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歌: 《獨立進行曲》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杆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誌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艾哈邁德·內傑代特·塞澤爾(ahmed necdet sezer), 2000年5月16日正式就任。
自然地理: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亞洲部分領土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佔全國總面積的96. 9%,歐洲部分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佔全國總面積的3. 1%,全國總面積約780576平方公裡。東界伊朗,東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亞、希臘毗連,北濱黑海,西與西南隔地中海與賽普勒斯相望。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兩海峽間的馬爾馬拉海,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線長3518公裡。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僅沿海有狹長平原。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侯,內陸高原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侯過渡。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4-20℃和4-18℃。年平均降水量黑海沿岸700—2500毫米,地中海沿岸500—700毫米,內陸250—400毫米。
人口:6550萬(2000年1月)。土耳其人佔80%以上,庫德人約佔15%。土耳其語為國語,全國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此外還有庫德、亞美尼亞、阿拉伯和希臘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安卡拉(Ankara),座落在安納託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有人口369萬(1997年)。
![]() |
雪後安卡拉的清真寺 |
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為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81個省、約600個縣、3.6萬多鄉村。
政治:現行憲法於1982年11月7日通過並生效,是共和國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土為民族、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大國民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實行普遍直接選舉,18歲及以上公民享有選舉權。只有超過全國選票10%的政黨才可擁有議會席位。大國民議會共550個席位,議員根據各省人口比例經大選產生,任期5年。政府稱部長會議。
![]() |
伊斯坦堡建於1616年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有6個宣禮塔,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以「藍色清真寺」聞名於世 |
經濟: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佔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佔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菸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鉻礦儲量為1億噸,鉻礦儲量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1989年森林覆蓋面積為20.2萬平方公裡,覆蓋率為26%。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工業有一定基礎,輕紡、食品工業較發達。西部沿海地區工農業十分發達,東部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後。土耳其享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歷史古蹟星羅棋布,有世界七大奇蹟的阿耳忒彌斯女神廟,歷史名城伊斯坦堡、埃菲斯古城等。旅遊業已成為土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貨幣名稱:土耳其裡拉(Turkish Lira)。
新聞出版:全國有日報約400種,期刊約500種。《自由報》、《國民報》和《晨報》為三大非官方報;《日安報》和《共和國報》反映共和人民黨觀點;《喉舌報》和《土耳其報》具有較濃的原教旨主義和泛突厥主義色彩;《每日新聞》是唯一的英文報紙。阿納多盧通訊社是半官方通訊社,創建於1920年;安卡拉通訊社為半官方通訊社,1971年成立;經濟新聞通訊社是非官方通訊社,主要面向銀行界和實業界。土耳其廣播電視組織成立於1946年,半官方機構。對內廣播主要有安卡拉、伊斯坦堡、伊茲密爾電臺等;用16種語言對外廣播。共有各類私營電臺454家,電視臺71家。1994年4月議會通過《私營廣播電視機構及節目法》。
![]() |
接受檢閱的土耳其國防部隊從國旗及首任總統凱末爾畫像前經過 |
軍事:1921年1月凱末爾創建「國民軍」。1952年加入北約。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參謀長為最高指揮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國防決策機構;最高軍事委員會是武裝部隊內部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總參謀部是武裝部隊的最高作戰指揮機構,下轄各軍種;國防部是同總謀部進行合作的最高行政機構。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18個月。實行軍隊職業化措施,壓編指揮機關人員,技術軍人文職化,實行軍官和技術軍人合同制等。
外交:一貫奉行親西方的政策,贊同推進西方民主化進程。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重視與鄰國建立和保持友好關係,強調發展與世界和地區大國的關係。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的戰略夥伴關係的同時加強與西歐各國的關係。已與歐盟實現關稅同盟,目標是成為歐盟完全成員國。但在人權、民主、賽普勒斯等問題上與西方仍有分歧。