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心引力》,太空人可能十分鐘內被燃燒,或者成為傳奇回家

2021-01-13 吃電影

科學是一種難以言說的信仰,可以浩瀚,也可以細微。我們珍惜生命,也同樣我們也敬畏科學,因為敬畏,我們才會通過科學,不斷去追求真理。電影《地心引力》就是展示科學的一部經典之作。它讓我體驗到了那些千萬年潛藏在一切生命體內的求生本能;那些被潛意識暖流打開的重生頻段,當所有感官開始接收到生命與存在,這些人類最基礎的情感在靜靜流淌,這個瞬間無力觸碰更多,卻已經觸碰到了永恆。

記得初看這部電影時,電影院裡安靜到無法想像。電影通過操作儀器細節的刻畫,以及獨特的頭盔視角,把漂泊在深空的失控感和無助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影片中沒有過多的浮華橋段,只有無比的真實感和代入感,真正讓觀眾感受到什麼叫做求生欲。

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一個人糾結於現實的瑣事而不能自已,可真正面臨著那種絕望甚至說死亡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那些世俗的煩惱其實就是明媚生活中的瑕疵。而我們卻忽略了生活之中那些原本就該擁有的樂趣。這部電影通過遞進式的敘事結構,營造出女主在太空的孤獨和人類的渺小之感,但是在影片結尾又歌頌了人類求生意志的頑強與偉大。

她在太空中九死一生,好進心力終於逃進了快要接觸大氣層的中國空間站,她摘下面罩,開始訴說著在太空中的艱辛和將要經歷的生存考驗,飛船落入了大氣層開始解體燃燒,碎片燃燒著划過天際,發出刺眼而美麗的光芒,悲壯的音樂響起,她終於活下來了,從湖水裡出來後,她就趴在了沙灘上,手裡握著泥沙。看到這裡,我的心中唯有震撼,震撼人類不屈不撓精神的偉大。

這部片子有著絕對一流的特效,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倒是覺得劇情之所以安排女主從湖水裡出來,是為了暗示人類的起源。仔細觀看影片,你會發現,女主從外太空回到了地球,最後卻落在了水裡,當她在水裡爬上岸時,由於不適應陸地重力而顯得步履蹣跚,就像是嬰兒學步,人類當年或許就是這樣來到了地球。女主回到地球站立起來的那一刻,不就是類人猿站立起來,進化為人類的樣子麼?

馬克思說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我們的事業將會永遠發揮作用。我覺得也許科學就是這樣一種職業。

我堅信通過科學,我們人類能夠發現現在所不能發現的、能夠徵服現在所不能徵服的;當人類在感嘆生命之美的同時,也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氣定神閒。一種文明能持續發展下去,那麼必然會理解宇宙中越來越高級的規律。

各位網友,你們對《地心引力》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回家,帶我回家……
    地心引力能將她帶回家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路上,他不停地對失魂落魄的斯通講話,不停地問她各種瑣碎家事,讓她漸漸冷靜下來,恢復正常的心率;他總是不乏浪漫情懷地提醒她去抬頭瞥一眼美麗的地球,讓她的心內一直都燃燒著生的希望,這份平常心,在這浩渺而冷漠的宇宙太空,如同太陽一般溫暖。
  • 電影《地心引力》高潮部分是否有悖於物理定律?
    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恆定運動,是什麼讓太空人飄向生命的終點?圖片編輯:Warner Bros 拍攝:Alfonso Cuarón,出自電影《地心引力》該電影在點燃我們對人類本質種種可能的好奇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電影也使那些無處不在的想像比在太空遨遊顯得更加明顯。
  • 真正太空人趣談"地心引力" "這是娛樂不是紀錄片"
    ▌本文為NASA前太空人加勒特-賴斯曼(Garrett Reisman)在問答網站Quora上就電影《地心引力》發表的評論。   其實,自從這部電影上映以來,我就不停地被問到對它有何看法。就上周在SpaceX(我工作的地方),我每天都要被問上十幾遍這個問題。我打趣說,「你覺得《地心引力》怎麼樣」正在超越「你在太空裡是怎麼上大號的」,成為每個太空人最討厭的問題。
  • 電影《地心引力》觀後感以及影評!
    前兩天小編看了一部老片子,當然說老片子也不準確,因為這部影片是由著名導演阿方索·卡隆在2013年執導喬治·克魯尼、桑德拉·布洛克等主演的科幻類型的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地心引力》。
  •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19日,《地心引力》在中國上映。
  • 地心引力:一部超寫實的、最優雅、最有力量的科幻電影
    以科幻的科學理論或者假想然後通過黑洞、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等在內的物理科學叫硬科幻電影。而這部《地心引力》,這部影片不僅硬,而且近。所有的科技,背景,設定,不像星際迷航在遙不可及的未來,不像盜夢空間在虛無縹緲的夢中,不像黑客帝國在虛擬空間,它就在當下,就在頭頂,就在此刻我們仰望的星空。影片真實到幾乎沒有幻想的成分。而且故事極簡;那就是千方百計的太空逃生。
  • 導演談《地心引力》:是關注人物內心世界的電影
    劇情 太空很美很危險  《地心引力》的劇情並不複雜,電影圈內人士形象地將其稱為「太空版《荒島餘生》」。影片中,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資深太空人馬特(喬治·克魯尼飾)和第一次執行航天任務的新手瑞恩博士(桑德拉·布洛克飾)出艙作業,沒想到遭遇爆炸事件,大量太空碎片向他們襲來,兩人陷入災難之境。
  • 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地心引力》很有可能成為比這屆威尼斯競賽片都要精彩的電影《地心引力》中,導演一直保持有條不紊的節奏,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每一次轉折都具備邏輯性,總能在最絕望的時刻吊起觀眾的胃口。相對於敘事的簡潔,該片的視覺呈現卻非常複雜,開場是一段大約12分半的超長鏡頭,描繪的是宇宙失重狀態,隨著鏡頭的反覆旋轉,地球與太空的反覆變位,敘事層層推進,人物性格與人物關係也逐漸清晰,在近年的電影中甚是罕見。
  • 電影《地心引力》中的科學
    近日,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地心引力》在中國上映。這部影片不僅在國際上獲得了票房上的勝利,同時也獲得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地心引力》憑藉驚險刺激的場面和逼真的特技效果給觀眾帶來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以下內容介紹了電影中涉及到的部分科學知識。
  • 最近這部電影上映後都與《地心引力》做比較,能否超越地心引力?
    今天想說的電影就是最近上映的電影《太空救援》,電影上映之後很多人拿這部電影跟《地心引力》做比較。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7.7分,這種類型的電影7.7分其實很高了,地心引力的評分才7.8分,所以說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 《地心引力》:偉大的美國電影
    一部電影若帶有目的地去拍攝就會顯得面可憎,若不功利心又難免陷入孤芳自賞的窠臼。《地心引力》算是兩者兼具的電影,在視效大片的表皮底下,是對人類永恆的孤獨感的關懷。這部災難電影實際上已經擺脫了類型片的束縛,它是對生命本身的讚頌。一位太空女英雄的誕生背後是不言自明的美國價值觀。
  • 《地心引力》主角為何是女太空人?太空中保護隱私原來是這樣
    過去一百多年中,有且僅有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太空科幻電影,並且還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七個大獎。它就是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也因此成為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墨西哥導演。為何如此主流的好萊塢類型片,要選擇一名女性太空人作為主角?
  • 看電影輕鬆學科普(八):《地心引力》
    1997年2月24日,俄羅斯老舊的「和平」號空間站上,制氧用的高氯酸鋰罐突然起火,所幸駐站太空人第一時間戴上了防毒面具,並努力用滅火器滅火,火焰在一分半鐘內熄滅,濃煙也沒有來得及損害乘組的健康。無論遇到什麼情況,Don't panic。    【轉移至安全地帶】在空間站遇上失火或者有毒氣體洩漏已經夠可怕了,但總算還有短暫的反應時間。
  • 電影解說師:地心引力,面對太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從那時候開始,太空梭每次執行任務,都要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並翻轉,由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拍照檢查隔熱瓦的完整性。十年後,以國際空間站和航天為背景的太空電影《地心引力》上映,此時,距太空梭全部退役並告別國際空間站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
  • 《地心引力》現中國空間站救美國太空人情節
    《地心引力》現中國空間站救美國太空人情節   被詹姆斯·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於昨日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內地院線。
  • 《地心引力》:太空人學瓦力,用滅火器漫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2013&nbsp&nbsp&nbsp&nbsp
  • 《地心引力》:科學「硬傷」有幾多?
    請關注——   最近,阿方索·卡隆執導的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成為電影院裡最熱的電影之一,電影講述了在浩淼的宇宙中,男女太空人遇險後,克服重重險情,想方設法回到地球的經歷。   影片視覺效果極其震撼,不管是太空人失重下的狀態動作表現,還是空間站爆炸後飛濺的碎片都顯得精確可信。但從科學的角度看,藝術上接近完美的《地心引力》卻有很多「硬傷」。
  • 《地心引力》現最牛中國元素 天宮一號拯救女主角
    IMAX大中華區CEO陳建德表示:「我們想給這股燃燒全球的『太空熱』添一把火。外太空是神秘未知的,我們都希望可以一探究竟,IMAX 號會是你開啟這段太空旅程的首選,它能幫助你更身臨其境地投入這段震撼而精彩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令人震撼的太空奇觀之外,《地心引力》中的中國元素也讓觀眾記憶猶新。
  • 媲美《地心引力》的《太空救援》給人什麼啟示?
    就算對接僥倖成功,面對空間站未知的艙體故障,很可能一開門就把太空人秒殺了;空間站電力系統故障引發的寒冷,也並非太空人在太空衣裡加條秋褲就能扛頂;而化凍之後無所不在的水滴,讓電路短路的風險無所不在,一個小小的火花,就可能讓太空人葬身火海。其實太空人的每一次升空都是挑戰生命的歷險,一升空即化為煙花一縷的悲劇不是沒有過。
  • 《地心引力》值得一看的科幻災難電影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劇本由導演阿方索·卡隆與兒子喬納斯·卡隆共同撰寫。影片於2014年3月3日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以及最佳配樂獎七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