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庫珀的平衡原則(The BALANCE PRINCIPLE)
宇宙的偉大原則之一,是平衡原則。
如果地球離太陽再近幾英裡,那就是地獄。
如果它離我們再遠幾英裡,那將是一片荒涼、寒冷的沙漠。
但是,它現在的位置,與太陽處於理想的平衡距離,我們的星球處於一個完美的位置,能使生命形式保持著令人興奮的繁衍。
人體只是宇宙的另一部分,它意味著完美的平衡。
我們的身體是這樣被建造的:我們只需要這麼多的運動,不多也不少;我們只需要這麼多特定種類的食物;我們只需要這麼多適量的睡眠,以便從日常生活的緊張和壓力中解脫出來。
如果一個人,在任何一個方向上走得太遠,也就是:如果運動、食物或休息太少或太多,那麼他或她的整個生理和心理系統就會失去平衡。如果缺乏平衡,就沒有全面健康 。同樣,在積極的方面,如果擁有平衡,就會擁有健康。
有完美的平衡,才有全面健康 。
2
全面健康,有哪些好處?
——庫珀的答案
★ 更多的個人精力;
★更愉快、更活躍的閒暇時間;
★更強大的處理家庭和工作壓力的能力;
★更少的抑鬱,更少的焦慮;
★更少的身體痛苦;
★更有效的消化和更少的便秘問題;
★更好的自我形象和更加自信;
★更具吸引力,流線型的身體,包括更有效的個人體重控制;
★更強壯的骨骼;
★老化過程的減緩;
★更容易懷孕和分娩;
★更安穩的睡眠;
★更加專注於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有更大的毅力;
★更少的疼痛,包括背痛......
這個清單可以一直列下去……
簡言之,獲得全面健康,可以徹底改變你的生活,讓你成為一個更快樂、更有生產力的人。
3
如何獲得全面健康?
——庫珀博士,保持身心和諧平衡的3個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通常是指耐力活動,不需要速度過快。
事實上,在推薦各種類型的有氧運動時,庫珀總是強調,採用長距離慢速度(Long,Slow Distances,簡稱「L.S.D.」),比依靠短時間、快速爆發的能量要好。
但是任何有效的有氧運動計劃的核心是,平衡。
大多數人,應該在任何運動期間,達到距離的平衡。
研究表明,除非一個人在訓練馬拉松或參加其他競賽項目,否則最好將每周的跑步限制在12到15英裡左右;當超過這一距離範圍時,會大大增加關節和骨骼損傷及其他疾病的發病率;另一方面,若跑的距離少,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改善身體健康的目標。
的確,我們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身體耐力和個人能量方面,我們已經落後於我們的祖先很多光年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從事久坐的辦公室工作:
從停車場或公共汽車站走到辦公室,從辦公桌走到飲水機或公司自助餐廳;除了偶爾在周末打網球或打高爾夫球外,這就是全部的體力活動程度。
我們現在知道,運動有助於骨骼強壯,心態積極,血液循環良好,對心臟病有更好的預防作用。
因此,一旦我們開始重新獲得原始人類的一些體力活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迫切需要這些活動,以便保持正常運轉——我們將很好地走上實現全面健康的道路。
基本需求2:積極的飲食計劃(P.E.P.)
積極飲食計劃,或者說是P.E.P(Positive Eating Plan),強調的是:培養一輩子的飲食習慣,這是希望你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實現的目標。
和有氧運動一樣,良好飲食習慣背後的基本原則是,平衡。
只是有規律地跑步,根本不足以確保全面健康。
基本需求3:情緒平衡
隨著現代生活的壓力和緊張,越來越多的人們,希望找到保持持久的內心平靜、擺脫焦慮和解決其他情緒問題的方法。每個人都極度渴望對生活感到放鬆和快樂,並擁有這種情緒平衡所帶來的額外能量儲備。但是,在壓力下,人們的思想和情緒往往會失去平衡。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周期性地失去情緒平衡,結果是,我們的能量水平下降,我們實現目標並超越的動力開始減弱。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解決情緒問題的方法:可能就是簡單到進行更多的休息或睡眠;或者,答案可能在於前面所提及的兩個「平衡的基本需求」之一——有氧運動或積極的飲食計劃。
例如,人們經常問:「我每天應該睡多少覺?」
雖然理想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大多數研究表明,一般人每晚需要7到8小時的睡眠。
如果你的睡眠時間比這多,比如說一晚10小時,你可能會發現,白天你感到懶散和頭昏眼花。
醫學研究表明:睡眠過多,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因為你的身體需要一定的、最低限度的清醒活動來保持健康。
同樣,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您睡眠不足,每晚睡眠時間只有3到4小時的話,那麼,您患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至於失眠更直接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連續兩三天睡眠不足,在此情況下,你往往會覺得好像死亡來臨了一般,甚至沒有最低限度的精力,去做任何有效或快樂的事情。
情緒平衡,通常可以通過平衡的運動、飲食和休息來實現。
請記住:平衡是開啟你生活全面健康之門的萬能鑰匙。
劉德新教授與庫珀博士在平板運動試驗臺上交流
記住,我們有一天都會老去,年輕從來不是資本,健康才是!對自己的健康進行科學的管理,很有必要,這不僅僅是對家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學習健康管理知識,知健康,懂健康,做家人的健康守護神,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
編譯丨劉德新,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老年心內科教授/博士
來源丨全民精準健康管理
(http://www.caswphm.com/index.html)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參考文獻:
[1]Kenneth H. Cooper, MD, MPH.The Aerobics Program For Total Well-Being: Exercise, Diet , And Emotional Balance.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