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質量為王 提升質量有效供給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堅持質量為王 提升質量有效供給

  質量是引領經濟發展的標杆。近日,市政府印發《河源市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堅持質量為王的價值取向,完善質量治理體系,強化質量治理能力,創新質量治理方式,推動質量共建共治共享,進一步提升質量有效供給,為「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供質量支撐。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市要基本形成以市場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基礎、保險救濟和社會救助為保障、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行業組織規範自律作用充分發揮,政府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有效監管的質量治理體系,實現質量基礎更加紮實,質量創新更加活躍,質量環境更加優化,質量治理更加協同,質量供給更加有效。方案從完善質量治理體系、強化質量治理能力、創新質量治理方式、優化質量治理環境、提升質量治理效能等五個方面共21項措施作出具體部署。

  質量是企業生存之本。方案提出,要加強企業質量能力建設,開展行業專家「診脈」行動和中小微企業提質行動;推動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基礎設施支出納入研發經費支出範圍,依法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加大質量投入;鼓勵金融機構將企業質量水平、標準水平、品牌價值等納入企業融資授信重要依據,引導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企業質量提升。

  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抓住質量這個制勝法寶。方案提出,要推進質量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以產業鏈為紐帶,依託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和大中型骨幹企業,提升重點領域上下遊產業標準的協同性和配套性,建立覆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體系;開展重點產品與國內外標杆產品的執行標準和質量指標「雙比對、雙提升」,完善產業鏈標準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推動產業集群向產業鏈中高端提質升級;推動企業做好平臺支撐,做出高質量產品,不做低端產品,產品質量進一步「融深」「融灣」。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因子」。方案提出,要大力培育高質量品牌,支持市場主體創建自主品牌;創新支持品牌建設的金融產品,探索設立品牌無形資產交易市場,支持企業利用品牌資產質押融資;推進農產品品質品牌融合發展,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擦亮「萬綠河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打造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窪地;藉助交易會、博覽會和「質量月」等活動,宣傳推介河源產品,推廣河源標準,講好河源品牌故事。

  方案提出,市級將分年度設立規模為500萬元的質量提升發展基金,按照滾存使用的原則用於支持提高製造技術及工藝水平、提升產品質量、研究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設應用現代質量管理體系等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行為。

(文章來源:河源日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湖北省質監部門開展質量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質量保證的...
    以項目管理思路推進質量提升——湖北省質監部門開展質量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質量保證的幾點探索□ 劉年生近年來,湖北省質監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質檢總局關於質量工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
  • 體育參與: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
    體育參與: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 2020-10-28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測科技:2018質量品牌提升發展大會,助推高質量發展
    聯測科技,一直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緊跟中央指導思想,秉承「抓質量、提能力、強服務、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做強實力、激發活力、形成合力,在服務質量強國建設、文化強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數字中國建設的實踐中彰顯價值和力量,為助力「中國質量品牌提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品牌、質量時代,說著輕巧,知易行難。然而這卻是中國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路徑。
  • 高舉質量大旗 提升城市品質
    □ 李 慶 本報記者 王 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明確提出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提升質量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工作重大任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這場改革中,地方該如何作為?
  •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堅持用養結合,合理降低開發利用強度,保護並有效恢復自然生態承載能力,全面提升自然生態服務功能,實現資源永續利用。通過「禁」「休」「輪」「種」等綜合措施,實施封育保護、生態移民、舍飼圈養,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因地制宜開展草場保護治理,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毀林挖草、非法開墾佔用等違法行為。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的...
    為深化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水平,確保消費品質量安全,擴大有效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夯實消費品工業發展根基,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有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順利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制定本規劃。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我國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還不強,經濟循環中還存在許多堵點瘀點。從質量看,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居民對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需要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供給。
  • 有效質量管理揭示應用方法
    有效質量管理  揭示應用方法  □ 方 堃  從1988年至2007年,筆者持續積累質量管理經驗和方法病進行了研究,發表論文和文章109篇,為編著《有效質量管理(EQM)》一書打好了基礎並開始寫作。  2007年中起,筆者專心致志、全力以赴,深入研究和勤奮寫作。
  • 2019「質量之光」年度質量記憶部分入選城市、企業、機構代表感言
    堅持質量變革理念不動搖。始終堅持有質量的速度和有速度的質量相結合,下更大氣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堅持抓項目擴投資不動搖。荊門市編制了20個特色產業鏈招商地圖,大力推進產業鏈招商,引進高質量的項目和產業。2019年,分別成功招進金泉新材料動力電池相關產業鏈、玲瓏輪胎等項目,建成投產的億元以上項目410個。
  •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意義。
  • ​三大優勢功效——寶健功能被有效提升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的好壞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研究過,常熬夜缺覺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正常睡眠的女性高出30%-60%。針對這一問題,2019年寶健推出健康睡眠理念及對應系列產品,其中的寶健功能被幾乎能滿足我們對好被子的所有美好想像,它通過科學的方式和產品幫助人們改善睡眠狀況,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畢竟,睡得好比任何保健品都要有效!
  • 理論頭條 | 緊扣高質量發展 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
    緊扣高質量發展 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 ■ 董小麟 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的重要要求,為我們實現新時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廣西壯族自治區質監局奮力開創質量強桂新局面
    這一年,廣西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區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質量強桂成為廣西「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桂成為廣西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這一年,廣西質量的新標杆應運而生,標準化戰略揚帆起航,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提升作用日益凸顯,質量強桂正成為廣西新時代的最強音。
  • 產品質量的保證是100%有效質量檢查
    我們的措施,既不能杜絕缺陷產品的產生,又做不到通過100%有效質量檢查剔除全部缺陷產品,怎麼可能保證產品質量,怎麼可能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車間有A和B兩條包裝線分別用於不同尺寸產品的紙盒包裝,A線用於常規紙盒,B線用於一種寬扁的紙盒。由於紙盒越是寬扁,扣盒時盒舌撞在紙盒邊上導致扣盒失敗的機率就越高,單就扣盒失敗的比例來說,B線是遠高於A線的。
  • 「政策資訊」水利部部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供給質量有效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在減少無效供給的同時擴大了中高端供給,帶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了產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今年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3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6.5%,比第二產業高17.8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
  •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意義。
  •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用養結合,合理降低開發利用強度,保護並有效恢復自然生態承載能力,全面提升自然生態服務功能,實現資源永續利用。通過「禁」「休」「輪」「種」等綜合措施,實施封育保護、生態移民、舍飼圈養,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因地制宜開展草場保護治理,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毀林挖草、非法開墾佔用等違法行為。
  • 如何推動供給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經濟發展是多種因素、多重動力綜合作用的結果,但需求與供給相互作用是最基礎性的動力。
  • 堅持創新驅動 南瑞集團大力提升發展質量
    南瑞大廈  南瑞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奚國富表示:「南瑞集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樹立打造百年老店的雄心壯志,堅守實現基業長青的永恆決心,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國際化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做新,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