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是生命的天堂,生活在城市中的你,是否嚮往那個生物多樣性的世界呢?正所謂「身未動,心已遠」,不妨就在自己家擺上一個雨林缸,親手用玻璃「封印」一個「微型雨林」吧!
植物要選對
缸中植物的擺放相當重要,要考慮到植物習性。這個過程充滿了樂趣,你會因此學到很多植物知識,等到你擺好了,缸中每種植物的脾氣也就差不多搞清了。如果擺到了正確的位置,日後的養護將變得超級簡單。
缸的上部
這裡距離燈和缸頂網罩最近,光照最強,溫度最高,溼度最低,適合喜光、耐低溼的植物。
積水鳳梨:這類植物在野外位於雨林的頂端,直接接受強烈陽光。葉片在強光下會顯現彩色,但卻不會因暴曬而失水,因為它的葉心形成一個「水碗」,能儲存一些水。積水鳳梨是個大家族,其中五彩鳳梨屬的種類色彩豐富,體型迷你,最適合缸養。
空氣鳳梨:空氣鳳梨是積水鳳梨的親戚,分銀葉系和綠葉系兩類。綠葉系較耐高溼,適合缸養,但需要良好的通風,長時間悶著不行,可放在風扇附近。
缸的中部
這裡光照、溼度適中,但沒有土壤,是附生植物的地盤。
附生蕨類:野外石壁、牆縫裡的蕨都可以,注意根部要一直保持溼潤。
附生蘭花:不需要土,直接固定在背景板或木頭上就行,養護過程中根部要有乾濕交替,一直溼根會爛掉。讓缸裡的蘭花每年開花相當困難,做到這點,你就是一個真正的高手。
爬藤植物:小型球蘭、眼樹蓮都很常用,能營造「藤蔓交錯」的野性美。其實南方到處可見的薜荔就是極好的選擇,它長勢驚人,最好用在大缸裡。
苔蘚:苔蘚是捉摸不定的角色,你精心養護沒準死給你看,你放任不管反而會給你驚喜。可以在各處都放些苔蘚,試驗下哪裡長得最好。
缸的底部
這裡光照最弱,溼度最高,擁有土壤,適合耐陰的地生植物。
苦苣苔:這是缸中開花的主力植物。苦苣苔一般不需要強光,但需要種在土壤中,正好適合光線較暗的缸底。
嫣紅蔓、網紋草:這兩類草低矮緊湊,葉片有紅色花紋,喜歡的人覺得美豔可愛,不喜歡的則覺得美得不真實,像是假花。
椒草:胡椒科的一些成員是花市最常見的盆栽,非常好養。它們的葉片低調素雅,怎樣組合都不會出錯。
草坪植物:禾葉狸藻、迷你矮珍珠、天胡荽在水草缸裡常用,種在雨林缸底也同樣精彩,它們的「水上葉」可以密密地鋪滿土面,讓綠色滿溢。
造景分步驟
選個好缸
市面上有專門的雨林缸體,最重要的是兩個部件:前部進氣網和排水口。在缸頂抽風機的帶動下,空氣從進氣網進入缸體,再從缸頂排出,使缸內空氣流通。排水口則是為了排出缸底的積水。
放置背景板
買好缸後,首先要放置背景板。這是很多植物賴以附生的地方,一般是選用樹蕨莖幹製成的板子,但樹蕨是稀有植物,應該保護,可以用人造的材料代替。
製作假底
假底能把整缸土壤架空,使其底部透氣,不受積水浸泡,類似花盆底孔的作用。可以去魚市買底濾板,根據自己缸的尺寸裁剪拼接。
鋪生化棉和土
在假底上鋪一層生化棉,它網眼細密,可防止土壤落進缸底。然後鋪土,最好的要算團粒狀的土了,透氣不板結,如雨林植物配方土、水草泥、赤玉土,也可用便宜的泥炭混合珍珠巖代替。土層要儘可能厚一些。
擺放木頭
木頭是附生植物生長的地方,多放些樹枝就能多種些植物。樹枝上下不要重疊,以免擋光。可以用幾條小樹枝黏成一個大樹形。覺得樹形不好看?沒關係,被植物遮擋後就自然多了。
粘貼苔纖
在準備附生植物的位置粘上苔纖,它是一種保水性超強的布(附生植物和苔蘚專用),可長時間釋放潮氣,比光禿禿的樹枝更適合植物紮根,尤其對苔蘚成活特別有幫助。粘好苔纖後,綁上苔蘚。在適應期,苔蘚可能會發黃,不要扔掉,隨後根部會長出新芽。
固定附生植物
用苔蘚把根包好,用兩根牙籤緊壓在背景板上,再剪掉牙籤多餘的部分,或者用熱熔膠直接粘在木頭上。
安裝噴淋系統
根據缸的大小決定噴頭數量,讓噴頭對著背景板噴,而不要對著地噴。用秒計定時器設定噴淋次數,一天噴五六次,清晨和夜晚噴久些(40秒左右),因為雨林中下雨集中在這兩個時段。其他時
段隔幾小時噴10秒左右,具體根據自家環境安排,以植物不蔫為準。
配備燈和風扇
最後,還需裝上水草專用燈,設定一天開6小時,缸頂放個電腦風扇,隔5小時通風半小時。一切準備完畢之後,就靜等新栽種的植物恢復元氣吧!
本文來自《科學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