行,他幽默風趣地活躍著團隊的氛圍。就在此時,休士頓總部傳來駭人消息,不久前行將廢棄俄羅斯衛星被飛彈擊毀,碎片以超過子彈的速度在地球軌道上散開,並意外擊中其他衛星,引起連鎖反應製造了新的碎片。
喬治·克魯尼飾演的Matt是一位經驗豐富、專業能力極強的資深宇航專家,他淡定、可靠、瀟灑、幽默、魅力四射,他的存在對女主角和觀眾來說都是一顆定心丸,影片安排這位男神在適當的時候退場,讓女主角的孤軍奮戰更顯驚心動魄,但在退出舞臺之前,男神已把宇宙求生的重要技能都傳授給了女主角。Matt這個形象是近乎完整、完美的存在,他代表著強大的力量與榮耀,他是女主角的指引者、精神導師,他就是出現在無數故事中,為了讓年輕一代有機會獨當一面經歷成長,在最合適的時間地點事件中死去的「老船長」形象。
平心而論,雖然本片的特效技術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還不如少年派,但也算是今年還能看得出點投入的製作了。但是說能和阿凡達比肩、3D效果如何如何的的,這就超出常人的理解範圍了。本片和阿凡達我都是看的IMAX3D,阿凡達的視效就連遠景的草尖都是纖毫畢現質感極強,硝煙瀰漫時感覺自己身上都可能沾滿灰塵。地心引力呢?除了衛星碎片來襲時能看出點3D效果,其它壓根就是平板一張。同場的其它觀眾散場時都說沒什麼3D效果,真不知道說3D效果好的人是怎麼看出來3D效果和精美深邃視覺奇觀的。如果不是阿方索卡隆給你們放映了他私密製作的足本3D,那就不得不懷疑你們長的是自帶3D的進化版單透鏡眼了。
一部好的電影要經得起智慧和時間的檢驗,一部湊合的電影也不是依靠蒼白空洞的嗷嗷叫好和文藝之心的無腦解讀就可以將其塞進神作的殿堂。這樣的片子竟然能引得集體歡呼、狂贊神作,不由得讓人為電影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感到憂桑。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充斥著以他們的喜好為標準的電影,那正常的人類電影愛好者還能有活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