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項目管理思路推進質量提升
——湖北省質監部門開展質量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質量保證的幾點探索
□ 劉年生
近年來,湖北省質監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質檢總局關於質量工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促進了產品、服務和工程質量提升,優化了質量發展環境,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質量保證。
健全機制 強化領導
湖北省質監局局黨組對質量提升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處室、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質量提升領導小組,並設立了專門辦公室,抽調專人負責日常工作。同時,建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會議、督查督辦等工作制度,各地也相應建立了質量提升領導和工作機構。在具體落實上做到了「八有」,即有總體部署、有具體計劃、有責任單位、有督辦落實,有定期匯報、有分析研究、有檢查督查、有情況通報,確保了工作有序推進、落實落地、取得實效。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下發後,我們在省政府的領導下,及時協調各部門研究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消費品標準與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湖北行動綱要》,整體規劃了全省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對食品、汽車、紡織等9個重點領域的標準與質量提升,逐項分解落實到省直44個部門。並將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納入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的重點內容,使質量提升工作任務目標更清晰、責任要求更具體、落實推進更有力。
突出重點 狠抓弱項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個產品一個產品抓、直到抓出成效的要求,結合實際,我們確立了9個質量提升的重點領域,並確定每年選定幾個歷年來問題較多、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和行業,集中力量組織攻關,力求抓重點、補短板,以點突破、促進整體提升。
2017年,我們重點選擇了食品相關產品、汽車產品、童車、紡織服裝鞋帽產品、建材裝飾材料等9類產品,同時緊盯中小企業質量管理的薄弱問題,開展了「9+1」質量提升行動。在實際工作中,注重發揮機關業務處室的職能作用和直屬機構的技術優勢,成立了10個質量提升專項工作組,制定了質量提升總體工作方案和《質量提升行動任務分解表》,將任務、責任明確到人、到單位,有效地調動了系統內各方面參與質量提升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根據目標任務要求,我們制定下發了《質量提升行動指南》,作出了「十一個一」的內容和行為規範,即開展一次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形成一份內容翔實的質量分析報告、組織一次針對性強的標準和質量比對、安排一次覆蓋面廣的專項監督督查、進行一次直面問題的約談整治、召開一次對接媒體的宣傳座談、組織一次質量專題培訓研討、開展一批重點企業對口幫扶、進行一次問題導向的監督執法、培育一批質量提升示範區、形成一份有分量的質量提升總結,增強了工作落實的針對性有效性。
立項實施 精準服務
在質量提升組織實施中,我們採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抓工作落實和推進。針對服務對象的質量問題和質量提升需求,立項目、編制標書,將任務、目標和要求,以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確,而後通過政府採購平臺向社會招標,博取社會優勢資源,選擇最優機構和人員,謀求最優服務和方法,追求最佳效果和方案。
在中小企業質量提升工作中,我們在全省徵集篩選10個中小企業產業聚集區,範圍覆蓋全省大部分市州,產業涵蓋多個支柱產業和領域。在具體操作上,我們按照輕重緩急確立問題解決的先後次序,明確質量提升內容,把解決一個問題作為一個項目,以一個項目對應一個問題,委託專業招標公司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科研院所、院校、技術機構等公開購買服務,用抓項目落實的方法抓質量問題的逐個解決。
2017年,經過招投標,我局直接購買服務200萬元,除省內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外,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大專院校,中標院、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上海DSQ認證公司等專業機構也參與投標並中標,實現了在全國範圍內選取優勢機構和優秀專家,為企業提供定製式質量提升服務。通過這種形式,我們為10個中小企業產業聚集區的500餘家企業,提供了質量診斷、標準比對、質量管理培訓和質量技術檢測等服務活動,培訓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和負責人1000餘人。武漢市圍繞中小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共完成服務項目86個,培訓1072人、企業527家;武漢岱家山質監服務站的「一站式」服務,為園區160家中小企業提供服務330餘次,為企業節約成本400多萬元。當地主管部門和企業普遍反映,這種形式有效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質量提升的「中梗阻」問題,質量提升落實有力,實際效果好、收益廣、收穫多。
緊盯熱點 強力推進
圍繞熱點和敏感產品產業,我們堅持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開展了紡織服裝品牌質量提升系列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等中外頂尖專家學者共商質量提升之策。組織食品用紙包裝、紙容器等製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籤訂《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大力推進電線電纜產業質量提升,印發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線纜產品專項整治加強全面質量監管的通知》,加強從生產、銷售、招投標、施工等各環節,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有效監管。著力推進建築防水產品質量提升,成立「市場打假維權聯合辦公室」「房屋滲漏維修技術服務中心」和「建築防水行業施工產業技術聯盟」,著力發揮中介服務組織的作用,等等,有效地促進了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雙提升」。2017年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3.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
同時,積極推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在全省開展「質量服務進萬企」和「雙首席」活動,推廣卓越績效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9000系列質量管理標準及GMP等管理體系,全省有3000 多家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省質監局、省保監局還聯合下發了《關於在我省部分行業和區域開展重點消費品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範圍內積極推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探索了質量共治的有效途徑。
扶優治劣 優化環境
堅持把精品名牌培育作為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爭創中國質量獎、長江質量獎和各級地方質量獎活動,堅持開展湖北名牌產品評價認定。2017年,第3屆中國質量獎公示名單中,中鐵大橋局集團公司進入正獎榜單,另有2家企業和機構有望獲得提名獎;我省第7屆長江質量獎評比圓滿結束,5家企業獲得正獲、5家企業獲提名獎;有效期內湖北名牌達到1074個。積極爭創知名品牌和質量提升示範區,截至目前,5個園區獲批創建「國家級知名品牌示範區」、10個園區獲批創建「省級知名品牌示範區」,3個園區獲批創建國家級質量提升示範區。
同時,注重加大監督執法力度,2017年省級監督抽查4537批次、市級監督抽查1.3萬批次,查辦案件2195件、同比增長58%,召回缺陷汽車產品35.2萬輛、缺陷消費品57.6萬件,配合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淘汰或改造燃煤鍋爐6581臺,有效純潔了質量發展環境。
在此基礎上,注重質量文化宣傳引導,分別在湖北日報開闢質量強省專版,荊楚網開闢湖北質量專網,湖北經視製作「質量與生活」「湖北質量報告」等專題節目;開闢專欄與消費者互動,計量「你點我查」、特檢「我檢你用」、質檢「檢給你看」、纖檢「你選我檢」等系列活動,吸引了163萬名消費者關注參與;結合「世界計量日」「世界標準日」「全國質量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5.10中國品牌日」等節點,組織開展系列專題宣傳活動,有效構建了「人人關注質量、人人重視質量,共同促進質量提升」的濃厚氛圍。
(作者單位:湖北省質監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