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對於一個人和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災難,是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包括增值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臨床表徵為貧血、出血、感染髮熱、骨關節疼頭、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等,死亡率極高。
對於白血病患者來說僅有少數人可以從自體移植中受益,絕大多數患者都需要做異體移植,通俗來說就是從他人身上移植骨髓,這是對於中高危白血病的根治性手段。
異體移植的骨髓資源主要來自於志願者自願捐獻骨髓,而千千萬萬人也許只有一個志願者的骨髓與白血病患者相似,可以進行移植。這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無疑是挽救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莫大的幸運,相當於給予了患者第二次生命,患者及其家屬應當感激志願者的捐獻,但是根據國家慣例,醫院不能向患者及其家屬透露志願者的任何身份信息,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志願者的捐獻屬於自願行為,醫院有責任保護志願者的隱私信息,因為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移植並不是百分之百配對成功,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後可能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感染、出血和排異等狀況,如果不能配對,則患者需要再次移植。以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能夠找到一個可以移植的骨髓實屬不易,配對不成功之後一定會讓志願者再次捐獻移植,捐獻骨髓原本就是自願,如果志願者不願意再次捐獻,這樣的要求或者請求會對志願者的生活造成影響甚至是騷擾。出於對志願者隱私的保護,醫院需要對志願者的身份信息進行保密。
有些骨髓移植成功的患者認為他們應噹噹面感謝志願者拯救了他們的生命,對於志願者隱私保護的慣例大多數人認為應當以不同的情況而視,移植成功後可以提供志願者的信息。但小編認為,既然是志願者,他捐獻骨髓並不是想得到他人的感謝和經濟的酬勞,真正的英雄和愛心人士內心希望的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而不是有償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