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定期運動的習慣嗎?
一周幾乎沒有運動的人,體力可能都下降了很多啊。
如果是初學者剛開始跑步,可以通過跑步鍛鍊之前很少運動的肌群,一般來說會參與兩種肌群。
通過跑步鍛鍊出的肌肉①下半身的肌肉
通過跑步鍛鍊出的肌肉②軀幹部(腹肌+背部)
臀部、大腿、小腿等下半身的肌肉,通過跑步可以自然地鍛鍊出來。
跑步的時候,如果注意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動時為平衡身體,可以鍛鍊腹部周圍的肌肉(腹肌、背部)。
跑步不容易使肌肉肥大,
如果是初學者的話,開始跑步後稍微運動一下「可能有點肌肉了?」也許你會這麼想。
但是下半身、軀幹部的負荷(重量)基本沒有變化,即使跑得再多,肌肉也不會變大。
跑步肌肉會下降的3個理由
有的朋友長期堅持跑步,肌肉反而掉不少,為什麼會因為跑步而掉下來呢。
有三大原因:
①肌肉不足的原因
我們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是由糖分、脂肪(脂肪酸)、蛋白質(胺基酸)來維持的。糖原是用來儲存糖質的。跑步20分鐘以上,身體脂肪就會被消耗為能量。這就是為什麼跑步有燃燒脂肪的效果呢。
但是,如果再長時間的跑步的話,體內積蓄的能量就會開始不足。蛋白質會分解成胺基酸。這種現象被稱為「糖新生」,由於糖新生的過度發展,導致體內肌肉量下降。
跑步肌肉下降的理由
②減肥的飲食限制
跑步會導致能量不足,肌肉也會下降。讓這個進一步惡化的是減肥的飲食控制。有很多朋友因為減肥跑步,大多過著控制糖分、脂質、蛋白質攝取量的生活。
在飲食所產生的能量不足的狀態下,通過跑步消耗大量能量的話,糖類新生,肌肉量下降的風險就會增高。而且,肌肉量下降的話代謝也會下降,結果減肥就更難啦。
跑步肌肉下降的理由
③對肌肉的負荷弱
跑步也不能只做做樣子,要獲得更好的收益,需進行刻意的練習,腿部肌肉不行就刻意練腿,上身不行就刻意練上身,跑步如果有意識地擺動手臂,也能刺激肩胛骨周圍的肌肉。跑步的動作對肌肉不能施加很強的負荷,肌肉就容易掉下來。
大家這麼看?經常跑步的朋友去健身房嗎?會進行刻意練習嗎?一周去幾次?你的哪個部位肌群比較強?是怎麼練習的?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