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會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病,也為此提供了新的見解。
腸道除了吸收食物之外,它還能排出可能危害我們的毒素,如果腸道受損則增加我們的健康問題。研究人員表示,肝臟與胃腸道有密切的關係,腸道微生物組能影響健康,也能影響肝臟。
以前,研究人員發現,在膽汁淤積症患者中,微生物組的組成是不同的,並且差異較小。膽汁淤積是慢性肝病的常見特徵,一些膽汁淤積的患者還顯示出腸漏或炎症性腸病的跡象。
這些關聯為膽汁淤積的發展提供了線索,但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膽汁淤積的原因,負責人使用實驗性小鼠模型來揭開腸道微生物、免疫細胞及肝臟之間的關聯,從而了解膽汁淤積的進展。
研究人員在《肝病學》雜誌上發表稱,由腸道微生物產生的內毒素化合物可以使肝細胞敏感,使其在暴露於膽汁酸時更容易死亡。因此正是由於腸道洩漏導致這些細菌化合物到達肝臟,從而導致了膽汁淤積症,造成了肝損害。
相關人員還研究了膽汁淤積和腸道滲漏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膽汁淤積會增加無菌小鼠腸道的通透性,使腸道出現滲漏,而這與發炎有關,發炎是人體檢測到潛在有害生物或化合物時的緊急反應。該反應的核心是稱為炎症小體的蛋白質結構,該結構存在於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內。
研究人員發現,在微生物組的小鼠中,巨噬細胞通過炎症小體被激活。如果巨噬細胞被耗盡,膽汁淤積過程中的肝損害就會減少,這也有助於保持腸壁的完整性。這項研究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UKRI的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的支持。
儘管這些結果來自小鼠實驗,但研究人員使用了已建立的模型,並指出了膽汁淤積過程中將腸道健康與肝臟疾病聯繫起來的新機制。這些機制將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聯繫起來,從而增加腸道通透性,並導致細菌毒素逸出,並與膽汁酸協同作用,在膽汁淤積過程中損害肝組織。
隨著進一步的研究,有可能出現應對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新方法,基於微生物組的療法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解決微生物多樣性變化的影響。
來源:news-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