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校長畢業致辭為製衣女工點讚:敢於夢想的人始終堅強

2020-12-04 澎湃新聞
7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在2016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演講。微博圖

7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閔行校區新體育館舉行。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風趣地說:「今天,公元2016年7月3日,正是農曆丙申年,猴年馬月的最後一天,你們竟然真的在這個日子畢業了!」在演講中,他將畢業生的眼光引向叉車工、充絨工、爆破工、製衣工等社會最基層,勉勵畢業生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並寄語三千多名畢業生「快樂、堅強、有成」。

在畢業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華集團總經理、校友凌文和哈佛、斯坦福九所頂尖名校看中的「學神」們分別講述了自己的感悟。今年畢業生還首獲特別禮:交大自主設計的學位證、學位帽流蘇和學位服披肩以及別具一格的畢業紀念T恤。

院士校友:傳承交大基因 雕刻一等人生

畢業典禮上,凌文把人生經歷凝練成三句話,送給每位畢業生:傳承基因,做理想的交大人;堅守底線,做有良知的社會人;牢記使命,做有擔當的中國人。

凌文談到,母校上海交大不僅教會了他知識和技能,更給予了他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從容不迫的心態:「欲成一等學問、一等事業、一等人才,必先砥礪一等品行。」

沒有金融學歷,卻成長為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第一位全國勞動模範;沒有財會學歷,卻成長為全球500強公司的財務總監;沒有能源、礦業學歷,卻成長為世界最大的煤炭綜合能源公司的總經理。凌文表示,自己一直在跨界中追求一等。人生的起伏跌宕讓他感悟到,最持重的底氣,來自母校「追求一等」的文化滋養;最強大的力量,來自母校「追求一等」的精神品格!凌文寄語年輕的校友們「在屬於你們的時代,雕刻出你們的一等人生」。

「學神」感悟:交大提供無限可能

四年春秋,你在交大收穫了什麼?你成為了一個怎樣的人?未來的選擇又是什麼?畢業典禮上,兩位2016屆畢業生致遠學院馮哲和醫學院李夢洋與畢業們分享了他們的「求學感悟」。

「還記得大學剛開始,我並不適應致遠的講課節奏,課業的壓力,以及對於未來的迷茫都讓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我並沒因此放棄去嘗試各種事情。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有幸加入鄧小鐵老師的實驗室。鄧老師對於科研的熱情以及投入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他的幫助下,我堅定了自己的學術道路,逐漸不再迷茫。」馮哲細數著大學歲月那些難忘的記憶。

「當我最終收到了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九所國外一流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時,我十分慶幸自己在嘗試中找到了初心,並在努力中堅守了這份初心。」談到四年求學收穫馮哲表示,「交大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她不能保證讓你功成名就、萬古流芳,但是她會給你提供無限的可能。她不會承諾你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她允許你去嘗試、去失敗。交大和致遠之於我更像是一個符號,一個信仰,一個在我迷茫失落的時候可以回顧過去並獲得力量的地方。」

而醫學院的李夢洋說:「作為一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我們總喜歡說自己讀的是『治癒系』,而這一方小小的校園在我生命中刻下的,既是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擔當,也有博濟醫源、精勤不倦的信仰。」

面對未來,李夢洋選擇成為一名挑戰疑難眼病,拯救瀕危視力的眼科醫生。她憧憬著,能夠投身防盲致盲工作,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成為真正的光明使者。

「最牛宿舍」:四人均獲深造機會

在交大密西根學院的畢業生中,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寢室。不管是「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國家獎學金」還是「俞黎明獎學金」,這些榮譽,寢室的同學們人人有份。而無論是名校offer,還是保研資格,這個寢室也一個不落。全寢室學期平均GPA 3.8 (滿分4.0),同時住著學院學生會主席和學校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堪稱「最牛宿舍」。

其中,來自北京的袁鵬是位三好標兵,以賈伯斯、扎克伯格為偶像的他,希望能用智慧和勤奮去幫助身邊的人。大學四年綜合排名年級第一,學院學生會主席,參加全球學生領袖年度會議……每個領域他都傾盡全力、全心投入,他的努力收穫了美國史丹福大學拋來的繡球。來自貴州的張恆則是位低調「學神」,每天晚上12點回寢室已成為一種習慣,也因此被同學戲稱為「只需要一張床的人」,他已經成功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博士錄取通知書。來自天津的宋晗是位科研達人,作為一個從小就對科學感興趣的孩子,從進入大學那天起,他就已經準備好走科研的道路。如今他以保研排名第一位的成績,繼續在上海交大追尋自己的科研之路。來自新疆的孫皓辰是個社團達人,熱心公益服務更多同學,曾任學校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已成功保研至上海交大法學院。

在人生的下一階段即將啟程時,四人表示雖然又將天各一方,他們始終會懷揣著理想和熱情,用更多的成就傳播「最牛寢室」的稱號。

校長寄語:快樂、堅強、有成

畢業典禮上,全體交大2016屆畢業生為母校獻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夢想注點」的雕塑。其主體為一座精心製作的「定位符」雕塑,寓意母校是每個交大學子追夢旅程中的重要節點。據了解,畢業禮物的贈送以共建「休讀點」的形式,將「夢想注點」雕塑置於東下院教學樓,寓意「不忘初心,不負光陰」。未來還將有望在學校多處建設「休讀點」,以形成 「學在交大」的濃鬱氛圍。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在畢業典禮講演時幽默地說:「四年前,我在這裡迎接同學們的到來,並為大家上了第一堂課……大學四年是很長的時間,於是你們開玩笑說你們將在猴年馬月畢業。當時的你們還不知交大有夢想成真的神奇,當時的你們還想像不到你們的玩笑話竟然會真兌現。今天,公元2016年7月3日,正是農曆丙申年,猴年馬月的最後一天,你們竟然真的在這個日子畢業了!」在講演時,他為叉車工、充絨工、爆破工、製衣工等特殊詩人點讚,稱敢於夢想的人始終堅強。他表示,這其實都是再樸素不過的人生追求。它們之所以珍貴,就在於被夢想聯繫在了一起。我們珍惜夢想、追求夢想,是因為它關乎人的價值,關乎國家前途和人類的命運。

以下為上海交大校長張杰講演全文:

夢想,讓人生綻放光芒

——在上海交大2016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演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

大家好!

四年前,我在這裡迎接同學們的到來,並為大家上了第一堂課,期待你們「聞道、問道、悟道」,在交大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時光。對當時的你們而言,大學四年是很長的時間,於是你們開玩笑說你們將在猴年馬月畢業。當時的你們還不知交大有夢想成真的神奇,當時的你們還想像不到你們的玩笑話竟然會真兌現。今天,公元2016年7月3日,正是農曆丙申年,猴年馬月的最後一天,你們竟然真的在這個日子畢業了!讓我們永遠牢記這個專屬於你們的畢業紀念日,讓我們一起為你們走過的這段求學之路,為新的人生起點而喝彩鼓掌!

同學們,經歷了畢業典禮這最後一堂課,你們就要離開交大,開啟自己人生的新境界。此時此刻,作為你們的師長和朝夕相處的「傑哥」,我最關心的是,怎樣才能使你們在未來生活得更加快樂、堅強而有成。我想是夢想,只有夢想才能讓人生綻放光芒,樂在其中、堅不可摧、終有所成。

先說快樂。

快樂是心靈的愉悅,精神上的振奮與滿足。這是我最希望的大家今後的生活狀態。快樂看似容易,但是隨著年齡越增長,卻似乎越難獲得。只有不停地追逐夢想的人才會收穫人生中最大的快樂。這是兩天前,在交大致遠學院的畢業典禮上,2012屆畢業生談安迪告訴我們的。在過去的四年時間裡,他們一直在四川錦屏山中2400多米埋深的地下實驗室裡,夜以繼日地追尋暗物質直接探測的夢想。很多人都欽佩他們,誇獎說:「你們真了不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三百多天待在山裡,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經常幾個月都見不到太陽,因為早上進實驗室的時候太陽還在東邊的大山背後,半夜出實驗室時,太陽已在地球的另一邊。」對於這樣的讚嘆,談安迪開玩笑地說,誇得還不夠,讓讚美來得更加猛烈一些吧!因為,別人只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卻無法感受到他們的快樂—那種源於熱愛、源於夢想、發自內心的快樂!高強度的生活狀態從未讓他們感到身心疲憊,相反卻讓他們時常感到無比亢奮。他告訴我說,當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回想起他們設計的探測器中氙127電子俘獲的整個衰變過程時,他的理解與實驗的觀測哪兒哪兒都符合,哪兒哪兒都能對上時,他感覺自己真正洞見了這個宇宙的某些運行機理!還有什麼能比這樣的生活方式更快樂呢?每一次實驗,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大自然的奧秘和規律。每一個數據、每一次進展,都會給他帶來在點滴中日益接近夢想的快樂。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感覺,甚至可以說深刻而永恆的感覺。對於學者來說,這種感覺就是最大的快樂,因為它源於內心深處的需要,源於對人生夢想的追求。談安迪說:「每天都能體會到被夢想叫醒的幸福,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再論堅強。

雖然快樂的人生令人嚮往,但未來並不總是一片坦途。一旦期待化為泡影,現實把你深深地刺傷,拿什麼來支撐你的堅強?是夢想,敢於夢想的人始終堅強。在這裡,我想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名字叫《我的詩篇》,去年榮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紀錄片,片子的導演是交大媒設學院2003屆畢業生吳飛躍。影片講述了這樣一群工人,他們是叉車工、充絨工、爆破工、洗衣工、製衣工,同時他們還是一群特殊的詩人。他們在地心幽暗處工作,終日難見陽光;他們與炸藥打交道,時時面對生死考驗;他們日夜奔走,只為一份養家餬口的生計。然而無論生活為他們套上多麼沉重的枷鎖,無論前途有多少荊棘,看似「無用」的詩歌,卻始終是他們內心樸實的夢想。於是,在空曠寂寥的荒山、在潮溼悶熱的廠房,詩歌與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心靈相遇,讓他們在艱苦磨難中變得堅強。1984年出生的製衣女工鄔霞,年齡上只能算你們的大姐,但她從四川農村到深圳打工已經整整19年。在這19年裡,貧窮和艱辛一直跟隨著她,卻從來沒有將她打倒。上班時,她在車間一幹就是10個小時,裁剪、縫紉、熨燙、摺疊……車間裡總是瀰漫著溼漉漉的蒸汽和勞作的汗味。少女時代潔白光潤的雙手早已在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中變得粗糙難看。下了班,回到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她還要照顧年幼的女兒,精打細算為重病的父親治病。然而,即使是掙扎著生活,鄔霞也從來沒有忘記她的夢想,她讀詩寫詩,在10多年的時間裡,創作了300多首詩歌,字字浸潤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終於有一天,她穿著地攤上買來的70元錢的吊帶裙,從容優雅地走上了上海電影節的紅地毯,向整個世界訴說著她詩歌中蘊藏的美好理想。她在電影中的一句話讓我深感震撼:「就算是有塊石頭壓著我,我也一定要倔強地推開那塊石頭,昂起腦袋,向著陽光生長。」人之所以身處逆境而不屈,面對困難而堅強,不是因為期盼眼前的利益,而是因為人們心中擁有夢想。正如馬丁·路德·金所說,「如果你的夢想仍然站立,那就沒有誰能讓你倒下」。

三看有成。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人生總是期待夢想有成。所謂夢想有成,不論小有所成,還是終成大器,總是充滿了陽光和色彩,無一例外地會使人生充盈,境界升華。這些年來,我有幸接觸過不少真正夢想有成的校友,比如年屆九旬的盧燕學長,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她為人親和,業內都親切地稱她「大姐」。她堅韌執著,在舞臺和銀幕上詮釋人生是她的夢想和一生的摯愛。盧燕學長1945年就讀於交通大學財務管理系,在校讀書時,她就鍾情於表演,出演話劇《雷雨》獲得巨大成功,讓她心中的演藝夢想生根發芽。1947年赴美,由於形勢變化,求學夢碎,為了生計,她不斷地在圖書館管理員、報館記者、國語教師等各種角色間切換,後在檀香山最大的醫院找到了一份出納的工作,此後,憑藉在交大讀書時打下的專業基礎,四年時間便升任醫院的財務總監。那時的她已過而立之年,養育了三個兒女,日子過得富足、平淡而充實,但是在她內心深處兒時即植根的演藝夢想卻不可遏制地迸發出來力量。當然,轉行意味著面對一切盡屬未知的前途,但更意味著一個不辜負平生的交待。於是,經歷了刻苦鑽研,她迅速成長為巴莎迪娜戲劇學院最優等生,擔綱畢業大戲主演。她去各個劇組應徵,不放棄任何可以提升演技的小角色,贏得了「one take lisa(一條過)」的美譽;她和詹姆斯·史都華、馬龍·白蘭度等奧斯卡影帝合作拍攝電影,她還是當時最熱播美劇的常駐演員,開創了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新時代。在那個東西方文化隔閡很深的年代,盧燕不屈從程式化表演,常為華人形象的客觀塑造據理力爭。為了獲得更多的出演機會,盧燕走進華語電影,她主演了《董夫人》《傾國傾城》《十四女英豪》等影片,贏得三座金馬獎。她在表演藝術上的成就和東西方文化交流上的貢獻,使她在國際電影界獲得了崇高的聲譽和地位,但她卻說,夢想最閃亮的地方不是因為成功,而是堅持一直在場。杖朝之年的她,依然活躍在影片中、舞臺上,《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12》《危險關係》等電影的大牌導演紛紛向她邀約,這是向殿堂級演員致敬的一種表達。就在幾個月前,在90高齡之際,盧燕學長又一次登上舞臺,在時長八個小時的話劇《如夢之夢》中扮演重要角色,讓人們在時光穿越中,又一次感受到了藝術的傳奇和美的永恆。她在榮獲「世界華人榜終身成就獎」的典禮上說到,「我希望可以一直演下去,因為舞臺才是我的歸宿」。不屈從於生計,不趨附於世俗,不向年齡認輸,這就是夢想的力量,這就是夢想有成!盧燕曾說,如果我們追逐一份自己愛好並給自己帶來樂趣的工作,這樣的人生必定是快樂的。在這裡,快樂成為夢想有成的標誌。盧燕的執著、盧燕的快樂、盧燕的夢想有成,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了夢想之於人生的偉大意義。同學們,希望大家也能像盧燕學長那樣,始終珍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勇敢地追求真正的快樂,收穫內心的富足與充盈!

快樂、堅強、有成,其實都是再樸素不過的人生追求。它們之所以珍貴,就在於被夢想聯繫在了一起。我們珍惜夢想、追求夢想,是因為它關乎人的價值,關乎國家前途和人類的命運。

人要堅持夢想,大學更要堅守夢想。大學誕生於人類的夢想,以培養人、造就人為己任,尊重和光大人類的夢想。大學又以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人類的未來,給人類以夢想和希望。正是在這裡,你們找到了交大人的追求,發現了交大人獨立思考、追求真理、堅持夢想的力量。無論你們未來奔赴何方,無論未來的歲月如何千帆過盡,我都希望你們在心靈的最深處為夢想保留一個寧靜的角落,永懷夢想全力以赴,讓人生像焰火綻放最璀璨的光芒!

同學們,相聚的時光總是還不夠長。這四年大學生涯,相比百廿交大不過滄海一粟,卻定格了你們的青春。你們總說受夠了宿舍旁邊石楠花,卻沒發現那種你們熟悉的「校花」氣味已悄悄變成了月桂的飄香;你們說進城的路途總是那麼遙遠,但在你們畢業之際,這個城市最繁華的街區-外灘為你們點亮;你們還在校園裡迎來了全國高校第一條賽艇道;你們經常說的一句話賦予了「吃在交大」的傳說新的內容,「一言不合就開吃」—元旦的加餐券,校慶的情侶喜餅,私人訂製的端午粽子,麻辣牛肉味的校徽月餅,這一點一滴都是讓你們一生幸福的味蕾在發芽。

你們說,「時光能把我們從交大帶走,但帶不走的是我們在這裡的專屬記憶。」擷英園中春華落,思源湖畔夏草長。你們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華留給了母校,把那些青春的夢想和熾熱的誓言,鐫刻在這裡的一草一木之上。當此別離之時,母校要用最寬廣的胸懷,最厚重的溫暖,為你們啟程點亮世界,為你們的未來衷心祝福!同學們,揚帆遠航,去追逐夢想吧。夢想一定會讓你們的人生綻放光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2018年研究生畢業:書記上微黨課 校長精彩寄語
    央廣網上海3月3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今天舉行,3200餘名畢業生獲得研究生學位。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為畢業生上了一堂「微黨課」,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殷切寄語。
  • 上海交大師生追思吳文俊:「始終覺得他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家」
    下午3點半,追思會準時開始,全程無人接打電話,根據事前安排,途中無人鼓掌。上海交大數學科學學院院院長勵建書介紹吳文俊的生平後,首個發言回憶的是退休教師李喬,他曾在中國科技大學給吳文俊做過助教。李喬用「化境」來形容吳文俊當年上課時的狀態。「他本人和他要講的內容完全是融合成一體。」
  • 開學典禮上,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師大的校長各說了什麼
    9月,上海各大高校陸續迎來開學。疫情防控之下的開學典禮,除了對新生表達祝賀、歡迎,更有叮嚀、希望。校長們發出寄語,引導新生思考時代與個人的關係,堅定理想。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 復旦供圖「對每個人來說,個人的命運總是存在於時代洪流之中。只有把準時代脈搏、辨清時代航向,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奮勇搏擊、不斷前行。」許寧生認為,讀懂世界、讀懂中國和讀懂未來是每個人需要深度思考的主題。他表示,讀懂世界,就是要讀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每位交大人都了不起!
    你的書記校長已發起視頻邀請……▲我在湖北,想念交大▲「山中網課」!▲交大人,雲端集結!線上開學第一天書記、校長以線上互動的方式送來學校的關懷疫情之下 交大學子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學習與祖國共渡難關謝謝您,每一個努力成長的自己!啟 航▲瞬間淚奔!20200628,我們從交大畢業!
  • 畢業季·校長寄語⑧|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做無愧於時代的答卷人
    編者按:又到一年畢業季,學子們即將惜別校園,帶著夢想和憧憬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
  • 上海交大研究生患白血病放棄治療,和奶奶告別謊稱去留學
    上海交大研究生患白血病放棄治療,和奶奶告別謊稱去留學一個家庭要培養一個研究生,是要花費很大的代價的。但是這次的主人公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剛步入社會、剛要戀愛、剛要開創事業、剛要回報父母的時候,卻被查出了急性白血病。之後為跟奶奶告別,謊稱自己要出國留學。4月27號媒體報導,29歲的張迪去年7月從上海交大碩士畢業2個月後,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
  • 西安交通大學隆重舉行2019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西安交大2019屆畢業研究生總數為375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121人,博士研究生633人。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人數為233人:國內有145人,出國出境留學有88人。電信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葉凱青年科學家工作室」負責人葉凱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以「厚積薄發、飲水思源」為主題向青年學子闡述了科研的真諦,「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只是厚積而薄發的實幹」,他認為科研始終是為了全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戰、是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加和諧共生而戰。
  • 校長邱勇與2015屆本科畢業生代表座談
    帶著對軍隊的信仰和熱愛,門良傑即將赴遼寧艦工作,實現他的報國夢想。計算機系的鄭小川也是一名國防生,畢業之後選擇赴西藏工作,是清華首個赴西藏野戰部隊工作的學生。鄭小川說:「那裡的自然條件非常艱苦,但正因為自然條件艱苦,所以更需要留下清華人的足跡。這是作為清華人應承擔的責任與擔當。」來自青海的尕朋是玉樹地震的親歷者和救災小英雄,畢業後他將去玉樹基層做一名選調生。
  • 走近江城特殊行業女工(圖)
    馬麗今年20出頭,父母在上海做生意,從小她就很少和父母在一起,所以顯得很獨立。她自小酷愛音樂,常和朋友進出於三鎮各類酒吧、迪廳。在迪廳,每當馬麗看到打碟師組合起音樂,一次次帶起全場情緒,讓歡樂灑遍每個角落時,她不僅感到血液沸騰,而且體會到了打碟師的魅力。就這樣,高中畢業沒多久,她就決定做一名女打碟師。「那可是夜貓子幹的事喲,通宵上班蠻辛苦的咧。」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在高等學府雲集的上海,高校又如何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就此接受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獨家專訪。    答:作為誕生在甲午硝煙中的上海交通大學,一直以改革創新服務國家為使命,產生了很多「中國第一」的重大成果和一大批傑出科技人才。近年來,上海交大不斷對接國家戰略,加強創新策源能力。為推動「從0到1」的原始創新,上海交通大學越來越強化基礎前沿策源能力。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我們要相信科學 相信夢想 相信自己
    畢業於2020,這將是你們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經歷。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對未來的計劃,也打亂了整個世界運轉的節奏。今天在這裡舉行的典禮,是今年全國三千多場畢業典禮中,為數不多的、全員參加的線下畢業典禮。
  • 上海交大MBA招生簡章:怎樣成為高級金融MBA學生
    【MBA中國網訊】上海交大MBA招生簡章的公布將上海交大MBA招生帷幕拉開。然而作為上海交大MBA中最具競爭力的高金MBA,總有一些問題經常被大家提及:「你是知名院校高材生嗎?」「你畢業後2-3年工作背景不錯?」
  • 上海交大iGEM團隊以「快樂科學」為導向培養國際視野創新人才...
    一開始面對著移液槍和培養皿無從下手的「實驗室小白」,經過一個夏天的訓練,也能夠獨立完成實驗操作並做出漂亮的數據分析圖。由於項目涉及細菌、細胞和小鼠等差異巨大的實驗對象,並需要挑戰超聲、微流控、核磁共振等多種技術,隊員們幾乎是廢寢忘食地學習新技術並根據實驗結果不斷改良方案。交大醫學院2016級本科生張凱然作為項目的提出者,為項目的設計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建議。
  • 華僑大學校長畢業致辭:作出何種選擇,就收穫何種人生
    2017年華僑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華僑大學2017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順利完成學業、即將開啟新的人生旅程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同時,我提議,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培育你們成長成才的老師們,向撫育你們長大、每一天都在關愛著你們的家長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幾年前,同學們帶著欣喜、憧憬與夢想踏入華園,與華大結下一生的情緣,開啟了人生最美麗的畫卷。
  • 她榮獲上海交大「凱原十佳」教師,28年主講《理論力學》一門課
    亦師亦友,她就是我們今天主人公——第九屆上海交大「凱原十佳」教師獲得者,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劉錦陽教授。28年主講一門課,乾貨滿滿實力「圈粉」三尺講臺,甘於奉獻,潤物無聲。既重言教,更重身教,她始終堅持認真負責的態度,以自身行動影響著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一輩子深耕學科建設,潛心科研碩果纍纍自博士畢業留校工作至今,在近30年的歲月裡,劉錦陽老師始終潛心科研與教學,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交大力學人。
  • 交大機械百年 宋壽銜教授的回憶
    那時製圖是比較重要的學科,我剛到交大的時候,教研室裡只有我一個黨員,我不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的,而是專科畢業,但當時需要就把我派到那裡去了。那時候有很多老先生,也有很多新教師,除了專業確實與製圖不相關的,一般都是先到製圖教研室。
  • 西安交大62屆校友聚母校喜相會
    5月11日,無線電工程系1962屆校友返回母校,50位來自海內外的校友在電信學院第一會議室舉行了畢業50周年座談會。退休老教師鄭守淇、談文心、傅君眉和電信學院院長管曉宏、校友關係發展部主任周綱等參加了會議。校友們分別介紹了自己畢業50年來的情況。76歲的趙傳珠校友用四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對同學們的祝願:五年同窗感情深,五十年後喜相會。
  • 中南大學畢業典禮 校長張堯學真誠風聊「選擇」
    上萬學子用呼喊聲、掌聲回應他們的校長,「願意!」 6月17日,中南大學為11856名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留學生舉辦2013年學生畢業典禮。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院士的講話依然延續去年的「真誠風」,向那些「努力過、奮鬥過、成長了」的優秀學子大聲致敬,也為那些還做得不夠好的工作向畢業生們說「對不起」。
  • 深度解密上海交大安泰新銳EMBA招生項目
    在師資隊伍中,安泰擁有中組 部千人3人、長江特聘3人、國家傑青5人、青年長江與國家優青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3人、上海市千人3人、曙光學者3人;創新群體3個。依託學院師資優勢,交大安泰EMBA著力打造「交大系」課程教授,同時引進國際優秀師資。據了解,在30多年的發展中,交大安泰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商學院,是國內第一家通過AMBA、EQUIS、AACSB三大權威認證的商學院。
  • 耦合丨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在2017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西南交大校長徐飛在2017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2017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