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稀有「騙子太陽魚」 首次南加海岸發現

2021-01-14 星島洛杉磯版


南加州海岸最近發現一隻長達七呎的巨大罕見海洋生物,專家研判它是生活在南半球的稀有新物種騙子太陽魚(俗稱翻車魚,Hoodwinker Sunfish),據了解,該物種是第一次在北美被發現。

日前南加州海岸發現一隻長達七呎、的巨大罕見生活在南半球的稀有新物種騙子太陽魚。美聯社

根據《美聯社》報道,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一名實習生日前在煤油點自然保護區(Coal Oil Point Natural Reserve)金沙灘上赫然發現這隻被受困在沙灘上的稀有魚種。

實習生立刻通知煤油點自然保護區內的保護專家尼爾森(Jessica Nielsen),他最初認為這只是一種當地的太陽魚,並將照片張貼到保護區的臉書頁面上。

這張照片隨即引起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生態學、進化和海洋生物學系副教授特納(Thomas Turner)的注意,他將檢驗該魚的照片發布到全球iNaturalist在線社群。

而這些照片獲得澳洲默多克大學教授奈格(Marianne Nyegaard)的關注,他在2017年時曾確定該物種,並將其正式命名為「Mola tecta」,更為它起了騙子太陽魚這個引人注意的綽號。據悉,該魚種已經逃避分類學記錄長達近三個世紀之久。

奈格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知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她曾與南澳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福斯特(Ralph Foster)討論過這些圖像,起初他們認為照片拍攝不清楚,所以並無明顯的特徵以證實它是騙子太陽魚。

因此,奈格跨海向加州發送關於拍攝照片和採取組織樣本的具體請求,當地專家重返海灘拍攝,她最終獲取大量清晰照片而得以證實。

據了解,太陽騙子魚外觀看起來很奇怪,扁平且略帶橢圓形,身型偏短且兩側肥厚,頭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極短,該魚體型巨大,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由一顆大頭和一條小尾巴所組成的魚種。

根據特納的說法,被發現的魚長度超過七呎(215公分),從鰭尖到鰭尖寬為227公分,背鰭長度則不到2.5呎(75公分),但他並沒有測量體重。

上網訂閱星島日報即日送報到府服務

查看更多新聞詳情


相關焦點

  • 山獅媽媽產下3子 南加生態健康希望重燃| 星島日報
    山獅P-54和「北方爸爸」生下的小獅子。國家公園管理局圖隨著城市擴張、氣溫變暖等大環境影響,在南加州和中央海岸附近生活的山獅生活環境凋零,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導致那些踏出生態圈的山獅遭到車禍、人類衝突、被人為殺害等危險,生物學家曾預言山獅或在10年內徹底滅絕。
  • 香港發現新品種螢火蟲 命名「鄭凱甄」彰其捐肝義舉
    本港昆蟲學者饒戈及臺灣昆蟲學者鄭明倫,近日於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keys共同發表文章,公佈發現全球已知的第四種怪眼螢(Oculogryphus),是於去年5月被確定為新品種。以「鄭凱甄」命名表揚主動捐肝無私奉獻為了表揚香港人鄭凱甄去年主動捐肝,拯救素未謀面的急性肝衰竭女病人鄧桂思,兩人決定將該螢火蟲以她的名字命字,中文名叫「鄭凱甄怪眼螢」,學名Oculogryphus chenghoiyanae,由鄭凱甄英文名Cheng Hoi Yan轉為拉丁文「chenghoiyanae」而成,也成為全世界2000
  • 世上無「南」事,只要……
    畢竟作為一個為了科學獻出自己,每天起早貪黑從早上到深夜看論文做實驗推公式熬到頭都要禿的我,生活真的已經如此地艱「南」……麻將系列「南」表情包雖然我們要相信科學(拒絕毒奶梗),但我現在每天早起的鈴聲,已經固定為周杰倫的《一路向北》。老祖宗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在一大早我們就要計劃好,今天不能變「南」。你要問我設置這個鈴聲有沒有真的讓我轉運?我不太清楚。
  • 興大發現木鼻白蟻 史上首由臺灣命名
    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李後鋒與博士生梁維仁發現全新白蟻物種,命名「穿山甲木鼻白蟻」,是首位由臺灣人發現且命名的白蟻,此物種介於「木白蟻」演化至「鼻白蟻」的過渡類群,數量相當稀少,是昆蟲中的「活化石」,研究成果登上《美國昆蟲學會會刊》及《無脊椎動物系統學刊》。
  • 貽貝成「海洋吸塵器」
    貽貝經常會在潮間帶及淺海的海岸,特別是多石的巖床上聚集。
  • 新元素的發現很重要嗎?從113號元素Nihonium談基礎科研
    source:Wikimedia核子物理發展以來,人類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地球上的元素會如此分佈、為什麼黃金那麼稀少,為什麼稀土元素又那麼稀有。這只是地球獨有現象,還是其他行星,甚至其他星系也一樣呢?現在已知原子核有三千多種,只有 278 種是穩定。其它原子核雖不穩定,但也是受束縛(註 5)。那麼究竟邊界在哪裡(註 6)?為什麼邊界在那裡?
  • 南加「震」驚 6.4強震 20年最大
    美國地質調查所的地球物理學家保羅卡魯索說,這次地震為自1994年北嶺(Northridge)地震以來,南加州最大的地震。南加強震震央跨過克恩縣(Kern County)與聖伯納汀諾縣(San Bernardino County),災後忙壞兩縣消防局。
  • 自稱發現失落馬雅城的少年公開回應
    並計畫遠徵墨西哥,尋找他稱為「火之口」的馬雅之城卡克齊(K』aak Chi)。根據最初報導,來自魁北克的加都瑞成功利用現代星座圖找出逾百座馬雅古城位置。任一星座無法找到相對應的城市時,加都瑞便請專家解讀該區域的衛星照片來尋找「失落」的位址。當這座被加都瑞稱為卡克齊(意為火之口)的馬雅城市在預期中的位置找到時,全世界媒體的階段性處理 (Kübler-Ross model)如下:全盤接受、聳動性標題、開始有反論出現、關鍵性反駁,然後沉默沒下文了。
  • 分享一個稀有的物種「海狼」,是喜歡吃魚的狼呢
    今天小編要來分享一個稀有的物種「海狼」,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海邊(或是海中?海上?)的野狼,這些海狼出沒於加拿大卑詩省的太平洋海岸邊,雖然說看起來像狼但科學家研究DNA後發現這些海狼的遺傳基因跟陸地上的那些野狼可是不同的呢!
  • 愛因斯坦「重力波」預言獲証實
    美國雷射幹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的研究團隊於香港時間昨晚11時35分宣佈,他們成功透過LIGO,探測到兩個黑洞合併過程中產生的重力波,為愛因斯坦的「未完成交響曲」劃上完美句號。研究成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教授瑪爾卡形容,今次發現猶如在太空中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有助人類探索宇宙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堪稱現代科學最重要的突破。
  • 南加春夏將現蟲蟲危機
    南加州冬季豐沛雨量,今年春夏將出現大量昆蟲,包括大蚊丶毛毛蟲丶飛蛾丶甲蟲丶蚊子甚至白蟻等,形成蟲蟲危機。專家指出,今冬大量降水,植物茂盛繁殖,是2005年後再無見到的景象。然而卻也因此造成群蟲亂舞。其中,看起來像是蚊子的大蚊(Crane flies),在聖地牙哥與其他地區大量繁殖,形成加州第一波蟲浪。
  • 《黑色沙漠》人氣爆滿加開新伺服器,及推出全新職業 「武士」
    韓國開發商 PEARL ABYSS 旗下多人 MMORPG 手機遊戲《黑色沙漠MOBILE》,自上市以來受到冒險家熱烈的支持與討論,人氣爆滿,今(5)日進行遊戲大更新推出全新職業「武士」、加開新伺服器「赫爾賽」、大規模戰鬥內容「攻城戰」及慶祝更新等多項更新內容,以下為最新的遊戲資訊與更新內容說明
  • 黃金海岸必去景點
    黃金海岸景點-夢幻世界。在這裡的前三名熱門設施是「雲霄飛車」Big 9 Thrill Rides,以及曾獲選進金氏世界紀錄的最高的「自由落體」Giant Drop,還有南半球速度最快的「恐怖之塔」Tower of Terror。除了以上尖叫聲破表的設施外,園區內還有原生種的野生動物園,可以和袋鼠和無尾熊互動喔!
  • 「產區指南」南非:葡萄酒未來趨勢
    南非葡萄酒最大的優勢就是「性價比」,即使是最高端、罕見的酒款,價格依舊不會太高。Wine Searcher 上最貴的南非葡萄酒稅前均價也沒有超過 2,000 元。圖源:Wine Searcher南非葡萄酒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多樣性」,因為悠久的歷史,這裡留下了許多老藤,而現代葡萄酒產業的復興又給南非葡萄酒帶來了很多新東西,所以在南非你可能找到各種不同品種、不同風格的葡萄酒。南非葡萄酒起源:最老的新世界17 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荷蘭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殖民和貿易。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藏在柔軟有彈性麵包裡的魔鬼「溴酸鉀」
    」發布了一項調查:他們買了德裡市面上 38 個品牌的麵粉產品到實驗室做分析,結果發現高達 84% 的品牌(32 件)殘留溴酸鉀(Potassium bromate)或碘酸鉀(Potassium iodate)。
  • 而在這次研究中他們發現,含水量增加還會引發火山噴發
    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助的研究顯示,「大量下雨」是激發該次火山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NASA刊文指出,這份報告4月22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研究人員發現,幾勞亞火山進入活躍期前的幾個月中,當地降雨時間與降雨量均高於平均值,是促使火山趨向活躍的主要原因。
  • 【世界盃冷知識】香港俄羅斯有時差 天文臺「出貓」講解世界Cup時區
    天文臺的「氣象冷知識」便趁機講解為何有不同時區的出現,影片當中還請來多隻貓貓客串登場,配以教育電視式的動畫講解如何劃分時區。短片火速被網民瘋傳,笑稱今次天文臺「竟然出貓講解時區」,估計成功吸引一眾貓奴乖乖睇片。天文臺『氣象冷知識』第二百三十二集。面向太陽的一面是日間 ,背向太陽的一面是夜晚。同一個地球為何有不同的時間?本集為大家探討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 世界上有哪些很稀有的動物?
    世界上有哪些很稀有的動物?這個世界由將近3千~4千萬種的生物組成,而地球上已經被人類命名的生物將近1千萬種左右。據科學家分析,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物種還不足總量的二分之一。這些生物經歷了地球三十多億年的演化至今。
  • 中世紀歐洲人對南半球的猜想:南半球肯定有陸地,否則地球會偏重
    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南大陸假想便與地球學說連在一起,以地球學說為基礎。如同他們公認地球學說一樣,不同學派的地理學家們也一致認為,既然大地為球形,而已知的大陸和已知的人類都在北半球,那麼南半球也有大陸也有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