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學術期刊黑名單,校方回應僅用於內部管理

2020-11-22 澎湃新聞
廣州中山大學北校門 東方IC 資料

「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2014年12月10日印發的《中山大學關於印發〈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要期刊目錄原則(試行)〉(2014年修訂版)的重要通知》,居然公布了CSSCI期刊黑名單目錄。」

近日,這則來自微信公眾號「子扉我」的推送,成為了許多研究生和高校教師熱議的話題。

「子扉我」提供的

這份《中山大學黑名單CSSCI期刊目錄》,共羅列了18份文科研究領域的期刊,涉及的學科包括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藝術學、考古學和法學。其中,經管類研究被「拉黑」的期刊數最多,共有9本。

名單是否屬實?中山大學社科處唐老師日前告訴澎湃新聞,這份黑名單的確是中山大學制定的,從列出到使用已一年有餘。但

唐老師強調,這份名單是「內部文件」,僅針對學校教師科研工作的管理

,她不知道為什麼這份文件會在網上流傳。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湧天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中文期刊中,很大比例是為了讓研究生畢業及教師的職稱晉升發表論文而存在的,其中很多文章完全是信息汙染。儘管危言聳聽,但捫心自問,不無道理。」他認為,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會帶來諸多弊端。

期刊黑名單引網友熱議:有些不收版面費、編輯審稿快

何為黑名單?中大以怎樣的形式將其公布?

澎湃新聞記者在中山大學官網上查到了《中山大學關於印發〈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要期刊目錄原則(試行)〉(2014年修訂版)的重要通知》一文,「列入黑名單的期刊目錄」作為附件被添加在了文末。

通知並未明確黑名單作用,只是在重要核心期刊的認定原則中提及,被CSSCI(含擴展版、集刊)收錄的重要期刊都為重要核心期刊,但列入黑名單期刊的除外。

CSSCI全名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目前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

近日,中山大學CSSCI黑名單一公布,就被多次轉發,還引起了爭議。經管之家論壇上名為《中山大學公布CSSCI期刊黑名單目錄》的帖子已經成為了學術道德監督板塊的「火」帖。

澎湃新聞記者瀏覽評論時發現,大部分人都對黑名單提出了質疑。

有人還通過比較CSSCI影響力因子的辦法,說明了部分期刊被「拉黑」的不合理性。

所謂影響力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因子得分主要通過計算期刊前兩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在統計年的被引用總次數,與期刊前兩年內發表的可被引文獻總量之比得到。根據引用源文獻的不同,該因子可以細分為複合影響因子和綜合影響因子。

澎湃新聞記者在中國知網(CNKI)上查到了黑名單上所有18本期刊的兩項因子得分,發現有10本期刊的複合影響力因子超過了1,但所有期刊的綜合影響力因子均小於1。

但是,沒有列入中山大學黑名單的CSSCI期刊,並不一定有更好的因子得分。比如,被「拉黑」的《軟科學》和《中國科技論壇》的兩項因子得分均高於未被「拉黑」的《預測》和《科學管理研究》。

被「拉黑」的經濟學研究類的《科技進步與對策》、《經濟與管理研究》和《經濟縱橫》等期刊的綜合影響力因子,也高於未被列入名單的《河北經貿大學學報》、《金融經濟學研究》和《農村經濟》。

除了比較影響力因子,文科期刊是否有違規收取版面費的行為,也是很多網友對期刊質量的評價標準之一。被網友喊冤最多的「黑名單」期刊是《經濟與管理研究》,在網友看來,《經濟與管理研究》不收版面費、編輯審稿快,是「好期刊」,不應列入黑名單。

有網友評論,雖然這類期刊比不上核心期刊,但它們是C刊(CSSCI期刊)的主流期刊,「關係稿」也不多,給研究生發稿提供了機會。

但也有網友對中山大學此舉表示贊同:「作為官方敢於公布期刊黑名單,是頂著很大壓力的。中國太需要不同的聲音,即使在學術界也是如此。如果大學不敢站出來發聲,那你還期待誰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除了黑名單的選擇是否公允,大多數人最關心的,還是中山大學的評判標準,以及「拉黑」這18本期刊的具體原因。

校方回應:名單僅用於教師科研管理

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了中山大學社科處的唐老師,對方表示,該黑名單2014年就有了,2015年1月1日開始執行,而且僅僅針對教師的科研管理,不針對學生。唐老師說,

某些期刊上文章的質量可能不高,所以學校出於提高學術質量的目的,會建議老師不要往這類期刊上投稿。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教育部將CSSCI核心期刊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標,許多高校將CSSCI作為職稱、項目、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因此,如果中大教師在黑名單期刊發表論文,可能無益於職稱評定。

唐老師表示,

CSSCI期刊黑名單是中山大學人文社科學術委員會經過討論決定的,僅代表中山大學自己的意見。

至於具體為何會選擇這些期刊,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某些期刊雖然影響力因子得分還不錯,但可能其自引頻率太高,這樣影響力因子的得分就不能很好地體現期刊質量。」唐老師說,CSSCI也有這樣的黑名單,而中山大學的黑名單僅用於學校教師內部科研管理,不知道為什麼網上要那樣傳。

全國政協委員:中文期刊淪為畢業與晉升工具不無道理

國內頂尖高校列出中文期刊「黑名單」,被一些網友認為是國內期刊質量不高的一個印證。

有人說,5000種中文期刊中,很大比例是為了讓研究生畢業及教師的職稱晉升發表論文而存在的,其中很多文章完全是信息汙染。儘管危言聳聽,但捫心自問,不無道理。

」3月7日,王湧天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認為,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會帶來諸多弊端。

據中國經濟網數據,中國每年產出數百萬篇學術論文,但絕大多數高水平論文發表在國外的SCI英文期刊上。2014年SCI收錄的世界科技論文總數為176.63萬篇,其中中國科技論文26.35萬篇,佔14.9%。

「國內學者的頂級成果都發表在國外英文刊物上,國內的中文科技期刊大多只刊登一些二流、三流的文章,長此以往,『雙創』如何更好實現?」王湧天反問。

此外,中國經濟網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世界發表了約17萬篇被SCI收錄且收取強制性版面費的期刊論文,其中中國作者貢獻了20%左右,幾乎所有這些期刊均為國外刊物,版面費基本上都在1200美元以上,因此中國作者至少交納了2.5億元人民幣。

在王湧天看來,沒有自己的優秀學術期刊群,長遠看不利於中國科技文化綜合競爭力的提升。俄羅斯和日本的一些知名學者的許多重要論文就是在本國期刊上發表的。

王湧天呼籲,國家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在國家科技項目驗收、人才項目評估、科技獎勵評審等各個環節提出要求,鼓勵科技人員將原創性成果用中文發表在國內期刊上。

另外,他還

建議加大對優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改變「對優秀的國內英文科技期刊平均資助強度為120萬元、對中文期刊最高資助強度為每年30萬元」的現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學術期刊黑名單
    但唐老師強調,這份名單是「內部文件」,僅針對學校教師科研工作的管理,她不知道為什麼這份文件會在網上流傳。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湧天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中文期刊中,很大比例是為了讓研究生畢業及教師的職稱晉升發表論文而存在的,其中很多文章完全是信息汙染。儘管危言聳聽,但捫心自問,不無道理。」
  • 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期刊黑名單 稱用於內部管理
    廣州中山大學北校門 東方IC 資料  「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2014年12月10日印發的《中山大學關於印發〈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要期刊目錄原則(試行)〉(2014年修訂版)的重要通知》,居然公布了CSSCI期刊黑名單目錄。」
  • 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
    原標題: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   ■本報記者 王佳雯 見習記者 李晨陽   近日,一份中山大學人文社科期刊目錄「黑名單」在許多網站和微信朋友圈中流傳,16家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2家CSSCI期刊拓展版的名字赫然在列。
  • 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
    作者 | 陳彬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校方:「正在鑑定」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8分一區TOP期刊也被納入黑名單,附最新名單
    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 從最新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的黑名單期刊看,範圍不再只限於低分期刊
  • 最高 8 分一區,這 51 本期刊被曝列入國內高校「黑名單」,要...
    近日,網傳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布了新的期刊「黑名單」,對出現在「黑名單」和「預警期刊名單」中出現的期刊,上述單位不鼓勵投稿,且不給予相關經費支持。
  • 最高8分一區,這51本期刊被曝列入高校黑名單,要投稿的注意了
    近日,網傳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布了新的期刊「黑名單」,對出現在「黑名單」和「預警期刊名單」中出現的期刊,上述單位不鼓勵投稿,且不給予相關經費支持。期刊黑名單如下:華南理工大學「黑名單」期刊及預警期刊名單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不予經費支持與鼓勵的期刊目錄經筆者統計,本次「上榜」兩校黑名單的期刊一共多達 51 本。
  • 警示:被列入黑名單的SCI期刊;2020年中科院期刊分區表
    一、盤點進入黑名單的SCI期刊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
    研究成果要發論文,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第一時間會選擇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可就在最近的一年內,很多高校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該學院科研處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 英媒:期刊黑名單助力中國學術清白
    英國《自然》雜誌10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正在等待「罔顧學術質量」的學術期刊「黑名單」中國提出的一項建立全國性期刊黑名單的建議已在該國科學家中引發一場討論。今年5月,中國科技部擔負起編制該黑名單的使命。
  • 科技部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 建立學術期刊「黑名單」
    原標題:中國官方多管齊下破除科技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記者 孫自法)「基礎研究類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技術研發類、社會公益性研究類機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完善學術期刊預警機制
  • SCI期刊「黑名單」;2020年中科院分區表
    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近日,中科院正式發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現在總計包括了65本期刊,其中醫學類的有26本,數量最多,生物學領域也有7本。以下為名單,發供參考、收藏: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整理了45種警示期刊,警示期刊隨時可能被SCI資料庫剔除,論文也容易出現學術不端等問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不予經費支持期刊目錄1.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根據《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官網消息,這次被撤稿件所涉單位包括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陝西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海軍總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等。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
  • 中山大學回應博士發文拒絕博導索賄後發論文被阻 遭學校退學
    暗示索賄、論文抄襲、阻撓畢業、強制退學……近日,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2012級博士生陳兵(化名)在網絡上發布舉報帖:博導因索賄失敗阻攔自己發論文,致使自己無法畢業慘遭退學。  該事件引起廣泛關注。
  •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 2020-11-26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校再發「期刊黑名單」,74種期刊「上榜」!附期刊明細!
    圖片來源: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官方網站《通知》稱借鑑和參考其他高校或學術評價機構的經驗和做法,負面清單主要源於「論文代理及相關期刊網站,列入負面清單的期刊(雜誌)一般未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中心』收錄。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王海忠教授、薛驕龍博士後發表一A重要核心期刊...
    編者按秉承「融匯中西管理智慧、培養創業創新精神、踐行服務社會責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的使命,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紮根於中國情境,致力於管理理論創新及管理實踐的研究。近年來,中大管院科研成果豐碩,高水平論著持續湧現。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微信公眾平臺將陸續推出中大管院2020年科研力量系列文章,向大家展示管院近期的科研成績單。
  • 收費發表掠奪性期刊黑名單即將上線—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黑名單走了,黑名單又來了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謝禮珊教授和羅浩副教授榮獲2020《旅遊學刊...
    11月7至8日,2020《旅遊學刊》中國旅遊研究年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屆年會吸引了1500人參會和500篇論文投稿,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旅遊學術會議。在該年會上,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謝禮珊教授與其研究生合作的論文獲得了《旅遊學刊》2019年度優秀論文獎,羅浩副教授與其研究生合作的論文獲得了2020年中國旅遊研究年會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