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間分層開發中的環境巖土工程問題

2020-11-24 建設工程教育網

  地下空間的分層開發原則是實現地下空間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具體體現,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功能置於不同的豎向開發層次;二是按照可持續發展原則,根據城市不同發展時期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不同需求進行綜合規劃,將開發的重點控制在地下不同的豎向層次,從而使得在城市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不同建設時期中,各類原有設施與新建設施都能做到協調統一。

  1、淺層空間

  淺層空間是指由地表至地下埋深10m深度開發的空間,其特徵在於此層與外界溫度絕緣,能保持季節的穩定性。其主要用於商業及民用地下室和文娛活動場所,是最接近地表建築的地下開發空間,其開發利用率普遍較高。淺層空間開發主要遇到的環境巖土工程問題主要有軟土和地下水對工程的影響,以及基坑工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根據廣州火車站及周邊鑽探資料,第四系覆蓋層厚度一般不大,為3.2014.60m;軟土層厚一般為0.50~4.O0m.廣州地區的軟土通常具有高含水率、低滲透性、高壓縮性、低強度、觸變性和不均勻性等特點f81.在軟土層中施工常會發生地面的不均勻沉降、管道的上舉、橫移、開裂、脫口、基底的隆起和坑頂坑壁的失穩,建築物發生樁基斜歪、漂移和傾斜等現象。

  地下水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在地下工程施工(基坑開挖)過程中,因局部改變地下水流場,可能產生滲流、潛蝕、突湧和管湧,影響地下工程基底、圍護結構和周邊環境,突發危險性的安全事故。地下水對地下結構產生巨大的浮託作用,如防水措施或抗浮措施不力,可能引發結構破壞,影響其安全運營。局部三角洲相沉積砂土中賦存富含S042-的微鹹水,對鋼混凝土結構具有弱腐蝕性,構成持久的安全隱患。

  基坑工程對地下空間開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基坑變形和基坑施工擾動對環境的影響。基坑變形包括基坑邊坡變形、基坑基底隆起變形和基坑支擋變形。由於支撐物受彎破壞或錨杆體系抗拔力不足,拉杆自身斷裂或拉杆及錨座的連接不牢導致支護結構自身破壞,導致邊坡失穩,此外還可能由於支護結構嵌入深度不足所致。這種類型的破壞都會引起基坑隆起,並使地基土強度降低或失效導致支護結構整體破壞,基坑隆起。支護結構發生變形和位移引起的環境效應主要表現為:(1)支護結構自身破壞而導致邊坡失穩;(2)支護結構整體破壞而導致基坑隆起;(3)支護結構發生變形和位移而引起鄰近建築設施破壞。

  基坑施工擾動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基坑工程圍護結構施工階段、基坑工程土方開挖階段和地下結構施工階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圍護結構施工擾動取決於圍護結構形式及施工方法,擠土樁施工擾動影響與靜壓樁擠土效應相同,地下連續牆或非擠土樁則施工擾動影響類同於土方開挖造成的影響。基坑工程土方開挖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取決於地下水位的變化、圍護結構的位移,以及基底土體的隆起;地下結構施工階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取決於圍護結構的改變,如拆除支撐和土體蠕變引起土壓力的改變等。如地鐵二號線火車站圍護採用了人工挖孔樁+錨索和土釘牆兩種圍護結構形式,為了避免衝孔樁在施工過程中對地層的擾動破壞,五號線設計施工時就採用了土釘牆,局部二層為人工挖孔樁+預應力錨索,以減小對環境的影響。

  2、次淺層空間

  次淺層空間與淺層空間通常聯繫較大,主要有商業、文娛、餐飲和部分規劃的交通系統,其深度為地下埋深10-30m左右,是目前地下空間的主要開發和應用空間。廣州火車站周邊區域在次淺層空間開發程度較高。次淺層空間的開發主要遇到的環境巖土工程問題有地下水對工程的影響、巖溶等不良地質作用的影響,以及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次淺層空間的地下水活動一般表現在孔隙承壓水和巖溶裂隙水對次淺層空間開發的影響。廣州火車站及周邊地區基巖厚度變化大,層面起伏較大。白堊系沉積巖中的灰巖質礫石和石炭系石灰巖常被溶蝕和形成溶洞,據鑽探資料統計,白堊系和碳酸鹽巖巖溶率一般為10%~15%,溶洞埋深多在l4.85~49.20m,溶蝕高度一般在1~5m,個別可達9~10m.溶洞及土洞多集中在次淺層空間。由於目前地下空間開發活動主要利用在次淺層空間內,對於基礎位於碳酸鹽巖上的構建築物,由於下伏碳酸鹽巖巖溶發育程度的不同,以及上覆鬆散蓋層的工程性質差異和裂隙巖溶水、孔隙承壓水、地表水三者的不斷循環,導致上部土體的吸蝕、潛蝕破壞,最終使地面塌陷,發生巖溶地面塌陷。地下空間開發中因盾構法施工而採取的止水措施,以及開採裂隙巖溶水、江水位的陡漲陡落、地面漬水下滲等,都能加劇「三水」的循環運動,從而加劇發生巖溶地面塌陷的可能。

  基坑和樁基施工時常會發生一些因施工導致的巖土工程問題。如廣州火車站及周邊地區開挖基坑的深度一般是在7.0m~12.0m,有的則達到l7.5m.其上部出露由厚約10~15m粘土、粉質粘土的第四系沉積層組成,且部分地區夾有淤泥類土。當基坑開挖到一定深度,含水量大,且具有觸變性的淤泥類土等易失穩成「流沙」湧人基坑,從而導致基坑邊坡穩定、基坑底板變形及突水等環境工程地質問題。錘擊沉樁施工過程中引起的樁身及樁周附近地基土體的強烈振動,造成沉樁區及其鄰近地基土的水平位移和豎向位移,從而影響周圍建(構)築物。打樁施工使土體原來所處的平衡狀態破壞,對周圍原有的建築物和地下設施諸如地下管線等帶來不良影響;以及打樁與基坑開挖的相互影響等。

  3、次深層空間

  由於高密度建城區上部建(構)築物密集,樁基礎多且複雜,因此在地下埋深30—50m範圍內的次深層空間內開發利用複雜的地下軌道交通網絡、城市水、電、氣、通訊等公用設施是十分適宜的。廣州火車站及周邊地區基巖以紅層碎屑巖為主,中等風化巖天然抗壓強度約為4~25MPa,微風化巖約為16~71MPa;而在越秀山附近存在燕山期花崗巖和附近的斷裂角礫巖強度最大達250MPa.由於圍巖相對較好,一般在隧道的掘進和開挖中使用礦山法施工。由于越秀山附近存在多條斷裂帶且巖石較破碎,膠結程度較差,成為地下水的良好通道和富水帶。礦山法施工經常使施工面成為集水面,造成地面下陷,周邊建築物沉降。普遍存在的軟弱夾層現象,也會給隧道的掘進和開挖帶來影響。

  4、深層空間

  深層空間(地下埋深50~100m左右):是一個獨特的區域,在這個區域裡,通常不存在人類的基本活動。國際上對此區域的利用通常都是設置程序化、自動化的系統,可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線路、危險品倉庫、冷庫、貯熱庫、油庫等。目前將其作為有待開發空間。

責任編輯:風聆

相關焦點

  • 巖土工程勘察常見問題分析
    因此,巖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務是根據不同勘察階段的要求,準確查明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及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並結合工程特點場地施工條件等的具體要求,進行技術論證和評價,提交處理和解決巖土工程問題的具體建議,為設計施工提供依據,並服務於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筆者針對多年來巖土工程詳細勘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歸納整理,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 巖土工程師——巖土地質與巖土工程專業
    巖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巖石和土的利用、處理或改良的科學技術(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基本術語標準》)。巖土工程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工程地質學、巖石力學和土力學;研究內容涉及巖土體作為工程的承載體、作為工程荷載、作為工程材料、作為傳導介質或環境介質等諸多方面;包括巖土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測等等。
  • 地下長沙豎向分層立體綜合開發
    ,過街地道……你對地下空間的開發有多少設想?  地下空間 規劃豎向分層,橫向連通  該《辦法》所稱地下空間,是指長沙市行政轄區範圍內地表(含江、湖)以下的空間,包括結建地下空間和單建地下空間。  結建地下空間是指同一主體結合地面建築一併開發建設的地下空間。單建地下空間是指獨立開發建設的地下空間。
  • 巖土工程基礎知識:巖土工程從工程實踐角度包括的範圍
    (1)巖土作為支承體房屋建築、道路、橋梁、堆場、大型設備等等,都建造在巖土上,巖土作為地基,作為支承體,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承載力和變形問題。(2)巖土作為荷載或自承體邊坡工程、基坑工程、露天礦等地面開挖,隧道、地下洞室等地下開挖,面臨的是另一類穩定和變形問題。這時,巖土體擔任的角色,既可能是荷載,也可能是自承體。同時,地下水的控制常常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地下空間建設策略,建議收藏!
    王衛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現任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華建集團上海地下空間與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築學會地基基礎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力學學會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 ABAQUS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
    入門篇主要介紹軟體的功能、巖土工程中常用的單元、本構關係和接觸面理論等基本知識,通過閱讀這些章節,讀者可以達到快速入門的目的。應用篇中首先詳細介紹了用戶子程序的編寫注意事項和編寫過程,然後通過巖土工程應用實例,對模型建立、問題求解和結果後處理中需考慮的關鍵問題進行了討論,通過這部分的學習,讀者可以掌握用戶自定義材料和單元的二次開發、土體固結沉降分析、非飽和滲流與流固耦合分析、基樁低應變檢測的數值模擬、樁基承載力分析、巖土開挖問題求解、巖土貫入問題求解、土石壩靜力與動力分析和邊坡穩定性分析等內容。
  • 巖土工程相關知識:巖土工程鑽探如何做好地質編錄工作
    鑽探記錄與鑽探過程應保持同步,記錄的內容包括了鑽進過程和巖土描述這兩部分野外鑽探記錄。鑽探現場記錄表的各個欄目的填寫必須嚴格按照鑽進回次逐項進行。如果回次中出現變層,記錄時應填寫分層標籤。  2、鑽進過程記錄內容。
  •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將追求更為和諧宜居的生存環境,地下空間的建設和利用也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並在城市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孫鈞院士作了題為《淺議人工智慧方法在軟土地鐵施工變形預測和控制中的若干實踐》的大會報告,介紹了人工智慧在深大基坑開挖和盾構掘進施工變形預測與控制中的應用,並結合施工實踐案例,指出人工智慧方法可以顯著提高預測精度、解決軟土地下工程施工難的問題,實現施工的精細化監控與管理。
  • 巖土知識:巖土工程鑽探如何做好地質編錄工作
    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大型的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藉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託專業、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採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
  • 中央提出「探索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 海域空間立體分層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別設立。新設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損害已設立的用益物權」,從物權角度明確了土地立體空間的物權屬性。各地根據《物權法》的原則性規定,紛紛開展地下空間開發管理的探索。早在2008年,深圳市就實施了《深圳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暫行辦法》,明確指出「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應當取得地下建設用地使用權。
  • 巖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2001
    1總則   1.0.1為了在巖土工程勘察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除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和橋隧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設巖土工程勘察。
  • 中國科學院地下工程災變與防護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2020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地下工程災變與防護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巖土所召開。工程實驗室理事會成員及理事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中科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李海波,武漢巖土所所長薛強和副所長盛謙及中科院科發局邢曉旭等出席會議。
  • 巖土工程概預算
    2)專業工程勘察收費標準分別適用於煤炭、水利水電、電力、長輸管道、鐵路、公路、通信、海洋工程等工程勘察的收費。專業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項目可以執行通用工程勘察收費標準。  3)通用工程勘察收費採取實物工作量定額計費方法計算,由實物工作收費和技術工作收費兩部分組成。專業工程勘察收費方法和標準,分別在煤炭、水利水電、電力、長輸管道、鐵路、公路、通信、海洋工程等章節中規定。
  • 2018年「陳宗基講座」 暨巖土工程可靠度理論與風險評價高端論壇
    承辦單位:《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編輯部協辦單位: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西安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雲南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湖北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補充中)「陳宗基講座」是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 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巖土工程與工程地質介紹(11)
    本工程領域涉及到數學、物理學、地質學、油氣及固體礦產的礦產普查與勘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巖土工程、遙感地質、數學地質、應用地球物理和應用地球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學科。  培養目標  地質工程領域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地質調查、工程勘察、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開發相關的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 專家對國內首個典型筒狀結構巖土基坑支護工程實例點評
    專家對國內首個典型筒狀結構巖土基坑支護工程實例點評2017-11-09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傳統的地下停車場近十多年得到了很大發展,多是伴隨新樓宇、社區建設修建地下室時建成的坡道式停車庫,系統管理不斷改進和完善頗受人們歡迎,但它的停車使用面積與地下建築面積之比較小,約40%~50%,行駛坡道與通道就佔很大面積
  • 2017年巖土工程學術報告會圓滿舉行
    蚌埠市建委總工劉士俊從地方政府的角度,對巖土工程勘測設計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肯定,並介紹了蚌埠市人文環境和工程建設環境領域的相關內容。巖土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賓就2017年專業委員會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未來的打算向大會做了匯報。
  • 基坑工程的巖土勘察應符合哪些規定
    【學員問題】:基坑工程的巖土勘察應符合哪些規定?  【解答】:  1、勘探點範圍應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及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確定;基坑外宜布置勘探點,其範圍不宜小於基坑深度的1倍;當需要採用錨杆時,基坑外勘探點的範圍不宜小於基坑深度的2倍;當基坑外無法布置勘探點時,應通過調查取得相關勘察資料並結合場地內的勘察資料進行綜合分析;  2、勘探點應沿基坑邊布置,其間距宜取15m~25m;當場地存在軟弱土層、暗溝或巖溶等複雜地質條件時
  • 2018第四屆(深圳)城市地下空間、綜合管廊、 海綿城市技術創新論壇...
    (特邀)   議題:《城市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工程及新型材料應用研究》   09:30—10:00   謝和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特邀)   議題:《深地醫學研究概況與未來探索構想》   10:00—10:30   鄧銘江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特邀)
  • 工程地質知識:巖土工程鑽探地質編錄要求
    1.工程地質鑽探編錄資料是工程地質勘察的第一性資料,為確保其完整、準確和統一,特制定本要求。2.項目負責人或編錄人員出工前必須明確工程勘察對象的性質、目的、時間,編寫或明了勘察綱要。弄清楚勘察的重點,向機、班長進行技術交底,安排和收集齊全提交報告所必須的野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