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JACS:Ramberg–Bäcklund反應合成偕位二氟烯烴

2020-10-18 CBG資訊

 

在有機合成中,Ramberg–Bäcklund反應是由α-滷代烷基碸製備官能團化烯烴的常用方法(Scheme 1),在許多天然產物及藥物合成中得到的廣泛應用。SO2基團具有兩個作用:首先可以增加鄰位C-H鍵的酸性,其次可以作為離去基團。儘管這類反應及氟代化合物具有極大的重要性,α-氟代烷基碸參與的此類反應至今沒有報導,這可能是由於氟負離子離去能力較差導致的。

在偶聯反應中,碸類化合物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由於二氟烯烴在藥物化學中有著重要應用,通過這類化合物合成二氟烯烴吸引了化學家的廣泛興趣。雖然Hu課題組可以採用重氮化合物合成全取代的二氟烯烴,但仍舊缺少直接和模塊化的方法來合成這類化合物。最近,加拿大女王大學化學系的Cathleen M. Crudden課題組首次採用烷基碸化合物,通過Ramberg–Bäcklund反應合成了一系列偕位二氟烯烴。值得一提的是,反應中採用的格氏試劑不僅可以作為鹼,還可以活化C-F鍵。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0c07924)。

(來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採用二級烷基碸1a作為模板底物進行條件優化(Table 1)。通過對鹼(包括各類格氏試劑)、溫度、反應濃度等反應條件的優化,作者確定的最優反應條件為:2倍量的CyMgBr為鹼,THF為反應溶劑,底物於80 ℃下反應16 h,最終可以81%的分離收率得到目標產物。

(來源:J. Am. Chem. Soc.


確定最優條件後,作者隨後對反應的底物範圍進行了擴展(Table 2)。Cl、烯烴、炔烴、氨基等官能團均能兼容反應體系,喹啉、吲哚等雜環也不會影響反應效率。另外,通過這個反應也可以得到共軛的二氟烯烴。值得一提的是,採用多氟烷基碸作為底物,也可以得到相應產物,這是傳統方法難以實現的過程(Scheme 2)。

(來源:J. Am. Chem. Soc.

為了說明反應的實用性,作者對產物進行了後續轉化(Scheme 3),包括:1)氫化還原雙鍵;2)在TMSCF3/NaI體系中得到四氟取代的環丙烷;3)合成得到三氟甲基取代的三級醇;4)合成四取代單氟烯烴。由於二氟烯烴可以作為羰基的生物電子等排體,作者隨後採用這個方法合成了生物活性分子Zingerone的氟代類似物。

(來源:J. Am. Chem. Soc.

最後,作者對反應機理進行了初步研究,通過分子交叉實驗驗證了該反應為分子內反應,並通過DFT計算發現Mg-F鍵可能是反應的驅動力。通過Mg離子與Li離子的對比,作者發現Mg離子對於反應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這在之前的Ramberg–Bäcklund反應研究中是沒有得到關注的。

小結:Cathleen M. Crudden課題組發展了一種新型的二氟烯烴的製備方法,反應採用烷基三氟甲基碸作為底物,為二氟烯烴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模塊化方法。通過後期機理及計算研究,作者發現Mg離子在反應中可以活化C-F鍵從而促進反應進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JACS:Ni光催化對映選擇性烯烴/芳基滷化物/硼氟酸鹽三組分反應
    該反應在非還原條件中進行,以簡單易購分子作為反應物,能夠以較高的收率獲得大量對映結構β-烷基-α-芳基化羰基、膦酸酯、碸。作者將該方法成功用於合成flurbiprofen、piragliatin,展示了該方法的實用性。通過實驗、計算模擬等方法進一步的研究了該反應的機理,對反應的化學/立體選擇性來源進行深入研究。
  • Angew:NHC催化實現烯烴的自由基醯基氟烷基化反應
    通過該方案,已合成120多種氟代酮衍生物,產率高達99%。此外,一些藥物骨架也通過此方案進行了後期修飾,同時具有良好的非對映選擇性。反應機理涉及單電子還原、烯烴的自由基加成以及自由基-自由基的重組。例如,β-三氟甲基化酮(I IV)可用於治療結腸癌、肺癌,同時還可作為抗驚厥藥和抗糖尿病藥。γ-二氟代酮V被用作液晶材料,VI具有出色的殺蟲活性。因此,開發高效實用方法合成氟代酮化合物具有重要意義。
  • 高度順/反選擇性合成單氟烯烴研究
    單氟烯烴1與醯胺2在電荷分布和偶極距方面具有相似性。 圖2. α-氟代亞碸亞胺與硝酮發生反應高度立體選擇性生成單氟烯烴 近年來,單氟烯烴在藥物化學中得到了廣泛關注。這主要是由於單氟烯烴(1)骨架在電荷分布與偶極距性質上與醯胺(2)結構非常相近(見圖1),但單氟烯烴不像醯胺鍵那樣容易發生構象變化或在水解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斷裂。因此單氟烯烴(1)結構單元作為仿醯胺結構,常被用於仿肽類(peptidomimetic)蛋白酶抑制劑類藥物中。
  • JACS:利用外消旋中間體的發散反應合成高選擇性對映體溴醇
    烯烴的不對稱滷官能化是一種有效的合成手性滷化物的方法,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 加成反應合成氟化物
    對烯烴或炔烴的加成,是合成氟代烴最直接的方法。
  • 卿鳳翎團隊:有機化學新探索打開高效「氟」門
    在有機化學學科中,元素有機化學領域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一方重地,而含氟有機化合物作為廣泛用於製備含氟藥物、農藥、功能材料的重要合成物質,更是元素有機化學領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研究中,含氟基團修飾雖然成為發現藥物的重要策略,但由於其反應條件苛刻且效率低,以致探索高效的將氟烷基引入有機分子的反應成為有機化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與難點。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winter烯烴合成
    Corey-winter烯烴合成(Corey-Winter Olefinid=20200503001324Corey–Winter反應(科裡-溫特反應),又稱Corey–Winter烯烴合成;Corey–Winter消除反應,是指鄰二醇與硫羰基二咪唑反應生成環狀硫代碳酸酯,它用三烷基亞磷酸酯處理發生順式還原熱消除得到相應的烯烴。
  • 中國發展網:南開等三所國際名校聯手破譯芳基碘催化烯烴不對稱轉化...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馬超 記者王敏報導 近日,南開大學程津培院士、薛小松副教授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科學院院士霍克教授、哈佛大學艾瑞克·雅各布森教授合作,在高價碘催化烯烴不對稱偕二氟化反應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破譯了芳基碘催化烯烴不對稱轉化的手性控制機理。
  • 【經典化學反應】脫水反應
    黃原酸酯消除黃原酸酯消除也叫Chugaeve(楚加耶夫)消除反應,如圖1所示,羥基化合物在鹼性條件下和二硫化碳以及碘甲烷反應形成黃原酸酯,然後加熱條件下發生分子內消除,經歷六元環過渡態,順式消除,得到烯烴,放出硫氧化碳和硫醇,該反應的優點是不發生碳架的異構和雙鍵的遷移。圖 1 黃原酸酯消除
  • 有機化學中烯烴的應用
    (1)加成反應 :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乙烯能跟溴水、滷化氫、水、氫氣、濃硫酸等物質發生加成反應。(2)加聚反應: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叫做加成聚合反應(簡稱加聚反應)。
  • . | DNA編碼文庫合成的丙二烯環加成反應
    將該前體用CsF處理,原位生成環丙二烯後與偶氮化合物在DMSO與水的混合溶劑中發生環加成,質譜沒有檢測到除前體和目標產物以外的含DNA的分子,表明該反應是高度選擇性的。雖然溶劑中水的比例越高轉化率就越低,但是這可以通過增加CsF的當量來解決。在得到了這一結果後,作者嘗試將環加成的底物拓展到其他的1,3-偶極子、吡咯、烯烴等結構。
  •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發展與之相關的高效引氟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合成化學家們的高度關注。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高效、新穎的氟化方法和反應相繼被報導,但大多使用的是商品化的「明星」氟化試劑,通常價格昂貴,而對於大量存在的含氟工業原料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卻鮮有報導。
  • 從C1到C3:以TMSCF3為唯一氟碳來源的偕雙三氟甲基化反應
    碳鏈延長反應在有機化學中比較常見,如Arndt-Eistert反應、Kowalski酯增碳反應等等,但含氟碳鏈的同系化延長反應卻比較少見。近日,上海有機所胡金波(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報導了一種銅催化下對α-重氮酸酯的偕雙三氟甲基烯基化反應,以TMSCF3為唯一的氟碳來源實現了從C1到C3的碳鏈延長反應。
  • 研究實現烯烴分子間不對稱溴-三氟甲氧基化反應
    ,在銀催化下首次實現了烯烴的分子間不對稱溴-三氟甲氧基化反應。 相對於其它三氟甲氧基化試劑,湯平平課題組研發的三氟甲基芳基磺酸酯易於製備且比較穩定,具有良好的反應性。 湯平平課題組利用Togni試劑和芳基磺酸順利製備了三氟甲基芳基磺酸酯,並將其作為新的三氟甲氧基化試劑,在銀催化下原位產生三氟甲氧基銀,實現了烯烴的分子間不對稱溴-三氟甲氧基化反應。
  • 科學網—實現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和東華大學
  • 李闖創課題組JACS:(-)-Vinigrol的不對稱全合成
    李闖創博士師從國內有機合成大牛楊震教授,在世界合成新星Phil S. Baran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回國開展獨立研究後,在全合成領域做出了大量傑出的工作。今天介紹李闖創教授通過Type II [5+2]方法簡潔地不對稱合成(-)-Vinigrol。從3-甲基丁醛開始,經過15步線性步驟,完成(-)-Vinigrol的不對稱全合成。該成果發表在JACS上(J. Am.
  • 【有機】脫水反應您知多少?
    在有機合成和藥物合成中,從羥基化合物(包括伯醇、仲醇、叔醇)脫水形成烯烴的轉化是一類非常重要的轉化,脫水反應可以在酸或者Lewis
  • Stoltz 團隊JACS: (–)-Scabrolide A的全合成
    然後利用分子內Dieles-Alder反應和烯酮-烯烴環加成/裂解次序構建分子中稠合的[5-6-7]線性碳環核心骨架,最終完成全合成。該成果發表在JACS上(DOI: 10.1021/jacs.0c02513)。
  • 蘭州大學王為教授課題組JACS:通過多組分反應構建穩定的共價有機骨架
    導讀 近日,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為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基於多組分反應(MCRs)構建超穩定共價有機框架(COFs)的新策略。穩定連接方法的開發對共價有機框架的合成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董廣彬教授借力Catellani反應合成全碳四取代烯烴
    全碳四取代烯烴中烯烴C=C雙鍵兩側的四個取代基均為α-碳基團,這種結構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及藥物分子中並不少見,如下圖中展示的Illudol、Cassiabudanol A等。四取代的烯基還可作為二肽的電子等排體用於研究環狀多肽分子的構象,在結構生物學領域也具有重要的應用。除此之外,這類結構的材料還可表現出新穎獨特的物理及電子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