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馬匹體質還要分溼潤、乾燥?聊軍馬前,這篇戰馬寶典一定要讀

2021-01-15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在之前的文章中,很多朋友留言到關於軍馬選擇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聊聊軍馬選育中考量的幾個因素。各國由於政治體制和軍事制度的不同,其軍馬的來源也各不相同,總的概括來說,主要包括士兵自帶以及國家或大型馬場培育兩條途徑,本文討論的主要為後者的選育考量方面,但其概念對士兵自帶的軍馬考核也具有參考性。需要說明的是,軍馬選育是一個綜合考量的問題,涉及了很多畜牧學方面的概念,在這裡無法一一展開,本文重點介紹馬匹工作類型、馬匹體質以及馬匹氣質三個概念。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馬,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匹馬既要速度極快爆發力極強又有極好的耐力,同時又要強壯善於負重,還要耐粗飼,適應各種惡劣環境,這樣的馬,從個體上或許可以找到,但是作為一個品種選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馬匹選育可以理解為是根據其工作需求來就其側重的工作能力進行強化培育的一個過程,所以軍馬的選育,我們可以理解為各國根據本國具體的軍事目的,就馬匹速度、耐力、負重、飼養等方面進行篩選排序,以求得最優解的過程。馬匹根據其工作能力,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為乘用型馬、挽用型馬、馱用型馬、兼用型馬,此外還有肉用型和乳用型,由於與軍馬選育關係較小便不再贅述。

騎兵用馬中,最常見的是乘用型馬。乘用型馬體型屬於輕型,但自身內部又有輕重之分。輕型的乘用馬包括競技型馬如英純血馬,以及一般的騎乘型馬如阿拉伯馬等;另一類為重乘型,其體型較重,如英國的獵馬、美國的牧牛馬,此類馬為優秀的騎兵用馬類型。但總的說來,它們都具有乘用型馬的一般外貌。對於乘用型馬的要求是輕快,體質應乾燥、細緻、結實。神經活動機敏,有悍威。體格的長高略近方形,肢長大於胸深,前、中、後軀三部分大致相等。頭輕,頸細長,譬甲高長且適當厚,背腰短而直廣,正尻形。胸部較深長,但較狹。肩長斜,股部肌肉堅實,脛長。四肢關節於燥強大。系長斜,筋鍵明顯,步樣正直、輕快而伸暢。在軍事上此類馬主要用於執行短距離的衝鋒、突擊任務。

▲布瓊尼馬被譽為最優秀的軍馬,屬於兼用馬,其中輕型馬可劃分為重乘用型,為理想的騎兵乘用馬

挽用型馬在軍事用途中主要用於挽曳火炮或後勤運輸。挽用型馬分為重挽馬和農挽馬,在軍事中更多使用重挽馬。重挽型馬,頭較重,頸短而寬厚。髻甲低長而厚實,肩長斜,背腰短廣,尻寬長較斜,肌肉發達。前胸豐滿而寬廣。四肢短粗,關節強大堅實,系短粗,蹄大。體格的高長近長方形。胸深與肢長約相等。挽力強大,步樣確實。貝爾修倫馬(Percheron)和比利時挽馬(Belgian )都可作為典型的代表。

▲大型重挽馬克萊德斯戴爾馬,戰時多用於挽曳重炮

馱用型馬是山區馱運的重要役畜,軍事上主要用於後勤馱運物資。我國西南地區產的馬,大都屬此型。其體格不大,體型呈方形,體質乾燥結實或粗糙結實。頭稍重,頸長適中,髻甲稍高而厚實,身區幹粗實,背腰短廣,尻較斜,胸部較深。肢長中等,後肢多有刀狀肢勢。關節強大,系部較短,蹄質堅硬,運步敏捷,善走山路。

▲軍隊後勤馱運工作除了使用馬以外,還使用大量的驢、騾

兼用型馬按其體型輕重和主要用途,分為乘挽兼用型和挽乘兼用型。乘挽兼用型馬為兼用型馬中的輕型。其體質乾燥,悍威強,性情靈敏。頭中等大,頸較長,鬐甲不高,較厚實。體長略大於體高。肩長斜,背腰平直,尻長而形正。四肢長,較乾燥。運步輕快,力速兼備,例如我國的三河馬,以及外國的一些輕挽馬如奧爾洛夫馬的輕型品系和美國快步馬等都屬此類。挽乘兼用型馬為兼用馬中的重型。其體質較粗重結實,氣質較安靜。外貌表現:頭較重,頸長而略厚,體軀稍長而寬,肢長中等,骨量充實。特點是體型較上一類乘挽兼用型馬略垂,體力強,而速度稍差。如奧爾洛夫馬中重大型個體,和英國哈克尼馬、法國的盎格魯諾爾曼馬,我國的黑龍江馬、吉林馬中的輕型個體。為了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很多國家的軍馬選育會選擇培育兼用型馬,以實現一馬多用的目的,如我國著名的軍馬品種山丹馬就是以馱為主的乘挽馱兼用馬。

▲今天活躍在馬術賽場上的溫血馬即為兼用馬,其血統輕重決定了其不同的工作特點

馬匹的工作類型主要以體型作為其劃分的主要依據。體型主要決定於體長、胸圍、管圍對體高的比例關係。各類型的馬有其一定的體尺指數範圍。因此,不同的指數標誌著不同的體型。按照體型可以判定其工作類型。常用的指數有以下幾種:體長率(體長/體高*100)是鑑定馬的體長與體高的對比關係。乘用馬體長率小,一般在102%以下。所以體格外形近似方形。這樣的體型,重心高,支持面小,有利於重心轉移,便於發揮速力。重挽馬體長率在106 %以上,體型呈長方形,重心低,支持面大,有利於發揮挽力。兼用型馬,要求力速兼備,體長率在103~105 %之間。

胸圍率(胸圍/體高*100)是鑑定馬體的相對寬度和深度的指標。挽馬胸圍率最大,一般122 %以上,乘用馬一般在116%以下,兼用馬介於兩者之間。管圍率(管圍/體高*100)是鑑定馬骨骼發育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體質的堅實性。一般重型馬的管圍率最大,可達14%以上;乘型馬一般低於13%。兼用型馬介於兩者之性間。體重率(體重/體高*100)是顯示馬的相對體重。乘用型馬體重率一般都低於300,挽馬在350以上,兼用型馬在310~340之間。但應指出,指數並不能完全說明馬的體質和生產能力。同一品種的馬,生活在不同的條件下,身體的發育不同,會使某些體尺指數發生變化。不同類型的馬匹,各具特有的外貌,以及與其相適應的內部結構,而且在用途上也有所不同。例如乘用型馬和挽用型馬的外貌、體質以及個別器官的構造上,都有明顯的差異。

▲馬匹體尺測量示意圖接下來我們介紹下馬匹的體質與其軍事選擇的關係。體質在馬的外貌上體現身體組織的強壯性,亦即其結實程度。它反映了馬的外部形態與內部機能的、關係,是馬匹外貌鑑定上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外貌選擇馬匹時,必須把外形和體質結合起來考慮。只有選擇那些體質結實、全身各部發育正常、勻稱協調的馬,才能獲得高的生產力。

▲細緻乾燥的阿拉伯馬,與其生長的沙漠環境密切相關馬的體質有各種的類型。我國古代相馬,對於體質鑑定提到:「望之大,就之小,筋馬也;望之小,就之大,肉馬也」。即指出了馬匹體質類型的不同。各國學者對馬的體質提出不同的分類法,現在比較通用的,是把馬的體質分為以下幾種:溼潤型:溼潤型的馬皮下結締組織發達,肌腱、關節不明顯,肌肉比較鬆弛。這類馬的性情多較遲鈍,不夠靈活。挽馬中較為多見。

▲典型的溼潤型馬乾燥型:乾燥型的馬與溼潤型相反。皮下結締組織不發達,關節、肌腱的輪廓明顯,皮膚較薄,被毛短細。性情活潑,動作敏捷。多見於輕型馬。

▲關節輪廓清晰的乾燥型馬

細緻型:細緻型的馬頭小而清秀,骨量較輕,皮薄毛細,性情靈敏。

▲汗血馬為典型的細緻型馬

粗糙型:粗糙型的馬頭重,骨粗,皮厚,毛粗長,肌肉厚實,軀幹粗壯。即使膘度較好時,肌腱、關節的輪廓仍較明顯。多見於草原品種馬。

▲蒙古馬作為典型草原馬大部分具有粗糙型特徵

結實型:結實型的馬頭頸與軀幹的結合勻稱協調,軀幹粗實,四肢骨量充分,全身結構緊湊,腱、韌帶發育良好,關節明顯,被毛光澤。

▲美國夸特馬作為結實型的代表品種,其強大的肌肉可以滿足急停急轉的西部馬術需要馬匹的體質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很少見單一體質類型的馬,一般都是以某種類型為主的混合型,如溼潤粗糙型、溼潤細緻型等等。各國軍馬的選育中,一定是適合本國自然環境的馬匹,比如地處沙漠中的阿拉伯國家,其培育的阿拉伯馬主要為細緻乾燥型,而我國群牧管理的蒙古馬、哈薩克馬多屬於粗糙結實型。伊犁馬和三河馬則多屬於乾燥結實型。當馬匹在生長環境以外的自然環境中作戰,其性能有可能受到影響,前些年便發生過汗血馬在內蒙古進行耐力賽時誤踩鼠洞致使馬腿折斷的事件,也從一定層面反映了這個問題。最後我們簡單介紹下馬匹的氣質。氣質是馬對其周圍外界事物敏感性反應到它的精神上的一種表現,在養馬學上也稱為馬的悍威。馬的悍威和它表現出的風採、品位有很大關係,而且與工作能力及飼養管理亦有密切聯繫。由於馬的神經活動類型不同,所以悍威的表現也不同。通常分為以下幾種:烈悍:神經活動屬強而不平衡型。對外界刺激反應強烈,易興奮暴躁,不易控制和管理。往往因性急而無益地消耗精力和能量,持久力差。對條件反射容易建立,也容易消失。這種馬多見於輕型馬中的公馬。

▲烈悍的馬不一定適合工作使用上悍:神經活動強而靈活,對外界反應敏感,但興奮與抑制趨於平衡。這種馬聽指揮,能力強,行動敏捷,工作持久,容易飼養管理。

▲上悍的馬膽大且具有服從性,是理想的軍馬類型中悍:神經活動稍遲鈍,對外界刺激不甚敏感,易調教,飼料利用率高,工作性能好。較好的役馬多為中悍。

▲炮兵用馬相對騎兵而言悍威較弱,較易役使

下悍:神經活動是以抑制為主,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性遲鈍,動作不靈活,工作效率低。使役較重的地方品種和部分重挽馬多有此表現。

▲下悍的挽馬通常給人呆萌的感覺

軍馬由於要適應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因此並非是越快、越烈的馬越好。各國為騎兵選擇的騎乘型軍馬多為專門化乘用型良種馬,其主要表現為外貌俊美,體質乾燥結實,有上悍的表現的高品位馬,而炮兵挽用馬和後勤役用馬則多以中悍、下悍為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吳俁,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漢武帝不惜遠徵大宛,尋求戰馬良種!西方戰馬真強過東方?
    在1000多年後的宋代,其《兵志》提到西夏入寇,陝西用兵,在京畿、京西、淮南、陝西諸路向人民括買戰馬:馬自四尺六寸至四尺二寸,其直自五十千至二十千,凡五等。宋尺為31.2釐米則這批馬高約131-143釐米,其最低標準甚至低於秦漢標準。這些馬可能還要供應一定數量的具裝騎兵,可見其戰馬供應的環境遠遜於秦漢,此處也可以說明秦漢獲得優秀戰馬的壓力並沒有那麼大。
  • 一匹蒙古戰馬保衛了明朝許多年,失去戰馬明朝亡了,得馬者興,失馬者...
    作為一種活力四射的動物,再加上戰馬的用途不同於普通馬匹,這就決定了戰馬對周圍的生活環境有著一定的要求。 戰馬是如何煉成的? 早在戰國時代,騎兵即作為一個新兵種登上了戰爭的舞臺。騎兵,顧名思義,騎著馬的士兵,由此,人們對戰馬也開始重視起來。
  • 荒野大鏢客2全馬匹刷馬方法 好馬獲得方法分享
    備註:(1)此事件我在黑水鎮也觸發過,但沒有跟到最後,不知道是啥馬。(2)昨天在聖丹尼斯再次觸發這個事件,在盜賊開槍前擊斃盜賊則只會增加榮譽,無法刷出馬匹,故想刷出黑馬的話,請做個壞人。把北達科他馬和純血馬一起說是因為在同為賽馬種的這兩種馬匹存在一樣的情況。在馬廄可以購買到的反轉沙色北達科他馬速度和加速度同樣分別是7和5。滿配情況下可以達到10和7。而野外抓到的藍沙色北達科他馬的速度和加速度僅為4和3。滿配情況下也僅為7和5。不過已經有過測試。
  • 《騎砍2》馬匹品種特性有哪些 馬匹品種特性一覽
    導 讀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騎砍2中馬匹特性相關內容,遊戲的名字是騎馬與砍殺,馬匹固然也是遊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戰馬如此重要,為什麼中原王朝難以根治養馬的難題?
    建立精銳的騎兵,就必須要有優質的戰馬,可是養馬卻長期困擾著中原王朝,難以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本文就從馬場、育種、成本等角度,分析中原王朝(元、清等不討論)馬政的難點。先看歷代王朝的養馬成績先秦時期。商朝就有關於馬政的記載,設牧師(奴隸)為王族和貴族養馬,並且首創了用於作戰的馬車。周朝開始設立專門的馬政制度,將馬分為6類,即種馬、戎馬、齊馬(祭祀)、驛馬、田馬、馱馬。
  • 《荒野大鏢客2》馬匹種類有哪些 全馬匹種類屬性一覽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玩家能夠接觸的馬匹種類非常多,不僅有耐力十足的馱馬,血量與勇氣兼備的戰馬,
  • 《荒野大鏢客2》馬匹種類有哪些 全馬匹種類一覽
    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荒野大鏢客2全馬匹種類一覽,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荒野大鏢客2全馬匹種類一覽 除了種類以外,馬匹還被歸類為總共 7 種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馬匹在遊戲中的表現也有所不同,下面介紹一下每個類型馬匹的特點
  • 《荒野大鏢客2》線上馬匹選什麼好?線上馬匹推薦及個人評價
    荒野大鏢客2線上馬匹選什麼好?遊戲中馬的種類非常的豐富,有些玩家在選馬的時候非常的糾結,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許天駿」總結的荒野大鏢客2線上馬推薦及個人評價,一起來看下吧。
  • 阿拉伯馬的高貴地位:歐洲建設騎兵的參考藍本,世界的通用武器
    過去的蒙古馬剛到阿拉伯地區時便開創了戰馬雜交發展的新高度。當時蒙古大軍剛剛到波斯便將蒙古馬與中亞商用貨運馬匹進行雜交,這就開創了阿拉伯馬,而阿拉伯馬從誕生起就註定了必將經歷戰火的考驗,不過阿拉伯馬也成為了當時最為成功的戰馬雜交品種。
  • 《騎馬與砍殺2:領主》馬匹品種介紹
    馬匹品種介紹遊戲中的馬匹在遊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地位,馬匹有適應不同作戰、任務的多種品種。具體有:戰馬(Charger)沙漠馬(Desert)獵人馬(Hunter)雜交(騾)馬(Mule)鞍馬(Saddle)草原馬(Steppe)馱運馬(Sumpter)PS:名稱翻譯可能存在不準確的地方,可參考後的英文註解。
  • 地方馬種動態│阿勒泰馬不停蹄,雙節期間馬匹登記、鑑定工作忙
    阿勒泰地區馬產業工作小組、格明古麗·木哈臺教授與各縣市畜牧站技術人員通過現場講解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養馬合作社、基層畜牧技術工作人員和當地牧民進行馬匹登記和鑑定培訓,從烙號規則、含義到馬匹特徵描述、體況評估和科學飼養、未來用途等方面進行詳細培訓。並重點關注2019年開始組建的阿勒泰馬核心群及其後代情況,完善馬匹登記和鑑定,做到馬匹有系譜可查並且優中選優。
  • 《騎馬與砍殺2:霸主》開發日誌——馬匹品種
    而且遊戲也包含了「騎馬」這個詞,也就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當然是在說馬了!在之前,我們就向你介紹了我們四條腿的朋友,駱駝Humphrey——是霸主在騎馬與砍殺系列推出的一種新坐騎。我們認為,我們要積極開拓遊戲特色並以宏觀方式表現出來才叫公平。換句話說,我們意識到現在需要停止這種散漫,並把額外的一點精力放在騎馬與砍殺的細節吸引力上。
  • 武俠乂馬排行 武俠乂各種類馬匹速度一覽
    在武俠乂這款遊戲中馬匹是最重要的載具,但是武俠乂馬匹也是分種類的不同的馬匹奔跑速度也不同,那麼在武俠乂中什麼馬最好,跑得最快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武俠乂馬排行,武俠乂各種類馬匹速度一覽。
  • 西漢皇帝馬車難湊相同顏色馬匹 將相乘牛車上朝
    隨著聲譽鵲起,有關這件文物的名稱也多起來,「銅奔馬」、「馬踏飛燕」、「馬踏龍雀」、「天馬」,等等。所有這些名稱,無非想突出該馬的「快」。然而,「快」字和體現旅遊特點的「玩」,均未反映銅奔馬的本意。銅奔馬出土於漢與匈奴鬥爭的前沿陣地武威。要想真正理解其本質內涵,需要用漢朝與匈奴戰爭的歷史去詮釋。
  • 上帝抓起一陣風,世上就有了阿拉伯馬
    阿拉伯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馬種,有關於它的起源目前尚沒有定論,只是認為這種體態輕盈、運步如飛的馬最初一定不是在人類的庇護下繁育出的,而是因阿拉伯半島惡劣的沙漠環境進化而來。由於貝都因人注重血統的純正性,所以直到今天,很多阿拉伯馬的血緣譜系還可追溯到「沙漠品種」時代。還有一種說法,純種阿拉伯馬的起源和先知穆罕默德有關,傳說他精通馬性和育種知識,並將良馬比作戰爭中的利劍。穆罕默德在馬匹選育中力求完美,還把馬匹選育作為所傳教義的內容。
  • 戰馬土豆重生記
    上尉保證他會挨罵,如果他能回來,會歸還馬匹。 另一面,德軍要解決掉所有戰馬以免後患,有兩兄弟士兵提議,可以用馬拉傷患。軍官說:它們可是戰馬,它們會拉車嗎? 不久,要派一批人上前線,士兵兄弟倆中,14歲的弟弟被抽到,哥哥知道此去一定有去無回,他答應過父母要把弟弟安全帶回家的。於是凌晨,哥哥騎著黑豆,牽著土豆把弟弟接走了。 兩個人在一個大風車下過夜,晚上很快被自己人發現。 一個逃兵是什麼下場,可想而知,2個鮮活的生命就這麼去了。
  • 古代最強悍的戰馬是什麼馬?
    古代最強的馬,莫過於汗血寶馬,為了得到這種名馬,漢武帝還不惜發動了兩場戰爭。下面我就來說說汗血馬的歷史傳奇。第一,汗血馬之前,大漢帝國的馬匹在漢代,馬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能否保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關鍵在於能否有優良的馬匹。
  • 豹花蒙古馬、汗血寶馬、錦膊驄……速來圍觀,國際名馬看這裡
    安達盧西亞馬來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馬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純正的馬種之一。鬃毛長而濃密,而且經常是捲曲的。頭部有凸起輪廓,頸部相當短,肌肉發達,有很好的弧度,肩部寬闊而健壯。四肢的關節和骨骼強壯,腳堅硬,毛色為騮色、灰色,是西班牙人最慣常騎乘的馬匹,也是在各種表演與遊行場合中,能夠同時展現爆發力與翩翩風範。
  • 馬匹飼養管理技術的科學常識 你都了解哪些
    馬匹飼養管理技術的科學常識 你都了解哪些 不同年齡和身體機能的馬匹,相應飼養方式也要區分關於馬匹營養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相對滯後,這是由於20世紀前半葉,由於戰爭原因,大部分地區馬業處於萎縮狀態。此外,還要注意飲水,飲水必須清潔充足供應,以滿足馬的需要。由於馬的腸道必須保持暢通,所以應當選擇質地疏鬆,易消化,易轉移的飼料,以確保不會出現食物粘結,甚至阻塞腸道的嚴重後果。3、認真配合飼料日料配合應符合馬飼養標準,適應馬的消化生理,營養完全。
  • 古代的戰馬為何大都矮如驢?是日常需要還是沒有好的品種呢
    那麼在古代,騎兵最必不可少的戰馬,到底有著哪些品種呢?我們通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騎兵騎乘高頭大馬,其實是錯誤的,古代的戰馬都非常的矮,用矮作驢來形容也毫不為過,這是為什麼呢?古代戰馬有什麼品種呢比較著名的當屬於大宛馬,這種馬還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名字汗血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