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超環實現1億度運行10秒,離可控核聚變又進了一步
近日據央視報導,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的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要知道,太陽表面溫度才5500度,中心溫度也在2000萬攝氏度。這個溫度被稱為小太陽當之無愧。實際上,太陽就是核聚變能量體,為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輸送能量。
-
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近10秒
央視報導,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東方超環」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
-
1億度維持了10秒!中國人造太陽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來源:小央視頻、快科技、國際核電的那些事近日,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報導,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
-
...人造太陽,核聚變,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東方超環 ——快科技...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東方超環再傳捷報,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中國人造太陽獲重大突破,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白宮:大事不妙
根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4月3日的最新報導稱,自從今年1月份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之後,中方動用了全國的力量去撲滅這場疫情,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之內,就將其完全控制住。截止到目前,中方境內尚且存在的確診總數量已經下降2000人以下。
-
中國人造太陽1億度新紀錄 大規模應用或還需數十年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近期,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
-
比太陽表面溫度高18000倍,持續運行10秒,我國此裝置又創新紀錄
據央視等媒體4月3日報導,我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最新實驗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在1億度高溫之下運行10秒鐘的目標。目前的可控核聚變實驗裝備一般被叫做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試驗裝置,又被叫做EAST,「東方超環」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它也是全世界第1個全超導託克馬克裝置,是我國第四代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
-
我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近期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獲得的實驗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
韓國人造太陽在1億度溫度下創造了20秒運行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11月24日(星期二),韓國聚變能研究所(KEF)的KSTAR研究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它成功地使等離子體連續運行離子溫度高於1億度持續20秒,這是2020 KSTAR等離子運動中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將2019年KSTAR等離子運動期間的8秒等離子運行時間延長2倍以上是一項成就。
-
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1/4) "← →"翻頁
-
「人造太陽」實現一億度運行,中國大科學裝置重大突破
小時候的夢想,長大了要種太陽,我國的「人造太陽」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2日報導,中科院等離子體所今天發布消息,我國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日前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人造太陽」團隊揭示一種高性能穩態等離子體運行模式形成機理
中國「人造太陽」團隊揭示一種高性能穩態等離子體運行模式形成機理 2019-07-01 19:55: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我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正式退役
2012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通過國際合作研製成功的世界第四個、中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HT-7),在全所百餘名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員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了最後一次放電實驗,為其「職業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HT-7服役近20年來,在推動聚變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完成了科學使命,是中國聚變事業的重要裡程碑。
-
讓「人造太陽」從東方升起(砥礪奮進的5年·中國溫度)
這是中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在今年7月創造的新紀錄。其重大意義不僅在於實現了超高溫度,而且在於檢驗了對等離子體百秒級高約束運行控制的模式。 中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即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縮寫為EAST,也被稱為「東方超環」)是在真空室內加入少量氫的同位素氘或氚,通過類似變壓器的原理使其產生等離子體,然後提高其密度、溫度使其發生聚變反應,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巨大能量。其原理在本質上與太陽核聚變相似,因而,「東方超環」也被譽為中國的「人造太陽」。
-
竟然1升海水替代300升汽油!中國的人造太陽到底多厲害?
2018年11月,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獲得的實驗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
韓國人造太陽刷新1億度持續運行20秒的世界紀錄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是一種超導聚變設備,也被稱為韓國人造太陽,在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的情況下,成功維持高溫等離子體20秒,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項成果是與首爾國立大學(SNU)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研究獲得的。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新突破!近年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備受全球各界矚目。人們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項偉大的工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包含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