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和」號蛋包飯上的青豆必須是奇數?

2021-01-11 騰訊網

在舊日本海軍料理中,蛋包飯是怎樣的存在呢?

蛋包飯是日本各家各戶餐桌上常見的一道料理,因色彩鮮豔,造型多變,美味可口,便於製作,而且價格親民,尤其受到學生族和打工族的喜愛。與在市面上出售的蛋包飯不同,家庭製作的蛋包飯都通常是利用上一餐的剩飯製作的,類似於中國的炒飯。用剩飯做蛋包飯?如果有「大和旅館」之稱的日本海軍超級巨艦「大和」號的主計兵聽到這個,估計會暴跳如雷:老子從來不用剩飯做蛋包飯!

蛋包飯的來歷

蛋包飯的日文名稱是「オムライス」,一看之下像是外來詞,但實際上是一個和制名詞,詞源是omelette(煎蛋卷、攤雞蛋)和rice(大米、米飯)的結合。蛋包飯和咖喱飯、牛肉洋蔥蓋澆飯並稱為在日本誕生的「洋食屋三大米飯料理」(註:日語中所說的「洋食」並非直接從西方照搬的西餐,而是經過日本改造創新的料理),三大米飯料理最大的特點是將日本傳統主食米飯與西洋食材或料理方法結合創新而成,是東西方飲食文化融合的產物。不過,蛋包飯與另兩道料理不同,它並不是日式米飯與西式醬汁的單純組合,也就是說,它不是「蓋澆飯」。

關於蛋包飯的誕生有兩種版本。一種版本說是誕生於東京銀座的一家百年洋食屋——「煉瓦亭」。

煉瓦亭是一家創建於1895年的老店,據說蛋包飯來自於廚師的工作餐。1900年時,煉瓦亭的生意十分興隆,廚師經常趕不及在飯點吃飯,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廚師就常常利用手頭的食材給自己弄吃的。在這個過程中,廚師將製作簡單的煎蛋卷和米飯結合在一起,之後,蛋包飯逐步成形,稱為「ライスオムレツ」,並成為店內廚師和員工的一道固定工作餐。話說有一次一位客人看到飯店工作人員在吃「ライスオムレツ」,提出想嘗一嘗,吃後竟讚賞不已。此後,「ライスオムレツ」便上了店裡的菜單。

▲ 煉瓦亭的蛋包飯。可是,在我看來更像蛋炒飯。

另一種說法是誕生於大阪汐見橋的洋食屋「木棉食堂」(原文「パンヤの食堂」,這裡取義譯)。木棉食堂創立於1922年(大正時期),之後改名「北極星」且沿用至今。這個版本源於一個感人的故事。

據說店附近有一家賣雨具的鋪子,雨具店老闆小高先生是常客,每日必來店裡消費,每次必點煎蛋卷和米飯。好奇的店主北橋茂男向小高先生詢問,原來是腸胃不好,只能吃些柔軟的食物。北橋店主心生不忍,就考慮用番茄醬炒好白米飯,再以半熟的煎蛋卷將飯包裹。小高先生吃了北橋店主做的蛋包飯,心裡十分感動,詢問店主:「這是什麼料理?」店主答到:「這是用煎蛋卷和料飯做的,叫蛋包飯。」

▲ 北極星版本的蛋包飯,從圖中來看,更接近於」蛋包飯「。

為什麼會有兩個版本,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前者與後者的蛋包飯雖然名字相似,但外觀和味道都不一樣,正如上兩圖所示。無論如何,在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誕生於民間的日式蛋包飯很快也傳入了日本海軍。

海軍與蛋包飯

日式蛋包飯的兩大關鍵要素是煎蛋卷和雞肉炒飯。

▲ 日式煎蛋卷多種多樣,這是其中之一。

煎蛋卷(omelette,omelette)是一種常見的西餐料理,據說法式西餐中的煎蛋卷有30種以上。舊日本海軍料理教科書中首次提到煎蛋卷是在1918年發行的《海軍五等主廚廚業教科書》中。1943年3月,此教科書重新修改發行,最終版即《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從內容來看,明治、大正時期傳下來的料理方法基本沒有什麼改變。

再來看看雞肉炒飯。這道料理的日文「チキンライス」也是和制日語。在現代日本人的概念中,雞肉炒飯使用番茄醬是常識,沒有番茄醬則不能稱之為雞肉炒飯的,可見番茄醬在這道料理中的重要程度。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雞肉炒飯並不使用番茄醬。或許有讀者會說,那不就是炒飯了嗎?可是在日本料理人看來,炒飯與雞肉炒飯不是同一種料理,這正是飲食文化深奧的地方。

日本海軍最古老的料理書是舞鶴海兵團於1908年發行的《海軍割烹術參考書》,此教科書在編撰的時候參考了佐世保等其他海兵團的教科書,因此書裡的菜譜並非舞鶴獨有。書裡關於雞肉炒飯的記錄從製作番茄汁開始,但並非與雞肉一起炒,而是在雞肉炒飯製作完成後才淋在飯上。所用的米飯事先用藏紅花汁一起煮,最後的成品可以用漂亮來形容。

▲ 日本海軍最古老的料理書。

大正時代的海軍料理教科書中的雞肉炒飯使用藏紅花、洋蔥、胡蘿蔔和火腿,這部分與明治時代的海軍料理一樣,但沒有加入番茄。到了昭和時代,按照1942年發行的《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記載,其中也沒有出現番茄或番茄醬。不過,日本海軍料理研究家高森直史先生採訪了許多舊日本海軍老兵,他們證實海軍的雞肉炒飯是紅色的,這就從側面證明當時日本海軍的雞肉炒飯必定使用了番茄醬。

在昭和時代的海軍夥食中,番茄醬已是一種常用調料,因為湯菜和肉汁必會使用番茄醬。前述的1908年版《海軍割烹術參考書》中也提到,番茄和番茄醬作為食材和調料頻繁使用,老兵們的話是真實可信的。

▲ 日本海軍所使用的番茄醬為圖中所示的「ケチャップ(ketchup)」。

提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雖然同為日本軍隊,但舊日本陸軍的夥食中卻找不到使用番茄和番茄製品的料理。以陸軍於昭和12年(1937)發行的《軍隊調理法》(昭和6年版的修訂版)為例,該書使用範圍廣,烹飪方法豐富且科學合理,但書中連番茄的番字都未提及。或許番茄在陸軍中不是用於料理的食材,而是劃歸為生吃的蔬菜類或水果類。

說話回來,明治、大正、昭和時期的海軍料理書都有煎蛋卷的菜譜,卻沒有蛋包飯做法的記錄,這一點頗讓人意外。不過,從蛋包飯誕生的歷史來看,其本來就不算什么正式的料理,更像是快餐,沒有出現在海軍的料理教科書中也不足為奇。

「大和」號特務士官的蛋包飯

1945年4月7日,日本海軍超級巨艦「大和」號在衝繩特攻作戰中被美軍擊沉,2700多人戰死,只有269人(一說是276)人獲救,八杉康夫上等水兵就是「大和」艦的少數倖存者之一。

▲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戰列艦在最後出擊中遭遇美軍轟炸的情景。

1943年,年僅15歲的八杉康夫志願加入海軍,於1945年1月被分配到「大和」號上,此時距離該艦戰沉僅有三個月時間。八杉的崗位是在460毫米主炮分隊的測的班擔任發信手,負責操縱測距儀,測算目標距離。通常擔負發信手的都是在炮術學校進修了炮術和測的術等專業課程的水兵,八杉能被分配到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上擔任發信手,想必專業能力是相當出色的。

▲ 八杉上水登上「大和」艦的場面應該和《男人們的大和》海報裡的這一幕相似。

八杉上水的戰鬥位置在位於艦橋上方的測距所,平時除了高強度訓練,還有作為炮術科員的各項工作,在各項工作中,既有本職工作,也有擔負士官室衛兵的工作。

▲ 幸運活到戰後的八杉上水,手中捧著他年輕時代在海軍中的留影。

士官室衛兵說白了就是負責士官(軍官)日常起居的勤務兵,日本海軍在昭和時代已經明確規定了衛兵的工作範圍,既有本職工作,也有作為管理人的工作。所謂管理人,他們的工作與艦內生活密切相關,比如餐桌、浴室、廁所等都是他們負責的範圍,通常從戰鬥一線的水兵或機關兵中挑選人員,以2~3個月為周期,輪流為軍官提供日常生活服務,只有聰敏機靈的水兵才能勝任。「善於察言觀色」、「眼明手快」等都是這類水兵的標籤。

衛兵分為兩種,一種稱為士官衛兵,負責打掃軍官寢室、清洗衣褲、擦皮鞋等;一種稱為士官室衛兵,負責軍官們的用餐。八杉上水是第二士官次室的衛兵,即第二種。

▲ 描繪「大和」號最終狀態的畫作。

可能有不少讀者對舊日本海軍的組織和習慣不太了解,在此稍微加以說明。

舊日本海軍的司令官、艦長等指揮官有辦公室和個人寢室,寢室裡有浴室和廁所。其他軍官則按照軍銜和職務分配不同的寢室和辦公室。不過,軍官用餐時在另外的公用艙室,也按軍銜、職務分為好幾個艙室。

士官室是指擔任科長、分隊長職務的大尉以上級別軍官的公用艙室。從海軍兵學校畢業和地方大學預備學生出身的中尉、少尉等年輕軍官們使用的公用艙室叫第一士官次室,也稱為Gun Room。這個名稱來自帆船時代的英國皇家海軍,是當時軍艦上收納手槍、步槍等的武器庫,也是年輕尉級軍官們生活的房間。第二士官次室是特務士官的公用艙室,兼作特務中尉、少尉們的餐廳。

什麼是特務士官?

日本海軍的下士官兵也有機會晉升為軍官。從下士官兵晉升上來的軍官就稱為特務士官。特務士官的晉升率很低,在昭和時期,大體上每500人只有1人能晉升。能晉升特務士官的人大多年紀在40歲以上,嘗盡海軍酸甜苦辣各種滋味,用他們的話來說是神一般的人物,因此特務士官都是些技能優秀、深諳海軍之道且城府頗深的資深軍人,而且通常對下級也比較和善。或許是這個原因,特務士官室通常很安靜,八杉上水能在第二士官次室當差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

特務士官多為中尉、少尉軍銜,充其量升到大尉,也有極少數的人升到少佐,比如1944年時戰列艦「長門」號的主計長川副文三主計少佐。他在1905年(17歲)加入佐世保海兵團,以一名主計兵的身份升到少佐,晉升為「長門」號主計長時已超過56歲。

▲ 1945年1月「大和」號第二次士官室的特務軍官們在甲板上合影,他們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中年人。

雖然同為中尉、少尉,但Gun Room的軍官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喧鬧自不用說,在休息室裡也沒有時間觀念。在艦船停靠港口期間,吃完晚飯就開始喝起酒來,一喝就喝到深更半夜,這可苦了衛兵,一會讓開蘆筍罐頭,一會讓弄培根煎蛋,一會又讓拿更多的啤酒來,一個人開了口,其他人也跟著「我也要我也要」的叫喚,無論哪艘艦船的Gun Room衛兵皆不容易。「軍官就是我也要我也要的人種。」瀨間主計中佐在其著作《素顏的帝國海軍》中作了如此評價。

八杉上水是第二士官次室衛兵,除了本職的炮術科員工作之外,還負責特務士官們的飲食。他對特務士官們的飲食情況相當了解。根據戰後對他的採訪,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據他所說,軍官們經常吃蛋包飯,而且他特別強調,蛋包飯從不在宵夜推出,在中餐推出,而且不是用剩飯製作的。司令長官、艦長等高級軍官的午餐當然不可能只有蛋包飯,但這道料理是第二士官次室經常出現的菜式。

其次,八杉上水表示,有時根據軍官們的口味在做好的蛋包飯上淋上番茄醬,或淋上英式辣醬油。特別有趣的是,在蛋包飯上作為裝飾物的青豆必須是奇數的,可以是三粒、五粒,也可以是七粒。這一點八杉先生曾受到前輩的嚴重警告:「弄錯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復刻版「大和」號蛋包飯,上面裝飾的青豆為5顆,一般以3、5顆居多。

自古以來,日本船員們有出海前求吉利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比起偶數,不能被除盡的奇數更吉利,或許是受到日本陰陽道以奇數為吉的風俗的影響。在日本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餐具為五人一套、五重塔、七福神、三十三間堂等,電影也有著名的《七武士》。不過,是不是整個日本海軍都有這樣的習慣不得而知。

青豆數量必須為奇數的規定或許是只有「大和」號或「大和」號第二士官次室才有,但不可能是主計兵的建議。鑑於八杉先生說受到「嚴重強調」,很有可能是以前衛兵之間的交接注意事項。

不管如何,有沒有青豆也不會改變蛋包飯的味道,那只是裝飾。不過,在某些料理中不起眼的小事物卻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日式咖喱飯的福神醃菜。說起來,在戰後初期的東京,很多蕎麥屋的咖喱飯也會添加青豆。

最後,關於蛋包飯的形狀。現代蛋包飯有多種做法和形狀,八杉上水表示,當時的蛋包飯都是樹葉形狀,半熟的蛋皮包裹雞肉炒飯。據說當時民間料理書的蛋包飯菜譜也都是這樣表述的。

另外,特務士官們吃蛋包飯時有時會配紅茶。據八杉上水說,那個紅茶要倒得快溢滿出來才能端上桌。在艦上端著斟滿的茶杯來回走動而不讓茶水灑出來,真是一門高難度的技術活,八杉上水為了練就這項技藝,「經常在餐具室裡勤加練習」。

▲ 表現「大和」號在衝繩特攻中遭遇美軍圍攻的畫作,隨著該艦沉沒,八杉上水永遠失去了品嘗「大和」蛋包飯的機會。

在海軍料理教科書中並沒有「咖啡、紅茶倒滿杯」的記錄,也不是海軍特有的做法,說這種做法就是海軍做法並不正確。這很可能是從下士官晉升的特務士官們在艦內生活中形成的癖好,並作為一種慣例傳了下來。

對於蛋包飯,八杉上水有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他說他只提供服務,曾經無數次想要嘗一嘗蛋包飯的味道,始終未能如願。這份回憶不禁讓人有一股淡淡的哀傷。

來,我們一起動手,替八杉上水吃一份蛋包飯吧!

相關焦點

  •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立功了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國內也擁有這56個民族,這些民族中各有各的特色,譬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為什麼眾多民族中沒有日本族呢?前幾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日本民族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 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還是偶數,奇數與偶數的積是奇數還是偶數
    題目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還是偶數?奇數與偶數的積是奇數還是偶數?偶數與偶數的積呢?普通學生思路:奇數的個位數字是1,3,5,7,9;奇數與奇數相乘,先算個位數字與個位數字相乘,它們相乘的積的個位數字就是奇數與奇數相乘的積的個位數字。由於個位數字與個位數字相乘,即1,3,5,7,9任意兩個數(可重複)相乘,發現不論怎麼乘,它們相乘的積的個位數字都是奇數,所以奇數與奇數相乘的積的個位數字是奇數,所以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
  • 奶茶標籤「青豆」標「綠豌豆」被投訴,香飄飄稱名稱合規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子揚)有消費者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眾留言區投訴稱,香飄飄「抹茶青豆」奶茶食品名稱不符。4月30日,香飄飄方面向新京報記者回復稱,「抹茶青豆」奶茶食品名稱均有相應依據,其中「抹茶青豆」是指產品的風味名稱,「青豆」指青(綠)豌豆,在配料表中標註為「綠豌豆」,國家標準《蔬菜名稱》裡豌豆地方名稱也可叫青豆,符合法規要求。
  • 菜裡有毒——日式咖喱蛋包飯
    人們不愛看紙質書了操場上跑步的人越來越少姑娘不喜歡做飯做了飯的人不愛洗碗在廚房裡洗洗刷刷一下午準備一個晚餐的人越來越少。在日本京都見過有名的廚子做咖喱蛋包飯,嫻熟技巧,有人說這個蛋包10年才練得會。我覺得沒那麼難,可能是我想的太簡單回來買了一籮筐雞蛋每次三個,試了五次,用了十五雞蛋。就做成了。
  • 【數學】為什麼奇數加奇數等於偶數,奇數加偶數等於奇數?
    有一次Vita哥哥要考我一道題,就是那種兩個很大的數加起來,判斷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的題。我問他,那你是知道這裡面的規律咯?他很得瑟地說,對啊,奇數加奇數等於偶數,奇數加偶數等於奇數,偶數加偶數也等於偶數!於是我問他:為什麼呢?
  • 他們才是真正的日本人,歷史上卻被大和民族滅的差不多了
    現在我們提起日本人一般是指大和民族的日本人。其實日本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除了大和民族,還有阿伊努人(也叫蝦夷人)和琉球人。無論日本人承認與否,阿伊努族確實與日本大和族有別,長相上來說就很不一樣。阿伊努族普遍膚色比較暗,低額多須,深眼窩,毛髮極為濃密,有點捲髮。而大和族則普遍皮膚白皙,臉型瘦長,鼻子窄高。再者,兩族的起源地也大不相同。大和族來源於中國,後來從日本的島根縣一帶輻射出去。
  • 【課堂實錄】奇數與偶數(二)(五上)
    我們都來舉個例子驗證一下……生4:我舉個例子「518」的個位上是8,一定是偶數,可以這樣驗證:用518除以2,能被2整除(商是259),結論成立。生5:我也來舉個例子,「979」的個位(不是2,4,6,8,0中的數字)是9,一定不是偶數,可以這樣驗證:用979除以2,不能被2整除(商是489餘1)結論979是奇數。
  • 萍鄉民間崇尚「奇數吉祥」衣服只縫單數扣
    江西省民俗專家餘悅對「奇數吉祥」這一現象進行過解釋。古時就有「奇數吉祥」之說,如皇帝被稱為「九五至尊」,官職有「三公九卿」,北京天壇的高度、壇面石塊及欄板的數量均採用了一、三、五、七等陽數……但在民間,一些被寄寓美好希望的吉祥詞語多與偶數有關,相比之下,「偶數吉祥」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為何萍鄉地區有崇尚「奇數吉祥」的習俗?
  • 質數就是奇數?合數就是偶數?
    要理解上面的兩個問題,必須得先知道上面這四個數的概念。什麼是偶數?整數內,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
  • 說的是倫敦英語,住的是大和飯店,日本海軍為何如此貴族?
    關於日本海軍的奢侈,在大和級戰列艦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大和級戰列艦舊日本海軍所建造的最大一級戰列艦,無論是三座三聯裝460毫米主艦炮,還是超過7萬噸的滿載排水量,都堪稱日本乃至整個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作為舊日本海軍的象徵,大和級戰列艦被日本海軍視為希望。其不僅是火力強,噸位大,內部的裝修更是極盡奢華。
  • 海賊王983:烏爾緹的果實能力是腫頭龍,凱多之子大和救走路飛
    4、腫頭龍能力者烏爾緹在上一話中,打鬧的烏爾緹姐弟遇到了路飛,雖然路飛和烏爾緹對上的眼神,但雙方的態度可不怎麼友好,結果,自然就打起來了。烏爾緹和佩吉萬兩人和路飛對峙,但過程中,凱多之子大和出現,將烏爾緹擊倒,隨後帶著路飛逃走了。大和對路飛說,他一直在等路飛。
  • 日本為何要造「大和」艦?《阿基米德大戰》的答案絕對超出想像!
    《阿基米德大戰》採取倒敘的敘事方式,影片最初五分鐘再現了1945年4月7日坊之岬海戰中「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艦載機圍毆致死的慘烈場景,筆者以為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一段,可以說是目前為止「大和」之死在銀幕上最震撼的復原,短短幾分鐘卻要勝過多年前的《男人們的大和》。將本片當作戰爭片的朋友看完片頭基本就可以棄片了,因為這是全片唯一的戰爭場面。
  • 海賊王:關於大和的身份,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海賊王983話,一個戴面具的男人自稱是凱多兒子大和,使出了雷鳴八卦,似乎可以證實他真的是凱多兒子。凱多的部下也在一旁證明了這一點。大和戴著面具所以不清楚樣貌,但是他的身材高大,背戴著注連繩結,手上還戴著手銬鐵鏈,這些特徵都和一個已故之人——光月御田非常相似。
  • 天梯被奇數騎統治?奧秘法逆流上分,宇宙法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則是所謂的「燒繩子」玩法,讓遊戲環境變得「糟糕」,雖然都在「燒繩子」,但是真打的爐友還是不少,比如奇數流中的奇數騎和奇數戰等卡組的出場率就非常高,本篇內容就從奇數騎聊起吧。說到天梯的奇數騎,10局中能遇到6局並不是一句玩笑話,隨著版本開放時間變長,腐蝕迷霧、撕牌等針對性打法出現之後,奇數流卡組才稍稍「消停」了一下。除了可用宇宙流針對奇數流之外,最好用奧秘法;關於奧秘法的內容此前我們已經聊過強度,這一次就直接一點,結合卡組聊聊思路。
  • 小學奧數之奇數與偶數分析
    什麼是奇數、什麼是偶數、0是偶數還是奇數#小學奧數#奇數: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數,奇數可以分為正奇數和負奇數;偶數:是指能夠被2所整除的整數,偶數可以分為正偶數和負偶數;0:是一個特殊的偶數;奇數偶數的性質與例子加減法性質:1、奇數+奇數=偶數 2、奇數+偶數=奇數 3、偶數+偶數=偶數例1: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 奇數宇宙牧暴打快攻上傳說
    如果還在玩心火奇數牧,那確實是得不償失,但我們宇宙了。2.為什麼要奇數宇宙?不要姐夫卡扎DK你宇宙有什麼用?我也曾懷疑過,奇數宇宙中能攜帶的宇宙卡僅有拉茲和紅龍女王這真的值得我在構築上犧牲一切偶數卡和複數張的奇數強卡嗎?
  • 海賊王983話:細思極恐,大和的身體是御田,但靈魂卻是凱多兒子
    看完最新一期的《海賊王》983話之後,小迷發現不少人都對大和這個新角色很感興趣,論壇中的帖子基本都在討論他,相比實力是什麼級別,漫迷們還是更想知道他的真面目長啥樣。他為何與御田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大和與御田很像在小迷看來這恐怕不單單是大和崇拜御田這麼簡單,為了弄清大和與御田之間的神秘關係,小迷特意重溫了一下前幾話的劇情,認真看了每個鏡頭和臺詞,還真發現了一些細思極恐的地方,這背後的故事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 日本人的祖先起源不同,血統不同,為何都稱為「大和民族」?
    因為日本人與其他現代東亞人在基因上有著密切的聯繫,並且明顯不同於北海道土著人。起源二、從東南亞遷移的彌生人在大約公元前250年,日本發現了另一個新石器時代的社區,它被稱為彌生文化,首先在東京的街道上被發現的他們最早的痕跡。這些人已經會種植水稻,因此被認為是從東南亞沿著琉球群島到達日本的。
  • 奇數和偶數,帶你讀《漢聲數學》
    《奇數和偶數》導讀;2. 奇數和偶數概念解讀;3. 如何啟蒙奇數和偶數。《奇數和偶數》導讀今天的文章導讀《漢聲數學》的第2本《奇數和偶數》。書中講述的順序是:奇數和偶數的概念、偶數和奇數在具體場景下的重要性、體驗奇數和偶數、討論2個數相加結果的奇偶性、身體部位各器官數目的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