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女科學家領軍美國生物初創企業參與新冠藥研發

2021-01-09 第一財經

新冠疫情在全球已經持續數月,但仍然沒有針對這種病毒的特效藥和疫苗研製成功。目前唯一獲得緊急批准的瑞德西韋的兩項臨床試驗即將於今年5月底前終結,美國研究人員擔心,屆時患者獲取瑞德西韋的途徑將會被關閉。

在全球新冠藥物缺失的背景下,大量生物製藥公司正在積極研發潛在的包括抗體療法在內的新冠「特效藥」,並希望能加速獲得審批。業內人士稱,藥物研發到最終給患者用上通常需要好幾年,而且成功率極低。

由華人科學家唐南珊博士領導的位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San Diego)的生物製藥公司Ansun正在嘗試將一種在研的治療病毒性呼吸道系統疾病的廣譜抗病毒藥物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唐南珊博士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今年早些時候當新冠病毒危機出現後,她的團隊就立即改變了原本的臨床試驗的方向,把重點轉移到新冠肺炎臨床療效的驗證。

這種在研的流感藥物為DAS181,是一種重組唾液酸酶,以霧化製劑的形式對患者進行治療,目前被用來進行針對新冠重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唐南珊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今年早些時候一項針對四名中國患者的研究中,DAS181的數據結果良好,四名重症的用藥患者的臨床症狀均有顯著改善。

「重組唾液酸酶蛋白,可切割位於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唾液酸。呼吸道病毒如流感,副流感急MERS-CoV等病毒都以唾液酸作為受體來感染上皮細胞,因此使用DAS181進行治療可以防止流感及上述病毒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從而阻止病毒感染和傳播。」唐南珊博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

她還表示,DAS181藥物似乎有更廣的療效,它對新冠重症患者的免疫系統調節可能具有作用,在新冠重症病患身上可能會抑制促進炎症的巨噬細胞在肺部的聚集或作用,並減低引起潛在致命性炎症的細胞因子的釋放。

「這種藥物的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幫助重症患者返回肺部吸氧功能,避免病人必需要依賴呼吸機來支持體內氧氣的需求。」唐南珊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DAS181快速通道資格和突破性療法認定,該藥物於2019年5月在全球開展多中心臨床III期試驗的評估,主要針對已入院接受治療、免疫力低下的下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者。

在中國,該藥物也正在進行臨床IIb期的試驗,用於治療已經入院的流感感染重症患者。公司稱,從嬰幼兒到77歲老年人,已有超過800名不同年齡段的患者接受了DAS181治療。

上個月,在評估DAS181治療中國新冠患者結果基礎上,FDA同意公司在美國開展針對新冠的臨床試驗,目的是重現中國臨床試驗的正面結果。這項臨床試驗採取隨機、雙盲的設計,正在入組106位新冠重症患者,這些患者都需要使用氧氣支持。

唐南珊博士和Ansun公司首席醫療官斯坦利·劉易斯(Stanley Lewis)博士曾一起成功開發過其他抗病毒藥物。唐南珊博士早期創辦的Tanox公司就曾開發抗愛滋病藥品TNX-355,該藥品於2018年通過FDA審批上市。Tanox公司還曾聯合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和諾華(Novatis)共同開發針對哮喘和慢性蕁麻疹的抗病毒藥物索雷爾(Xolair),該藥物於2003年獲得FDA批准上市。Tanox公司於2000年在美國上市,在2007年被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以9.19億美元收購。

Ausun自2018年以來已經籌集了1.85億美元的風投,投資人包括禮來亞洲風險投資公司、國藥控股醫療保健基金等。

目前全球尚未有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儘管美國和日本等國已經批准了吉利德科學公司研發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緊急使用授權,但是瑞德西韋的臨床數據仍然沒有達到預期,對降低病死率無顯著作用。新冠病毒已經導致全球超過400萬人感染,死亡人數突破30萬。

在疫苗可用之前,研發出新冠特效藥對於控制全球新冠疫情至關重要。其他參與新冠藥物研發的美國生物初創公司還包括Celularity、Partner Therapeutics等。

相關焦點

  • 華人女科學家築夢基礎研究
    鮑哲楠一直以來,華人女科學家通過自己的智慧認識和改變世界,基礎研究的累累碩果贏得世界對華人女性的矚目和尊重,書寫著屬於自己新時代女性科學家的經典故事。此外,從事神經生物學研究已有30多年的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在生物領域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日前,葉玉如發現人體自身的一種新蛋白質,能發展成為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物。因親人病逝於阿爾茨海默症,葉玉如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便專注於這一病症的治療,在漫長的科研道路上尋求根治良方以告慰親人。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原標題: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 華人女科學家再獲殊榮 曾是斯坦福首個華人女院長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近日,美國化學學會授予華人學者鮑哲南「化學工程主席」榮譽。她曾因在人造電子皮膚及其他可穿戴醫療技術領域內的成就而被評為美國化學學會中央科學顛覆者和創新者獎第一位獲獎者,也是第一個在斯坦福當院長的華人女性。
  • 洛陽惠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高端產品 打造領軍企業
    -現場聲音:  洛陽惠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研發、生產與推廣獸用新型疫苗的高科技企業,是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技術平臺,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獸用藥品開發院士工作站。
  • 創新藥物研發新趨勢——首屆「化學蛋白質組學與藥物發現」國際...
    由此可見,未來國內外原創藥物研發亟需藥物靶標的發現,而完成這一任務,需要更具效率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開幕式後進入會議報告階段,上午場會議為全體大會報告,由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郝海平教授和東南大學教授、美國華人質譜學會主席陶緯國主持,隨後Bernhard Küster作大會開場首個報告。接下來會議由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做第二個學術報告。
  • 百圖生科 「百萬領軍計劃」—誠邀領軍人才,共同定義生物計算時代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BioMap 百圖生科》百圖生科(BioMap)是中國首家生物計算驅動的生命科學平臺公司,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起創立,致力於通過長周期、大規模的投入,通過先進AI技術+前沿生物技術的融合創新,打造新型多組學檢測分析、高通量實驗模擬、智能化分子發現引擎,加速新型藥物和診斷產品的研發
  • 維亞生物攜手和鉑醫藥就共同孵化創新藥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蘇州和上海2020年7月31日 /美通社/ -- 作為世界領先的、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平臺,維亞生物近日宣布與和鉑醫藥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整合各自在藥物研發領域的資源優勢,共同參與孵化創新生物藥企業。
  • 「領軍企業」評選如火如荼 生命科學領域你看好哪家?
    儀器信息網2019年度「科學儀器行業領軍企業」(原「最具影響力廠商」)評選活動自11月29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儀器用戶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每天近2萬用戶參與活動,為自己心目中的「領軍企業」投票。生命科學儀器企業在整個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隨著生命科學各行業的發展趨勢越發向好,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儀器企業向生命科學方向拓展或轉型,生命科學領域也已成為科學儀器市場的重要增長點。截至目前,本次「領軍企業」評選活動中,參評的生命科學領域儀器企業共11家,他們在各細分領域為相關用戶提供全面、高效的解決方案,促進細分領域的快速發展。
  • 藥谷要聞 l大咖雲集 ,助力和度生物領跑腸道生物學藥物研發新賽道
    今天,來自和度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的消息,從2021年1月1日起,該公司正式成立科學顧問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新藥研發行業全球知名科學家李恩博士領銜,Gregory Fanning博士、汪巨峰博士、Peter Atadja博士等參與其中。
  • 華人科學家研發細胞「納米海綿」用於中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新藥研發近日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憑藉納米技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比人類頭髮絲細一千倍的細胞「納米海綿」,希望可以將其製成藥物,用於中和人體內的新冠病毒。研究作者稱,他們使用人類肺上皮II型細胞和人類免疫細胞巨噬細胞的質膜製成這種細胞「納米海綿」,使之表達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所需的受體蛋白。不過目前這篇文章的結論仍然主要基於細胞水平,儘管在研究論文中,研究者報告了三例小鼠體內實驗的數據,但尚不足以證明其有效性。研究的通訊作者、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華人教授張良方是這種「納米海綿」技術的創始人。
  • 美國女科學家參與「曼哈頓計劃」,研製出原子彈,後定居中國放牛
    這些優秀的核科學家中出現了不少女性的身影,其中有一位瓊辛頓的美女科學家,當得知自己參與研製的原子彈,在日本爆炸時產生的傷亡時深深震驚了。從此,她再也沒有從事核武方面的研究,悄悄來到中國,成為了中國綠卡第一人。
  • 初創企業的格局有多大?
    初創企業的格局有多大?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1:23:24 初創企業的格局有多大?
  • ——萬孚生物快速檢測(POCT)的領軍之路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號召,充分發揮該公司POCT 領軍企業的技術優勢,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集成開發機制,迅速組建了研產攻關小組。然而,這並不是萬孚生物應急研發重大成果的個別案例,萬孚生物近年來在參與國家項目及公共衛生事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戰績。
  • 盤點中國十大生命科學領軍人物
    (2)施一公,美國休斯醫學研究所入選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科院院長,他是清華生物系曾經的第一名畢業學生,普林斯頓大學年輕的講席教授之一,華人科學家中首位放棄了眾多科學家夢寐以求的休斯醫學研究所入選研究員身份而毅然回國的優秀科學家。科研論文質量高,數量可觀,是華人學者中的奇才之一,現在正在肩負著帶領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團隊走向世界的重任。
  • 全球僅兩人,「天才」華人女科學家再獲美國大獎!
    近日,美國維爾切克基金會宣布了2020年度維爾切克創新獎獲獎人選。該獎項每年頒發僅兩人,著名女科學家莊小威獲生物醫學獎。維爾切克創新獎(Vilcek Prize for Creative Promise),是頒發給在美國以外出生的藝術家和科學家。
  • 當女科學家遇到溫州女企業家 她們會碰撞出哪些火花?
    10月18日下午,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婦女聯合會承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女科學家進企業活動在溫舉行。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曹曉風,南開大學戰略發展部副部長張彤,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美國地質學會會士鄭焰
  • 台州:富嶺塑膠 做全球塑料餐具領軍企業
    位於溫嶺的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靠著科技研發和商業模式創新,不僅成為北美市場塑料餐具的主要供應商,而且還在不久前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塑料餐具企業。   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桂蘭:「富嶺產品93%銷售在美國市場,第二在美國濱州有工廠,通過上市後,進一步提高美國市場的佔有率,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希望富嶺成為全球領先的塑料製品領軍企業。」
  • 盤點國內5家基因療法初創公司
    隨著美國幾款基因療法的上市,全球基因療法不斷取得突破,國內也正在湧現一批聚焦基因療法的創新公司。有不完全統計數據稱,目前中國涉及病毒轉載和基因編輯的企業有20多家,但大多數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主,真正開發基因療法的創業者還很少。本文僅盤點幾家頗受關注的基因療法初創公司。1.博雅輯因博雅輯因成立於2015年,目前總部設在北京,並在廣州及美國劍橋擁有分公司。
  • 2位頂級華人科學家撤離矽谷,他們的離開,讓美國科技圈又炸開鍋
    很顯而易見,美國之所以能夠在二戰後在國際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原因與科技的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然,也因為美國科技發展水平較為發達,聚集了全球頂尖科技企業的矽谷也成為了全球科技研究者所嚮往的地方,為了能夠在矽谷工作,不少國家的頂級人才可謂是擠破了頭。
  • 美國最不想放走的科學家,圖靈獎唯一華人學者,毅然回國研發AR技術
    美國最不想放走的科學家,圖靈獎唯一華人學者,毅然回國研發AR技術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一位特別優秀的導師,他曾經是美國最不想放走的中國天才,圖靈獎唯一華人學者、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計算機協會會士和國際密碼協會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