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音首架Starliner載人飛行任務暫定於2021年完成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路透社8月25日報導,波音公司8月25日表示,波音計劃將在今年12月或者2021年1月再次向國際空間站發射Starliner載人太空飛行器,具體時間取決於該公司何時完成軟體和測試硬體的生產開發。
-
落後對手一年!波音商業飛船明年升空,進行首次載人測試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8月25日,波音公司發言人喬什·巴雷特(Josh Barrett)表示,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Starliner)載人飛船很可能在2021年夏季執行首次載人航天測試。並在當年冬天進行第二次載人任務。
-
NASA與波音成立「星際航班」故障聯合調查組 上半年載人飛行無望
無獨有偶的是,在航天領域波音也是流年不利,去年12月20日,被NASA寄予厚望的CST-100 Starliner飛船(星際航班)在首次不載人演示中出現了重大技術故障,導致原計劃7天的測試任務在2天內就草草收場,最後還不得不請出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前來站臺,才把臺下的「怒火」暫時壓了下去。
-
印度載人航天計劃受挫,首次無人飛行任務被迫推遲
根據印度媒體的說法,這一工作的完成,也意味著這些印度太空人具備了在載人飛船中執行太空任務的資格。,將分別於2020年12月以及2021年6月進行兩次無人發射任務,以測試「加甘揚」載人飛船的可靠性。只有在以上兩次發射任務按時完成的前提下,印度才會嘗試真正的載人航天發射。
-
神十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天宮一號完成歷史使命
至此,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也圓滿完成其歷史使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進一步的鞏固了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勝利。在歷時15天的太空飛行中,三位航天員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並進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
在軌64天後龍飛船返地球,最早9月底發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此次返回地球,除了帶回150千克設備,他們還帶回來一面美國國旗,這是2011年最後一次太空梭任務STS-135時帶上空間站的。「自從在STS-135任務時把它帶上來,這面旗子在國際空間站已經停留了9年。」赫爾利說。這位已經有過3次太空飛行經驗的太空人9年前參與了美國30年太空梭時代135次飛行歷史終結的「謝幕之旅」。
-
美載人龍飛船試驗:離不開NASA幫助,在近地軌道任務執行拔得頭籌
2020年3月24日,SpaceX在通過直升機拋飛船模型方式進行降落傘系統測試前,因飛船模型在直升機爬升時出現不穩定現象。出於機組人員安全考慮,飛船模型被提前釋放,且因高度不夠並未部署降落傘系統,但該次事故因並非降落傘系統問題而並未影響到其審查與評估。2020年5月1日,載人龍飛船降落傘系統順利完成最後一次測試。
-
波音將重啟星際客機飛行測試,計劃明年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百度獲批...
關於國產化替代,魏少軍稱,在全球化產業鏈中不要嘗試什麼都自己做,「首先,如果你嘗試什麼都自己做,你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封閉起來,從而變得落後。其次,有些技術你也不可能自己做,一個國家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
美國宇航局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試航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2日電 美東時間8月2日,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試航任務。美聯社消息,美國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道格)和羅伯特·本肯(鮑勃)於8月1日乘坐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離開空間站18個小時後,飛船啟動推進器離開地球軌道,衝入地球大氣層。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美聯社消息,美東時間11月15日晚7時27分,「獵鷹9」號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臺發射升空,它將載人「龍」飛船上乘坐的4名太空人送入軌道。經過27個小時的飛行後,飛船完成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經過逾兩小時的艙內壓力平衡和檢測後,穿著紅色Polo衫的太空人們進入國際空間站。
-
SpaceX龍飛船首次載人任務順利完成
科技日報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網站3日消息稱,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美國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完成了其首次載人飛行,成功以「海面濺落」形式返回地球,SpaceX官網宣布這一階段項目完成。這是商業航天新時代的「開幕秀」,也標誌著SpaceX於本輪商業載人飛船競賽中取得了最終勝利。
-
龍飛船首次載人升空 美國9年後如何重啟載人航天?
圖/NASA如今,「老司機」赫利再次出山,參與美國重啟載人航天后的第一次飛行任務,一個人將兩個時代銜接了起來。在亞特蘭蒂斯號裡,赫利的角色是指揮官,此次任務中他的角色是掌控與發射、著陸、回收有關的操作。任務中另一位航天員羅伯特·貝肯,也是經驗豐富的前太空梭乘員,曾於2008年和2010年兩次執行太空任務。
-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經過之前的一系列測試飛行任務後,此次「龍」飛船順利完成首次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被認為正式開啟了美國近地航天飛行的商業時代。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飛行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SpaceX龍飛船雖然也曾經因閥門故障,在今年4月進行發動機自動點火測試時爆炸,但還是搶先一步實現了載人航空的目標。波音公司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首次使用Starliner太空艙進行乘員測試。正式任務曾推遲兩個多月5月成功發射載人飛船後,SpaceX原計劃於8月30日發射Crew-1,卻一直在推遲日期,最終確定在11月中旬。
-
絕望的太空飛行:飛船203處故障,升空前就知道沒辦法活著回來
雖然我國近現代發展的起跑線落後了全世界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科研人員們擁有絕對的耐心以及奉獻精神,因此目前全球僅有的3個能夠進行載人航空的國家當中就有我國的一席之地,這三個國家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如果說美國一直都是近現代科研事業的霸主,中國是靠著後天努力,那麼俄羅斯則是依靠著前身蘇聯。
-
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視頻來源:澎湃新聞49歲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53歲的道格拉斯·赫爾利將在SpaceX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內待上大約19個小時,跟隨著太空艙慢慢向國際空間站移動。他們將與空間站的其他太空人共同進行一系列實驗和研究任務。
-
最絕望太空飛行:飛船203處故障,升空前就知道沒辦法活著回來
雖然我國近現代發展的起跑線落後了全世界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科研人員們擁有絕對的耐心以及奉獻精神,因此目前全球僅有的3個能夠進行載人航空的國家當中就有我國的一席之地,這三個國家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如果說美國一直都是近現代科研事業的霸主,中國是靠著後天努力,那麼俄羅斯則是依靠著前身蘇聯。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空白
終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次正式載人飛行任務拉開大幕!另一方面,此前已完成 22 次空間站往返的龍飛船同樣集中體現了 SpaceX 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Michael Hopkins 是美國太空部隊的一名上校,此前曾在美國空軍服役超過 28 年。在同級太空人中,他是太空旅行第一人。他曾在 2013 年 9 月-2014 年 3 月以飛行工程師的身份參與國際空間站第 37、38 次遠徵任務,此次是他的第二次太空飛行。下圖為 Michael Hopkins(左)在國際空間站上和同事過感恩節。
-
昔日的女航天員劉洋,曾完成飛行任務後基本沒露面,她幹啥去了?
在航天技術尚未如當今般成熟的時候,太空人的工作是十分危險的,可以說,每位太空人是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這才換來了寶貴的信息資料,揭開了載人航天事業的新篇章。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太空人大多是男性,我們知道,太空人在乘坐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前,要經過苛刻的選拔與嚴格的訓練,對於一名男性來說,這些訓練可謂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