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專家倒在抗疫路上
疫苗專家倒在抗疫路上】平凡英雄因連續工作、過度勞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教授倒在了出差途中,最終搶救無效,於9月17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3周歲。趙振東教授是我國從事病原生物學和感染免疫學研究的知名專家,疫情伊始,他一邊投身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等應用科研,一邊擔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支持小組組長,為5條技術路線的疫苗研發生產建言獻策、保駕護航…黑白無休,但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累,卻總說應該再快一點。
-
在科研路上的「遠足」
從青春年華到年近半百,陳麗容在數據和代碼的世界裡「跋山涉水」「架橋鋪路」,成為軟體工程與評測領域知名專家,並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在她的成長故事裡,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不僅僅是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的高光時刻,而是在別人看不見的時間裡,她依然沒有停下努力的腳步。推開新世界的門陳麗容成為航天人純屬偶然。
-
人間醫事|冬去夏至,來聽聽《人世間》抗疫特別節目幕後分享
2020年3月,《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紀錄片團隊趕赴武漢,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拍攝了逾三萬分鐘的素材,剪輯成四集160分鐘的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自5月21日開播後收穫了諸多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分。網友們稱「人間世真的是我看過最好的醫療紀錄片了」「人間世真的太好哭了」「最專業的團隊,最溫柔的鏡頭,最獨特的視角,最感動的人事」。
-
徐匯區文化館原創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榮獲「2020首屆...
徐匯區文化館原創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榮獲「2020首屆長三角流行歌曲大賽」金獎!>今年2月,徐匯區文化館原創的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一經推出,獲得強烈反響,並參加了上海市群文「抗擊疫情主題創作」優秀作品展演。
-
國際頂尖醫學期刊邀中美一線抗疫專家「雲相約」 探討疫情防控走向
圖說:專家探討COVID-19疫情臨床研究和實踐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明顯控制,但全球COVID-19病例仍在激增。各國醫護人員和科研團隊都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這場敵暗我明的戰爭。
-
...最美】抗疫路上保安人,「硬核力量」守健康 ——記保衛科陳建忠
【青醫·最美】抗疫路上保安人,「硬核力量」守健康 ——記保衛科陳建忠 2020-07-24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路上 愛不缺席
非常時期,他又作為省內的著名中醫專家,入選了山東應急處置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參與制定中醫藥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指導全省流行病傳染病中醫藥防控、救治等工作。與其他9名中醫界翹楚一道分別派往全省十家定點醫院。作為省專家組成員,尤家平被省衛健委派駐濱州定點醫院,從事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非常時期,談疫色變,您為什麼去濱州了?在醫院上班不好嗎?」
-
中科院西安分院專家引領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生科研活動
中科院專家引領中學生科研—中科院西安分院-西安市第83中學共建中學生科學探究活動課題第一期研究方法指導11月28日上午,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2020級創新實驗班和人工智慧班的學生們滿懷期待地迎來了專家課題指導活動,中科院西安分院的課題指導專家上官亦卿
-
...他拼到生命最後一刻——追記倒在科研一線的感染免疫學專家趙振東
堅守科研一線200多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支持小組組長、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因過度勞累突發疾病,倒在了出差途中。2020年9月17日,他為國家科研事業而燃燒的一生定格在了53歲。誠愛一世、磊落一生的趙振東。
-
一位新冠肺炎疫苗科研攻關幕後英雄辭世,妻子評價其為科研而生!
一位新冠肺炎疫苗科研攻關幕後英雄辭世,妻子評價其為科研而生!他叫趙振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也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支持組組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趙振東堅守在科研攻關一線,連續作戰200多天。9月16日晚,在結束學術會議返京途中突發疾病,最終搶救無效,於2020年9月17日因公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3歲。
-
訪中科院西北高原所科研人員:有一種科研在路上—新聞—科學網
本文圖片均為本報記者夏欣攝 瑪多縣牧民仁青太的妻子抱起兩天前出生的小犛牛告訴記者:「按專家的辦法,冬天的產羔率大大提高了。」幾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每隔14天就必須在這條路上往返一次,冬季的往返周期也長不過20天,而這樣的循環往復已經持續了9年。 從西寧到果洛藏族自治州有440公裡的路,因為要翻過11座山,原來駕車需要14個小時。前些年修通了公路,時間能省出一半,但要是遇上雪災、泥石流、低溫翻漿之類就難說了。
-
俞夢孫院士科研團隊為青島抗疫捐「能量」
俞夢孫院士科研團隊為青島抗疫捐「能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20 星期二 早報10月19日訊 19日下午,青島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內舉行了一場簡單的捐贈儀式,全軍航空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俞夢孫院士科研團隊,將研發的改善身體微循環
-
聯手恆大鐘南山抗疫進展神速 哈佛醫學院院長:史無前例
哈佛鐘南山恆大共同召開線上會議今年2月,恆大集團攜手哈佛大學、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成立"中美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因匯集中美最頂尖醫療科研專家,被網友稱為國際抗疫"豪華天團",一舉一動備受關注。5月15日,哈佛醫學院召開線上媒體發布會,首次披露三方合作抗疫最新進展。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傳遞體育正能量——北體大舉辦全球體育院校專家...
6月17日,由北京體育大學主辦、中國體育戰略研究院承辦的全球體育院校專家學者研討會順利召開。來自德國、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克羅埃西亞、俄羅斯、日本和中國的9所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相聚「雲端」,共同探討全球疫情蔓延下體育的功能與作用,展望世界體育發展新態勢,深化海內外高等院校抗疫合作。
-
北京大學連線卡達大學召開抗疫視頻研討會
郝平希望通過此次視頻研討會促進雙方專家交流,共同對抗疫情,防止疫情在中東地區進一步蔓延,他堅信卡達大學一定會取得抗疫的勝利。北京大學一定會全力支持卡達大學在抗疫過程中的需要。Hassan Rashid Al-Derham對北大的支持表示感謝,同時,非常高興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與北大校領導及專家教授見面。
-
太空電影的幕後推手
有一天,村東頭的電影往西走,村西頭的航天往東走。走著走著,他們相遇了……科幻電影的發展史,其實也是電影故事和科學的交流史。作為一個龐大的科研機構,NASA深知熒幕形象的重要性——參與影視製作絕對可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從《天地大碰撞》到《生活大爆炸》、從《阿波羅13號》到《哈勃望遠鏡(3D)》,獲得過NASA協助的電影、電視劇和紀錄片數以千計。
-
科研學霸,競賽達人,志願之星...他在華園繪就多彩青春!
綜測和智育成績專業排名第1,其中39門課程滿績點,輔修金融學雙學位,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累計獲競賽獎項9項,以第一發明人發表專利;擔任學生組織負責人,參與「抗疫」「網際網路+」等志願服務,榮獲「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並以優異成績保研本校繼續深造。「這是一所非常包容、多元的學校,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社團,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走自己想要走的發展道路。」
-
董瑞榮獲北京市「抗疫先進個人」
9月29日上午,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董事長兼院長董瑞被評為"抗疫先進個人",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 疫情中所做的重要貢獻。
-
喜馬拉雅聯合華大基因上線抗疫科普節目《戰疫》
圍繞這一重大社會公共衛生事件,《戰疫》由華大基因CEO尹燁主講,節目提供來自抗疫最前線的實時動態報導,並邀請專家全面解讀疫情,關注疫情成因與真相,給出專業的防治建議,讓每一個人學會科學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新冠比SARS更厲害嗎?華南海鮮市場是否是新冠源頭?高溫、酒精能殺死病毒嗎?「萬能神藥」維C、板藍根還有用嗎?
-
喬傑院士:女性醫者在抗疫和科研中發揮獨特作用
今年年初作為北京大學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領導組組長帶隊馳援武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在9日舉辦的女科學家論壇上說,女性醫者的溫柔和堅強、感性和思辨正在抗疫和科研中發揮獨特作用。 喬傑說,這次抗擊新冠疫情,在全國4.26萬援鄂醫護人員中,女性醫務人員2.8萬,佔整個醫療隊約2/3。她帶領的406人北京大學醫療團隊中,女性有3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