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一種難以言說的信仰,可以浩瀚,也可以細微。我們珍惜生命,也同樣我們也敬畏科學,因為敬畏,我們才會通過科學,不斷去追求真理。電影《地心引力》就是展示科學的一部經典之作。它讓我體驗到了那些千萬年潛藏在一切生命體內的求生本能;那些被潛意識暖流打開的重生頻段,當所有感官開始接收到生命與存在,這些人類最基礎的情感在靜靜流淌,這個瞬間無力觸碰更多,卻已經觸碰到了永恆。
記得初看這部電影時,電影院裡安靜到無法想像。電影通過操作儀器細節的刻畫,以及獨特的頭盔視角,把漂泊在深空的失控感和無助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影片中沒有過多的浮華橋段,只有無比的真實感和代入感,真正讓觀眾感受到什麼叫做求生欲。
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一個人糾結於現實的瑣事而不能自已,可真正面臨著那種絕望甚至說死亡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那些世俗的煩惱其實就是明媚生活中的瑕疵。而我們卻忽略了生活之中那些原本就該擁有的樂趣。這部電影通過遞進式的敘事結構,營造出女主在太空的孤獨和人類的渺小之感,但是在影片結尾又歌頌了人類求生意志的頑強與偉大。
她在太空中九死一生,好進心力終於逃進了快要接觸大氣層的中國空間站,她摘下面罩,開始訴說著在太空中的艱辛和將要經歷的生存考驗,飛船落入了大氣層開始解體燃燒,碎片燃燒著划過天際,發出刺眼而美麗的光芒,悲壯的音樂響起,她終於活下來了,從湖水裡出來後,她就趴在了沙灘上,手裡握著泥沙。看到這裡,我的心中唯有震撼,震撼人類不屈不撓精神的偉大。
這部片子有著絕對一流的特效,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倒是覺得劇情之所以安排女主從湖水裡出來,是為了暗示人類的起源。仔細觀看影片,你會發現,女主從外太空回到了地球,最後卻落在了水裡,當她在水裡爬上岸時,由於不適應陸地重力而顯得步履蹣跚,就像是嬰兒學步,人類當年或許就是這樣來到了地球。女主回到地球站立起來的那一刻,不就是類人猿站立起來,進化為人類的樣子麼?
馬克思說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我們的事業將會永遠發揮作用。我覺得也許科學就是這樣一種職業。
我堅信通過科學,我們人類能夠發現現在所不能發現的、能夠徵服現在所不能徵服的;當人類在感嘆生命之美的同時,也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氣定神閒。一種文明能持續發展下去,那麼必然會理解宇宙中越來越高級的規律。
各位網友,你們對《地心引力》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