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3日電(錢春弦)22日10時10分,一架獎狀680校驗飛機平穩地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上,留下了第一道飛機輪胎印跡。
這意味著大興國際機場第一場校驗任務圓滿完成,標誌著大興國際機場工程建設即將進入驗收移交階段。
關鍵的兩個月
此次飛行校驗工作從1月22日開始,計劃於3月15日結束,持續時間近2個月。整個校驗內容包括了4條跑道,6套儀表著陸系統,7套燈光,1套全向信標及測距儀和飛行程序。
飛行校驗完成後,意味著大興國際機場飛行程序和導航設備具備投產通航條件。
據了解,飛行校驗是每一座新建機場通航的先決條件,也是對機場前期建設情況的檢驗。在大興機場飛行校驗前,華北空管局已組織完成了對該機場導航工程西區(西一、西二跑道)和東一跑道共6套儀表著陸系統的現場驗收,為西區和東一跑道校驗飛行做好準備。
民航局領導高度重視大興國際機場建設與運營籌備工作,在飛行校驗當天,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帶領4個督查組,分別對道面燈光、空管導航、安全保衛、飛行校驗等各項工作進行了督查。
四個「第一次」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校驗部主任劉彤認為,首次飛行校驗的亮點主要是實現了四個第一次:第一次指引飛機飛往大興機場的指令:第一次在大興機場落地的輪跡印;第一次執行大興機場任務的民航機組;第一次在短時間內同時完成四條跑道的投產校驗。
執行大興國際機場首場飛行校驗任務的領隊是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主任熊杰。據熊杰介紹,世界上很少有像大興國際機場這樣4條高等級跑道同時建成、投入校驗和使用的機場,大興國際機場飛行校驗責任大、任務重、周期長、要求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飛行校驗使用的校驗臺是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校驗臺,功能強大、性能可靠。該校驗臺既能完成傳統校驗項目,也能完成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HUD(平視顯示器)等新型航行技術飛行校驗任務。它的研製和成功使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六個能獨立研製飛行校驗系統的國家。
確保如期竣工及通航
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累計完成投資554.9億元,飛行區四條跑道全面貫通,航站樓精裝和設備安裝進入收尾階段。「要全力推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及運營籌備,確保『6.30』全面竣工、『9.30』如期開航。」馮正霖說。
這架校驗飛機的執行機長魏剛介紹:「通過首次飛行校驗,從空中和數據的分析看,設備非常好,我們下一步將繼續對所有的設備進行積極校飛,數據分析,爭取大興國際機場按時按質圓滿投產。」
為確保大興國際機場如期竣工、通航,大興國際機場正在按照建設「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的標準和打造「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的目標,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朱文欣說,目前「三縱一橫」四條跑道已全面貫通,正在進行助航燈光調試;航站樓屋頂裝飾板鋪裝完成,成功點火熱源工程,順利保障航站樓冬施供暖;停車樓「亮燈計劃」圓滿完成,工作區進出場高架橋全線通車;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五縱兩橫」主幹路網也逐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