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現代人由於生活方式改變,毫不誇張地說,十個成人裡面,有幾個胃多多少少有點汙問題。資料顯示,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中,胃癌位列第二。並且,我國胃癌患者人數佔全世界的40%。近五年來,19-35歲的胃癌患者數量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胃應該得到全民的關注。
現代人由於生活方式改變,毫不誇張地說,十個成人裡面,有幾個胃多多少少有點汙問題。資料顯示,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中,胃癌位列第二。並且,我國胃癌患者人數佔全世界的40%。近五年來,19-35歲的胃癌患者數量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胃應該得到全民的關注。
胃癌偏愛四類人
1、40歲以上的男性
這一年齡段的胃癌患者佔患者總人數的九成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機率是女性的兩倍多。因此,中年男性一定要定期體檢,排查胃癌。
2、有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
與你有血緣關係的近親如果患有消化道癌症,你就應該定期做胃鏡。
一般來說,關係越近,患胃癌風險越高。尤其是出現腹部不適時,更應該即刻去檢查。
3、長期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比如熬夜、進食過快、暴飲暴食、飲食過燙、經常吃燒烤、高鹽、油炸、醃製食物、經常抽菸喝酒等。
一項英國的研究發現,到了晚上,人體的胃和小腸會產生一種對其破裂之處可進行修復的化學物質,它被稱作TFF2蛋白質。如果晚上睡眠不足,久之會減少這種物質的產生,從而增加胃潰瘍的患病機率,並會刺激胃癌基因生長。專家表示,睡眠不好,作息不規律,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就會紊亂,而胃腸都是在神經調節下工作的,因此必然會影響胃腸消化吸收,長期以往,癌變的可能性就會大幅上升。
4、胃病人群
做過胃切除手術的人,又稱為「殘胃」,殘胃患上胃癌的概率較高,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也要引起重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關係密切。
此外,存在胃癌高危因素(如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癌前病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如果結果呈陽性,建議用藥物根除治療。
胃癌早期3個徵兆
1.突然出現胃部症狀:以前沒有胃病史、突然出現胃痛、胃脹、食慾下降等症狀;或有消化不良、胃潰瘍病史,但近期症狀發生變化或加重,服藥也無法緩解;
2.無原因的消瘦、疲乏: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出現體重下降、貧血、疲乏的症狀;
3.黑便:除了食物(動物血液、鐵劑)原因外,出現黑便多是胃腸道出血,這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胃癌。
專家提醒,持續、反覆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服藥後無緩解的,應及時做胃鏡。對於胃鏡檢查,有三個建議:
1、40歲以上的人如果從未做過胃鏡,就可以去檢查一次。
2、如果檢查沒問題,平時也沒症狀,此後可3-5年複查一次。
3、活檢證實腸化生的病人,最好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證實有輕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應3-6月複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