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微生物組與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影響肝臟

2020-12-04 HongKong肝視界

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會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病,也為此提供了新的見解。

腸道除了吸收食物之外,它還能排出可能危害我們的毒素,如果腸道受損則增加我們的健康問題。研究人員表示,肝臟與胃腸道有密切的關係,腸道微生物組能影響健康,也能影響肝臟。

以前,研究人員發現,在膽汁淤積症患者中,微生物組的組成是不同的,並且差異較小。膽汁淤積是慢性肝病的常見特徵,一些膽汁淤積的患者還顯示出腸漏或炎症性腸病的跡象。

這些關聯為膽汁淤積的發展提供了線索,但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膽汁淤積的原因,負責人使用實驗性小鼠模型來揭開腸道微生物、免疫細胞及肝臟之間的關聯,從而了解膽汁淤積的進展。

研究人員在《肝病學》雜誌上發表稱,由腸道微生物產生的內毒素化合物可以使肝細胞敏感,使其在暴露於膽汁酸時更容易死亡。因此正是由於腸道洩漏導致這些細菌化合物到達肝臟,從而導致了膽汁淤積症,造成了肝損害。

相關人員還研究了膽汁淤積和腸道滲漏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膽汁淤積會增加無菌小鼠腸道的通透性,使腸道出現滲漏,而這與發炎有關,發炎是人體檢測到潛在有害生物或化合物時的緊急反應。該反應的核心是稱為炎症小體的蛋白質結構,該結構存在於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內。

研究人員發現,在微生物組的小鼠中,巨噬細胞通過炎症小體被激活。如果巨噬細胞被耗盡,膽汁淤積過程中的肝損害就會減少,這也有助於保持腸壁的完整性。這項研究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UKRI的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的支持。

儘管這些結果來自小鼠實驗,但研究人員使用了已建立的模型,並指出了膽汁淤積過程中將腸道健康與肝臟疾病聯繫起來的新機制。這些機制將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聯繫起來,從而增加腸道通透性,並導致細菌毒素逸出,並與膽汁酸協同作用,在膽汁淤積過程中損害肝組織。

隨著進一步的研究,有可能出現應對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新方法,基於微生物組的療法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解決微生物多樣性變化的影響。

來源:news-medical

相關焦點

  • 腸道微生物組研究進展一覽
    Frame說:「隨著我們對腸道微生物組和營養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正在了解它們彼此之間的影響力,以及也許對公共衛生更重要的是它們在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  通過他們的評論,作者發現,營養與腸道微生物組之間的雙向關係正在出現,這是因為有關微生物群如何利用和產生大量和微量營養素的研究越來越多。
  • 腸道微生物組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腸道中寄生著數以計億的細菌,它們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一種外環境,各種微生物按一定比例組合,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然而腸道菌群並不都是人類的朋友,按特性來講,它們可分為3大類,即好菌、壞菌和中性菌。當人體腸道中好菌比例下降而壞菌數量上升時,人體免疫力下降,極易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 Cell:新研究支持衛生假說,嬰兒腸道微生物組影響自身免疫疾病
    這提示著接觸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可能在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而且我們可能能夠通過研究人微生物組來理解這種作用是什麼。」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羅德研究所、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和阿爾託大學、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和世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作為DIABIMMUNE研究團體的一部分)研究了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嬰兒腸道微生物組,發現支持這種衛生假說的證據,而且指出細菌菌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至少部分上能夠解釋在西方社會發現的免疫疾病增加。
  • 微生物組研究中的前沿新技術
    Nature子刊:專訪微生物組研究最新技術Nature Methods[IF:28.467]① 技術是推動本領域發展的基石,本文專訪了本領域正在研發中的多項新技術,助力大家把握好研究方向;② EcoFAB無菌體系實現可控人工微生物組研究對植物的影響
  • 最新研究進展|腸道微生物組在改善抗癌治療效果方面的強大作用
    最新研究強調了腸道菌群對宿主健康的不同作用。 腸道內的微生物通過調節大量的基本生物學過程,在宿主系統內提供保護並維持體內平衡。 這些可能包括監測上皮的發育,營養吸收,代謝功能和先天免疫反應,包括免疫細胞的活化和成熟,防止全身性滲透和腸道病原體排出。
  • 深度解析免疫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作用機制 助力幹細胞再生療法的開發
    除了生境中的特殊細胞,幹細胞還會有規律地同機體中運動擴散的免疫細胞「軍隊」相互作用,從傳統角度來講免疫系統被認為是機體抵禦病原體入侵的最主要的防線,如今科學家們認為免疫系統對於組織恆定和組織癒合非常必要,甚至是在感染不存在的情況下依然如此,研究者認為,多種免疫細胞可以幫助控制幹細胞的行為。
  • COM:根系微生物組研究中的合成群落還原法
    微生物的培養和重組在此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可控的實驗室條件下可重複研究植物與大部分與植物相關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裡,我們總結了在植物微生物組研究中使用SynCom實驗的出現、當前的成就和未來的機會,關注的重點是與植物根相關的細菌。
  • Cell子刊:面對質疑,微生物組研究未來該如何發展?
    未來,我們應該怎樣更深入地研究微生物組與宿主之間的相互關係?今天,我們特別編譯了近期發表在 Current Biology 雜誌上題為「Gut Check」的文章。希望微生物組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和產業人士能夠停下腳步,共同思考未來的微生物組研究應該如何發展。
  • 腸道微生物組如何幫助免疫系統對抗癌症? | 前沿資訊
    篩選適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患者現在,由Sanford Burnham Prebys的研究人員領導的40多位科學家和三家醫院的全球合作性研究證明了腸道微生物組與免疫系統抗癌能力之間存在因果聯繫。即使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作為聯合療法的一部分使用,也只有一半的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轉,且這種療法可能還會產生與自身免疫相關的副作用,此外,治療對個體的有效時間長度有限。
  • 微生物組研究:關乎人類的未來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體健康與微生物組關係密切,包括消化微生物組、呼吸道微生物組、生殖道微生物組、口腔微生物組、表皮微生物組等,微生物組是人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體微生物組研究成果將在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亞健康的調理、醫療理念的革命和新技術發展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 Cell:科學家闡明微生物組和機體抗癌免疫監視之間的關聯
    ,來自法國Gustave Roussy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Microbiome and Anti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的一篇研究報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微生物組和機體抗癌免疫監視之間的關聯。
  • Cell:深刻反思腸道菌群與人類疾病研究,是時候將微生物組研究拉回...
    因此,因果關係很少是簡單的,而是相當複雜的,多維的,並且是由微生物群落內部的協同相互作用驅動的。 有沒有什麼有力的實驗證據能證明腸道菌群的作用呢?有,腸道菌群移植(FMT)的相關實驗可以獲得腸道微生物群在人類疾病中起因作用的最具說服力的實驗證據。
  • 中國土壤微生物組:進展與展望|研究
    (3)土壤微生物組是全球變化的調節器,通過影響元素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溫室氣體排放與消納。土壤微生物組可能能夠促進地球增溫,如驅動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排放,包括甲烷和氮氧化物。事實上,每年全球溼地甲烷排放量高達上億噸,而這些甲烷排放完全來自於微生物的作用。
  • Gut:人體腸道微生物組——希望,威脅和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丙酸鹽還可調節免疫細胞產生抗菌因子,因此可作為免疫調節劑,作用包括減少癌細胞的增殖。後一個例子還強調了一個事實,即不同的微生物代謝物可能在宿主代謝中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調節葡萄糖水平到免疫調節作用。 實際上,在這些方面,一些SCFA的作用和機制也可能與之前的想法大不相同。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
    02 對健康微生物組的理解不斷發展早期的研究試圖通過培養和表徵菌的生理特性來確定正常的微生物群,主要在腸道中。這類研究最能突出在實驗室環境中生長良好的生物,例如大腸桿菌。因此,動力學與微生物組的分類學多樣性和巨大的分子功能潛力之間的耦合,提醒了人類微生物組的複雜性,因此也難以定義簡單的微生物健康概念。08 現代農業與人類健康腸道微生物 植物和人類微生物群是相互關聯的。
  • 微生物可促進免疫細胞的肝臟分區
    微生物可促進免疫細胞的肝臟分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5:56:1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onald N.
  • Nature靈魂拷問:微生物組數據一大堆,如何能改變人類健康?
    如今,研究人員們可以探索體內有哪些微生物,以及它們與疾病之間的潛在聯繫。但是這些信息還不足以揭示微生物與疾病之間互作的具體機制並提供合適幹預手段,我們需要對微生物的功能、產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麼,究竟該如何進一步挖掘微生物組呢?
  • Nature靈魂問:微生物組數據一大堆,如何能改變人類健康?
    編者按:測序技術使得我們對微生物組的深入分析成為可能。如今,研究人員們可以探索體內有哪些微生物,以及它們與疾病之間的潛在聯繫。但是這些信息還不足以揭示微生物與疾病之間互作的具體機制並提供合適幹預手段,我們需要對微生物的功能、產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麼,究竟該如何進一步挖掘微生物組呢?
  • 這些公司如何利用微生物組?都用了啥手段?
    編者按:隨著微生物組研究的不斷湧現,我們一點點揭開了這些共生微生物的神秘面紗。雖然我們對微生物與宿主、外界環境之間的互作,還有微生物自身之間的互作的了解還很有限,但是許多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將微生物科學應用於臨床。
  • Microbiome:微生物組的定義重新審視:舊概念和新挑戰
    微生物網絡與相互作用 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對微生物的適應度、種群動態和菌群內的功能產生不同的結果。相互作用既可以發生在同一物種的微生物之間,也可以發生在不同物種、屬、科和生命領域之間。 次生代謝物在介導複雜的物種間相互作用和確保在競爭環境中生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