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醫事|冬去夏至,來聽聽《人世間》抗疫特別節目幕後分享

2020-12-04 澎湃新聞

2020年3月,《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紀錄片團隊趕赴武漢,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拍攝了逾三萬分鐘的素材,剪輯成四集160分鐘的紀錄片。

主創團隊用鏡頭記錄了不斷創造生命奇蹟的武漢紅區,訴說了這場不期而至但又刻骨銘心的相逢,記錄下在雷神山的人間冷暖,也記錄下了兩百餘位援鄂醫護的故事和面龐。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自5月21日開播後收穫了諸多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分。網友們稱「人間世真的是我看過最好的醫療紀錄片了」「人間世真的太好哭了」「最專業的團隊,最溫柔的鏡頭,最獨特的視角,最感動的人事」。

6月10日上午,《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第一場幕後分享會《人間醫事》在華山醫院舉辦,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伍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副主任周全、主任助理王俊,和華山醫院的援鄂醫護們以及《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的主創團隊一起回顧了那段他們在武漢並肩作戰的日子。

現場播放的紀錄片第一集《紅區》中,12床的老人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位81歲的老人新冠肺炎剛剛好轉,卻因右腿的壞疽又將面臨性命之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人必須馬上進行截肢手術,但紅區內並不具備做截肢手術的條件,但醫生陳澍並不願放棄老人的救治。經過不懈努力,陳澍醫生終於幫老人聯繫到了有條件做截肢手術的醫院,爭取到了更多一線的生機。

陳澍醫生在發布會現場說:「經過這次疫情卻發現治病救人,做醫生是件幸福的事情。」這是他對醫生這個職業的新認識,直率樸實的話語引發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找到有條件做截肢手術的醫院後,醫護人員們要在三重防護的狀態下轉運依賴呼吸機的12床老爺子,無疑難如登天。心監儀已經測不出老人的心跳,護士曹書梅就用手為老爺子把脈,40公裡的路程中一刻也不肯放鬆。曹書梅在現場談到這次轉運時,也不由地有感而發:「40公裡整個全程一直都比較緊張,為了保險起見才用手把脈,並做好了隨時搶救的準備。」當他們終於抵達轉院醫院後,上海和武漢的醫生們推著老爺子的病床在夕陽下走向陽光的背影被鏡頭完美記錄,他們腳步堅毅,像是在走向希望。現場,作為轉運主力的麻醉醫生羅猛強道:

「當時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患者身上,完全沒有注意到夕陽很美。」

是啊,在鏡頭裡,比夕陽更美的是他們的背影,比夕陽更溫暖的是他們拯救患者的真心。

成功轉院只是治病的第一步,12床的老人年紀大且基礎病較多,在平時做這麼一場截肢手術都是十分危險的,何況是疫情期間呢?但就像陳澍醫生說的:「有的人不敢做,總有醫生敢接的。」馬昕就是這麼一個敢接的醫生。

厚重的三級防護下,密閉的防護服模糊了醫護們的護目鏡,也讓本就不透氣的口罩更加令人窒息。為12床截肢的主刀醫生馬昕曾一度因為窒息暫停手術,但他僅僅調整了片刻就立即投入到未完成的手術當中,紀錄片中緊張而又凝重的氛圍把現場觀眾拉到了那個艱難而又神聖的時刻,超高的手術難度和繁重的體力壓力背後,是患者生的希望。

再次提及那次艱難的手術時,馬昕醫生表示:「這個事情我必須要做,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努力一把,再救一下。醫學奇蹟的誕生過程非常艱辛,卻能帶給團隊信心。」同時,他還在現場著重誇獎了醫護團隊中的90後們。

此次200多人構成的醫院援鄂團隊中,90後佔據了一大部分,關鍵時刻,他們卻沒有體現出一絲一毫的嬌生慣養,馬昕醫生表示:「這群90後的孩子雖然年輕,但在惡劣環境下體現的承受力卻非常強,他們就是未來的希望。」

90後的醫務工作者們,他們是一群充滿力量的後浪,源源不斷地向前方奔騰著,迸發他們的年輕活力。

除了醫生以外,護士們在抗疫過程中堅守崗位,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艱難,他們溫暖了疫區每個人的心。在紀錄片中,傅晶晶護士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後,被悶到噁心嘔吐,不得不脫下防護服回去休息。回到宿舍她卻因為自己浪費了一套防護服,坐在床邊掉下了眼淚。傅晶晶護士在現場回想起那天時還是感觸頗多,防護服的臃腫,口罩的窒息感,更加上身體的不適重擊著她的內心,滿懷著愧疚感的她摘下口罩大哭,那一幕讓所有看到的人與之動容與心疼。當她回憶起加入援鄂團隊的初景,「當時怕父母擔心,都沒有告訴他們」,傅晶晶離別時僅匆匆擁抱了媽媽就毅然決然地轉身離開,與其他醫務工作者一樣,踏上了一條無比艱難的徵程。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用鏡頭記錄下了疫情中一線醫護和病患,這裡有生的歡暢,也從不迴避死亡。

正如總導演範士廣所表述:「這部紀錄片只是充分地『搬運』了醫務人員的精神並把它展現在大屏幕上」。《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展現的不是擁有通天本領的超級英雄,而是和每個鮮活的你我他一樣的平凡人。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了醫者的恪盡職守、寬容仁愛、承擔責任的勇氣以及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微博:@紀錄片人間世

原標題:《人間醫事|冬去夏至,來聽聽《人世間》抗疫特別節目幕後分享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夏至,炸醬麵,來一碗!
    夏至今日一年中最熱熱熱的節氣來了!一到夏至!高溫烘烤模式就要開啟夏至一到,避暑模式就來了!今天夏至!21日!夏至的三候「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告訴我們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而在養生上就顯得更加重要:極陰於極陽把握好了——冬病夏治把握不好——陰陽失衡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
    關於『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夏至詩句古詩大全,夏至詩句相關的信息
  • 二十四節氣丨夏至今日至 冬病宜夏治
    資料圖片俗話說「不過夏至不熱」,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已經來到。北京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徐潔介紹,夏至時節,為適應炎熱的天氣,人體的生理功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食慾下降、情緒低落等,導致抵抗力下降。同時,高溫、高溼的氣候又給病原微生物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面對「多事之夏」,除防暑避溼外,還要提防上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參加天空新聞臺《疫情後我們的新世界》特別節目...
    2020年6月1日晚,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參加英國天空新聞臺特別節目《疫情後我們的新世界》在線訪談,與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英國前外交大臣大衛·米利班德、美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就疫情的全球影響、中國抗疫表現、涉疫情獨立調查、氣候變化、香港局勢等展開討論,並回答在線觀眾的提問。天空臺著名主持人莫納罕主持該訪談節目。
  • 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導演揭秘節目幕後
    有觀眾認為,從節目看到《舌尖》熟悉的味道反而容易審美疲勞,「風味來了,套路依舊」;也有觀眾反映,論刺激食慾,《風味人間》還是稍遜《舌尖》系列。而信息時報記者也發現,目前觀眾對於第二集「落地生根」的反響口碑,就普遍不如「山海之間」,「這一集思路有點散亂吧,完全是硬湊,也沒什麼讓我動心的食物。」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浙江廣電集團發揮矩陣合力 特別節目獻禮國慶
    000獻禮國慶——1949-2020——在國慶及中秋節到來之際,浙江衛視、浙江之聲在內的浙江廣電集團各宣傳單位精心編排特別節目,以豐富多彩的品質內容、歡慶溢屏的視聽設計迎接「雙節」。
  • 聽聽《謝謝你來了》欄目幕後的故事|重慶衛視踐行「四力」紀實
    分享會特別邀請了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欄目編導方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電視臺一線採編人員如何用行動踐行「四力」。坐在演講席上的方麗已經懷孕五個月了。腳 力作為重慶衛視的品牌節目,《謝謝你來了》一年要播出200多期節目,這意味著需要200多個全國各地的真實故事。
  • 夏至到了,各地都流傳那些諺語啊
    夏至到了,民間祖輩有哪些諺語精華。收集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都是大白話,很有借鑑價值的。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夏至狗無處走;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 ;夏至有雷三伏熱 ;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映 主創將分享幕後故事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映 主創將分享幕後故事 據央視公布的節目預告,《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星球大戰前傳二:複製人的進攻》以及《星球大戰前傳三:西斯的復仇》將分別於2月1日(大年初二)、2日(大年初三)、3日(大年初四)晚間於CCTV6電影頻道《佳片有約》節目三部聯播。這將是全系列星球大戰電影官方首次登陸央視頻道。
  • 關於夏至的古詩詞詩句諺語大全 描寫夏至節氣的文章句子賞析
    夏至狗無處走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裡鋤一遍,賽過水澆園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第1句】
  • 喜馬拉雅上新三檔免費明星節目 用好內容豐富廣大群眾居家抗疫生活
    本周,喜馬拉雅陸續上新三檔明星節目:《賈乃亮的觀影日記》《陳思鍵的空中花園》《虞禕傑的聲音盒子》。節目中,他們褪去明星、演員或歌手的身份,化身為你的好友,與你聊聊家常,分享興趣與生活,用好內容、好聲音陪伴大家抗擊疫情,豐富居家文化生活。
  • 今日夏至,願世間美好如約而至!
    今日夏至,願世間美好如約而至!夏至的到來意味這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在中國各個地方的軍營,駐紮著一群群可愛的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氣遇上這群可愛的人,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
  • 抗疫路上,幕後的科研專家走了
    【抗疫路上,幕後的科研專家走了】疫苗攻關爭分奪秒,他總想再快點!因連續工作、過度勞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教授倒在了出差途中,最終搶救無效,於9月17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3周歲。趙振東教授是我國從事病原生物學和感染免疫學研究的知名專家,疫情伊始,他說:「這是打仗,我們必須上!」
  • 《朗讀者》特別節目「一平方米」溫暖首播獲贊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特別節目「一平方米」第二期將於12月18日晚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繼續播出。「一平方米」精編版也將於12月20日晚22:30登錄央視一套。
  • 夏至節氣要怎樣來養生,飲食有哪些宜忌,你知道嗎
    這裡是我是圖王健康快樂生活每一天的分享。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給朋友們!每年的陽曆6月21日至22日為夏至日,這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莜麥富含倆種膳食纖維,一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大量吸收體內的膽固醇,並將其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含量,減少肥胖症的產生,特別適宜肥胖人群食用;二是非可溶性膳食纖維,非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夏至節氣食用燕麥有助於調養脾胃。(2)豌豆,又名寒豆,青豆,麥豆,具有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的功效。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現在已到重陽,老農也整理了幾則關於重陽節的俗語,今天就分享給大家,並粗略的討論下。首先來說說「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科學嗎?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沒有先進儀器預測天氣農耕時代,人們根據歷年發生的天氣狀況,也預測出重陽節要是不下雨的話,只好看立冬,如果立冬還是不下雨的話,那麼則意味著今年的雨水很少,嚴重的話還可能是個旱年。
  • 夏至養生吃什麼好?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各地夏至傳統習俗介紹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被最早確定的一個,也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因而要注意養生。夏至的習俗主要有吃麵、吃麥飯、吃麥粒、稱重、吃狗肉、戴棗花等。  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通過測日影確定了夏至,一般在陽曆6月22日。並且早在周代就有了夏至祭神儀式,那時候人們認為夏至祭神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病、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 夏至的詩句有哪些 夏至節氣圖片 描寫夏至夏天的句子
    今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