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漂」創新發明家張雄艦創作的成都印象圖榮獲國家版權證書

2020-12-06 焦點熱文

  人人都說天堂好,百朵芙蓉敘成都.2014年「蓉漂」張雄艦創作的用了整整一百個詞彙來點讚成都的成都印象禮品圖

  成都印象圖國家版權證書

  曾經在成都推廣中華飛傘創業四年的「蓉漂」張雄艦,被成都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來了就走不了的城市」的強大城市環境和生活魅力所感動所折服,為了表達他發自內心對成都這座城市的深愛,為了讓更多的世人了解迷人的成都,為了讓成都發展建設的更加美好,更是為了回報成都人對他創造的中華飛傘的特別喜愛,張雄艦用了半年的時間,通過對成都的觀察,了解,走訪,總結出了整整一百個讚美成都的詞彙,他決心把這一百個詞彙全部加載到他的中華飛傘上,創作一款「成都印象」飛傘,然後再通過在成都舉行多種多樣的成都印象飛傘活動來推廣他用真誠的情感創作的成都印象圖.

  張雄艦舉全家之力來創作成都印象圖.張雄艦負責出思路,夫人於女士負責用電腦繪製成都印象圖,遠在澳大利亞的兒子張正負責把每個詞彙準確的用英語配置,以達到中英雙語,外國人也能看懂的效果,經過努力,成都印象圖終於完成,成都印象飛傘也成功製作.張雄艦一連氣的在成都搞了多場成都印象飛傘活動,向成都人,向來成都旅遊的中外遊客免費贈送了上萬頂美麗的成都印象飛傘.張雄艦的創作,讓成都這座非常優秀的城市成為了全世界兩萬多個城市裡唯一的被人用了整整一百個詞來點讚的城市,張雄艦創造了世界城市品牌發展史的神話,也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新的「吉尼斯」。

  為了更好的展現成都印象圖,2016年張雄艦對原成都印象圖進行了改版,並請了著名書法家陳風波為新版成都印象圖題字.為了保護好成都印象這塊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城市品牌,張雄艦於2017年向國家版權局提交了版權申請,2018年1月16日,張雄艦收到了成都印象圖的國家版權證書.

  編者問到張雄艦有什麼新的想法?

  張雄艦說,他將繼續通過在成都發起每年一度的「成都印象快樂飛傘狂歡節」,來向世人傳播和推廣這塊成都的金字城市品牌,讓更多的城市,更多的人了解成都,來共同分享成都的優秀的人文生活品質.

  此時,新版成都印象飛傘已經出爐,2018成都印象快樂飛傘狂歡節已經開始準備.

  編者了解到,成都市政府2017年對「蓉漂」一族有了許多的支持鼓勵政策,特別提出對成都有重大貢獻的「蓉漂」將有許多獎勵,相信張雄艦這個給成都城市品牌作出如此貢獻的「蓉漂」,一定不會被成都忽視.

  以下是張雄艦在成都發起的成都印象飛傘的活動回顧:

  來成都旅遊的外國朋友非常喜愛張雄艦贈送的成都印象飛傘

  一對外國夫婦高興和和張雄艦學習成都印象飛傘的玩法

  外國朋友組團來領取張雄艦贈送的成都印象飛傘,並與張雄艦合影留念

  著名書法家陳風波為新版成都印象圖揮毫獻字

  張雄艦與著名書法家陳風波合影留念

  這個圖上總共有一百朵成都市的市花--芙蓉花,並且在每一朵芙蓉花上,都有一個描述和讚美成都的詞彙。圖的具設計是張雄艦的夫人於女士,每個讚美成都的詞彙同步的英文是張雄艦的英語神童兒子張正提供翻譯。所以說,成都印象圖是張雄艦全家人共同的作品。

  張雄艦贊助的成都印象飛傘走進成都中學體育課

  張雄艦贊助的成都印象飛傘助推成都體育學院學生開展「三走」活動

  張雄艦在成都一呆就是幾年,走遍了中國25個省會城市的張雄艦,在成都,深深的體驗到了成都這座城市的強大的魅力。成都這座城市不僅古蹟眾多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而且,成都人的生活質量和品位都是很高的。成都人,懂生活,會生活,敢生活,愛生活,張雄艦說,每到休閒假日,所到之處,你都會看到成都人像神仙一樣的、團團和氣的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所以,張雄艦感覺一定要廣泛的傳播成都人的這種生存和生活方式,讓更多的中國人生活的質量更高--「眼觀一點一域,心連天下蒼生」,這是幾十年來張雄艦留下的足跡和一貫的思維定式。否則,他也不會有許多諸如被名家稱為當代國寶的「中國夢圖騰」等一系列的成功傑作。

  成都美女喜愛成都印象飛傘

  成都小美女喜愛張雄艦贈送的成都印象飛傘

  為了回報成都和成都人對他的中華飛傘的喜愛,為了回報成都和成都市民,張雄艦花費了半年的時間,總結出成都的一百個亮點和優點,構思了《成都印象圖》,並寫下無限深情的詩句:人人都說天堂好,百朵芙蓉敘成都。在這裡,張雄艦深情地把成都比作「人間天堂」。

  通過比賽,小朋友得到了張雄艦贈送的成都印象飛傘

  當時,張雄艦把這款成都印象圖設計在自己發明的中華飛傘上,在成都以春熙路休閒廣場為平臺,通過各種展示推廣活動向中外遊客免費贈送,對成都城市品牌的打造、提升和宣傳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張雄艦的創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揚。許多中外遊客都免費拿到了張雄艦贈送的成都印象飛傘,而且非常的高興,對成都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認識。

  2016年春節期間,張雄艦向成都市民贈送成都印象飛傘

  一位城市品牌策劃專家評價說:在當今的品牌時代,一座城市,有沒有一個亮麗的城市品牌,對這座城市的發展的影響和促進非常重要和巨大。張雄艦的創作,讓成都這座城市,成為了全世界兩萬多座城市中唯一的一座被人用了整整一百個詞來點讚的「百贊之城」。過去人們都說成都好的不得了,「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是一個來了就走不掉的城市」,但是,究竟成都到底有多少個好,過去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楚。特別是成都本地人,生長在成都,已經「久聞不知其香」了。俗話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還是來自幾千裡外的他鄉的河北承德人張雄艦這個「遠來的和尚」,把這個「經」念出了大彩!

  美國朋友拿著張雄艦贈送成都印象飛傘簡直是愛不釋手

  在當今的經濟新常態下,一個城市的長久持續的良好發展,取決於這個城市對人才和企業的強烈吸引力,而這個吸引力的集中體現就是城市品牌形象,目前,政府一方面努力謀求城市本身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也在積極開展城市的品牌定位與發展,不斷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城市品牌魅力,對城市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此次張雄艦獲得《成都印象圖》的中國版權,將對宣傳成都、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相信成都政府方面對此也會給予應有的重視,畢竟這是一個外來人給成都奉獻的一份價值無量的厚禮。(樂翔文)

相關焦點

  • 福蓉科技:取得7系鋁合金相關發明專利證書
    福蓉科技:取得7系鋁合金相關發明專利證書 2020-12-29 16:03:03 來源:全景網
  • 「喜訊」敏視榮獲首項發明專利證書
    2020年11月3日,敏視榮獲一項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一種用於高清DVR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及系統》。這是敏視首個獲得的發明專利,實現了公司在發明專利上「零」的突破,這是敏視科技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標誌著敏視在技術創新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中邁出了重要一步,是公司強化科技創新,加強智慧財產權建設,重視研發團隊建設、加大科研投入取得的創新成果。
  • 桑眉:像一棵樹在成都紮根|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⑨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成都熊貓國際美食薈在蓉圓滿落幕
    央廣網成都12月12日消息(記者韓民權)12月1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11個國家(地區)的駐蓉、涉蓉機構和城市政府共同承辦的2020成都熊貓國際美食薈冠軍廚藝秀在蓉圓滿落幕。
  • 波蘭羅茲副省長來蓉推銷 促蓉歐快鐵雙向開行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4日訊(記者 何雪)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會能打開中國西部市場,成為羅茲產品出口中國市場乃至東南亞市場的窗口,推動蓉歐快鐵開通返程班列。」波蘭羅茲省副省長馬辛•布加斯基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他此次攜7家羅茲企業來蓉參加第四屆中國(四川)進口商品展覽會,向蓉城消費者推銷「羅茲製造」。
  • 2019全球跨境電商成都大會在蓉舉行 現場籤約13個項目
    ——網易考拉副總裁兼戰略研究院院長遊忠明  當前,在席捲全球的「跨境貿易」大潮中,成都憑藉其突出的國際(地區)航線、鐵路樞紐功能和口岸服務水平等優勢,正成為跨境電商重鎮,如何讓成都將「蓉通全球」的機遇緊緊握在手中?昨日,由省商務廳和市政府指導,市商務局主辦的2019全球跨境電商成都大會在蓉舉行,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答案。
  • 四川大學馮小明院士獲傑出教學獎、王仕銳校友獲創新創業英才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馮小明院士榮獲傑出教學獎;2006級口腔醫學(八年制)專業王仕銳同學榮獲創新創業英才獎。傑出教學獎頒獎(左二為馮小明)評委會一致認為:馮小明教授作為我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從教三十餘載,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事業根本,以「智慧、勤奮、誠信、自信」和「堅定信念,敢於創新,實事求是,強化責任」為教育理念,堅守在教學一線、科研前沿,言傳身教、躬親示範,為國家培養出了一批勇於創新的優秀人才。
  • 波蘭「小馬哥」的雙城故事:家在羅茲 愛在成都
    原標題:波蘭「小馬哥」的雙城故事--家在羅茲 愛在成都 蓉歐快鐵架起他的中國夢  家鄉是波蘭羅茲,工作生活在四川成都,兩地恰好是蓉歐快鐵的終點和起點。波蘭人馬傑的雙城生活,就圍繞著蓉歐快鐵展開。
  • 成都機會丨發錢了!成都這些人才和企業可以申請獎勵補貼,快看你...
    企業引進的人才須從本市行政區域外引進(含在蓉高校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且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且在蓉工作),引進人才時間應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首次籤訂的勞動合同或工作協議時間為準。
  • 「十三五」科技事 ④ |「創新突破」中的成都機遇
    作為全國科技人最具「分量」的盛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現場一直以來都閃耀著「成都科技」的身影。今年1月,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中國科技界頂級獎項——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成都再一次斬獲頗豐。在蓉20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獲獎總數的10%,獲獎數量繼續在副省級城市中保持全國前列。
  • 成都國際吸引力提升:土耳其希望設立駐蓉總領館
    希望在設立駐蓉總領事館、推動企業間貿易投資等工作中加強合作。」上述土耳其駐華商務參贊的發言明確提出了希望在成都設立總領館的意願。四川省會成都市近年來在外事工作領域發力顯著。就在上個月,成都市政府外事辦官網發布消息:10月10日從四川省外事辦獲悉,我國政府與智利共和國政府就智利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達成協議,同意智利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領區範圍包括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和陝西省。消息介紹:智利和中國同屬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智利是最早同中國籤署自貿協議的拉美國家之一。
  • 成都雙創為啥初現虹吸效應?環境!環境!環境!
    成都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資源,建設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臺,推動政策、技術、資本等各類要素向創新創業集聚,促進多元化供給與多樣化需求有效對接。  一大批雙創政策釋放紅利,帶來成都雙創生態展現勃勃生機。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18.8%;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加35萬餘家。
  •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系國內領先的公用事業領域智能遠傳抄表產品研發製造企業及信息化系統集成商,重點為燃氣及水務行業打造從前端輸配到終端用戶應用的全生命周期產品體系,為全國400餘家燃氣及水務公司提供產品及服務。
  • 磁鐵般的吸引力 2018年成都常住人口達1633萬
    常住人口比2017年多近29萬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在市統計局官網上看到,發布於今年2月12日的2018年成都市主要人口數據的公告包含三組數據,分別為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人才「磁鐵」效應顯現  2017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條」正式發布,包括給予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扶持、鼓勵青年人才來蓉落戶、保障人才住房等12條政策。這一新政的推出,迅速吸引了大量「蓉漂」落戶。  以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根本依託,招才引智的增長顯而易見。
  • 小學老師發明生物進化賽棋 枯燥知識變遊戲(圖)
    小學老師發明生物進化賽棋 枯燥知識變遊戲(圖)     閆河旺老師設計的「旅遊棋棋盤」,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 國家版權局發布「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一、新時代版權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確立了新時代包括版權在內的智慧財產權工作的總基調,版權工作形勢持續向好。1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國家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11月,十九屆中央深改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一系列宏觀政策相繼出臺為我國版權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為建設版權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提供了保障。
  • 王愛勤研究員榮獲2020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突破了雜色凹凸棒石轉白、伴生礦同步轉化和凹凸棒石棒晶束無損高效解離關鍵技術;開發了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已實現有機/無機複合保水劑、凹凸棒石納米無機凝膠、棕櫚油脫色劑、黴菌毒素吸附劑和鈷藍雜化顏料等產品的產業化;制定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0餘件,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2項。
  • 民間發明人搞創新如"飛蛾撲燈" 面臨發明致貧境遇
    看著一堆堆證書,叫民間發明家何昌盛沒法不激動。 記者金思柳攝53歲的黃谷,自嘲一輩子在「啃老」,生活至今靠年過九旬的父母貼補,女兒讀書的錢是爺爺奶奶掏的。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促進中心主任鄒定國向記者介紹,這些人得到授權的專利數量,約佔全國一半,僅今年前11個月就達30多萬件,是我國科技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大學創新課指導老師王曉進昨天評價,中國民間發明人如此赤貧,在歐美發達國家不可想像。以美國為例,專利會由專門機構向企業、實驗室等推薦,或被轉化,或作升級研究,能很快「換」成錢,發明人生活基本無虞。
  • 從「蓉」出發在「蓉」築夢 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的科研堅守
    乘風破浪科技人》第二期將視線聚焦到三位科技前沿的泰鬥級人物,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樂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對抗專家張錫祥,探尋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從「蓉」出發,在「蓉」築夢的科研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